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出海

“殿下,聖旨到了。”羅侖握着一卷黃綢卷軸,正是一封聖旨,已經將福州三衛的事情定了下來,將福州三衛劃爲雍王護衛。

朱厚煌見之不由大喜。他在福建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現在就能開始自己星辰大海的征程了。

朱厚煌讓唐寅留下來,處理與福建官方的關係,未來的雍國絕對少不了麻煩福建這邊的事情,最少糧食,鐵器等等,東雍現在什麼也不產,自然萬事需要福建這邊幫忙。唐寅在這裡處理與福建官方的關係,也算是人盡其用。他將士兵的家眷先留下來。只帶幾艘大船,全部是水手士卒,乘船出來。還有一些從福州三衛之中挑選出來的人。

不過,朱厚煌第一目的地並不是東雍,而是澎湖。

相比後世臺灣,澎湖這個地方開發的要早得多了,早在宋代的時候,澎湖就已經是宋晉江縣所管轄了。元代也有巡檢司。只是太祖開國的時候,福建之帶是方國珍的地方。方國珍起家最早,就是以海商起家,太祖滅了方國珍之後,以爲澎湖之民叛服不定,全部內遷了。

當然了,澎湖並不是內遷之後,就沒有人了。

在成祖之時,澎湖之地,也有葉得義一幫流民在澎湖生活,後來被成祖招撫上岸了。

那在葉得義之後,在官方的記載之中,澎湖島就沒有人了,但是澎湖羣島真的沒有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澎湖列島海岸線曲折,有很好避風港,而且漁業資源豐富,離福建也很近,順風順水的話,不過一晝夜就能到澎湖。這麼近的距離,當然擋不住沿海漁民。之所以在成祖之後,沒有記載這裡有沒有人丁,只不過大明的文官們再失去了高層的壓力之外,對海外的事情,通常是不感興趣的。

只不過有好處也有壞處,澎湖做沒有沒有王法的地方,也是很多海商海盜聚集的地方,都是一些桀驁不馴之輩。不知道有多人將朱厚煌這個朱家的王爺放在心裡。

所以朱厚煌這一次出行,並不是他自己,鎮東衛,永寧衛,鎮海衛,平海衛,幾個沿海的衛所,全部派船出來,朱厚煌細細數來有五六十艘大福船。在鄭和之後,也算是大明規模比較大的航海行動。

還沒有到澎湖,就迎面撞見許棟的船。

許棟的船見到這麼大船隊,本不敢過來,不過發現了雍王的旗幟,這才靠了過來。

許棟見到朱厚煌立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臣許棟見過殿下,臣有辱使命,還請殿下責罰。”

朱厚煌說道:“起來吧,給孤說說,到底是怎麼與回事?怎麼有辱使命?”

許棟看朱厚煌沒有責怪的意思,微微鬆了一口氣,這才起身,說道:“臣與吳大人,奉命出海,臣已經堪輿整個東雍之地,連同澎湖之地,全在此畫之中。”他將一副畫雙手呈上,雲墨接過來,遞給了朱厚煌。

朱厚煌打開一看,心中原本來有幾分希望,一下子全部落空了。這一副畫裝潢的很精緻。好像是一副名畫。但是打開一看,簡直辣瞎了朱厚煌的眼睛,起起伏伏的曲線,代表的山峰,一道道波浪代表大海,還有圈起來的地方,代表港口,但是這東海的海岸線,跟朱厚煌看過的海岸線,完全不一樣,什麼時候臺灣的西海岸變成了一個大大弧線,是中間凹陷,兩邊凸起的弧線。

朱厚煌收起畫軸,心中暗道:“我本就不該抱有什麼期望,還是等上了東雍之後,我自己勘察地點了。”其實朱厚煌已經有了腹稿了,就是後來的臺南。無他,荷蘭人與明鄭政權,全部將首府放在臺南這個地方,必然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朱厚煌只需照搬未來的歷史經驗就行了。

“這差事完成的不錯,什麼差事辦砸了。”朱厚煌問道。

“是澎湖之事。”許棟偷眼看朱厚煌的臉色,說道:“臣往年跑海,常到澎湖。本想以往年情分,說服澎湖歸順殿下,卻不想他們冥頑不靈,反而打草驚蛇。還將吳大人陷到澎湖之中,還請殿下贖罪。”

“什麼?”朱厚煌大吃一驚,他本來可用的人就少,如果自己舅舅再出什麼事情了。可用的人手就更少了,更不要說怎麼向母親吳氏交代啊?”怎麼回事?舅舅出了什麼事情?”

許棟看朱厚煌的樣子,不由的對吳鳳儀多了幾分羨慕之情。他與吳鳳儀這一段時間共事,對吳鳳儀有了幾分瞭解。如果說吳鳳儀一點能力都沒有,那是說假話,但是如何說吳鳳儀有多大的經天緯地之才,那更是說笑話,但是吳鳳儀爲什麼能處處在自己之上,還不是有一個好姐姐嗎。

“如果我家也與殿下結親。”這個念頭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在他的心中深深紮根了。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

許棟說道:“還請殿下安心,現在吳大人還沒有什麼危險。澎湖之中可以分爲兩股勢力。一是紮根澎湖的大家族,是以施家,陳家,汪家三大家爲首,另一個是四處雲集的海商,在澎湖交易。”許棟微微咬牙,說道:“臣也是海商的一員,這些海商雖然是海商,但是違法亂紀的事情,沒有少做。所以對朝廷忽然來到,感到很恐慌。但是三家是不會做絕,他們雖然也在猶豫,但是會保護好吳大人的安全,其實也是吳大人自己一定要留下來的。他想穩住三大家族,不讓三大家族倒向海商那邊,否則殿下來澎湖只有打下來了。”

許棟鬆了一口氣,說道:“只是吳大人,沒有想到殿下將福建水師都帶過來。”

“是啊?”朱厚煌心中暗道:“我也沒有想到。”朱厚煌沒有想到,正德對他這個弟弟還是不錯。讓福建水師護送他之藩。簡直是給他短時間調動福建水師的權力。

“說說他們的底細,三大家族,施家,陳家,汪家,都是什麼來頭,還有那些海商,或者海盜,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跑海之人,大多是亡命徒,還有各大家族的暗子,當然也東邊的日本人,還有南邊的大食人。這些人都各有來頭,來歷混雜,一般都以假名示人。臣也摸不清楚,倒是澎湖島上三大家,臣倒是知道一點。”許棟說得有一點渴了,喝了一口茶,說道:“據傳施家是傳自唐人施公肩吾,是唐代一個隱士。反正臣就不知道了,不過施家在澎湖勢力最大,族人並不老實,參與海上買賣最深。汪家現在式微了,據傳汪家傳自宋時一位叫做汪大猷的將軍,他在澎湖上開田駐兵。後代也就遺留下來的。只是現在日子一日比不少一日,已經在吃老底的。陳家是後來的,據說是傳自元代的澎湖巡檢陳公信惠。不過真假難判。不過陳家人是澎湖最多的,不過彼此之間並不團結。古老相傳,現在的陳家人大多不是陳公後人,而是從福建遷徙過來的,不過借陳公威名而已。”

朱厚煌說道:“面對這個局面,你準備怎麼辦?”

許棟說道:“殿下帶大軍而來,還需怎麼辦?直接壓過去便是了。”

朱厚煌也是這個意思,說道:“你去爲大軍引路,直接將海商都全部給抓起來,如有反抗格殺勿論,但是對居住在澎湖島上的平民百姓,要秋毫無犯,知道嗎?”

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十九章 經緯【2】第八十章 先鋒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