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誣陷也是一門技術(下)

bookmark

第627章 誣陷也是一門技術(下)

秦德威沒理睬張瓚,只繼續對嘉靖皇帝奏道:“當日家父向張瓚求官,張瓚便對臣索要一萬五千兩,但臣哪有如此巨資,便只能一籌莫展。

後來聽說了一條消息,只要找建昌侯張家借錢並送給張瓚,就可以順利選官!

臣又詳細打聽過,前陣子真的有幾名官員向建昌侯張家借了錢,然後轉交給了張瓚!建昌侯張家銀錠皆有暗記,一查便知!

於是臣便如此效仿,按照張瓚所說,從張家借了一萬五千兩,並準備交給張瓚!

後不知爲何,張瓚出爾反爾,毀約不踐,臣亦無可奈何!也許是臣年輕識淺,不知道怎麼送銀子,所以惹惱了張瓚。”

衆人不禁感慨,秦德威的小作文似乎更技高一籌。通篇沒有直接說張瓚,但大家聽完後,都能自動腦補出隱藏劇情。

兵部尚書張瓚貪圖建昌侯張家的鉅額財富,又不方便直接下手。所以故意縱容誘導待選官員去找建昌侯張家借錢,然後用來賄賂自己。

只不過遇到了年輕氣盛、不太會辦事的秦德威,然後鬧大了。

張瓚忽然想起了近期順風順水的幾筆賄賂,以及那幾個突然開竅的摳搜官員。

他們賄賂自己的幾千兩銀子,難道都是從建昌侯張家借的?

張瓚一邊想着,一邊抓住了破綻駁斥道:“一派胡言,你秦德威那一萬五千兩銀子分明是從源豐號錢莊提出!”

秦德威從容的解釋說:“其實張家存了三萬兩銀子在錢莊,那些送給張瓚的借款,都是從錢莊支取的。臣也只是借了些許便利,一切都有契書作證。”

張瓚一時有些語塞,他知道,秦德威說的肯定都是事實,那些錢肯定真的是從建昌侯張家借來的!

他明明感受到秦德威誣陷自己,但卻又找不到秦德威所說的假話!

衆人又“恍然大悟”,今天兩邊的小作文都很精彩,但對比之下,張瓚那邊技術更糙一點。

張瓚的小作文,有很多缺少實證的地方,而秦德威這邊都是大把實證。

不得不承認,誣陷也是一門技術。當然,實證有時候也不重要,最終主要看皇帝的想法。

張瓚也意識到了這點,甩開秦德威,直接對着寶座以頭搶地,“砰砰”叩首,苦苦叫道:“陛下!臣絕無覬覦建昌侯張家之意!一切皆爲構陷!”

嘉靖皇帝有點煩,馬上要南巡了,朝廷要維護穩定。爲這點勾心鬥角的事弄一個兵部尚書,也不值當。

秦德威這時忽然也湊到前面,奏道:“陛下請聽臣一言,建昌侯張家號爲京師首富,家資鉅萬!

如今張延齡繫獄,陛下天恩仁慈,數年來始終不肯抄沒張家,但張家又守不住家業!

宛如孩童持金過鬧市,總有張瓚這般宵小覬覦張家錢財,致使張家錢財大量向外流失,豈不可惜?

不如將建昌侯張家抄沒,以資國用,總好過讓錢財落到張瓚這樣宵小手裡!

若陛下遲疑不決,只怕再過一年半載,張家就要財產一空!而吃肥的都是張瓚這樣宵小,於國於民有何用哉?”

嚴嵩本來還想着出面幫張瓚求情,在他眼裡受賄確實也不是大事。

但聽完秦德威所言,嚴閣老心底一沉,張瓚這個新拉攏來的盟友完了!

幸虧自己慢了一步,沒有出這個頭。

別說嚴嵩,與張瓚關係不錯的人,這時候也沒人敢出面了,秦德威實在太誅心了!

秦德威一句一個“張瓚這樣的宵小”,那並不是故意罵人,而是一種意識強化!

大家都聽說過,先前一直有傳言,說宮裡近些年用度大,嘉靖皇帝貪圖建昌侯張家財富。

而嘉靖皇帝又是個要面子的人,不願意傳言成真,所以一直沒有抄張家。

但如果嘉靖皇帝真想要抄張家,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能堵住天下人悠悠衆口的理由。

而如今的張瓚,實際上就成了秦德威送給嘉靖皇帝的理由!

皇帝都要顧忌臉面,不好意思抄建昌侯張家,保留了張家家產,而你們這些其他雜碎竟敢使盡手段趁機侵吞張家財富!

爲了不讓張瓚這樣的宵小雜碎得逞,皇帝應該搶先抄了建昌侯張家,總好過便宜貪官污吏!

別人大氣也不敢出,而張瓚已經癱倒在地,他萬萬沒想到,秦德威的算計如此之深!

什麼爭風斗氣,什麼索賄行賄,都是最不重要的表面!

嘉靖皇帝死死盯着張瓚,在心裡忍不住想了一句:“那都是朕的錢!”

刑部尚書兼京營總督王廷相看了看夏言,又看了看秦德威,邁步出列,打破了殿中的沉靜。

“臣彈劾張瓚敗壞兵務!近幾年武選多由賄行,非行賄不得實職,京營武職如此,邊鎮武職亦如此,導致上行下效,邊將無能,邊事日漸敗壞!”

如果說秦德威是把張瓚送進了棺材裡,而王廷相的彈劾,就像蓋上了棺材板。

衆人不免頓生宦海險惡之唏噓,一個強大的兵部尚書,居然就這麼完了。

嘉靖皇帝下旨道:“傳東廠秦福上殿!”

正在午門外值班的秦太監接到詔旨,連忙一路小跑着上了文華殿。

嘉靖皇帝又對秦太監下旨道:“抄張家!”

秦太監看了眼張瓚,神一般的回覆說:“斗膽敢問陛下,是哪個張家?”

衆人:“.”

原來今天最毒的人在這裡。

嘉靖皇帝喝道:“滾去辦事!建昌侯張家,兵部尚書張家,一併抄沒!”

秦太監領命出殿,去辦差事了。

抄兵部尚書張家時,如果能發現點張瓚與司禮監掌印張佐暗通,並且把錢送給張佐的線索,那就更樂子了。

錢其實並不重要,但誰讓皇帝如今對張家的錢敏感呢?

而且秦太監先前沒有告訴嘉靖皇帝“秦德威一萬五千兩”這個熱點八卦,只提醒皇帝抄建昌侯張家,如今看來是正確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皇帝先有了抄張家的念頭,醞釀了好幾天,心裡把張家的錢視爲己有了,然後纔有今天“張瓚事發”。

在皇帝意識裡,就等於是“朕正要準備抄張延齡家,你們居然就開始跟朕搶錢了”,會讓皇帝下意識更生氣。

不然的話,結果就是“看到你們開始從張家撈錢,朕才反應過來”,那心態絕對不一樣。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秦太監深藏功與名,去抄家了。

才記起來29日就開始雙倍月票了,今天五千字先求一波啊!如果睡得晚的,可以過了12點再投。

(本章完)

第796章 前輩永遠是前輩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209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53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437章 老少咸宜第797章 也不怕折壽!第945章 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下)第448章 一語成讖!第288章 到達京師第549章 優勢在我第527章 一萬畝很多嗎?第385章 何爲宗師(中)第812章 共享精神第168章 離間之計第711章 做人的格局(下)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718章 紛亂的籌備第293章 文壇內幕第211章 社會人第106章 上架倒計時三天半第255章 餘波和內情第656章 託臣給陛下帶個話第194章 打就打了第667章 各種消息(求月票!)第374章 記一次春遊(上)第360章 甩鍋大法第720章 遍地都是功勞第769章 武臣的傳承第730章 捷報傳來之後給大家拜個年!第483章 指鹿爲馬第492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563章 講理(中)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244章 頂流巨星(中)第335章 君子之爭(中)第584章 年底那些事第278章 天威難測(下)第342章 撲街老翰林第148章 府試風雲第584章 年底那些事第427章 心驚肉跳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開端第308章 以德報怨第235章 您怎麼不說話?第815章 君恩第263章 都來搶人了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724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上)第34章 不正經的先生第484章 賣隊友第254章 國公與府尹(下)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273章 反套路比拼第519章 狀元的下限第697章 又是一個春天第278章 天威難測(下)第814章 革弊興利第3章 我要讀書(下)第833章 自求多福第557章 連鎖反應第809章 好像有什麼不對!第430章 三人中出了一個......第132章 不服打個官司第38章 該死的愛情第142章 他說出來了!第307章 完美的劇本第108章 勸不住(上)第674章 冷笑話第335章 君子之爭(中)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下)第3章 我要讀書(下)第419章 此人必乃天下士也!第3章 我要讀書(下)第910章 你更重要!第295章 考校一二第240章 罪加二等第366章 不花錢!第819章 三種推演第627章 誣陷也是一門技術(下)第287章 千萬別在府衙掛掉!第219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310章 喜新厭舊第670章 人數不對第30章 戰神歸來第345章 前夜第136章 府試疑雲第37章 與你何干?第894章 運氣的背後第502章 終於見到了第605章 秦失其鹿(上)第495章 十七歲的憂傷(下)第133章 一屋子的中老年男人第78章 瞎操心第934章 是不是天賜良機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818章 八年憋一句!第443章 顏值就是正義第73章 人心不古第717章 這四個字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