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回 國士

彥身邊雖然有不少思想開放,銳意進取,並且勤奮努人,他們中的一些也展露出讓人驚歎的才華,然而畢竟數量有限,而用人之處又相當之多,各自都有更適合的地方。

考慮到學院的建設,不但需要開放的思想,如何融合傳統,並且系統地建設與發展,還要在學術上有所建樹,一個擁有良好個人修養和素質的領頭人是必不可少的。在李彥看來,徐光啓擔任皇家格物院院長、李之藻擔任皇家格物學院院長,都是比較合適的,在校務管理方面,李之藻未必能做得很好,不過,作爲知名學術專家,他還是很有號召力的。

考慮到宋應星所具備的學術水平,聘請他爲華夏工學院的“教授”,甚至擔任院長,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這也只是李彥暫時的想法,到底宋應星可不可用,又要如何用,還得等到兩人見了面,對宋應星有更深入的瞭解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李彥還從李之藻那邊瞭解到,雖然說多數的舉子對格物學院、工學院不以爲然,不過華夏學院倒是更受歡迎,這次會試結束之後,想來會有一些舉子會選擇進入華夏學院學習。

當然,現在這個候,哪怕都知道希望渺茫,也沒有人妄自菲薄,就開始安排落第以後的事情,倒是有些意願和傾向,也能夠看出來。

舉子們最樂於看到的,似是學院自由而熱烈的學術氛圍,這些日子,學院經常會有一些演講、辯論,因爲年輕人居多,所以場面往往很火爆,也很能吸引年輕舉子的目光,結果到了後來,也有不少舉子加入辯論甚至有人連續參加了好幾場。

對於願意進華夏學院學習的,李彥自然舉雙手歡迎,其實能夠在各省的鄉試中考中舉人,在學識上的水平,都是不錯的李彥甚至想要從中選聘一些擔任學院教導。

不過,華夏書院並不用擔心教導員的人數會不足,就在各地舉子匯聚京城的同時,在各省進行的國士推舉,也正在有條不紊地一級一級地進行當中。

這是第一次全國性國推舉過過程同李彥想要的那種民主直選,還有很大的差別,要知道即便是在後世以華夏這樣的情況,如此廣闊的國土,以及衆多人口,實現直選也有很多現實困難況是在幾百年前的明末。

李彥地目地本身也並不爲民主而民主。他只是希望完成新地權力體系地架構。對朝廷地權力進行制衡。哪怕是他不再掌控朝政權力。甚至不再在朝爲官。大明帝國仍然能維持他想要地那種運作方式就是最大地勝利了。

次國士推舉。不管是推舉人是候選人。都給限定了嚴格地範圍以說。這只是一次小範圍內地民主卻也是華夏曆史上地第一次。意義深遠。

遼東、北直隸。以及江南有些地方。地方上地國士推舉做得相對較好。按照程序。通常是由各州縣劃定轄區內擁有資格地推舉人、及候選人。然後由有資格地候選人報名參加。再由縣裡組織推舉人投票。推舉出本州縣地州士、縣士。以及代表當地州縣地“府士”。

然後再由這些“府士”匯聚府城。一起推舉出代表本府到省裡地“省士”。至於最後能夠進京地“國士”。則由各省地“省士”會商推舉。

考慮到宋應星所具備地學術水平。聘請他爲華夏工學院地“教授”。甚至擔任院長。似乎是個不錯地選擇。

不過。這也只是李彥暫時地想法。到底宋應星可不可用。又要如何用。還得等到兩人見了面。對宋應星有更深入地瞭解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李彥還從李之藻那邊瞭解到,雖然說多數的舉子對格物學院、工學院不以爲然,不過華夏學院倒是更受歡迎,這次會試結束之後,想來會有一些舉子會選擇進入華夏學院學習。

當然,現在這個時候,哪怕都知道希望渺茫,也沒有人妄自菲薄,就開始安排落第以後的事情,倒是有些意願和傾向,也能夠看出來。

舉子們最樂於看到的,似乎是學院自由而熱烈的學術氛圍,這些日子,學院經常會有一些演講、辯論,因爲年輕人居多,所以場面往往很火爆,也很能吸引年輕舉子的目光,結果到了後來,也有不少舉子加入辯論,甚至有人連續參加了好幾場。

對於願意進入華夏學院學習的,李彥自然

歡迎,其實能夠在各省的鄉試中考中舉人,在學識上都是不錯的,李彥甚至想要從中選聘一些擔任學院教導。

不過,華夏書院並不用擔心教導人員的人數會不足,就在各地舉子匯聚京城的同時,在各省進行的國士推舉,也正在有條不紊地一級一級地進行當中。

這是第一次全國性國士推舉,不過過程同李彥想要的那種民主直選,還有很大的差別,要知道即便是在後世,以華夏這樣的情況,如此廣闊的國土,以及衆多人口,實現直選也有很多現實困難,何況是在幾百年前的明末。

李彥的目的本身也並不是爲民主而民主,他只是希望完成新的權力體系的架構,對朝廷的權力進行制衡,哪怕是他不再掌控朝政權力,甚至不再在朝爲官,大明帝國仍然能維持他想要的那種運作方式,那就是最大的勝利了。

這次國士推舉,不管是推舉人,還是候選人,都給限定了嚴格的範圍,可以說,這只是一次小範圍內的民主,卻也是華夏曆史上的第一次,意義深遠。

遼東、北直隸,以江南有些地方,地方上的國士推舉做得相對較好,按照程序,通常是由各州縣劃定轄區內擁有資格的推舉人、及候選人,然後由有資格的候選人報名參加,再由縣裡組織推舉人投票,推舉出本州縣的州士、縣士,以及代表當地州縣的“府士”。

然後再由這些“府士”匯聚城,一起推舉出代表本府到省裡的“省士”,至於最後能夠進京的“國士”,則由各省的“省士”會商推舉。

考慮到宋應_所具備的學術水平,聘請他爲華夏工學院的“教授”,甚至擔任院長,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這也只是李彥暫時的想法,底宋應星可不可用,又要如何用,還得等到兩人見了面,對宋應星有更深入的瞭解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李彥還從李之藻那邊解到,雖然說多數的舉子對格物學院、工學院不以爲然,不過華夏學院倒是更受歡迎,這次會試結束之後,想來會有一些舉子會選擇進入華夏學院學習。

當然,現在這個時候,哪怕知道希望渺茫,也沒有人妄自菲薄,就開始安排落第以後的事情,倒是有些意願和傾向,也能夠看出來。

子們最樂於看到的,似乎是學院自由而熱烈的學術氛圍,這些日子,學院經常會有一些演講、辯論,因爲年輕人居多,所以場面往往很火爆,也很能吸引年輕舉子的目光,結果到了後來,也有不少舉子加入辯論,甚至有人連續參加了好幾場。

對於願意進入華夏學院學習的,李彥自然舉雙手歡迎,其實能夠在各省的鄉試中考中舉人,在學識上的水平,都是不錯的,李彥甚至想要從中選聘一些擔任學院教導。

不過,華夏書院並不用擔心教導人員的人數會不足,就在各地舉子匯聚京城的同時,在各省進行的國士推舉,也正在有條不紊地一級一級地進行當中。

這是第一次全國性國士推舉,不過過程同李彥想要的那種民主直選,還有很大的差別,要知道即便是在後世,以華夏這樣的情況,如此廣闊的國土,以及衆多人口,實現直選也有很多現實困難,何況是在幾百年前的明末。

李彥的目的本身也並不是爲民主而民主,他只是希望完成新的權力體系的架構,對朝廷的權力進行制衡,哪怕是他不再掌控朝政權力,甚至不再在朝爲官,大明帝國仍然能維持他想要的那種運作方式,那就是最大的勝利了。

這次國士推舉,不管是推舉人,還是候選人,都給限定了嚴格的範圍,可以說,這只是一次小範圍內的民主,卻也是華夏曆史上的第一次,意義深遠。

遼東、北直隸,以及江南有些地方,地方上的國士推舉做得相對較好,按照程序,通常是由各州縣劃定轄區內擁有資格的推舉人、及候選人,然後由有資格的候選人報名參加,再由縣裡組織推舉人投票,推舉出本州縣的州士、縣士,以及代表當地州縣的“府士”。

然後再由這些“府士”匯聚府城,一起推舉出代表本府到省裡的“省士”,至於最後能夠進京的“國士”,則由各省的“省士”會商推舉。(,)

【……】@!!

()

第58回 等分制尺第7回 寡 婦第21回 紅顏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57回 舉子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247回 對手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07回 對策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2回 種菜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44回 水利第17回 美姬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1回 換 田第227回 身死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60回 分工合作第86回 水車有害?第54回 三日製鎖第244回 水利第80回 華夏商報第256回 節後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08回 兵鋒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207回 對策第14回 去青樓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42回 聞香教民第70回 展銷大會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18回 論兵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21回 表決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12回 相迎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245回 屯墾第17回 美姬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98回 單車少年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0回 問 罪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46回 盟友第216回 後路第217回 攔街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02回 代言人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235回 言論第27回 退縮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2403回 新城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44回 水利第216回 後路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60回 新內閣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36回 風雨欲來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211回 進城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48回 追隨者第3回 大官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38回 工商第237回 建設第254回 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