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

陳棱在潛山縣未曾想遇到一位身懷武藝的縣令張鎮周,在縣衙內打鬥起來。等河間王楊弘來到,二人這才各自收手。

老王爺楊弘所過郡縣,倍受地方官禮遇,誰人不尊,誰人不敬,完美想到潛山縣縣令張鎮周如此強勢,處處怠慢。楊弘對左右侍衛喝道:“把這刁蠻縣令,給孤王拿下!”

幾個侍衛一擁上前,七手八腳,摁住張鎮周。張鎮周縱然膽子再大,也不敢再河間王楊弘面前逞強,只得束手就擒,被五花大綁。

楊弘來到縣衙大堂,端坐縣太爺的太師椅,張鎮周被押到大堂之上,陳棱也站到了一旁。楊弘問道:“陳棱,孤王問你,爲何與這潛山縣縣令在此打鬥?”

陳棱作揖道:“回稟千歲,末將已傳令千歲口諭,命潛山縣縣衙迎接王駕,可是這縣令張鎮周無視王駕,有失禮遇,末將問責之時,才與這潛山縣令打鬥起來。”

“張縣令,陳棱所說可是實情。”

“句句屬實。”

“啪!”河間王楊弘一拍驚堂木,怒問道:“既然知道孤王到此,爲何不迎。”

張鎮周道:“千歲容秉,潛山縣地薄貧瘠,靠天吃飯。自從大業年間以來,朝廷稅賦有增無減,勞役壯丁連年徵發,再有朝廷大吏過往接待,本縣財力不濟,苦不堪言。如今王駕至此,本縣驛館陳舊、住所貧乏,實在無錢支付應酬,與其打腫臉充胖子,不如實言相告。”

“呃......”

河間王楊弘聽了張鎮周這番陳詞,反而有些感同身受,側着身子坐在太師椅上,沉默良久。

陳棱站在一旁有些耐不住不住了,作揖道:“千歲,休要聽這逆臣賊子胡言......”

正在爭執之時,大堂外涌來不少當地的百姓,站在縣衙大堂外競相觀望。說來也巧,正好是臨近晚飯的時間,縣裡的百姓正趕着回家吃飯,就聽說縣衙裡面打鬥起來,所以不少百姓紛紛趕到。

正在河間王猶豫之時,一個百姓喊道:“老王爺,張縣令是清官,放了他吧。”

“是啊,放了吧,放了吧。”衆多百姓也跟着隨口喊了起來。

楊弘爲人一貫忠義慷慨,一看有衆多百姓開始紛紛請願說情,便有些坐不住,幾個年長的老者邁進大堂,跪在當前,又陳詞道:“老千歲,張縣令是難得的清官,愛民如子,即便今日冒犯了王爺,小民也求王爺網開一面吶。”

見有帶頭請願求情的,後面的百姓也紛紛跪倒求情。河間王楊弘老氣橫秋的氣宇漸漸淡化下來,看着那麼多百姓請願,心中不由得另眼相看這張鎮周。

這時張鎮周說道:“事已至此,千歲無論如何治罪,卑職絕無怨言。”

一邊是百姓求情,一邊張鎮周的政譽頗佳,讓河間王楊弘自覺汗顏,只見楊弘一擺手,“放了張鎮周。”

衆人一驚,齊刷刷望着河間王楊弘,陳棱問道:“千歲,這無禮之徒......”

“放了吧。”

旁邊人給張鎮周鬆了綁,張鎮周活動了一下胳膊手腕,作揖道:“多謝河間王千歲。”

楊弘環視一番堂下衆人,說道:“這次爲了二次東征,本王挪用了幾十萬勞夫的餉銀,還誤搭上了高熲、賀若弼兩位老臣的性命。張鎮周是個忠良,孤王不能錯怪你。”

張鎮周趕忙撩袍跪倒,旁邊衙役也跟着跪下,連聲叩首。河間王楊弘扶起張鎮周:“天也不早了,快讓百姓們回去吧。”

衆衙役把圍觀百姓勸走,大堂兩側各自看座,陳棱、張鎮周分坐兩邊,楊弘說道:“今日二位一場誤會,孤王替你們從中調和,從來不打不成交,二位都是大隋棟樑,還望看在本王面子上,摒棄前嫌,就此和好。”

陳棱對河間王是言聽計從,先站起身來,作揖道:“末將陳棱,多有冒犯,還望張縣令多多海涵。”

張鎮周還禮道:“也是下官禮數不周,將軍莫要怪罪。”

當着河間王楊弘的面前二人和好,楊弘說道:“今晚見百姓請願,方知民情,險些錯怪一位棟樑之才。孤王欲請鎮周隨孤王同行,一起東征琉求。”

張鎮周作揖道:“可是下官身居縣令,不能擅離職守......”

“無妨,皇上恩准孤王專事專奏,孤王命人擬一道奏章便是。”

陳棱也道:“是啊,王爺總管江東事務,調用一位縣令並非難事。”

張鎮周點了點頭,又作揖道:“敢問老千歲,欲如何差遣下官?”

河間王楊弘笑着摸了摸鬍子,說道:“張鎮周,孤王知道你是個清官,這次南下押解了四百萬兩官銀,孤王準備把四百萬兩官銀交給你,前往嶺南義安郡,打造戰船。將來一同東征,共築統一大業。”

張鎮周肅然起身,作揖道:“男兒志在四方,下官願立刻趕赴嶺南,打造戰船。”

楊弘笑道:“不忙,不忙,孤王再命陳棱與你同去,專司操練水軍,一年之後你二人務必打造一支嶺南水師。”

“遵命!”張鎮周、陳棱一同領命,這纔是:

賢王義收棟樑材,土不沒金也應該。

江東嶺南同造艦,只待統一大業來。

張鎮周、陳棱率領兩千兵馬押解四百萬兩官銀,趕赴嶺南義安郡;河間王楊弘率一千人趕回揚州,主持二次東征。

河間王楊弘回到揚州府,海師何蠻,水軍大將朱寬一齊恭迎,三人來到水軍大營,營寨之內水軍將士,嚴加操練,鬥志高昂。水軍大將朱寬道:“新招募的將士不少來自北方,久經操練,已經適應水戰。”

“好,孤王十分放心。”

三個人邊走邊聊,這時就到了堤岸之上,岸邊有衆多兵士戒備,岸邊的新戰船,修造一新,列隊停靠。

何蠻說道:“千歲請看,這便是新造的五牙戰船,比當年楊素的五牙戰船還大一倍。”

“嗯。”河間王楊弘一邊摸了花白的鬍鬚,一邊頻頻點頭,“那些老戰船如何?”

何蠻指着遠處說道:“老戰船也分別修補,末將估計年末就可全部修造完畢。”

“倘若年初開戰,能運送多少兵馬?”楊弘問。

“一萬五千將士,不成問題.......唉,千歲,不等嶺南水師建成,一起出徵麼?”何蠻問道。

楊弘道:“嶺南水師建成,至少還要再等一年,皇上覺得如果一年不打,又是龍威,也會讓倭國和琉求國看不起,無論成敗,大業四年一定要打一仗,壯壯軍威。”

“末將明白。”何蠻、朱寬道。真可謂:

琉求不服倭國狂,大陸不打島不降。

二赴夷州指日待,冬去春來出海疆。

熬過了一個寒冬,國庫最吃緊的一年終於過去,年末的稅賦增多起來,新年一到,隋煬帝楊廣在宣文殿召齊百官,說起自己的想法:“雖說去年苦了一下老百姓,但是江東水師枕戈待發,嶺南水師已開始營建,長城修的差不多了,隋馳道也東西貫通,萬物生機,勃然而起。朕準備在今年開挖永濟渠。”

老臣蘇威道:“陛下,雖說去年的銀子缺口已經補上,但是修長城的勞夫還未回家,河北道各郡的男丁不足,難以滿足再挖運河的需求。”

御史大夫張衡也奏道:“連年徭役百姓疲敝,懇請陛下修生養民。”

隋煬帝一聽二人勸諫,臉上十分不悅,蘇威、張衡都是關中派的大臣,這時江東派的大臣覺得又到在皇上面前爭寵取信的時候了,虞世基奏道:“臣啓陛下,臣以爲此時正是挖開永濟渠的好時機。”

“哦?”隋煬帝眼前一亮,問道:“愛卿快講。”

虞世基跟宇文述一樣,也是個順毛摸的性格,皇上什麼脾氣就說什麼話,眼裡官位第一,不在乎什麼利弊。虞世基道:“臣覺的開挖永濟渠到正是時機,高句麗不斷拓張,大隋對高句麗終有一站。然而路途遙遠,運動輜重兵馬沒有運河十分不便,而運河戰時運兵,平時通商是興國利民的好事,臣主張開挖永濟渠。”

虞世基這麼一說,裴蘊等一干江東派官員,也跟着隨聲附和,隋煬帝臉上頓時多出幾分光彩,張衡一看江東派的觀點,直言相諫:“陛下,出於國家大計,望三思而行。”

隋煬帝絲毫聽不進勸阻,說道:“傳朕旨意,命工部尚書宇文愷,主持啓動永濟渠開掘,倘若河北壯丁不足,暫且徵調婦女充工。”此言一出,百官鴉雀無聲。

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正月,隋煬帝發河北民百餘萬鑿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順衛河至涿郡,全長二千餘里。

退朝之後,隋煬帝回到御花園,賞花舞劍,正遇蕭皇后迎面而來,“臣妾拜見皇上。”

“皇后免禮。”

“臣妾有一事不明,想問皇上。”

“皇后請講。”

“臣妾聽說皇上傳旨要開挖運河了,還徵調了河北諸郡的婦女充工?”

隋煬帝笑了笑,去年修長城勞夫的虧空餉銀,今春都已補上,現在朝廷不缺銀子,徵調婦女有何不可?

“陛下,話雖如此,但是即便有銀子,百姓負擔也太過繁重,萬一再有貪官污吏中間盤剝壓榨,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

隋煬帝道:“皇后多慮了,凡是不能只看眼前蠅頭之力,若是永濟渠修成,大運河便南北貫通,到那時國力殷富,百姓自然安居樂業。”

夫妻二人正在論辯,一個小太監急匆匆跑來,奏道:“啓奏皇上,河間王急奏,請旨今春江東水師開拔,東征琉球國。”

“准奏,准奏。”隋煬帝大喜,對皇后說道:“皇后看到沒有,朕的大隋從未疲敝,只會更加強盛。”說着隋煬帝拿着急奏,興高采烈而去。這才引出:

又渡東海春到岸,再會那牙舊洞山。

難脫火燒兩山口,終是智勇平惡戰。

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189回 翻舊案追罪裴虔通,鎮漠北遣使蕭嗣業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38回 來護兒伏擊過羊嶺,楊玄感絕命葭蘆戍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132回 乙支文德詐降隋營,慕容三藏殉師薩水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18回 遇敗績退守雙羊山,集殘兵空守幷州城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羣揚威,遣御馬諸葛穎獻計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東郡,誘敵船劫營狼尾灘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