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回 後路

在六部九卿中位置非常顯赫,對於崔景榮的來訪,廣微覺得非常意外。

魏廣微以同鄉同姓的背景爲魏忠賢所重用,自稱是魏忠賢的侄子,諂媚逢迎,成爲魏忠賢在外廷的得力臂膀。在當時,甚至有人稱他爲“外魏公”,可見此人權勢之大。

作爲魏忠賢的心腹,魏廣微當然知道崔景榮之所以能夠被起復,是因爲此人並非東林黨人,閹黨雖然強勢,但也不能得罪天下人,所以對這些東林以外的官員,也着意拉攏,崔景榮就是其中最爲重要的一個。

“崔尚書今日來訪,不知所爲何事?”魏廣微客氣地和崔景榮打過招呼,寒暄一陣以後,才微笑着說道。

崔景榮沉吟片刻,也直接說道:“魏大學士,你是內閣輔,文官的領袖,如今朝政紛擾,不知道大人有何看法?”

“這個嘛……”魏廣微眯起小眼,呵呵笑道:“自然是盡心竭力,做好份內之事。”

崔景榮點了點頭:“大人既爲百官之,理當擔負起中興大明的重任,如今,復遼軍在遼東獲得大勝,眼看遼東故土收復有望,若能成此大事,大人必將青史留名。”

“那也是託皇上洪福!”魏廣微笑了笑,心中卻在琢磨崔景榮突然拜訪,又跟他說這些,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魏廣微也是也是進士出身,大明的讀書人蔘加科舉,都是爲了給自己謀個出身,所謂學成文武藝,報與帝王家,學而優則仕,這是中國讀書人的傳統。

不過,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念,對魏廣微來說,此前的想法就是做官、爭富貴,然後是做大官,掙大富貴;而現在作爲外廷輔,已經位極人臣,所想的就是保住現在的官位和富貴。

能夠得到崔景榮這樣地元老、正直官員地誇讚。魏廣微地自我感覺不由也起來。像青史留名這樣地東西。幾乎是每個讀書人都夢寐以求地。

崔景榮將魏廣微臉上地表情看在眼裡。突然輕輕吐了口氣:“魏大人以爲。日後青史之上。你我會留下怎樣地記載?”

“這個嘛……”魏廣微小眼睛一轉。身上立刻就出了一層冷汗。

這樣地問題。魏廣微不是沒有考慮過。雖然如今已經位極人臣。但他也知道自己這個輔是怎麼得到地。朝中地局勢也是瞬息萬變。權力鬥爭兇險萬分。

別地不說。就說這十幾年來。東林和浙黨、楚黨、昆黨等鬥來鬥去。官員地起起伏伏。魏廣微也看得多了。

因而平日裡魏廣微除了盡心爲魏忠賢辦事。也不遺餘力地打擊東林黨人。只有幹掉朝中地對手。他地這個位置才能夠坐穩。這是他生前地切身利益。

到了他這個位置,除了要思考如何保住眼下的利益,有時也會想到青史會如何寫,未來的事情他看不到,不過眼下,他魏廣微的風評可不怎麼好,特別是有幾份報紙,竟然也了些影射他的文章。

史筆如鐵,這也是魏廣微經常擔心地一件事情。

當然,與眼下的利益比較起來,身後之名,倒不會那麼重要,魏廣微自然有自己地取捨,所以他還是緊跟着魏忠賢,將輔的權力牢牢地抓在手裡。

如今讓崔景榮一提,這個心事又翻了出來,只是給崔景榮這麼一說,若是能夠收復遼東,他在史書上未必就是聲名狼藉。

崔景榮又是微微一笑:“魏大人以爲,先輔張文忠公如何?”

先輔張文忠公說就是權傾一時的萬曆朝前期地輔張居正,生前權勢赫赫,爲大明中興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卻落得個人亡政息,家族破滅,派系的官員盡皆廢黜的結局。

魏廣微擡頭看了崔景榮一眼,不明白他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難道是用張居正來影射魏公公?

魏廣微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雖然是內閣輔,其實還是魏忠賢的傀儡,根本無法和張居正相提並論。

將張居正和魏忠賢放一起比較,顯然也是不合適的,但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都是大權獨攬,就這個角度來說,崔景榮的話,可能就是暗示,讓他考慮魏忠賢死後,或倒臺以後的結局?

這一點,魏廣微也曾經想過,魏忠賢一旦倒臺,那他也好不了,所以他和魏忠賢就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只能死心塌。

但是反過來說,如今魏忠賢大權獨攬,將東林黨壓得死死的,他日一旦失勢,所遭受到的反噬也必然更加猛烈。

再想一想,古往今來,太監弄權能夠有的結局的,又有幾個呢?別的不說,就說武宗時的劉瑾

經權傾一時,最後還是給抄家滅族。

想到這裡,魏廣微就有些心情沉重,勉強笑了笑:“張文忠公雄才大略,自然不是本官能比的。”

天啓二年,剛剛掌權的東林黨就給張居正平了反,所以魏廣微纔敢對這位讓神宗皇帝切齒痛恨的前朝輔表示敬意。

“崔大人此來,不是要和本官論史的吧?”魏廣微挺了挺腰桿,決定不再和崔景榮扯這些題外話,崔景榮想要的說的,他自然都能明白,但是,他如今已經走到這一步,與其考慮今後的事情,還不如想法維護眼下的有利形勢。

崔景榮笑了笑,又道:“魏大人可知沈一貫、方從哲後來又如何?”

“沈一貫?方從哲?”魏廣微凝眉沉思。

沈一貫、方從哲都是萬曆朝的輔,同時也是浙黨領袖,他們在位期間,與東林黨進行了長期的權力鬥爭,曾經在位多年,但最後也都是辭官告老。

魏廣微很快想明白崔景榮要說的意思,張居正大權獨攬,終究是黃土一坯,家破人亡,而沈一貫、方從哲雖然最終都丟了輔的位置,但是回家養老,倒也是樂得逍遙。

沈一貫、方從哲都曾經做過多年的輔,他們的政治生涯肯定不能算失敗,他們也總不會在輔上做到死去,最後的結局也算不錯。

魏廣微擡頭看了崔景榮一眼,若有所思地問道:“崔大人的意思是……”

“如今魏公公主持內廷,魏大學士主持外廷,此正是內外一心,收復遼東,中興大明,青史留名的絕佳時機,區區楊漣、左光斗等罷黜官員,又能翻起何等風浪?永不錄用就是,”崔景榮凝聲說道:“若是讓錦衣衛殺了人,怕是天下人悠悠之口,史書鐵筆,勢必非議紛紛,也恐寒了其他文官的心思。”

“崔大人說得是……”魏廣微隨口應了一句,崔景榮的意思他也聽明白了,其實就是說楊漣他們已經夠不成威脅,罷了官攆回去就是,沒有必要趕盡殺絕。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是爲了日後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當初東林和浙黨鬥爭了幾十年,失敗的結局也過是辭官回家,倒是當年一言九鼎的張居正,落了個身死族滅的結局。

要是他今日殺了楊漣,他日失勢也可能被殺,要是今日能夠搭救楊漣等人,他日形勢逆轉,也好有個退路。

雖然魏廣微和魏忠賢的利益總體上是一致的,而且死死糾纏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是具體的情況也不一樣。

魏忠賢這樣的宦官雖然有權,卻不能永葆長久,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廣微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今日趕盡殺絕,也未必能讓權力穩固多少。如果可能,給自己留條後路也是明智的選擇。特別是現在這種情況,閹黨大權在握,楊漣等人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魏廣微想了想,很快有了個主意:“崔大人所言甚是,不如就由崔大人寫個條陳,本官看了以後,在奏請皇上吧!”

崔景榮見魏廣微終於願意出面,不由大喜過望:“義不容辭!”

離開吏部衙門以後,李彥的衛隊長方澤一察覺到身後有人尾隨,立刻將這個情況告訴了李彥,李彥微微一笑,就在大街上閒逛起來。

對於自己身邊有探子,李彥覺得並不奇怪,如今看來,京城都已經快成魏忠賢的大本營了,他的一舉一動,魏忠賢當然要全部掌握。

遼東這些年,雖然情況逐漸穩定,實質上一直都是建奴保持了咄咄逼人的攻勢,李彥嘔心瀝血、苦心孤詣,歷四年多才看到一絲勝利的曙光,當他準備起最後一擊的時候,才現京城裡的形勢已經相當糟糕了。

李彥一直沒有放鬆過對京城的關注,大致就是從去年,也就是天啓四年下半年開始,魏忠賢開始了凌厲的反撲,藉着熊廷弼的“封疆案”,而將一大批東林黨人罷黜。

在此期間,李彥也曾經上疏爲熊廷弼,爲東林官員說話,其結果就是,他更明確地站在了閹黨的對立面,也就是東林的這一邊,纔有這次和魏忠賢的正面對抗。

李彥沒想到的是,短短的時間裡,東林派居然一敗塗地,隨着大學士葉向高、韓,吏部尚書星等人相繼辭官,曾經的衆正盈朝,如今已是蕭條無比,在關鍵的職位上,都成了閹黨的天下,至多還有一些持中立態度的官員。

就連華夏社一系的官員,也受到了牽連,大多給排斥在外。

шωш _ттκan _¢O

第12回 小 弟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35回 言論第232回 司法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250章 政黨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10回 針對第8回 黃 韭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12回 相迎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253回 變局第83回 新的征程第54回 三日製鎖第209回 抵京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59回 寶鎖問世第205回 回京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8回 黃 韭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37回 建設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73回 創業想法第220回 激盪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6回 後 臺第26回 買人第211回 進城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3回 大官第48回 致命缺陷第48回 致命缺陷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14回 問罪第258回 國士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49集 針鋒相對第217回 攔街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回 助陽第208回 兵鋒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254回 糧荒第224回 安排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401回 內監第16回 才子第245回 屯墾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07回 對策第5回 單挑第39章 滿城風雨第224回 安排第22回 銀錢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5回 單挑第254回 糧荒第218回 前夜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56回 節後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7回 退縮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13回 交鋒第61回 女設計師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28回 見駕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07回 對策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13回 交鋒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87回 遼海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