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頒行天下

“國公久掌軍事,所言在理,也是從大局考慮,思慮深遠,我沒有異議。”

“我也沒異議。”

“同意國公所言。”

“好,既然諸位都無異議,南北兩廷關於軍事之事,就按國公所言,江北兵力除李顯忠部,其餘軍隊仍駐原地。軍資軍械補給,還有糧餉問題,南北兩廷自己解決,如何?”

“兩廷分立,這些以後自然是各自解決,沒有異議。”

“財賦如何劃分?”

“江北多年戰亂,田地荒蕪,這幾年是收不上來多少財賦的。就按陳相之前所言,五年之內,江南每年財賦的五成給北廷,五成臨安留用,五年之後再五年,江南財賦三成給北廷,臨安留用七成,十年之後如何,到時候再議。”

“若臨安不用供養那麼多軍隊,五成財賦倒是夠用。”

“誰說不是,江南少戰事,田地肥美,民間富足,人口也遠超江北,不養太多軍隊,確實花不了多少錢。這麼分配財賦我覺得沒問題,要是不給北廷財賦,逼得他們連軍隊都養不起,以後會發生什麼變故,可就難說,江南想安穩怕是做夢了。”

“要是沒有異議,十年之內江南財賦的分配問題就這麼定了。”

“我還有一個問題,江南財賦是分配了,臨安府庫和內庫呢,是分還是不分,分的話怎麼分?”

“不分是不可能的,北廷如今一無所有,要在汴京建都,設立朝廷,所需財力物力都是極大的數字,臨安不可能不出錢。皇上歷來節儉,分的太多肯定不行,我提議四六分,汴京四,臨安六,畢竟這些錢都是皇上積攢下來的,北伐幾年已經花了不少,府庫快空了,內庫估計也不富裕。”

“汴京百廢待興,還有幾十萬軍隊要養,數百萬遭受戰亂的百姓要安撫,需要很多錢,分四成怎麼夠,我以爲臨安四成,汴京六成,如此才較爲合適。”

“我奉勸大家別在錢上跟皇上揪扯,既然臨安、汴京地位平等,臨安府庫、內庫的錢財就五五分吧,陳相以爲如何?”

“北邊雖然一無所有,但只要安定下來,開荒種地,吃飯應該不是太大問題,但短期內沒有臨安給的一筆錢財,北邊撐不下去。五成財賦,省吃儉用,當能渡過難關。”

“行,臨安府庫和內庫積蓄便跟汴京五五分,作建立朝廷之用。”

“轄區劃分之前已經有過討論,論過川蜀歸屬,陳相也提過江南八路百州歸臨安統轄的問題,要不就這樣,長江以南的兩浙東路、兩浙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福建路、荊湖南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歸臨安統轄,長江以北的土地,包括成都府路、利州路、潼川府路、夔州路,都歸汴京統轄。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成都府路、利州路、潼川府路、夔州路,臨安鞭長莫及,劃給汴京統轄,也並無不可。”

“湯相以爲是否可行?”

“治國理政、財賦多寡,不在轄區大小,臨安領江南八路之地也夠了,我沒有異議。陳相怎麼看?”

“汴京朝廷尚未建立,諸事繁雜,連北伐收復的失地都尚未安撫,此時根本無心治理多餘的土地,汴京距離成都府、利州、潼川府、夔州等地也是遠隔千山萬水,汴京沒有那麼多精力,我看這幾個地方還是暫歸臨安統轄爲好。”

“不可。吳璘部已經確定歸汴京統轄,他在這些地方都有駐軍,怎可兩廷共治?吳璘手握重兵,若政令不一,必出禍亂!我以爲川蜀之地索性都劃歸汴京,方纔是上策。”

“不錯,川蜀之地決不能兩廷共治,那裡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消息閉塞,一旦兩廷對那裡的控制稍有混亂和放鬆,後果不堪設想,還是歸汴京的好。川蜀無戰亂,每年還是能收不少財賦的,能稍稍補貼一下汴京,又有什麼不好?”

“李尚書所言極是。汴京百廢待興,正是缺錢的時候,川蜀之地一年的財賦,養二十萬軍隊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只要派遣得力的官員過去,川蜀治理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陳相無需如此顧慮。”

“既然諸位都這麼想,我附議。”

“好了,最主要的軍隊、財賦、轄區劃分問題都已確定,那我們趕緊議定諸事細節,拿出具體方略吧!”

“陳相,兩帝共存、南北分治,是你的構想,諸多細節,應當已經有過思慮,索性就提出來,我們大家議一議,沒有問題就定下來,有異議,我們再議便是。”

“好,那我就說說。關於南北官吏調任管理的問題,我以爲臨安和汴京可保持溝通,可以主動從對方那裡調人,也可以主動向對方推薦官吏,但對方用不用,或同不同意放人,由各方自己決定。如果官吏自己想前往江南或江北任職,若對方同意接收,則不得阻攔。還有關於恩科取士的問題,江南學子可以去汴京參加科舉,江北學子也可來臨安參加科舉,雙方不得設置障礙,允許學子自由選擇。還有商賈,我以爲......”

陳康伯對“兩帝共存、南北分治”的構想下了不少心思,有此產生的各種問題,他也基本都想到一些解決辦法,其宗旨就一個:儘量做到不影響民生,不影響天下安定,朝廷層面上江南、江北可以分治,但要做到在普通百姓看來,大宋仍然是一個大宋,於他們而言一個朝廷還是兩個朝廷,並無不同!

湯思退、楊存中等一衆重臣在勤政殿裡商議了整整一天,直到二更天,纔算拿出了較爲具體的方略,呈給趙構過目。

仔細看完他們方略,趙構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便讓衆人先回家休息,明日再議。

三日之後,陳康伯會同三名老臣離開臨安,一路北上興仁府。

三月十八,陳康伯一行抵達興仁府,留守興仁府的史浩等一衆大臣出城迎候,當晚史浩代表趙昚,舉辦宴席,爲臨安來使接風洗塵。

“皇上,這就是老臣在臨安會同一衆重臣議定的方略,太上皇已經過目。”

陳康伯說完將方略呈上,由內侍轉交趙昚。

“好好好,陳相辛苦了。賜座!”趙昚說着將方略展開。

其實在此之前,史浩已經將方略大致內容告知趙昚,此時他也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匆匆看過,這個方略是臨安議定的,不論滿不滿意,他都只能接受,好在最終結果並不如預期那般糟糕,甚至比他早前的預期要更好。

“皇上,如果對這份方略沒有異議,南北分治之事就這麼定下,用印之後,南北各持一份,此後諸事便以方略所約而行。”陳康伯見趙昚看完,將方略收起,不等他開口,便馬上出言提醒。

顯然,他也不覺得趙昚對這份方略有什麼異議,畢竟這是他們數十人花了兩天時間商定的,重要事項,重要細節都再三推敲,力求趙構接受的同時,趙昚也要能接受,對於這一點,他們一衆老臣還是有把握的。

果然,只聽趙昚道:“陳相思慮周全,我對這份方略很滿意,並無異議,只是如何執行,還要請教陳相。”

陳康伯回道:“皇上對方略滿意就好,至於如何執行,老臣會跟史相商議,確定之後再跟皇上稟明。”

“嗯,也好,此事你們做主即可。”趙昚微微點頭。

此前的趙昚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方略中的一切都是陳康伯和史浩爲他爭來的,不相信他們,還能相信誰?

隨後陳康伯又呈上一份文書,口中道:“皇上,這是老臣在臨安與一衆重臣議定的一份草詔,太上皇也已經過目,請皇上過目。若沒有問題,請皇上三日之內,頒行天下!”

“史相可曾過目?”趙昚看完手裡的草詔,擡眼看向史浩。

只聽史浩道:“老臣看過。”

“有何想法?”臨安出現變故之後,趙昚便對恩師十分依賴,此時他的意見比任何人都重要。

“老臣以爲,這份詔書並無不妥,陳相和臨安重臣老臣謀國,思慮深遠。不過,若再加上幾句話,似乎更爲妥當,也更爲合理,天下萬民也容易接受。”史浩答道。

“好,草擬詔書之事就交給史相和陳相,三日之內,頒行天下吧!”趙昚將手裡的文書放下,頓時又意氣風發起來。

“是,皇上,老臣領命。”

史浩、陳康伯同時領命。

四月初八,武安縣。

太行山下人煙稀少的小城,城內常住百姓不過兩三千人,僅有的幾個商鋪也無人光顧,整個街市上往來的行人不過二十人,要多冷清便有多冷清。

不過這也沒辦法,誰讓這些年一直打仗,賦稅一再加徵,青壯一再抽調,此處的百姓離山近,實在無法忍受便都逃了,以致如今的武安縣,死氣沉沉。

但就在這一天,一對大宋精騎從東門而入,在街上貼了三張告示,給這個行將死亡的小城帶來了重新復甦的種子。

“這上面寫的啥?”

“不知道啊,有誰識字?”

“王掌櫃或許認得,他可是去過大名府的人。”

“趕緊叫他來,看看告示上寫的啥,是去是留,我們也好早做準備!”

第730章 整編入軍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48章 議政第206章 魚精作怪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637章 故人相見第166章 初見陸游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579章 戰和逃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582章 密令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7章 傳言第662章 幫扶信任第11章 漏洞百出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254章 老婆免費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10章 提刑查獄第67章 來龍去脈第621章 經歷(二)第486章 傷心處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86章 夜半鬼叫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191章 議定諸事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412章 表明心跡第284章 清塵的煩惱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37章 狼王之死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41章 戰鬥的理由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652章 聯合豪紳第620章 經歷(一)第54章 出發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95章 慘敗而歸第215章 討個說法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175章 買個夥計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248章 離開孤島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467章 早有算計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225章 拖住守軍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751章 罷兵回撤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77章 好消息第771章 殲滅騎兵第133章 太學辯議(六)第305章 地道第361章 畫像丟失第211章 出使安南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152章 換個活法第75章 扣黑鍋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282章 宣威軍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28章 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