第六章 議論紛紛(下)

李曦一連拋出三個問題,而且是一個比一個更加犀利,頓時就讓楊慎餘感覺有些難以招架。因爲李曦這三個問題,幾乎是直接就砸在了他這份漕運計劃最大的漏洞上。

官督民運,自然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在李林甫剛剛提到長安糧食問題的時候,這也是李曦下意識之間第一個想到的辦法,但是,這個辦法固然有着見效快、投入小等等優點,他的致命缺點,卻也是根本就遮掩不住的。

既然是官督民運,那麼其實說白了,就是政斧出面調控市場,利用市場的差價槓桿,促使民間的商人們爲了賺取差價而自發的運糧至長安。

一直到幾百年之後的明清時代,還有着商人們運糧至邊關以換取鹽引的辦法,並且應用了極長的時間,而這,其實也是一種發展了的官督民運。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民間的商人們肯運糧,毫無疑問是爲利潤,所以,要想讓他們千辛萬苦的把糧食運到長安來,那就必須在他們要付出的成本之外,還要許以較高的利潤。那麼,只有兩個辦法,第一,政斧高價收購,第二,繼續讓長安的糧價保持在一個相對非常高的價位上,甚至於……要比現在還高!

這兩個辦法,無論是採用哪一條,都會必然的導致一個結果——商人要賺到錢,長安的糧價繼續居高不下。

一旦政斧出的價錢讓商人們感覺無利可圖,或者是長安的糧價讓他們感覺到無利可圖,那麼,除非政斧繼續大量的往裡頭貼錢,否則民運將立刻斷絕。

但是,讓大唐政斧持續的往裡面貼錢,一年兩年的沒問題,時間一長,必將發展成爲朝廷財政的一個大包袱,便如人體血管的一個大腫瘤一般,如果大唐一直這麼富庶太平下去,或許還不顯眼,可要是一旦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變動,大唐政斧的財政吃緊了,那麼,這個腫瘤將會立刻爆發,將一舉阻斷大唐燕京的糧食供給。

而就歷朝歷代的情況來看,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若單只是這些情況,其實還不算太嚴重,畢竟只要調控得當,政斧完全可以借用市場的槓桿靈活調整,使得至少在幾十年內,長安城不需要爲糧食發愁。

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只需要官督一下,只要給錢,民就能運了嗎?

衆所周知,商人的鼻子是最靈敏的,只要發現利潤,只要感覺有利可圖,那麼他們就會立刻一擁而上。但是,長安缺糧已經幾十年了,糧價居高不下也已經幾十年了,全國的商人們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可時至今曰,長安依舊缺糧,長安的糧價依舊居高不下。

爲何?

答案只有一個,運糧至長安的代價,實在太高!

早在當初與裴耀卿一番探討之後,李曦就已經明白,導致長安糧價居高不下的,不是方法問題,也不是價格問題,而是道路問題。

拋開揚州至洛陽這麼長一段水運不說,單單只是在三門峽這個地方,陸路運輸的話運費幾乎等於糧價,而如果是水路,三門之險天下聞名,根本就不利於大規模運輸,每年都要有許多船隻在這裡出事,損失的船隻和糧食還是小事,每年都死那麼多人……這是江淮轉運使司衙門所絕對不能接受的。

無論是民運還是官運,這個瓶頸不解決,誰運都得死人,誰運都無法最終解決問題。

從表面上來看,楊慎餘這份計劃十分的讓人眼亮,但是如果仔細一計較就會發現,他的辦法,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而已,根本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

所以,李曦的問題一出口,楊慎餘頓時就感覺無法招架。

支支吾吾了好大一會子,楊慎餘畢竟已經是五十多歲年近六十了,一來心境沉穩,二來人生閱歷也是豐富之極,所以他很快就調整了一下,穩定了自己的心神。

這時,他擡起頭來與李曦對視了一眼,不答反問,道:“莫非大人想要官運?”

“爲何不可?”李曦反問。

“呃……”頓了頓,楊慎餘站起來拱手道:“大人,請恕下官直言,若是咱們江淮轉運使司親自承運的話,非但運費降不下來,將要極大的加大朝廷的開支,而且,從徵集漕糧,一直到組織船隊,再到一路北來,一直到三門之險……這個,這個……怕非是易事啊!”

在提到三門之險的時候,他的語氣明顯有些停頓,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顯然,他也知道三門峽那裡每年都會有不少的船隻出事,甚至他也知道,只要一出事,肯定要死人。

因此在他看來,即便官運,也省不下幾個錢,所以,政斧只需要花錢買些高價糧食就是了,大不了就是往裡頭多貼一點兒,好歹眼不見心不煩,總比自己去運糧食,每年都要面對好多次這種船沉人亡的事情要好。

要知道,在當下這種運糧規模不大的情況下,每年還要死那麼多人,一旦擴大到每年至少一百萬石糧食,這死的人,毫無疑問會更多……這些人死在民間商人手上,頂多就是把撫卹啊賠償啊之類的攤入糧價裡就是了,民不報,官不究,朝廷完全可以掩耳盜鈴的認爲自己到手的這是乾淨糧食,不需要爲這種事情揹負什麼壓力和責任。

但若是官府自己運糧,出了這種事情,爲了漕運,不敢如實上報,只能壓下來,但是壓得時間長了,誰敢保證能一直壓住?而動輒死幾十個人的事情,一旦捅出來,那就是驚天大案,說不得整個江淮轉運使司的大小官員們都要被追究責任了。

而且,如果調控得當,說不定官督民辦比自己運還要省錢呢,要知道,作爲楊崇禮的兒子,在市場調控這方面,他可是相當的有經驗,而一旦李曦選擇了這條路,他將毫無疑問會成爲江淮轉運使司衙門裡最爲不可或缺的一個。

所以,他幾乎是天然的就會傾向於官督民運。

李曦聞言之後有着片刻的思索,然後,他擡頭看着屋頂,聲音突然低沉了許多,似乎是在問楊慎餘,又似乎是在自問:“死在商人們手裡,就不算死人了嗎?”

楊慎餘聞言先是一愣,然後遽然一驚,似乎是一下子就把握住了李曦的想法,但是皺眉一想,他又百思不得其解,然後,他忍不住疑惑地皺着眉頭看着李曦,“大人,您是想……”

“修路!”李曦拍案而起。

楊慎餘目瞪口呆。

片刻之後,他已經顧不得禮儀,下意識的就邁前兩步,道:“大人,這、這修路……”

李曦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行路容易,開路難,但是,慎餘公啊,你我是朝廷官員,而且又主管此事,無論如何,不能再坐視一條條人命就這麼葬身波濤啦!”

頓了頓,他道:“陛下需要糧食,朝廷需要糧食,長安需要糧食,所以,我們要盡最大的可能提供糧食,但是,這個糧食必須是真正乾淨的,不能是浸透了鮮血的!”

楊慎餘聞言有着片刻的驚訝,然後又是片刻的沉吟。

他忽然退回兩步,緩緩地在那把胡椅上坐了下去,良久之後,纔開口道:“大人剛纔曾經說到過,說是如今長安的街頭巷尾,對於咱們江淮轉運使司衙門的成立,以及對於大人出任這江淮轉運副使、督京畿糧道事的事情頗多非議……這個時候,本來朝中諸公已經是議論紛紛了,若是大人再提出要求開路,無論是修陸路還是水路……只怕不易啊!”

李曦點點頭,聽見這番話,他才終於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

楊慎餘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就說明他至少是真心的想要促成漕運之事的,只要他,和他背後的楊崇禮楊家能保持這麼一副態度,就已經足夠了。

笑了笑,李曦道:“豈止不易,簡直是無比困難。由揚州至河陰,再到洛陽,只需要定期清理河道就可以了,還算好說,由洛陽入秦這一段路,和由華州到長安這一段路,無論水路還是陸路,都是不好走的,如果修,都要修,這裡面牽涉的,可是太廣了,光是錢……真是想想就頭痛啊!但是,若要漕運,這條路,就必須要修!”

良久之後,楊慎餘輕輕點頭,“下官明白大人的意思了。”

走出李曦的房間之後,楊慎餘在門口佇立良久,然後才緩緩地走開,卻是幽幽嘆道:“談何容易,談何容易啊……”

***********************************************************************************長安,福滿樓酒樓,二樓。

兩個穿着一身常服的年輕公子坐在角落裡淡淡地品着茶,時不時低語幾句,面上皆是溫潤笑意,顯然是遇到了什麼讓他們很高興的事情。

酒樓裡鬧哄哄的,雖然是二樓,能掏得起這裡的菜價上來吃飯喝酒的,大抵沒有什麼普通的窮人,但是酒樓地方,要的就是一個熱鬧的氣氛,此時又正趕上午時,二樓的十幾張桌子上了足足有七八成的客人,大家酒酣耳熱之際,不免要談論些感興趣的話題,而且喝酒之後,這聲音難免要有些大,因此這裡也就越發的鬧騰。

與周圍的環境相比,角落裡安坐的兩個人顯然有些格格不入。

不過,不管是看他們二人那副雍容的風儀,還是散開來站在他們桌子四周的幾位膀大腰圓的錦衣壯漢,都毫無疑問的在告訴其他人,他們的身份很是尊貴,所以,大家也只是說着自己的話題,並沒有人敢於往這邊好奇的張望。

這時節,坐在靠外一側的那位年輕公子聽了一會兒酒樓內其他人的議論,笑眯眯地看着坐在自己對面的人,語帶恭敬地道:“公子爺,事情已經有個七七八八了,就眼下長安城內這副陣勢,想必那個李曦就算是再怎麼膽大,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處事了。”

如果有認識的人在的話,看到此人竟是如此畢恭畢敬的與人說話,肯定要大吃一驚。

此人名叫薛鏽,乃是先睿宗皇帝陛下的女兒鄎國公主和駙馬都尉薛儆的兒子,開元十六年,他又奉命尚了玄宗皇帝的女兒,也就是他的姑表妹唐昌公主,自己也成了駙馬都尉,大前年的時候,開元十八年,更是被拜爲光祿卿,可稱是當今朝廷年輕一輩勳貴之中了不得的人物之一,就稱其中首領也不過分。

當然,這等家世還是次要的,畢竟在當今朝堂之上,有着這種身份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他之所以地位特殊,隱隱然成爲這一代勳貴子弟的首領人物,最關鍵的是,早在開元十三年的時候,他的妹妹就已經嫁給太子李鴻,並且還是他的正妃。

僅此一項,已經足以奠定他的地位。

若干年後,一等玄宗皇帝駕崩,太子李鴻即位,他身爲皇后娘娘的嫡親哥哥,其地位可想而知,更別提他自己也是出身名門,學識非凡,倜儻風流,因此在年輕一代勳貴之中,他無論是實際上的地位,還是積累下的威望和人脈,都是絕對的翹楚。

而能夠讓他語帶恭敬地尊稱爲“公子爺”的,當今朝中,怕是超不過一個巴掌數!

如果再看他對面那人雖然穿了一身常服,但仍是遮擋不住的貴氣的話,這個答案几乎就是呼之欲出了。

他就是大唐玄宗皇帝的第二子,趙麗妃的第一個兒子,當今的儲君,太子李鴻。

他個子不高,但是骨架寬大,氣勢極其威武富貴,更兼雙目炯炯有神,因此看去神彩十分,雖然一身常服,卻仍是鷹揚之極。

此時聽了薛鏽的話,他淡淡一笑,道:“還是阿金你的計策好啊!”

薛鏽,字金藏,與名字的意思相近,寓意鏽這個字就是把金刀藏起來而已。而他的乳名,則叫做阿金,只不過這乳名非是關係極爲親近的長輩和上官,是絕對不敢稱呼的,要知道,他的母親是公主,妻子又是公主,妹妹還是太子妃,身份可是尊貴之極的,所以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即便是非常親近的,也頂多就是稱呼他的字。

但是,太子李鴻雖然只是他的妹夫,但是按照皇家的關係來論,卻又是他的大舅哥,更何況太子李鴻今年已經三十三歲,比起生於中宗景龍二年今年只有二十六的薛鏽來說要大了好幾歲,再者,李鴻乃是太子,身份僅次於玄宗皇帝而已,所以他稱呼薛鏽的乳名阿金,薛鏽非但不會生氣,反而會認爲這是一種親近的表現。

要知道,身爲玄宗皇帝的兒子,已經在太子的位置上呆了足足二十年的李鴻也不是簡單人物,論到拉攏人心,他的手段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稱呼,就已經將兩個人的關係拉得無比之近。

而薛鏽聞聽太子李鴻誇讚自己,臉上倒是沒有絲毫的得意神色,只是也笑了笑,恭敬地道:“有了這一層的壓力,想必那李曦做起事情來就會束手束腳了許多了。只不過,陛下對他的信賴顯而易見,所以爲公子計,只要能把他困住就已經足夠了,切不可再行輕舉妄動。”

“而且……”猶豫了一下,他還是忍不住試探地道:“公子爺,鏽以爲,您是否可以派人跟洛陽那邊打個招呼,有些事情,還是暫時的收斂一些比較好。”

剛纔還面帶微笑的李鴻此時卻是不由得臉色一沉,事實上他在聽到薛鏽說到“不可再行輕舉妄動”的時候,就已經收起了笑容,等聽到他後邊這句話,這臉色便越發的沉篤下來。當下他開口淡淡地問:“阿金這是何意?”

薛鏽窺見他的臉色,措辭很是謹慎地道:“咱們這樣用街頭巷尾的議論給他李曦施加一些壓力,讓他做事情束手束腳,已經是極限了,也不知道因爲什麼,陛下對他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信賴和縱容,上次刺殺之事,已經讓陛下震怒,所以,爲公子計,切不可再行冒險之策。”

頓了頓,他又道:“至於洛陽那邊麼……殿下也知道,李曦此人行事向來乖張,膽子又大,而他上任江淮轉運副使,督京畿糧道事,就等於是洛陽那邊的事情,已經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了,這個時候,爲了避免跟他再次衝突起來,那邊還是暫時的收一收比較好啊。反正咱們有的是時間,只要他李曦三年之內完不成目標,那陛下自然對他心冷,到時候……”

他的話說到這裡,李鴻已經是不耐煩地擺了擺手,不悅地道:“阿金,你怎麼老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不過就是運點糧食掙些小錢而已,他李曦能奈我何?或許,他要感激我還說不定呢,我可是每年都幫他往長安運不少糧食!”

薛鏽聞言欲言又止,李鴻已經再次擺手,“此事不必再說,孤自有計較!”

薛鏽聞言應諾,然後便低下頭去嘆了口氣。

他曾經無數次的跟太子殿下說過,眼下他的身份是太子,是儲君,所以對他來說,最好的做法就是什麼都別做,只需要耐心的等,就已經足夠。因爲只需要熬到當今陛下駕崩,他就將是天下至尊,到時候什麼事情做不得?何苦非要現在爭一些無足輕重的東西?

但是很顯然,殿下聽不進去。

不過再想想,也好,不就是一個李曦嘛,料想他即便天縱奇才,卻也只不過才只有十八歲而已,他又不是生而知之者,即便膽子大了些,做事囂張了些,卻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威脅,就當是給太子殿下練練手吧!

反正有了自己如此一計,李曦已經是困於網中了,正適合拿來給太子殿下練練刀,出出氣!

(未完待續)

第十一章 張果老(上)第三十二章 驚才絕豔(上)第三十二章 胭脂第四十一章 玉真第二十二章 潘驢鄧小閒第六章 議論紛紛(中)第十四章 師徒第十六章 先生真神人也(上)第七章 新婦第六章 議論紛紛(下)第三十五章 誰幹的?(中)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二章 三國志第十九章 靜女其姝,艾艾火爐第一章 走馬上任第三十章 一波又起(上)第十九章 新酒第三十五章 從天靈蓋直涼到後腳跟第十七章 治病(上)第五章 箜篌第十九章 新酒第十四章 師徒第二十三章 王佐之才第十八章 姓李,名曦(下)第十八章 混世魔王第四十六章 十八相送(下)第三十五章 從天靈蓋直涼到後腳跟第二十六章 猛將兄李光弼第六章 議論紛紛(上)第一章 通家之好第三章 五毒俱全第十三章 妙人兩枚(上)第十四章 納頭便拜第四章 議娶第二十八章 小女人第十七章 砸店第十三章 放言第二十二章 拜訪第十四章 李曦的睚眥必報第二章 三國志第六章 毒舌第四章 文武雙全(二)第十八章 蜀州來人第二章 倒貼第十八章 姓李,名曦(下)第十二章 巧笑倩兮第三十一章 驚心第十九章 靜女其姝,艾艾火爐第四章 文武雙全(二)第五十章 如山之重第十三章 妙人兩枚(上)第二十四章 國子學第四十七章 敲門磚(下)第十五章 拉皇帝做後臺第二十五章 盛世之民第二章 對立第二十章 美人舌第二十七章 “鐵面”顏樽第八章 玄宗第四章 翁婿第二十二章 拜訪第二十三章 王佐之才第四十六章 十八相送(上)第三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武惠妃(中)第三十一章 妙人第二十二章 拜訪第十四章 師徒第七章 奪權第二十二章 宮闈第九章 天子使臣第十三章 妙人兩枚(上)第十六章 嘗酒第三十五章 從天靈蓋直涼到後腳跟第二十二章 潘驢鄧小閒第三十一章 驚心第二十一章 考問第十三章 放言第五章 大婦第十四章 李曦的睚眥必報第五章 金燦燦的大粗腿第六章 千金一夜第三十一章 妙人第二十八章 鬥詩第二十八章 即將一步登天第十八章 姓李,名曦(下)第三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武惠妃(上)第十三章 妙人兩枚(下)第三十一章 妙人第二十五章 盛世之民第二十五章 鬧大第三十三章 玉環第三十五章 誰幹的?(上)第二章 倒貼第二十八章 小女人第二十八章 即將一步登天第四章 議娶第二十五章 盛世之民第二十一章 瓊瑤戲的女主角第四十七章 敲門磚(上)第十七章 飽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