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五德興國

這一日,李斯送來了齊國臨淄宮的建築圖紙,開始着手在咸陽北面仿造齊國的宮室。

時至今日,在咸陽北面的山坡上已經建好了韓、趙、燕、魏、楚五國的宮殿,自咸陽宮雍門向東,直到涇河與渭河的交匯處,每一座宮殿之間都有天橋和環廊互相連接。

只待齊國宮殿完成,便可全部與咸陽宮連在一起。

屆時,整個咸陽宮的面積就會擴大一倍以上,恐怕可以達到清朝時的十個故宮那麼大了。

“去將和兩部書取來。”

昭陽殿中,趙政淡淡開口。

聞言,內侍略怔,卻也很快醒轉,應“諾”退下。

趙政知道內侍因何面露異色,他轉頭想看看向樑兒的反應,卻見她面色如常,便不禁好奇道:

“我爲人行事一向重'法',甚至連天命都不信,可今日卻突然要研究'陰陽五行',你不覺得驚訝?”

樑兒斂頭,掩口輕笑。

那和爲幾十年前齊人鄒衍的代表作,更是整個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的開山名作。

在崇尚科學的現代人眼中,陰陽家算是諸子百家之中比較偏門的學派,但于思想還比較愚昧落後的古代而言,陰陽一說卻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更是有許多人對其理論深信不疑。

而那般善謀的趙政要讀“五行”,自然是那其中有他可用之處。

略作思忖,樑兒徐徐將頭擡起,硃脣皓齒間,已將心中那八九不離十的猜測娓娓道來。

“秦雖然每攻一國都有充足的理由,但於當年六國的百姓而言,終還是被毀了家國。這些人難免會對秦新生怨懟。眼下你要看鄒衍的書,可是想要尋個法子,能令那些百姓心甘情願接受被秦統治的事實?”

趙政脣角勾起,悠然而笑,擡起手來輕輕揉了揉樑兒的額發,柔聲道:

“普天之下,果然只有你最懂我。”

樑兒抿脣莞爾,望向趙政時,眼中亦是水波流轉。

“陛下,書簡已到。”

內侍突然入內,兩人立即又恢復了平靜的神色。

趙政淡聲道:

“呈上來。”

然而樑兒剛將書簡接過放置在趙政面前,就見另有一名內侍走了進來,躬身道:

“陛下,公子艾求見。”

趙政一滯,不知道那小東西爲何突然會來。

樑兒則很是驚喜。

艾兒體質不佳,平日是極少主動跑來望夷宮的,看來,定是最近他的身體又好了許多。

“不見。”

正當樑兒滿心歡喜之時,卻忽然被趙政冷冰冰的兩個字澆去了大半的熱情。

她倏的轉頭看向趙政,焦急問道:

“難得他來,爲何不見?”

趙政轉眸瞥了樑兒一眼,又不滿的將眸看向了別處,眉間晦澀一片,冷冷道:

“我與你二人在這好好的,多一個他,你便又會少看我幾眼。”

樑兒怔住,竟被他噎得一時無語。

趙政的大醋罈子又翻了。

就連殿中那兩個低着頭的內侍也都不禁雙肩微顫,暗自憋笑。

而此刻,殿門再次被人輕輕推開,衆人皆本能的看去,只見一個靈動可愛的小腦袋怯生生的鑽了進來。

“艾兒?”

樑兒輕喚。

在看到樑兒的剎那,艾兒水靈靈的眼裡滿是歡喜,卻也未忘了最基本的禮數,認認真真的邁着小小的步子走到大殿中央,恭恭敬敬的給趙政行了個拜禮。

“艾兒拜見父王。”

趙政面無表情的垂眼看着他,語氣嚴厲:

“大膽!未經召見,你竟敢自己入殿!”

見趙政似乎動了氣,艾兒的小臉立即皺做了一團,桃瓣般的眼眸淚汪汪的,憋着小嘴委屈道:

“艾兒想見父王和母親,等不及了……”

樑兒的心底已被艾兒這般模樣給柔化了,桌案之下,她伸出手來偷偷扯了扯趙政的袖角。

趙政抵不過樑兒的懇求,終是無奈一嘆,緩了面色對艾兒道:

“罷了,過來吧。”

艾兒一聽,立即展顏,笑哈哈的走到趙政和樑兒中間一屁股坐下,彷彿剛剛那險些哭出來的孩子不是他一般。

他身上清新的蘄艾香撲鼻而來,甚爲怡神。

樑兒擡袖溫柔的摸着他的頭,眉間微凝,輕聲嗔道:

“艾兒,你方纔又忘了,不能再叫'父王'了,要改口叫'父皇'。”

艾兒仰起漂亮的小臉,扭着小身子嘟嘴撒嬌道:

“可是艾兒覺得,還是叫父王更好聽。”

趙政斂脣一笑。

“無妨,隨他喜歡,叫什麼都可。”

樑兒卻很不贊同。

“一國之君的稱呼怎可隨意?你太嬌慣艾兒了。”

聞言,趙政失笑更甚,一雙幽亮的黑眸望向樑兒,寵溺道:

“傻樑兒,我嬌慣的不是艾兒,而是你啊。”

此言一出,樑兒的心頭又是難以自抑的一陣亂顫。

所謂愛屋及烏,艾兒是她的兒子,所以趙政纔會對艾兒那般優待。

“咦?母親的臉又紅了。”

艾兒的聲音好奇間還摻雜着些許興奮,惹得樑兒更加羞窘,低下了頭張口怨道:

“艾兒!……”

“哈哈哈哈哈……”

趙政終於禁不住大笑不止。

看來在逗弄樑兒這件事上,這小傢伙與他是同一戰線的。

艾兒見到父王難得大笑,他雖不明緣由,卻也覺得有趣,跟着一起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

平日裡肅穆非常的昭陽殿,今日竟被淹沒在陣陣溫馨歡快的笑聲之中,久久不停。

很快,趙政便按照鄒衍的理論下召全國,推行“五德”之說。

這所謂“五德”,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

自伏羲帝之後,歷代王朝都各佔一德。

因得五行相互剋制、相互制勝,故而纔會有王朝興替,周而復始、循環始終。

而一個朝代究竟屬於哪一德,是可從其崇尚的顏色而知的。

就好比夏朝尚青,爲木德;商朝尚白,爲金德;周朝尚赤,爲火德。

金克木,火克金,所以纔有了歷史上的商代夏興,周代商興。

而秦國上下皆以玄色爲尊,是爲水德。

能滅火者,水也。

故而,秦能替代周朝再次一統天下。

由此可知,大秦王朝的興建乃是順應天意,無可厚非。

除了引用鄒衍的“五德”學說,趙政還將其理論配合秦的國情做了適當的改動。

他提出,水德爲“陰”,而陰主“殺”,所以大秦之內,事事皆依法度而行、剛正嚴厲,不講求仁義恩和,如此才符合水德的命數,方可國泰而民安。

此外,因得現在是水德統一伊始,故而海內各地都需依照秦歷改成以十月初爲一年的開端;服飾旗幟和符節皆以黑色爲尊;計數以六爲最大,符印和官帽的尺寸爲六寸,馬車兩輪間的寬度爲六尺,六尺爲一步,一輛車上有六匹馬;將黃河更名爲德水,以示水德的天下正式開始了。

第六十一章 一生繞樑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宮第二百七十五章 毒發之兆第三章 公子政第十七章 趙政歸秦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王政的女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儒”之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心已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滅趙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秦者古月第一百零二章 豔驚四座第二百三十章 皇后之位(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之罘射魚第三十九章 昌平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權相之路第二十九章 貼身侍婢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深似海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子高第八十二章 國尉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楚漢爭霸(四)【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二百零七章 上巳節第一百八十一章 五德興國第九十六章 秦趙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高漸離入宮第二百零三章 醋拔湘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漢爭霸(二)【番外—樑兒復仇篇】第六十六章 咸陽之變第三章 公子政第二百五十五章 功過相抵第二百零五章 張良刺秦(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由愛轉恨(二)第二十一章 才子宋玉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第一百四十九章 因愛而傷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二百四十七章 “坑儒”(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傳趙高第二百二十五章 修復長城第七十九章 《呂覽》入庫第一百零六章 勝券在握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傳趙高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七十六章 禍根深種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國細作第六十一章 一生繞樑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是你的天,你是我的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意滅楚第八十三章 存韓滅趙第二百五十五章 功過相抵第八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二十七章 秦相呂不韋第三十三章 後宮如斯第二百一十章 冀闕之危第十七章 趙政歸秦第二百五十八章 熒惑守心第十八章 易主太子丹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房的身份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逐鹿(終)【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二十五章 重拾信任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後一夜第二百四十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三十七章 邯山少年第二百四十八章 何意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第八十八章 同命相連第一百五十七章 魏公主姬無憂第一百零一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三章 燕丹的情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毒發之兆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陪伴第八十七章 終是不願第五十六章 惜別離第一百八十一章 五德興國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二百一十一章 獻策通糧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深似海第四章 重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酺第二百三十六章 由愛轉恨(一)第十三章 啓蒙帝師第一百五十七章 魏公主姬無憂第一百六十七章 親請王翦第九十三章 捨不得,怎捨得第一百三十八章 燕丹之計第十三章 啓蒙帝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士之禍第一百八十四章 黃泉亦相伴第七十一章 清涼殿第二十四章 戰事連連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下逐鹿(三)【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軻刺秦(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蔓之情第九十七章 燕丹出逃第二十三章 燕丹的情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何意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第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深似海第九十二章 決定入趙第一百五十章 決勝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