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大學士們

bookmark

第628章 大學士們

兵部尚書這樣要害位置空缺,對朝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問題。

尤其如今南巡在即,穩定大於一切的背景下,總領軍務的兵部尚書不可或缺,所以必須要馬上任命新的兵部尚書。

不過對於大部分殿上朝臣而言,今天這情況是非常措手不及的,之前沒想到張瓚會被嘉靖皇帝當場罷免。

多數人沒有預案,沒有提前串連的前提下,最合適的人選幾乎就是京營總督王廷相了,兵事大臣需要專業性,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擔當重任的。

按照慣例,皇帝沒有垂詢的話,內閣大學士爲了避免專權之嫌不會主動推薦外朝大員的人選。

但今天嘉靖皇帝估計是懶得聽一羣官員的七嘴八舌,只對三名大學士問道:“爾等閣臣可有舉薦?”

首輔夏言猶豫不決的斟酌着什麼,次輔顧鼎臣比較無所謂,於是嚴嵩先說話了:“去歲毛伯溫南征回師後,尚未得用,可以執掌兵部。”

衆人詫異的看了眼嚴閣老,誰都知道毛伯溫與夏言關係密切,而你嚴嵩居然推薦一個夏黨的人。

但殿上的人都不傻,最初的驚詫過後,大家也都想明白了。

剛纔王廷相站出來給張瓚蓋棺材板的行爲,已經表明了王廷相對兵部尚書位置的希冀,可王廷相也是夏言的多年密友啊。

無論你夏言支持誰,只怕另一個都會離心離德。尤其毛伯溫也是江西人,說不定就被嚴嵩拉攏過去了。

這時候衆人在看夏言,大家都很好奇夏言會如何抉擇。

不多久夏言對嘉靖皇帝奏道:“刑部王廷相久知兵事,可以改兵部。”

嘉靖皇帝不想拖延,當場拍板:“若無他議,王廷相改兵部!”

雖然建議得到了採納,但是夏首輔一點高興的心思都沒有,他今天完全是被趕鴨子上架。

衆人對夏首輔都很理解,他還是不敢冒徹底失去王廷相,以及王廷相背後的秦德威的風險。

而且衆人都感到,對夏首輔來說,秦德威勢力已經是“尾大不掉”到不可或缺了。如果夏言是權臣,那秦德威就是權臣裡的權臣。

王廷相從刑部尚書改任了心心念唸的兵部尚書,那麼刑部尚書位置又空缺了出來。

嘉靖皇帝可能是想早早結束朝會,還是沒有廣泛徵詢意見的想法,只對大學士們說:“爾等閣臣繼續舉薦。”

首輔夏言不說話,剛纔他已經“舉薦”了一個兵部尚書,如果再舉薦刑部尚書,就顯得很“貪權”了,可能會引起皇帝猜疑。

於是嚴嵩又出列說:“毛伯溫南征有功,久無實任,可補刑部尚書。”

這個道理倒是沒錯,嘉靖皇帝就採納了說:“可!”

如此以來,今日最重要的人事變動就完成了,六部尚書位置變動了兩個。

秦德威對嚴閣老的表現有些意外,只能說嚴嵩也不愧是嚴嵩,這種突發狀況下,還能想盡辦法撈回一點便宜。

其實秦德威剛纔有心上去搗亂,但皇帝只詢問了內閣大學士意見,別人都沒法插嘴,他秦德威也只能憋着了。

嘉靖皇帝這種“懶政”,別人都以爲只是今天特例,但卻讓秦德威產生了一點危機感。

這已經是非常明顯的苗頭了,只怕以後大學士的份量會越來越重,必須要在內閣有所佈局了。

現在內閣裡面嚴嵩是對頭,而夏言太驕傲又不肯當工具人,那就只有.

接下來朝會又討論南巡事務,首先按照慣例,如果皇帝出京,皇太子必定留在京師監國。

縱然當今皇太子只是個三歲幼童,但儲君就是儲君,監國的名分是跑不掉的。

隨即要敲定負總責的留守大臣,嘉靖皇帝在三個大學士之間掃了幾眼,就指定顧鼎臣爲留守大臣,輔佐皇太子。

並下旨,順天府及大興、宛平二縣、五城御史及兵馬司、皇城各門守門官軍俱聽顧鼎臣指揮。

至於首輔夏言和大學士嚴嵩,都跟隨嘉靖皇帝南下。

另外按照慣例,皇帝出京,一般六部尚書都要跟着,保證行在仍然是大明的政治中樞。

至於其他高級大臣,都要看情況安排,誰去誰不去都要經過定奪。

秦德威作爲翰林院第三把手兼詹事府第三把手,享受準侍郎待遇,自然也具有被安排的資格。

秦德威看了看留守大學士顧鼎臣,忽然主動奏道:“臣秦德威蒙陛下殊恩,授與東宮顯職,朝夕慎恭,願留京輔贊儲政,使陛下心安於行!”

這讓衆人很意外,都沒想到秦德威這個寵臣居然主動申請留京。

秦德威當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大學士裡顧鼎臣留守,自己如果留京可以與顧鼎臣拉拉關係。

主要是顧鼎臣爲人溫和柔媚,具有上好的工具人屬性,如果能發展爲當前內閣代言人很不錯。

這個設想還是非常具備可行性的,顧鼎臣是蘇州崑山的,他秦德威是南京的,好歹都是南直隸人。

而且他秦德威與蘇州士人關係一向不錯,跟文徵明啊、王世貞他爹啊都是老朋友了,結交顧鼎臣具有非常好的羣衆基礎。

另外秦德威真不願意跟着出京,這次南巡籌備倉促,路上屢屢出事,沿途供應也不太好。

總而言之,一路上實在太辛苦了,還容易被嘉靖皇帝遷怒當出氣筒。

至於從行宮大火裡救出嘉靖皇帝的大功,秦德威只想說那是玩命,水火無情,萬一出點差錯會死人的!

秦德威對嘉靖皇帝奏完後,卻見顧鼎臣慌慌張張的出列奏道:“秦德威學識廣博,通曉山川地理風土人情,更適合伴駕南巡!”

秦德威有點生氣的望向顧鼎臣,你這什麼意思?小爺我好心留下陪你,你就這樣態度?

可顧鼎臣完全沒感受到善意,他只覺得害怕,如果秦德威留京,京城裡誰說了算?出了問題責任算是誰的?

還沒等秦德威說些什麼,夏首輔和嚴閣老突然也都奏道:“秦德威不宜留京!”

三個大學士齊齊阻止秦德威留京,強迫秦德威伴駕南巡,這種空前統一的態度,讓其餘衆人驚愕不已。

閣老們也有自己的擔憂,皇帝、首輔、六部尚書都離京的話,在京師朝廷高層基本就空了。

誰敢把秦德威放在這樣一個環境裡?一個不小心被秦德威抄了後路怎麼辦?

尤其嚴閣老,他擔心自己從湖廣回來後,變成一名失獨老人。

症狀稍有減輕,爬起來寫一點吧,今年開春邪門了,上個月急性支氣管炎,這個月又急性扁桃體炎,都是從來沒有過,難道我歲數大了抵抗力開始下降?

(本章完)

第91章 會見進行時第288章 到達京師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268章 辭官這種事第250章 商業精神(上)第440章 但他寫了一萬字!第562章 講理(上)第443章 顏值就是正義第210章 似乎又有未來了第532章 命運悲劇第20章 人外有人第630章 南巡之前(中)第699章 不通夷務就少說話第570章 軍國大事不是兒戲第91章 會見進行時第576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第197章 莫須有第143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第586章 誰是奸臣(上)第574章 分享喜悅第777章 半步顛峰第315章 故弄玄虛第699章 不通夷務就少說話第684章 前首輔沒了第407章 他已經黔驢技窮!第869章 一張體驗卡給大家拜個年!第120章 功名不過夢中跡(下)第67章 不該問的別問(下)第128章 江寧縣新時代第469章 演不下去了今晚寫完又刪了,本月最後一次請個假吧第916章 海圖霸業一場空第142章 他說出來了!第622章 都是家事(中)第264章 有的人都已經......第325章 文壇之爭第360章 甩鍋大法第832章 周公周公還是周公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422章 春秋經魁內幕第258章 進宮的那個男人第174章 盜用官印者,斬!第217章 少年成長日記(下)第823章 沒有預判的未來第473章 灰飛煙滅第635章 這個味對了第121章 小人物的奮鬥!第535章 不肖弟子第946章 一個政客的自我修養第138章 大明好弟子(下)第181章 反差萌第531章 祖傳手藝(下)第675章 我給你看個好東西第175章 馮老爺別這樣!第349章 人在作,天在看!(下)第502章 終於見到了第864章 跟上腳步的人(求月票!)第375章 記一次春遊(下)第498章 光明磊落(上)第246章 第一詩人的排面第204章 閉上眼睛享受吧第582章 浮生半日閒第175章 馮老爺別這樣!第420章 全村的希望第730章 捷報傳來之後第730章 捷報傳來之後第313章 迷茫的未來第771章 一面之詞(上)第600章 漁翁得利(上)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174章 盜用官印者,斬!第327章 想輸的和想贏的(下)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第309章 父子團聚第236章 拖延時間就行了第815章 君恩第244章 頂流巨星(中)第538章 又是一年第214章 最難消受第393章 講王法第678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192章 你不要來添堵第273章 反套路比拼第240章 罪加二等第762章 我也是爲了你!第756章 三岔口抉擇(下)第350章 年少無知(上)第815章 君恩第208章 全城的希望第746章 閉門造車第750章 戰神歸來第105章 討薪第623章 都是家事(下)第791章 最後的風頭第767章 捨我其誰第151章 單身挺好的第590章 暗流第851章 誰最囂張第825章 責任重於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