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辣椒基地

“院長,要不要屬下去告訴他,您就是他口中的鎮國君?”

看着李陽居然被教書先生給轟出來了,何章怒力憋着不笑。

李陽也很鬱悶,看來個人崇拜主義要不得啊。

看到何章那一臉玩意的樣子,李陽道:“行了,這個逼,咱們不裝。走,進村去看看。”

既然已經到了村口,怎麼樣都得進去瞧瞧,瞭解瞭解村民們的生活。

順着村口一直來到村中,只見村中屋舍,皆有別院,院牆四周種滿了桑樹竹子之類的,鄉間小路交錯相通,家家戶戶炊煙四起,一幅安居樂業之態。

村中的青石路上,不見村民。

直到往前走了好一會兒,方纔遇到了一位村中的老者。

老者雖已是白翁,卻頭髮還是紮成髻,前面往上疏,頭上的髮髻略向左偏,這是典型的秦國男性的打扮。

李陽迎上前去,問道:“老伯,亭裡爲何寥寥無幾人?”

老翁道:“天氣晴好,大家自是在田中勞作。”

李陽一聽,恍然大悟。

問清農田方向,李陽便朝田間尋去。

穿過幾排屋舍,前方果然是一片片的水稻,一塊塊的菜地,村民們皆聚在一片菜地裡勞作着。

他們有的揹着簍兒,有的提着籃,似乎在採摘什麼蔬菜瓜果。

李陽心中好奇,於是踏着田梗,朝村民們所在的那片菜地走了過去。

走得近了,一看,眼睛都亮了。

“辣椒!”

只見,這竟是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辣椒園。

一株株的辣椒苗上,已經掛滿了一批紅色的辣椒,看上去份外的誘人。

很顯然,這個村莊居然是南陽郡的一處新農作物培育基地。

李陽一路走來,官道兩邊見到的皆是稻慄,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新農作物,一時竟是又驚又喜。特別是這些辣椒,長勢極好,且收成極佳,心中就更是欣喜若狂。

如此看來,少昊引進的新農作物,在大秦培育是非常成功的。最起碼辣椒的培育,算是成功了。

一旁的何章,也是大感驚喜,趕緊伸手採摘了一枚,笑道:“院長,辣椒,好多辣椒。這裡的百姓這次要發大財了!”

李陽笑了笑,這個辣椒基地喜獲豐收,今年確實要暴富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

春時,徐福從少昊帶來的數千斤辣椒,雖然發放各行省培育,但是因爲徐福帶來的全部都是辣椒幹,所以當時發放各行省去培育的其實是辣椒幹裡的籽,而辣椒皮自然是留在了咸陽。

更有趣的是,起初,那些辣椒幹是無人願意要的。

不過在李陽的提醒下,巴家買了下來。

然後,在李陽的指點下,天下居酒樓推出了麻辣火鍋,這一下直接使無人問津的辣椒變成了金子。一時之間,就讓無數咸陽百姓,迷上了辣椒,直至上癮的地步。

後來,隨着那批有限的辣椒幹越來越少,最後辣椒的價格也一漲再漲。

就比如李陽離開咸陽的時候,據說要是想去天下居酒樓吃一餐麻辣火鍋的話,其價格不會低於一金。

一金是什麼概念?

這麼說吧,大部分百姓做工兩個月,方能賺到這一金。

可以想見,這辣椒有多麼的受人歡迎。

反正李陽身邊的那些人,已經可以說是無辣不歡了。

當然,也只有李陽他們這些朝中大臣們,才能享用得起這如同黃金一般昂貴的辣椒。

而眼前這個桃源亭,他們種了一大片的辣椒,而且收穫喜人。按照朝廷對新農作物培育的法令,第一年培育,官府強制回收九成,農民可自留一成。那麼,這自留的一成辣椒,必將給這個亭裡的村民帶來一大筆的收入!

而官府的收益之高,就更不可想象了。

官府強制回收的九成辣椒,只要將籽留下,於明年繼續培育,辣椒幹則會成爲當地官府的財產,銷售流通於市場。

就在李陽欣賞着眼前的這片辣椒地時,幾位村民似乎注意到了李陽等人,於是其中有兩名男子走了過來,問道:“你們是何人?辣椒基地,不可擅闖!”

很顯然,辣椒基地,非一般農田,被格外的重視,不可外人輕易踏入。

李陽施了一禮,道:“我們三人途經路過此地,見諸位在此採摘,故好奇過來看一眼。老哥儘管放心,我們只是看一看,絕不會踏傷這些辣椒苗的。”

其中一個男子道:“不是我們不讓你踏入,是官府早有嚴令,閒人不得踏入辣椒基地,否則官差見到,定究你罪責。”

李陽一聽,恍然大悟,心中卻是很高興。

因爲這說明當地官府對新農作物培育工作的重視,同時亦說明當地官員的認真負責。

當下,李陽便轉頭對何章道:“此處應當是屬南陽郡治下的宛縣管轄吧?”

“是的。”何章點點頭。

李陽道:“這宛縣的縣令,看來甚是不錯。”

何章點點頭,很顯然李陽這是對宛縣縣令的高度讚賞。

這時,李陽也退回到田梗邊,但還是轉頭對村民道:“老哥,亭裡的辣椒地,有多少畝?”

一位村民答道:“百餘畝。”

在秦時,以步百爲畝。

“一畝”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測算約相當於0.2907市畝,那麼,當時100畝就相當於後世的29.07市畝。

不過,種了約後世三十畝面積的辣椒,這也是極爲驚天的數量了。

李陽當下便讚道:“百畝辣椒,又有如此收成,當是可喜可賀。”

按照朝廷的法令,新農作物百姓可自留一成來算,他們亭共有百畝辣椒,就等於他們自己可以自留一畝辣椒。

試問,這何嘗不是亭裡村民的喜事?

可是,哪知此話一出,原本以爲村民們聽後會十分開心的,結果他們卻是苦笑了起來,沒有回話。

這一下,李陽和何章都愣住了,相視一眼,都察覺到似乎這些村民們不太開心啊。

“辣椒有此收成,怎麼老哥們還不高興?”李陽心中甚是疑惑,好奇的問道。

村民冷哼了一聲,道:“高興?辣椒一枚枚如小指,這百畝地還不如種莊稼划算。”

另外一個村民就道:“張生,莫要跟他扯乎了,趕緊採摘吧,等下縣令便要來收穫了。且,此人一看便知乃貴家公子,他豈知農事。”

那個叫張生的人點點頭,然後就欲轉身繼續採摘,顯然也不想與李陽多講。

李陽卻是大感詫異,忙道:“張哥,且慢。”

“公子還有何事?”張生問道。

李陽道:“你剛纔說種辣椒,不如種莊稼,我甚是不解。難道是諸位不知辣椒之市價幾何麼?”

張生道:“價高又如何,只不過是替官府種植罷了,與我等有何關係。”

李陽這一下眉頭皺起來了,道:“辣椒金貴無比,價格奇高,朝廷有令,種植新農作物,百姓可自留一成。雖只是自留一成,但是這一成辣椒,可比不得這百畝谷慄?”

張生輕笑了一聲:“公子所言,聽何人所說,官府可從未告知我們,可自留一成。”

“哦?”

李陽一愣,很快也反應了過來,這一定是辣椒價格太高,官府想將辣椒全部回收,所以才故意不將此事告知村民的。

想到這裡,李陽便道:“實不相瞞,我識得官府中人,新農作物,百姓可自留一成,此乃朝廷政令,自不會有假。”

“真的?”

這一下,其他的村民也望了過來,顯然他們並不是不知道辣椒值錢,只是之前不知道自己可以留一成。

李陽點點頭:“絕無半句虛言。”

衆人聽完之後,都議論起來了,幾個村民驚喜道:“如果這位公子所言是真的,那就真是太好了。我聽說辣椒的價錢,比肉還貴哩。”

一旁的何章,笑道:“肉豈能與辣椒相比。你們百畝辣椒,自留一成,這便是一大筆收益。且剩下的九成辣椒,雖說要被官府回收,但卻也三倍之田畝谷慄相償,此當值得大慶一番啊。“

“三倍之田畝谷慄相償?”哪知,村民聽到何章的話後,又皺起了眉頭,似乎大感詫異。

“怎麼,官府回收新農作物,難道不是以田畝數論,給與三倍谷慄補償麼?”何章疑道。

李陽也疑惑了,不會連這個,當地官府都欺騙吧?

果然,村民道:“官府回收辣椒,是以重量論之,賦以三倍穀物相償。”

“啊?”

這一下,李陽和何章都驚了!

要知道,當初李陽讓戶部制定回收新農作物的政令時,將新農作物分爲了兩類,土豆、玉米、紅薯定性爲主食,所以論重量計,官府給予三倍穀物回收。就是說,土豆、玉米、紅薯,一斤可換三斤穀物。

而辣椒、番茄、花生等物,則定性爲經濟作物,論畝計,官府給予三倍穀物回收。意思就是,不管這些作物產量多少,按一畝地,用三畝地的穀物來回收。

此時,李陽終於明白爲何村民們會說,種辣椒不如種莊稼了,原來他們種的辣椒,一斤辣椒只能從官府那裡換三斤穀物,且自己還不能自留辣椒。

想到此處,李陽心中頓時怒火中燒。

之前自己還誇宛縣的縣令認真負責,如今看來,這宛縣的縣令,其心之黑,令人無比之憤!

何章也沒有料到會出現這般情況,當下也看出了李陽心中的怒意,於是輕聲道:“院長,要不要屬下這就派羽林去將那宛縣縣令帶過來?”

李陽正欲點頭,這時就聽見村民道:“快看,縣令帶人來收辣椒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慶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征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陣第二百五十一章 拭目以待第二百九十四章 嚴懲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世界第一百三十九章 豎式(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三百一十章 秦弩第三百三十八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五十一章 崩裂要上架了!大秦夢不停……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烏孫求援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三十九章 好個錘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項羽身上的諸多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征夫餘第三百一十七章 炸藥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事第六十二章 暴殄天物第三十七十二章 司法改革第二百八十五章 奇蹟第一百五十五章 論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嬴政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福歸國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激經濟第三百零一章 飛剪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第四章 天下居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十二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七十二章 講歷史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政之貨幣政策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聞樂見第八十三章 太賤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改制第八十六章 亂象第六十三章 天現異象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陽誤國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日又一日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君第二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福歸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文地理學說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才?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陣第四十三章 誰也別攔我第一百四十四章 恩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東胡王第六十二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九十六章 聚衆抗法第二百九十章 辣椒基地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一百六十五章 老子是穿越過來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製造業的飛躍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秦軍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政之貨幣政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薩拉族第五十六章 彩第一百八十五章 厚顏無恥第三百七十章 正當防衛第一百零五章 兵馬俑第三十章 可續持發展第十章 法治之精髓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責三問第二百四十八章 豪情萬丈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識問題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殷地安第五十三章 瘋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必須較真第二百四十四章 夢碎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二十七章 投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廢話一章第三十七十二章 司法改革第三百一十七章 炸藥第四十九章 不單純第二百四十章 夫餘亡矣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六十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九十章 囂張之極第一百章 工程投標大會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四十六章 鐵錘第二百八十九章 桃源第二百六十八章 公元十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試飛第三百七十五章 製造業的飛躍第四章 天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