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

今夜無風,季冬的天候清冷,便是無風,依舊凍得人手腳發麻。

但今年畢竟沒有下雪。

冬天都快過完了,以至於李恪時常懷疑,雁門郡是不是真要度過一個無雪的年景。

北境,冬無雪。

關城內的火早熄了,房舍糧倉一片白地,隨處可見沖天的煙柱,在夜幕的映襯下,形如伺服的惡獸,吞吐雲霧,遮星避月。

所以穀道之內,異常得黑。

而在木城所望不到的牆根,無數道黑影集合在一起,圍在一個格外高大的身影周圍。

巴特牽着他的的盧立身於高聳的城門之下,輕聲說:“人噤聲,馬銜枚,機樞注油,開門無聲!”

周圍之人盡皆點頭,然後回過身,用同樣小的聲音,把巴特的命令傳達到每個人。

很快就有捧着油囊的大漢攀到門上,大股大股將囊中油料傾倒在搖皮上,直到把整個搖皮浸透,多餘的油料滲入關下的土地,殘留下大片的褐斑。

城門無聲開啓。

巴特一馬當先走在前頭,身後是迭巴部精銳的射手,各個都有騎着奔馬射中野兔的本領,再後面,是足足千餘勇悍的牧民。

他不是不想帶更多的人,可是樓煩道的寬度只能容納千餘騎士一同衝殺,他只能挑選最精銳,最勇猛的戰士隨他突圍,剩下的兩千多人會在明天天色大亮後順着他們殺開的通道衝出這片死地,於北歸的途中和他們匯合。

這全是他說給牧民們聽的,至於其中的內容,卻連他都不願去信。

因爲他根本就沒打算殺出去,而是打算趁着夜色,帶領麾下偷摸出去。

南侵失敗了……

沒能劫掠中原繁華,也不曾攻下句注軍塞,右賢王對他的考覈註定失敗,剩下的,就看他能不能帶儘可能多的戰士回到草原,重整旗鼓,以待來年。

這一切,都是因爲那個披着鶴氅,把方螣當做帥旗的年輕秦人……

巴特憶起李恪的臉,下意識便在馬上擡起頭,望向不遠處那座高聳的木城。

在漆黑的夜色下,他似乎隱約看到白衣的反光。

巴特心中悚然!

刺拉拉!

金屬交擊,迸濺火花,那些火花引燃了火把,熊熊烈焰照亮了幾十步外那些秦人的臉。

儒混在人羣中冷笑不止。

“區區夷狄,妄圖行險,真當你逃得過先生的算計?點火!”

持火把的農夫面無表情地把火把往地上一丟,火焰騰空,順着預先鋪設的碎柴,從山道兩側向着樓煩關的方向蔓延。

整個戰場霎時通明!

轟!轟!

木城關上點起兩個大大的火盆,巴特終於看到了李恪,位置就在方纔白衣反光的位置……

“你早知我會襲營?”巴特難以置信道。

李恪並沒有回答他,他伸出手,對着關下輕輕擺動。

亭長亨意氣風發下令:“先生有命,火馬陣!”

鋪天蓋地都是金鐵摩擦的刺耳聲響,這是李恪帳下所特有的點燃火把的聲音,這樣的小伎倆可以最大限度簡化點火的手續,而在此時,卻成了匈奴們耳中催命的音符!

烈焰,奔馬,嘶吼,狂突!

匈奴騎士未經交戰便已陣勢大亂,巴特無助地看着自己無頭蒼蠅似的部下,擡起頭,向着李恪聲聲泣血:“秦人!卑鄙!”

上百火馬衝踏而至……

……

另一頭,遵循與李恪事先的約定,穀道之中火光一起,司馬欣便策動大軍,順着長城支道撲往句注塞。

大軍很快被蝟集在前的匈奴守軍阻在道上,雙方各三四百人,手握利刃,沉默對望。

誰也沒有搶先開戰的意向。

司馬欣眯着眼在夜色中觀望,發現留在山城的多是病殘直驅,人數雖多,卻各個裹着骯髒的繃帶,少數還要靠着旁人的攙扶才能站穩。

這讓他心中把握更足。

他點點頭,對始成言:“勸降。”

始成喚來預先選定的臨治亭商人,一招手,就讓四個膀大腰圓的親衛壓着他上了前線。

那商人的腿抖得厲害,站定到兩軍中間,用貓叫喚似的聲音小聲說:“布爾特,比什,尤姆。”

始成在人羣中冷哼一聲:“善無戶人陳姓凡者,雙親俱在,喪妻,二子年幼,你可知是何人將這些告知於我?”

商人的腿登時就不抖了,挺着胸,呲着牙,對着沉默的匈奴傷兵怒吼:“布爾特!比什!尤姆!天殺的平城人,天殺的山陰人!”

哐啷啷……

銅劍墜地,接着是越來越多的銅劍、彎弓,匈奴將手上的兵刃丟棄在地上,相互攙扶着,緩緩走向秦軍陣營。

他們早就知道今夜巴特突圍的消息,也知道巴特給他們的命令,但軍中馬匹不比活人,一日焚燒,活下來的本就不多,巴特留給他們的更是少之又少,誰也不相信,自己能在天明之後,順着巴特打開的通道逃回草原。

活着還是死去?這對匈奴的牧民來說並不是太難選擇的問題。

秦人招降了,他們投降了,這種事在草原每天都會發生。

人羣中唯一不滿的大概就是司馬欣。

他皺着眉把始成叫到身邊:“如此簡單,那商賈凡會否有詐?”

始成也百思不解,不確定道:“應當不會吧……”

“既是招降,爲何僅有寥寥數語?”

此事始成倒是有所瞭解,他解釋道:“欣君有所不知,我經亭長亨舉薦尋得此人,當時便將招降之語告知他。”

“你如何說的?”

始成清了清嗓子:“天兵至矣!你等夷狄蠻人不遵教化,妄侵中原,今兵敗於此,乃在天意!我等遵皇命剿賊,本因將你等盡數斬殺,然,陛下有生德,顧念你等求活不易,特賜你等苟活,以勞償罪,至驪山,爲陛下修陵!如若不願,則兵刃加身,不得悔也!”

司馬欣搖頭晃腦複述一邊,擊節讚歎:“有理有節,善!”

說完,他疑惑道:“如此長文,匈奴語三聲怪音便說完了?”

始成苦笑道:“此事與匈奴語無關,實乃……那商賈凡不會。”

“不會?”

“他與匈奴交道不多,正經說來,雁門商賈與匈奴交道皆不多,商賈凡翻來覆去,懂的不過就金錢、牛羊、買賣叫價等寥寥幾字。”

“那方纔所說的……”

“投降,不會,殺死。”

司馬欣一張帥臉漲得通紅,憋了半晌,才從牙根中吐出一詞:“亦善!”

秦軍忙着收容俘虜,正忙碌間,一里之外山谷之中猛然間烈馬嘶鳴,緊接着戰鼓擂響,殺聲震天。

司馬欣一臉擔憂望向山屏,小聲問道:“成君,恪君手中無兵,我真擔心……”

“此地亦需兵馬人力,恪君便是算到此處,纔不要民軍回營。以我思之,他能以區區民軍將匈奴逼迫到這般地步,如此安置,當時胸有成竹纔是。”

“希望如此吧……”

震天的殺喊之中,夜,更深了。

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