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徵收秋糧的智慧!李鬱領先200年

第283章 徵收秋糧的智慧!李鬱領先200年

苗有林將第2軍團的人事調整情況,書面呈報了李鬱。

李鬱看完了,批閱“知道了”。

風淡雲輕!

最近天氣晴朗,正是秋收的好時節。

經濟大臣範京把麾下所有人手全部撒了出去,徵收皇糧。徵糧結束之日,就是西線戰事開打之日。

目前各地堅決打擊清軍的越境襲擊破壞,爲秋收護航。

爲了震懾清軍,

各軍團甚至把打死的綠營兵首級砍下來戳在樹枝上,豎在雙方的中間地帶。

俘虜則是押送去了馬鋼。

露天挖礦沒有技術含量,只需苦力。百斤消耗一窩頭,很划算。

不怕俘虜們不賣力,旁邊有鞭子和鋼刀呢。幹活效率比江寧籍工人高多了。

……

一隊空船,行駛在吳淞江上。

首船掛着旗幟:統徵皇糧!

“前面停泊。”

“是。”

船頭髮號施令的是經濟大臣麾下的一名文書,站在他旁邊的是一名臨時徵調而來的商鋪夥計。

這種奇怪的搭配方式是李鬱的發明。

夥計只管稱量登記百姓的交糧數量。按日拿工錢,每日4錢銀子,包三餐,待遇不錯。

船隊靠岸後,2個原衙役帶領着臨時招募的壯丁。

一路敲着鑼,舉着“統徵秋糧”的旗幟,沿路吆喝。

“交皇糧嘍。”

見到官差催糧,

一個月前就陸續得到通知的松江府安亭鎮農戶們趕緊扛起麻袋,裝上獨輪車。

……

2個月前,

李鬱就開始佈置此事,要求每畝田交納60斤稻米。

這個數字是經過實地考察和精密計算的。

清朝,江南的水稻畝產量大致是450斤。

按照豐年江南的米價算,一石米(120斤)在2.2兩左右。一畝地的總收成就是8兩餘。

乾隆時期,

實行的是實物糧和銀子相結合的收取方式。

如果全部折算成銀子的話,相當於對於每畝地徵收7錢3分銀子,外加徭銀2錢1分,總計每畝交銀9錢4分。(1兩=10錢,1錢=10分。)

9錢4分,大致相當於每畝地收入的九分之一。

聽起來這個比例似乎也還行,屬於可承受的負擔。家裡種過田的人都懂!

……

但我大清自有國情。

還有火耗、平餘、某捐之類的中間環節,最終實際上每畝地所需交銀,是要達到1兩5錢的。

這其中還有一個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地方官可能會玩一玩金融手段,少收實物米,多收現銀。

農夫手裡沒有現銀。就必須把米先送去米鋪子換成現銀然後再交稅。

裡外裡一折騰,又是扒下一層血淋淋的皮。

更有甚者,只能從米鋪子換來銅錢。

然後官府宣佈只收銀子。農夫們就必須去錢莊拿銅錢換銀子,再被扒一層皮。

其中痛苦,只能忍氣吞聲。

【數據參照《清史稿》和《賦稅全書》,寫歷史文一旦涉及客觀數據很頭疼,不精確沒有真實感,精確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作者君也算是理解了歷史分類大神多災多難,命運多舛的原因。】

……

清廷大概徵收每畝地收成的六分之一。

吳王大概徵收每畝地收成的七分之一不到。

另外,清廷會玩金融,吳王不會玩金融,吳王只收稻米。

所以吳王的60斤米是實打實的。

李鬱基於大清國情、民衆心理、還有歷史實情敲定的這個數字。

既能展現自己的寬仁,和清廷形成對比。又不至於過於寬仁,被百姓懷疑是不是傻?

古人早就說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要是隻收30斤,百姓會害怕的。要麼懷疑李鬱腦子進水,要麼覺得李鬱的路肯定走不遠。

這其中的邏輯看似荒誕,實則很合理!

……

村公所按照之前釐定的田畝數量,給每戶下發了加蓋紅章的一張執照:民戶交糧憑證。

還挨家挨戶的通知:

屆時鑼一響,船一到,自己麻溜地去交糧。

當場交,當場清。

清了,今年你就不需要和官府再打交道了。

若是拖延誤了時辰,對不住。

自己需要把糧食交到指定的地點去,過期不到,全家充軍,咔咔咔。

……

安亭鎮,

七寶村的吳老六帶着全家人推着幾輛獨輪車瘋狂的奔跑。

村公所的人說了:

前20位交糧的有獎勵。

他咬着牙,操控獨輪車狂飆田埂,急速甩尾多次,終於領先一步趕到了河邊。

“軍爺,我要交糧。”

“憑證?”

吳老六趕緊掏出折迭的好好的交糧憑證,遞上去。

“過稱。”

吳老六家有12畝地,條件中等,好在家裡孩子不多,日子倒也湊合。

【以當時生產力計算,一畝田的糧食產出勉強夠養活一個壯勞動力。】

過稱的夥計大聲報道:

“720斤,過。”

收完糧,文書在那張紙上蓋了一個紅章:

“1776,完稅證明。”

吳老六小心翼翼折迭好,包進油紙布里塞入懷裡,轉身欲走。

“老鄉別走,你的獎品。”

一把嶄新的長柄鋤頭,淬火鋼口一看就很結實。木柄上還烙了一行黑字:積極交糧戶!

烙字工序並不麻煩。

馬鋼的人找了塊鐵,仿照活字印刷。

燒紅了在木柄上輕輕一按,字樣就出來了。

……

吳老六眉開眼笑,媽的,居然見到回頭錢了。真他孃的開天闢地第一次!

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

“軍爺,你們還沒問我名字戶籍呢?得在魚鱗冊上勾掉。”

一名官爺,嚴肅的說:

“不必了。王爺有令,以後不看魚鱗冊。村公所挨家挨戶瞧一眼那張紙就行了。”

“那,那要是遺失了呢?”

“以抗糧論處,充軍。”

吳老六目瞪口呆。

這是李鬱的創舉:

徵糧時不需對照魚鱗冊,省時省力高效。若是一個個對號入座,那個工程量太大了。

只管收糧,其他一概不管。

1個月後,

村公所的人上門查看證明,範京再派些人隨機抽查。

……

船艙內,一袋袋糧袋子摞起來。

一艘滿了就換下一艘。

目前的地盤大部分區域可實現水運收糧,又是節約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一艘船的運載量可以抵得獨輪車一二百輛。

李鬱把算計做到了極致。

糧食袋子都是農夫自己扛着扔到船艙裡。

別小看了這幾步路的工作,如果都僱人來幹,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望着那一袋袋甩進去的糧食。

被僱傭來的夥計,忍不住提醒文書:

“官爺,這些糧食都沒有開袋取樣,萬一麻袋裡~”

文書矜持的笑笑,模仿經濟大臣範京講話的樣子:

“王爺仁義,信任百姓。”

“他老人家說過,江南百姓溫良敦厚,不會做那沒臉沒皮之事,不必抽檢。我以君子之心待百姓,百姓必定以赤子之心回報我。”

夥計聽得很感動,旁邊排隊的農夫們聽了甚至感動的抹眼淚。

……實際上李鬱的真正想法是:省時省力!

這麼個衙役如狼似虎的時代,百姓敢往袋子裡摻土,或者裝潮溼糧食的概率很低很低。

不敢!真的不敢!

大清的百姓茲要一出門,就自帶三分責任。唯恐麻煩找上門,哪兒敢和官府偷奸耍滑?

不如直接省略開袋環節,節約無數時間、人力成本。

啥君子赤子的,都是宣傳需要。

真實情況是:

糧食早一天入庫,西線才能早一天開打。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正式展開秋季攻勢——打九江。

當然了,

明年或者後年肯定會有聰明人發現這個漏洞,抱着僥倖心理惡意給糧食摻土灑水。

畢竟省下的糧食纔是自家的嘛。

對此,李鬱瞭然於心。

明年後年就會突然增加抽檢工序,凡是發現的當場拿下,全家充軍,咔咔咔。來個不教而誅!

上位者之心術,自然是遙遙領先200年的。

以淳樸百姓之偶生狡黠,自然是算計不過的。

……

附近的二十幾個村子在半天內全部完工。

船隊全部滿載,揚長而去。

按照事先規定,他們會沿途給縣城、府城各官倉提供相應數目的糧食。

其餘的糧食則送至太倉的戰備倉。

目前,有4處戰備倉。

分佈在治下的邊緣地帶,用意不言而喻,就近支撐軍隊打仗。

像這樣的船隊還有很多很多,穿梭在江南河網。從水線高高,到吃水深深,每天收穫滿滿。

各地的倉庫很快盆滿鉢滿。

李鬱驚訝的收到了一個尷尬的消息:

“倉庫裝不下了。”

“各府倉、4大戰備倉全部滿了?”

“回王爺,是的。”

範京很開心,很自豪,他開始用數據說話:

“截止2日前,一共收了210萬石糧。預計總數會突破300萬石。所以要趕緊加修糧倉。”

……

胡雪餘作爲一個資深前師爺,倒是很快反應了過來。

他笑道:

“恭喜王爺,朝廷一年的漕運糧食總量是400萬石。咱們區區十幾府就快接近這個數字了。有糧就有人心,王爺的大業有望!”

李鬱也笑了。

這就是沒有中間商吃差價的紅利,什麼火耗、平餘、丁銀、這個捐那個稅,全部歸我!

範京也笑了。

作爲前存菊堂成員,他很自然的產生了一些聯想。

那會弟兄們靠着打出來的威名,在府城收取些“微薄”的安保費。如今,靠着一張紙收取“天文數字”的合法秋糧。

地盤纔是區區十幾州府而已,這要是軍旗插上紫禁城之巔?

不敢想不敢想!

收上來的錢糧能把太湖給填平嘍!

範京一時間豪情萬丈,衝動的喊出了一句:

“請王爺登基稱帝。”

李鬱一愣,隨即擺擺手:

“早了早了。”

胡雪餘也點頭:

“高築牆,廣蓄糧,緩稱帝。王爺目前應該狠狠的擴軍!儘快取江西全省和江北安慶重鎮。”

……

說到這,李鬱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第4軍團現狀如何?”

衆人一愣,不知如何開口。

還是範京說話了:

“據說,第4軍團氣質特殊,一言難盡。”

次日,

李鬱坐一艘快船趕到黃浦江以東,第4軍團駐地。

荒涼的浦東這會是絕對的鄉下。作爲訓練場很好,不存在槍炮擾民或者被人窺視的風險。

軍營的大門口,掛着一幅對聯:

wWW●ttκǎ n●¢ ○ 左邊是:種田開荒不如三年經商

右邊是:三年經商不如祖上扛槍

橫批:王爺萬歲

……

李鬱忍不住笑了,指着問道:

“這是誰的手筆?”

一名軍官拱手道:

“這是宣傳署賈笑真署長的傑作。王爺若是覺得不妥,屬下立馬命人取下。”

“不,恰如其分。留着吧。”

說罷,李鬱大步走入營中。

木屋、磚屋是士兵們自己動手修建的,中規中矩。

砂石道路簡陋但是實用。

乾淨,簡樸,衛生尚可。

左邊的校場,在進行隊列訓練。右邊的校場,在進行射擊訓練。

李鬱先視察了隊列訓練,大爲詫異。

因爲這幫人隊列走的相當好。左轉,右轉,三橫列,以及行軍變換響應都很迅速。

一名訓練軍官也如實彙報:

“第4軍團的士兵識字率高。純文盲只有三成,其餘的或多或少認識一些字。”

李鬱點點頭。

這支軍隊的大部分人之前是小商販小掌櫃,識字率高並不奇怪。除了識字,還很機靈,或者叫狡詐。

……

射擊校場,氣氛有些詭異。

一名軍官怒吼:

“端穩了端住了,瞄準了再打。”

砰砰砰,一陣白煙。

軍官跑過去看了眼靶子,暴怒痛罵,連踹數人。

李鬱皺眉:

“這是怎麼回事?”

旁人尷尬道:

“或許是臂力不足,或許是膽怯。列隊射擊總是不理想。”

李鬱觀望了一會,示意停止射擊,然後走了過去。

臉色平靜的詢問一新兵:

“你是自願當兵的嗎?”

“回官爺,是。”

“不怕嗎?”

新兵小聲道:

“當然怕,不過那酒水的經銷權實在誘人~”

“三年經商,不如祖上扛槍?”

“三十年經商也不如,前提是活下來。”

李鬱笑了:

“所以,你是把加入第4軍團當做一個很划算的生意嘍?”

“對呀對呀,很有賺頭的。”

……

親衛們制止了差點暴走的軍官,示意他們走開,不要打擾了王爺瞭解實情。

李鬱臉色平靜,問道:

“大家是不是都這麼想?”

衆人不認識李鬱,但也猜到是個官,脾氣不錯還是江南老鄉。

就壯着膽子答道:

“是啊。”

“這麼說來,你們都很有商業眼光嘍?”

衆人笑,有一年齡稍大的說道:

“官爺,我是做熟食生意的。酒肉搭配,那就是如虎添翼,將來肯定能做成百年老字號傳給子孫。”

“酒水經銷,就一定掙錢?”

衆人都笑了,覺得這位年輕的文官肯定不懂生意。

於是解釋道:

“官爺您可能不知道,有酒水執照才能賣酒。這樣的生意穩賺不賠。”

“那若是執照發放太多呢?”

……

【解釋一下可能的讀者疑問。1,某些配角會不會寫忘了?不會,劇情涉及到自會出現。劇情線太多,角色過百,只能按需出場(大嫂除外,不好處理,只能神隱)。2,就光調侃黑咱大清?不會,當劇情走到了國際篇,白皮一樣黑,甚至包括李鬱。畢竟人間哪有涇渭分明的黑白,只有一道精緻的灰!3,你想寫什麼?我想寫不那麼假的歷史!歷史就是人,沒有聖人,沒有完人,只有人。此段不收費。】

第359章 我死之後,你們才許開槍!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第504章 解決內部問題,永遠比解決外部問題困難100倍第467章 牛頓東方分頓,學術界殺人事件第574章 鬱皇親征,開啓兩路北伐!第317章 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嫺熟的第339章 珠江口炮聲隆隆,多米諾骨牌倒塌的143.第142章 衆官雪地追巡撫第475章 意外因素,艦隊暫緩西進,改攻武昌!146.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第326章 蟄伏一年的海蘭察,啓動了渡江計劃第67章 在潘府尾隨藍盈盈第309章 大吳當立,一日三喜第330章 結盟?第10章 豪宅的防賊措施第486章 他有十萬天兵,我有百萬牲口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第506章 精準刺殺,如期而至第85章 蒙韃子,講個笑話第518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560章 拋出一勞永逸的大計劃,吳皇開口借款4個億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164.第163章 若如此,入關時咱旗人先輩們的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第232章 乾隆的執念,只有和珅能滿足第43章 風雲突變第295章 我輩士紳,捐輸乃是取死之道!第458章 回蘇之前,挑亂福建的局勢第17章215.第212章 軍機大臣,還踏馬首席?你能不178.第176章 太后一句提醒,乾隆劍指江南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第304章 京師年關難過!旗人難!乾隆更難!第355章 關鍵時刻,先打友軍!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第410章 馬忠義:加速吧,崩壞!第511章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凍殺刁民三千萬,續我大清五百年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第62章 風月也留學?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370章 刺客和傳染病!第103章 白天上課,晚上殺人第553章 一個精心編織的謊言:後天就到!第538章 廣西歸順,桂軍整編,番號陸軍第7軍團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第91章 這是個圈套,速逃第15章 剪辮叫魂案169.第167章 海蘭察,你到底對尤拔世做了什第542章 只有嘉親王才能救大清第52章 方捕頭,留給你全家的時間不多了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184.第182章 這世道如此殘忍,你欲如何抗爭第475章 意外因素,艦隊暫緩西進,改攻武昌!148.第147章 今日當聯手,御前挖坑殺狗154.第153章 朕拿着千里鏡,打着燈籠都找不第383章 黃海之濱,淮西新軍的戰場初體驗152.第151章 京旗戰索倫,蘇州滿城第一仗170.第168章 果然一個男人的氣質好不好,主第422章 尼德蘭艦隊趁火打劫第38章 轉型,做本府大善人第36章 距離變態又近了一步第535章 前門驅江南虎,後門入貴州狼191.第189章 忠誠,論心不論跡。你殺官,你第463章 寄生戰術第359章 我死之後,你們才許開槍!第370章 刺客和傳染病!第421章 “賈詡”毒計:聯土鏟客,逼客鏟潮第331章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180.第178章 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第475章 意外因素,艦隊暫緩西進,改攻武昌!第508章 六耳獼猴,近炸鯉魚第122章 軍火行業,廣闊市場,大有作爲172.第170章 擊斃福康安,然後多角度精確造159.第158章 有序造反,首子落地第3章 青樓交友第323章 魔幻組合,一起進京給富爺們上點強第402章 刑場喊冤,以身入局第286章 聯姻是第一層,拉攏是第二層,制衡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142.第141章 本藩臺覺得李鬱是個實誠人第535章 前門驅江南虎,後門入貴州狼第562章 年輕的海軍,乘風破浪第401章 戶部銀庫出大事了第72章 太湖匪事第125章 世上最賺錢之生意,無非三樣第6章 青木堂來了186.第184章 感謝欽差錢峰,湖北白蓮教終於第438章 最好的戰前動員騎主子204.第202章 死士風采,一騎一槍襄陽亂第535章 前門驅江南虎,後門入貴州狼第391章 激戰正酣,二五仔現身【爲盟主“啊第90章 做人,要聽勸第397章 西湖畫舫上的會議,該向哪個羣體加第293章 李鬱:我不聽你們的,我要吸取一位第472章 吳廷內部,速勝和拉鋸之爭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絕,你們該稱呼本宮什麼?第513章 破梧州後,王道派與商道派之爭論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