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定計

“陳將軍這是擔心城中的幾萬大軍不是城外幾千叛軍的對手?”

崔長史聽出來了,楊鶴也好,陳永福也好,都怕了叛軍,不敢出城與城外叛軍正面一戰。

陳永福說道:“城內的兩萬兵馬多是青壯編練的新卒,城外的叛軍又都是從山陝一路過來久經戰事的老卒,有句話叫十萬新卒不敵一萬老卒,這些新卒用來守城還行,出城正面廝殺很難是那些老卒的對手。”

“依陳將軍的意思,開封府城之圍就解不了了?”崔長史臉色變得不喜。

王府願意拿出部分錢糧支持城中官軍守城,就是爲了能夠化解開封府城之圍,若城中的官軍做不到,他不介意說服周王殿下彈奏楊鶴等一衆官員,讓朝廷派一個能解除開封府城之圍的官員來河南。

聽到這話的陳永福看向楊鶴。

見楊鶴對他點點頭,他才說道:“崔長史儘管放心,開封府城之圍一定能解。”

“你剛纔不是還說城中都是新卒,不是城外叛軍的對手,怎麼現在又行了,城內的新卒又能打得過叛軍的老卒了。”崔長史語帶不滿的說。

覺得陳永福弄了個新卒老卒的說法是哄騙自己,哄騙周王殿下,最終目的不過是想要從周王殿下身上多撈一些好處,故意把事情說的嚴重一些。

陳永福也是人精,一聽崔長史的話,就知道對方誤會了,連忙解釋道:“城中的新卒肯定不是叛軍老卒的對手,不過,城中也並非一點老卒沒有,湊出一支由幾百老卒編成的隊伍還是沒有多大問題。”

“你的意思是偷襲叛軍大營?”崔長史反應過來,同時想起了先前楊鶴等人提到的偷襲叛軍大營的事情。

陳永福笑臉說道:“對,就是偷襲,原本城外幾萬叛軍圍城的時候,我還沒有多少把握,現在叛軍只留下幾千兵馬圍城,給了咱們出城偷襲的良機。”

“軍事上的我不懂,既然陳將軍有把握,我也能向殿下有個交待了。”崔長史覺得陳永福這個總兵都認爲偷襲叛軍大營能夠成功,解除開封府城之圍應該也是很快的事情。

這時候楊鶴說道:“還請崔長史轉告殿下,用不了多久,開封府城之圍定可解。”

“有楊督師和陳將軍的保證,下官也可放心回去告知殿下了。”崔長史從座位上站起身,朝楊鶴抱拳拱了拱手,“周王府很快會送來一批錢糧,用來支持楊督師守衛開封府城。”

“下官在這裡多謝殿下了。”楊鶴站起身,朝周王府方向抱了抱拳。

“下官告退。”

崔長史朝堂中衆多拱了拱手,離開了大堂。

楊鶴親自把崔長史送到了屋外,才折身回到大堂上。

堂上除了之前離開的開封知府,其他大小官員一個不少全都在這裡。

“還望諸位齊心協力,與本官一同守住開封府。”楊鶴躬身朝面前衆官員欠了欠身。

“我等願與督師生死與共。”

在場衆官員紛紛回禮。

很快,衆官員紛紛散去,只有陳永福一個人被留了下來。

“陳總兵,你跟本官說句實話,偷襲叛軍大營的事情真的有把握嗎?”楊鶴來河南這麼久,戰事上的接連失利,讓他被叛軍打怕了,哪怕偷襲叛軍大營成功的可能很大,心中仍然忍不住有些擔憂。

之所以在王府長史面前表現得把握十足,一是不想在周王面前露怯,二是想要守住開封府城,少不了需要周王府在錢糧的支持。

fo

同樣沒少在虎字旗身上吃虧的陳永福卻沒有楊鶴的多愁多感,反而寬慰他道:“偷襲叛軍大營對咱們來說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就算失敗了,也不過是損失幾百士卒,於守城的事情上並無多少損失。”

“可城中哪有那麼多老卒用來去偷襲叛軍大營。”楊鶴心知,陳永福手下的精銳士卒,早在幾次和叛軍交手過程中,死的死散的散,身邊也只剩下不足百人。

對方爲了保存實力也不可能在動用身邊僅剩下的兵馬。

所以偷襲叛軍大營的兵馬,只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可城中他能信任的也只有陳永福的兵馬。

至於宣武衛和其他地方的留守士卒,他實在是沒有信心。

陳永福笑着說道:“督師不必擔心,對於用來出城偷襲叛軍大營的兵馬末將心中有數,絕不會耽誤督師的大事。”

“你打算怎麼辦?”楊鶴問道。

陳永福語氣輕鬆的說道:“有錢能使鬼推磨, 只要拿出銀子激勵下面的士卒,總能找到一些不怕死的人。”

“銀子呢?從哪出?”楊鶴眉頭皺起。

兩萬大軍在開封府城內,每日耗費大量錢糧,城中的鄉紳大戶幾乎都被他找了一個遍,這才勉強穩住城中的大軍。

偷襲叛軍大營最少也要幾百兵馬,一人哪怕只得幾兩銀子,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陳永福回手往外一指,說道:“周王殿下不是已經答應會提供一些錢糧,想來爲了能夠早日解除開封府之圍,周王殿下不會吝嗇那麼一點銀子的。”

幾千兩銀子對周王這樣的藩王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希望如此吧!”楊鶴也不敢肯定周王府會拿出多少錢糧用來支持守城。

雖然王府的長史代表周王答應會提供一些錢糧,可能拿出多少錢糧,仍然是周王府自己說了算。

像陳永福的做法,沒有一兩千兩銀子根本不夠用。

開封府城內能拿出這麼大一筆銀子的人家有不少,城中不少官員自己就能輕輕鬆鬆拿出幾千兩銀子出來。

然而這筆銀子是用來守城,是公事,官員們肯定不可能私掏腰包填補虧空,城中鄉紳大戶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銀子替朝廷守開封府城。

萬一因爲銀子的事情把城裡的大戶人家逼急,說不定這些大戶人家直接投了賊,反倒對守城來說得不償失。

所以,在他看來,拿出這筆銀子的最合適人選就是周王殿下,不管怎麼說守住開封府城是爲了他們老朱家。

喜歡大明流匪請大家收藏:()大明流匪筆下文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第三百零六章 田家邀宴第八百零三章第五百零五章 矮林後面第四百零八章 潰敗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連襟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家鐵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允准奉聖夫人出宮第二千八百八十九章 遼東半島的戰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矛盾第六百零二章 練兵第八百五十六章 說客第二千三百五十四章 將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第九百零三章 不歡而散第二千七百三十二章 半路被攔的安鄉伯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洛陽城的變遷第二千三百五十八章 寸步難近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商討第二千七百九十一章 不見第二千三百三十章 奪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送銀子第九百二十九章 戰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手銃第二千五百四十五章 莽古爾泰退讓第二千三百五十章 勸說退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蒙古人退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三十里外遇敵第二千五百零三章 拒絕講武堂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留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願留在草原的屠臘第三百四十六章 傳旨第九章 要財不要命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紅毛夷船隊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裴鴻傳遞消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徐記商隊第八白白十二章 偷寨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叫城第二千四百六十七章 伏小第二千八百五十六章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逃出生天的袁氏父子第二千七百六十五章 清理京師第三千零五十章 詔書請假看病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攻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受損的袒拉卡申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緊張的等待第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炮擊第三百零一章 柳暗花明第二千八百五十二章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廝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俄木布洪的求戰之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招安使者到大同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談崩第三千零一十二章 酒樓巧遇第二千七百三十七章 換崗第九百七十二章 留下第三千零三十一章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鄭家村事件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土財主孫家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河南事第二千七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同府第五百四十三章 要餉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分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明軍水師敗退第一千八百八十章第一千三百六十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戰敗第六百八十七章 騎兵第六百二十章 抓去見官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李思忠之死第六百二十五章 暗懷心思的王心一第一千四百五十章第二千二百五十五章 不服第九百二十七章 暗懷心思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探監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退兵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第六十六章 徐家的動作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堅定了招安的決心。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圍困板升城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彈劾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刀下留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刁難第一千零五章 搜身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利第一千六百二十章第二千五百六十章 來自登萊的求援第三千零三十八章 魏國公的道理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擊第三百五十三章 炮聲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遼東驚變第二千八百五十八章第八百六十章 火器之利第二千三百三十四章 老謀克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來自耆老的反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勸誡第三百零四章 炮廠要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宣大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