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大學士們

bookmark

第628章 大學士們

兵部尚書這樣要害位置空缺,對朝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問題。

尤其如今南巡在即,穩定大於一切的背景下,總領軍務的兵部尚書不可或缺,所以必須要馬上任命新的兵部尚書。

不過對於大部分殿上朝臣而言,今天這情況是非常措手不及的,之前沒想到張瓚會被嘉靖皇帝當場罷免。

多數人沒有預案,沒有提前串連的前提下,最合適的人選幾乎就是京營總督王廷相了,兵事大臣需要專業性,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擔當重任的。

按照慣例,皇帝沒有垂詢的話,內閣大學士爲了避免專權之嫌不會主動推薦外朝大員的人選。

但今天嘉靖皇帝估計是懶得聽一羣官員的七嘴八舌,只對三名大學士問道:“爾等閣臣可有舉薦?”

首輔夏言猶豫不決的斟酌着什麼,次輔顧鼎臣比較無所謂,於是嚴嵩先說話了:“去歲毛伯溫南征回師後,尚未得用,可以執掌兵部。”

衆人詫異的看了眼嚴閣老,誰都知道毛伯溫與夏言關係密切,而你嚴嵩居然推薦一個夏黨的人。

但殿上的人都不傻,最初的驚詫過後,大家也都想明白了。

剛纔王廷相站出來給張瓚蓋棺材板的行爲,已經表明了王廷相對兵部尚書位置的希冀,可王廷相也是夏言的多年密友啊。

無論你夏言支持誰,只怕另一個都會離心離德。尤其毛伯溫也是江西人,說不定就被嚴嵩拉攏過去了。

這時候衆人在看夏言,大家都很好奇夏言會如何抉擇。

不多久夏言對嘉靖皇帝奏道:“刑部王廷相久知兵事,可以改兵部。”

嘉靖皇帝不想拖延,當場拍板:“若無他議,王廷相改兵部!”

雖然建議得到了採納,但是夏首輔一點高興的心思都沒有,他今天完全是被趕鴨子上架。

衆人對夏首輔都很理解,他還是不敢冒徹底失去王廷相,以及王廷相背後的秦德威的風險。

而且衆人都感到,對夏首輔來說,秦德威勢力已經是“尾大不掉”到不可或缺了。如果夏言是權臣,那秦德威就是權臣裡的權臣。

王廷相從刑部尚書改任了心心念唸的兵部尚書,那麼刑部尚書位置又空缺了出來。

嘉靖皇帝可能是想早早結束朝會,還是沒有廣泛徵詢意見的想法,只對大學士們說:“爾等閣臣繼續舉薦。”

首輔夏言不說話,剛纔他已經“舉薦”了一個兵部尚書,如果再舉薦刑部尚書,就顯得很“貪權”了,可能會引起皇帝猜疑。

於是嚴嵩又出列說:“毛伯溫南征有功,久無實任,可補刑部尚書。”

這個道理倒是沒錯,嘉靖皇帝就採納了說:“可!”

如此以來,今日最重要的人事變動就完成了,六部尚書位置變動了兩個。

秦德威對嚴閣老的表現有些意外,只能說嚴嵩也不愧是嚴嵩,這種突發狀況下,還能想盡辦法撈回一點便宜。

其實秦德威剛纔有心上去搗亂,但皇帝只詢問了內閣大學士意見,別人都沒法插嘴,他秦德威也只能憋着了。

嘉靖皇帝這種“懶政”,別人都以爲只是今天特例,但卻讓秦德威產生了一點危機感。

這已經是非常明顯的苗頭了,只怕以後大學士的份量會越來越重,必須要在內閣有所佈局了。

現在內閣裡面嚴嵩是對頭,而夏言太驕傲又不肯當工具人,那就只有.

接下來朝會又討論南巡事務,首先按照慣例,如果皇帝出京,皇太子必定留在京師監國。

縱然當今皇太子只是個三歲幼童,但儲君就是儲君,監國的名分是跑不掉的。

隨即要敲定負總責的留守大臣,嘉靖皇帝在三個大學士之間掃了幾眼,就指定顧鼎臣爲留守大臣,輔佐皇太子。

並下旨,順天府及大興、宛平二縣、五城御史及兵馬司、皇城各門守門官軍俱聽顧鼎臣指揮。

至於首輔夏言和大學士嚴嵩,都跟隨嘉靖皇帝南下。

另外按照慣例,皇帝出京,一般六部尚書都要跟着,保證行在仍然是大明的政治中樞。

至於其他高級大臣,都要看情況安排,誰去誰不去都要經過定奪。

秦德威作爲翰林院第三把手兼詹事府第三把手,享受準侍郎待遇,自然也具有被安排的資格。

秦德威看了看留守大學士顧鼎臣,忽然主動奏道:“臣秦德威蒙陛下殊恩,授與東宮顯職,朝夕慎恭,願留京輔贊儲政,使陛下心安於行!”

這讓衆人很意外,都沒想到秦德威這個寵臣居然主動申請留京。

秦德威當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大學士裡顧鼎臣留守,自己如果留京可以與顧鼎臣拉拉關係。

主要是顧鼎臣爲人溫和柔媚,具有上好的工具人屬性,如果能發展爲當前內閣代言人很不錯。

這個設想還是非常具備可行性的,顧鼎臣是蘇州崑山的,他秦德威是南京的,好歹都是南直隸人。

而且他秦德威與蘇州士人關係一向不錯,跟文徵明啊、王世貞他爹啊都是老朋友了,結交顧鼎臣具有非常好的羣衆基礎。

另外秦德威真不願意跟着出京,這次南巡籌備倉促,路上屢屢出事,沿途供應也不太好。

總而言之,一路上實在太辛苦了,還容易被嘉靖皇帝遷怒當出氣筒。

至於從行宮大火裡救出嘉靖皇帝的大功,秦德威只想說那是玩命,水火無情,萬一出點差錯會死人的!

秦德威對嘉靖皇帝奏完後,卻見顧鼎臣慌慌張張的出列奏道:“秦德威學識廣博,通曉山川地理風土人情,更適合伴駕南巡!”

秦德威有點生氣的望向顧鼎臣,你這什麼意思?小爺我好心留下陪你,你就這樣態度?

可顧鼎臣完全沒感受到善意,他只覺得害怕,如果秦德威留京,京城裡誰說了算?出了問題責任算是誰的?

還沒等秦德威說些什麼,夏首輔和嚴閣老突然也都奏道:“秦德威不宜留京!”

三個大學士齊齊阻止秦德威留京,強迫秦德威伴駕南巡,這種空前統一的態度,讓其餘衆人驚愕不已。

閣老們也有自己的擔憂,皇帝、首輔、六部尚書都離京的話,在京師朝廷高層基本就空了。

誰敢把秦德威放在這樣一個環境裡?一個不小心被秦德威抄了後路怎麼辦?

尤其嚴閣老,他擔心自己從湖廣回來後,變成一名失獨老人。

症狀稍有減輕,爬起來寫一點吧,今年開春邪門了,上個月急性支氣管炎,這個月又急性扁桃體炎,都是從來沒有過,難道我歲數大了抵抗力開始下降?

(本章完)

第692章 恩威莫測第435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中)第694章 用人之道第66章 不該問的別問(上)第695章 塵封的往事第801章 天人感應第856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上)第801章 天人感應第890章 降維打擊(上)第290章 幫老夫出這口氣!第749章 重回朝堂第836章 捨我其誰第396章 讓他審個夠!第146章 都要多學學法律啊第441章 有人想搞事!第152章 人來人去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666章 諸事議定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874章 三把火(下)第122章 別廢話第669章 黃道吉日第812章 共享精神第932章 事不過三第673章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第10章 命運和氣運第53章 愛信不信第318章 又出了點意外第791章 最後的風頭第64章 長大有力第816章 誰勸誰傻!第347章 你不如辭官算了!第86章 連這意識都沒有第838章 秦德威的弱點(下)第423章 即將到來的離去第658章 你管這叫不熟?第27章 不配爲人子!第417章 只熱愛學習!第858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下)第360章 甩鍋大法第704章 生命 死亡和長生第469章 演不下去了第625章 想多了也沒用第118章 新老爭輝(下)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616章 雙學士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再請一天假第296章 探監第896章 可以動手了!第715章 畫風不對第811章 你怎麼看?第846章 永無寧日第369章 你不用爲難了!第78章 瞎操心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748章 學習實踐(下)第729章 無奈的閣老第291章 開始入活了第143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第434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上)第765章 是不是忘了什麼?第685章 業餘與專業(上)第520章 這波門生不行第915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579章 臥龍鳳雛第845章 公開透明第618章 燒冷竈第567章 深挖根源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736章 還有一個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220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4章 笑話第566章 我就是這樣說服的第339章 什麼叫專業第25章 槓精本槓第925章 深謀遠慮第674章 冷笑話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828章 皇上還是皇上(下)第95章 再信你一次第206章 難搞的對手第927章 秦黨的危機第549章 優勢在我第520章 這波門生不行第557章 連鎖反應第755章 三岔口抉擇(上)第170章 反攻開始!第847章 賊喊捉賊第598章 不見不散(下)第94章 微操大師第249章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259章 你行你上啊!第326章 想輸的和想贏的(上)第840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824章 大公無私的人第776章 豬隊友第422章 春秋經魁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