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

亞伯奎說道:“既然我們都對海盜深惡痛絕,是不是可以聯合起來打擊海盜?”

許鬆不知道亞伯奎怎麼會提出這樣的議題,說實在,許鬆作爲雍王一方貿易主持者,他對海盜的騷擾,也是很頭大。許鬆很想聯合打擊海盜,但問題是事情有輕重緩急,許鬆爲什麼來這裡,是爲兩個勢力的戰和,而不是爲區區海盜。

“說這個爲時尚早。”許鬆說道。

“好吧,”亞伯奎說道:“你認爲這個議題爲時尚早,那就不說這個,我方的條件是,東雍幫助我方在大明沿海建立商棧,記住,是大明沿海,而不是東雍。並且放棄對南洋各國的保護權。我方願意與東雍和平共處。”

許鬆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有想到佛郎機人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條件不用他回報朱厚煌,他就可以肯定,朱厚煌決計不會答應的。。

首先,在大明建立商棧,且不說其中的難度,原本歷史之上,佛郎機人在澳門建立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單單說這件事情對東雍的影響。

東雍在東西航道獲得的利潤,就是靠着地理位置,如果讓佛郎機人直接與大明交易,那麼東雍的財政將會有極大的損失了。

這是朱厚煌絕對不能忍受的,單單這一點,朱厚煌就絕對不能答應。更不要說所謂的放棄南洋各國的保護權。

這一點朱厚煌更不可能做了。

大明對南洋各國,在西方所謂的保護權。正是大明朝廷歷代歷代的威望所致,豈是朱厚煌所放棄就能放棄的。

朱厚煌還想將大明朝廷的威望轉化爲實際利益,建立南洋都護府。絕對不可能退步。

一聽這話,許鬆說道:“你確定要提出這樣要求?”

亞伯奎說道:“這正是我們的條件。”

這就是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不同,許鬆的出使,在很多人看來,是先禮後兵,但是在亞伯奎看來是害怕。之所以害怕,在他們看來,就是東雍的實力不足,才祈求和平。

許鬆說道:“好吧。”

許鬆這才知道爲什麼朱厚煌不想與佛郎機接觸。

“我們想確定一點,我們貿易改爲在暹羅。”

許鬆的馬六甲之行,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的,唯一的收穫,就是確定戰爭的同時,與佛郎機人的貿易不會中斷的。

許鬆回到古晉的時候,古晉已經大不一樣了。

從朱厚煌到達古晉之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一段時間,朱厚煌已經對古晉進行初步統治。

許鬆來到了朱厚煌的居所,是港口一個大宅。早已被雍軍士卒重重包圍住了。

不一會兒李良欽走了出來,說道:“許大人。”

李良欽雖然已經是軍法司司長,但是依舊在朱厚煌身邊擔任侍衛。

許鬆說道:“李大人。”

“許大人,來的不湊巧。此刻殿下正在接見大臣,還請大人在門房稍等一會吧。”李良欽說道。

許鬆說道:“那是應該的。”許鬆不敢怠慢李良欽,雖然李良欽不顯山不漏水,但是他的弟子是坐鎮一方的大將。而自己身居要位,有執掌軍法大權,之前又爲軍中總教官,可以說桃李滿天下。在軍中的人脈極光。許鬆雖然根底極厚,並不懼李良欽。但是還不願意隨意得罪。

朱厚煌手下各種派系早已經成型了,不過朱厚煌有足夠的威望,而且雍國的勢力,還在高速發展之中,故而所有派系之間的爭鬥並不強烈。彼此的相處還算融洽。

不過,許家與李良欽之間已經有矛盾了,這個矛盾不是別的,正是汪直與俞大猷之間的矛盾延伸。

汪直在少府做過事,算起來是許鬆的故吏,在劃圈子之中,與許家走的近。

許鬆問道:“敢問李大人,不知道殿下現在接見的是誰?”

李良欽說道:“這沒有好隱瞞的,是汪直汪營官,古晉令王大人,還有前渤泥王子羅使者,還有吳國舅。”

朱厚煌面前,四個人分別落座。朱厚煌先聽張翰說。

羅軒說道:“殿下,臣奉命出使諸部,已經將殿下之命傳遞給諸部了,諸部本來欣然從命,只是聽大王,只是古晉消息傳來,聽聞張兄在古晉大開殺戒,他們紛紛猶豫起來了。”

“爲什麼猶豫?”朱厚煌問道。

“因爲回回教在渤泥廣泛傳播,下面很多部落都是酋長也是回回教的祭司,故而他們擔心殿下對會大舉清理回回教。”羅軒說道。

朱厚煌暗道:“是該給一個甜棗了。但是這個甜棗該怎麼給,卻還要細細思量。”朱厚煌看向羅軒,覺得羅軒熟悉渤泥當地的情況,問道:“羅大人,可有什麼辦法?安撫各部落?”

羅軒說道:“小臣有一計,請殿下駕臨回回教,並從爪哇要求回回賢者開解古蘭經。則諸部自然信服殿下。”

朱厚煌皺起了眉頭。

能這樣做嗎?

朱厚煌思量一會兒,覺得這個辦法不行。

朱厚煌他不僅僅要統治渤泥,還要統治別的地方,南洋之地,魚龍混雜,固然有很多地方有回回教信仰,但是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回回教信仰,他親自駕臨回回教聽經,簡直是確認回回教的地位,是決計不可能的。

朱厚煌說道:“孤還是委任九川你代替孤做這一件事情,記住在臨戰之際一定要將他們安撫下來。”

王九川即便是代替朱厚煌,但是有些事情能夠代替,有些事情不能代替。王九川即便是有什麼言行舉動,也好推脫的很。

王九川說道:“臣遵命。”

對於替上司背鍋是一個好下屬應該做的事情,王九川說道:“臣記得殿下還請了普陀島的高僧來,臣請在古晉建立一做寺廟。”

朱厚煌一拍扶手,說道:“不說這個,孤差點就忘記了,那個普陀高僧就交給了你了,就古晉建一座大寺,孤會派人請中原高僧,常來此地的。”

朱厚煌想維護此地與東雍的關係,必須先在文化認同之上下大功夫,不過這一件事情,王九川是派不上什麼用場了,王九川本人就是國外長大,辦理事務還行,真正的教化百姓上,朱厚煌並不信任他,他暗自決定,此戰一了,就請王陽明派遣一個弟子來這裡,最好能傳授,融合朱厚煌意思的心學。

王九川說道:“還請殿下爲此寺起名。”

朱厚煌哪裡有這個閒心,隨即一想,說道:“就叫鎮海寺。但願南洋之地,海波終平。”

只是不知道朱厚煌所指的海波,到底是佛郎機人還是回回教?

王九川在暹羅長大,是地地道道的佛教徒,說道:“殿下宏願定能實現。”

朱厚煌說道:“但願如此,九川說說古晉現在如何了?”

朱厚煌所在港口嚴格意義上只是古晉郊外,王九川在古晉弄得如此大動靜,朱厚煌豈能不知道,不過是當做不知道而已,在某些事務上,朱厚煌只要結果,忽略過程。

只是羅軒有幾分兔死狐悲的感覺。嚴格意義上被王九川清楚的人,都是羅軒熟悉的敵人朋友。

王九川纔沒有注意羅軒這個亡國公子的想法,說道:“現在古晉已經爲殿下所有,臣在古晉徵集了糧食三十萬石,百萬貫銅錢,大多數爲宋錢。請殿下放心,以古晉的人力物力足以支持艦隊停泊。”

渤泥首都的貴族們的積蓄都在這裡了,朱厚煌聽聞喜出望外,算是一筆意外之財只是朱厚煌有些奇怪,這數目有些不對。

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一百章 傷寒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