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

朱厚煌微微一笑,心中卻暗自嘆息一聲,暗道:“現在和我說真話的人實在太少了。”

當年楊慎對他說話,從來不客氣,可是有什麼說什麼。而如今也變得委婉起來了。

楊慎見朱厚煌的神色,雖然沒有猜出朱厚煌的心思,但也明白了幾分,說道:“殿下現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填充南都人口?我看殿下之策,是不是想從大明移民到南都?”

朱厚煌說道:“正是。”

有成熟的模式爲什麼不去做啊,反正當初填東雍的時候,就是這一套,現在不過是遠一點而已。

楊慎說道:“臣以爲,此不利者有二,南都氣候炎熱,四時酷暑,即便是南方人,也不習慣這樣的生活,貿然遷移,恐怕會水土不服,此其一也。”

“海禁嚴厲,如果從大明移民困難重重,成本太高,此其二也。”

“然非我大明有漢民,南洋漢人也不少,不過分散在各地,多操商業,殿下何不招納南洋漢民,南洋漢民在百萬左右,以南洋漢人爲骨幹,招納土人,不出一二年,可填充南都。與南都之西設府縣,則南都定也。”

朱厚煌聽了楊慎的建議。

還是有一點顧慮。說道:“楊先生,南洋土人多爲回回,而回回尊崇異教非我族類,孤擔心的是,如果時間日久,恐怕南洋不穩定啊。”

“殿下,東雍與南洋不同,南洋非無人也。南都因我國,與佛郎機,乃至滿刺加拉拉鋸,方纔佔據此地,如果殿下殺人奪地,則今後南洋皆以東雍爲地,殿下每並一地,接虛殺盡土人方可,則步步難行,殿下何不以夷化夏,如此則各地土人皆歸殿下,殿下何不擔心東雍無人可用?”楊慎說道。

朱厚煌默默想了一會兒,終於想明白,他爲什麼與楊慎的觀點不同了。

對朱厚煌來說,從大明遷過來的纔是東雍國人,而其他的土人根本不是所以,朱厚煌對國人編戶齊民,而對這些土人,卻是羈絆酋長。

但是楊慎卻不一樣。

楊慎心中根本沒有這個念頭,在楊慎心裡只要能編戶齊民的人,由官府組織起來的人,都是東雍國人。而不是隻有漢人。

楊慎意思就是改變東雍以大明移民爲本的策略。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楊慎比朱厚煌多了一分文化上的自信,楊慎認爲聖人教化,是可以教化蠻夷的。但是朱厚煌卻少了這一分自信,只想將這些人當成隱患,給徹底根除。

但是該怎麼做,朱厚煌迷茫了。

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孤命你爲南都知府。南都開拓之事,由你負責。一年之後,孤要看你的成績。”

有些東西試試就知道了。朱厚煌不會連實驗的勇氣都沒有了。

楊慎說道:“一年之後,臣定然讓殿下滿意。”

朱厚煌將自己的政務又割出去一大半,算是鬆了一口氣,他卻不知道楊慎入東雍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北京。

“什麼,楊慎跑到東雍了。”嘉靖本來仙風道骨的樣子,瞬間被破壞掉了,說道:“陸炳,你是怎麼辦事的。”

楊慎可不僅僅是楊慎一個人,而是楊廷和一派很多人。

嘉靖正在清理楊廷和派系,凡是與楊廷和有關係的,都一個默默記在嘉靖本子上,如果不是楊廷和之死鬧得太大的話,嘉靖現在就將這些全部遠竄南疆了,不遠竄西疆,因爲南疆與東雍太近了一點。

只是這個計劃,一下子不行了,就好像吃魚被魚刺卡住一樣。

嘉靖如果不清理這些人,嘉靖心中不舒服,又擔心他們與楊慎相勾連,但是清理的話,是萬萬不能殺的,畢竟一個楊廷和的死,就讓嘉靖縮手縮腳好一陣子。

所以其中的輕重拿捏,必須慎重,既要讓他調離關鍵位置,又要不能處罰太狠了,讓他們一下子都跑到東雍去了。

嘉靖越想越氣,重重的踹了陸炳一下。陸炳順勢倒地,隨即起來,再次跪到原來的地方,好像等這嘉靖下一腳一樣。

“罷罷罷。”嘉靖說道:“朕不處罰你了,但是朕要楊慎死,如果做不到,朕兩罪並罰。”

陸炳鬆了一口氣,說道:“謝陛下大恩大德。”

這一關,他算是過去。陸炳知道他沒有性命之憂。畢竟他是嘉靖的心腹,即便有些疏漏,也是可以原諒的,如果殺他,嘉靖去哪裡找知根知底的人。

不過,嘉靖饒過他,並不是說這一件事情,就可以這樣過去了。

嘉靖召見楊一清,張璁。

楊一清一到,嘉靖就將情報扔到桌上,說道:“楊先生,你是去安撫楊慎的,還是與楊慎同謀?”

楊一清一看大吃一驚,說道:“陛下如果不信臣,臣這就辭職。此事臣絕不知情。”

嘉靖當然不能讓楊一清走了,楊一清坐鎮內閣,是做給天下人看,讓天下人看到國有社稷臣,自然安心。但是楊一清在北京,並沒有太大權力。內閣真正的權力,已經被張璁篡奪大半了。楊一清本來就有氣,纔會說出這樣的話。

嘉靖連忙道歉,說道:“是朕誤會先生了,只是如今雍王兵強器利,又招降納叛,不軌之心,昭然若揭。而東南兵事,連區區倭寇都打不過,請先生教朕,朕該如何行事?”

楊一清深恨楊慎。

本來楊廷和的事情按下去就結束了,但是楊慎的叛逃,將嘉靖內心之中對東雍的忌憚給勾了起來。

楊一清說道:“雍王乃大明宗室,爲先帝所建之藩籬也,其遠在海外,或許是不明大明形式,又與楊慎有不舊,而且楊慎不守孝道,當奪取出身文字,不過,他遠在海外,是否該給雍王一個面子啊?”

楊一清在中樞瞭解了東雍形式之後,與楊廷和一個意見,那就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因爲他知道征伐東雍,對大明來說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更有難度的是打贏,大明水師早就不是當年的鄭和水師了。

所以楊一清爲國家計,還是不要管雍王了,反正雍王所在地方都不是漢土。

嘉靖怎麼肯,他對雍王的忌憚,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消散過,甚至因爲雍王建功立業越多,越發高漲。

嘉靖一定要楊廷和死,最大的原因,就是怕楊廷和與雍王合流。此刻楊一清一說,嘉靖第一個想到的,並不是楊一清是爲國着想,而是覺得楊一清可信嗎?是不是正德一黨。

嘉靖想來楊一清弘治提拔的,正德也重用過,不過後來被貶回鄉。想來對正德並不滿意,他又贊成了自己的繼統不繼嗣的方案,應該是自己人。

嘉靖說道:“楊先生,敢保證,雍王某一日不會揮兵北上嗎?”

楊一清怎麼敢保證,怎麼能保證啊?楊一清說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覺得該整頓江南軍務,一來剿滅倭寇,二來也防範雍軍的進軍。不過,臣以爲陛下當派天使,去探一探雍王,如果雍王安心鎮守南疆,不過一藩國耳,陛下也就不必在意,如果雍王真的有不軌之心,臣定然要將他繩之以法。”

“好。”嘉靖說道:“那麼派誰去看看雍國到底是什麼摸樣啊?”

楊一清說道:“這是陛下家事,還是陛下派一名親信宦官去一趟雍國吧。”

楊一清不想將事情搞大,一旦派文臣去,一定會傳得沸沸揚揚的。這些言官定然要廢除東雍。

但是現在東雍豈是說廢就能廢的。還是派宦官低調一點。

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三百章 安南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