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林知府再出計策

“退兵了?”

楊鶴滿臉驚詫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叛軍圍困開封府城,佔據了優勢,這個時候突然退兵,詫異的同時還讓他迷惑不解。

“會不會是叛軍故意退兵給咱們,想要引誘城中大軍出城。”陳永福說出自己心中的猜測。

楊鶴面露沉思沒有說話。

“依我看,肯定是叛軍自知開封府城難攻,放棄了攻打開封府城,自己退兵了。”林知府半開玩笑的說道。

叛軍退兵,不在圍困開封府城,在他看來是一件好事。

不管叛軍爲什麼退兵,開封府城之圍算是解了,至於怎麼圍城之困是怎麼解的,還不是他們這些被圍在開封府的官員說了算。

朝廷問起來,完全可以說是開封府上下經過一番苦戰,幾次打退圍城的叛軍,逼迫叛軍不得不放棄圍攻開封府城。

到時候他作爲開封府知府,不僅無過,反而有功,說不得下一步就能調進六部任職,或是原地提拔,做上一任糧道參政。

陳永福瞥了一眼林知府。

這種蠢話對方怎麼能夠說得出口,叛軍又沒有在攻城上吃虧,若不是有其他軍事目的,怎麼可能會放棄開封府城。

換做他是叛軍統帥,就算不攻打開封府城,也會留下一支兵馬繼續圍困開封府城。

這時,就聽跪在地上的軍士說道:“叛軍雖然退兵,但還留下了幾千兵馬在城外繼續圍城。”

聽到這話的林知府臉一黑,狠狠地瞪了那軍士一眼。

對方的話,不亞於在他臉上狠狠抽了一巴掌,讓他在一種同僚和上官面前丟了顏面。

“這對咱們來說是個好機會呀!”楊鶴沒有理會林知府難看的臉色,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陳永福。

從叛軍的退兵中,他發現瞭解圍的機會。

陳永福自然聽明白了楊鶴話語中的意思,只稍作沉思,便道:“城外叛軍只剩下幾千兵馬,偷襲成功的可能確實更大一些。”

“這麼說出城偷襲可行?”楊鶴問道。

陳永福想了想,最後點了點頭,道:“可以找到機會試一下,但不能保證一定成功,而且一旦偷襲不成,下次再想偷襲就難了。”

“有你這話,本官放心不少。”楊鶴說道,“接下來如何偷襲城外叛軍營地的事情,全權由你來做,本官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儘快解了開封府城之圍。”

“末將遵命。”

陳永福雖然不願意接手,但楊鶴作爲總督下了命令,他也只能接受。

“若能早些解了開封府城之圍,殿下那邊也好早些安心,王府雖然不能出人出力,但將軍有什麼錢糧上的需要,儘管開口,只要將軍能解了開封府城之圍,周王府願意拿出一部分錢糧出來支持將軍。”崔長史插言表明自己的態度。

他的任務就是替周王殿下催促楊鶴早一些解除開封府城之圍,現在楊鶴有了化解開封府城之圍的辦法,他自然要代表周王府表明支持的支持。

“有殿下的支持,自然是再好不過了。”陳永福順勢說道。

周王府在開封府經營了十代人,是開封府資格最老實力最強的大地主,有周王府支持錢糧,多少能解決一部分城中大軍消耗的錢糧。

坐回主位上的楊鶴,也很滿意周王府對守城的支持。

別看開封府城內的兩萬大軍能夠讓城內的人安心一些,可兵多了,糧食的消耗也是一筆不小數目,哪怕一天只喝兩頓粥,府衙也難以支撐太久。

在城外可以不管下面的士卒,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就食,但到了城裡,若是不管,只會使這些士卒把開封府城搞得雞飛狗跳。

現在有周王府願意出錢出糧,他這個總督身上的擔子也能輕一些。

“城外的叛軍只剩幾千人,咱們在城中卻有兩萬大軍,幹嘛還要偷襲,完全可以出城光明正大的解決掉城外的幾千叛軍。”林知府覺得又找到了證明自己武事上能耐的機會。

兩萬打幾千,怎麼看他也不覺得會輸。

楊鶴嘴角下意識抽了抽,道:“軍中的事情就由陳總兵安排,林府臺你主要的任務是想辦法爲大軍籌集糧餉,安撫城中的民心。”

這會兒他自己也看出來了,這位開封知府頂多看過幾本兵書,所知所學都是從兵書上看來的,對於軍事上的事情完全是一竅不通。

“下官聽從督師安排。”林知府心有不甘,卻不敢不遵從楊鶴的命令。

楊鶴在河南大權在握。

直接拿下一位巡撫可能差一些,但拿下他一個知府的烏紗帽還是很容易的。

“林府臺抓緊去籌集糧食吧,大軍就算出城爲戰,也要吃飽肚子纔有力氣殺賊。”楊鶴一語把林知府支了出去。

明顯不想讓林知府繼續參與下面的議事。

林知府覺得自己剛剛的主意很好,不明白哪裡引起了楊鶴的不快,但還是遵從了楊鶴的命令,陰着臉從大堂上退了下去。

陳永福看着林知府離開的背影面露譏諷。

大明不少死去的良將都是被這種狗屁不懂的文官給坑害了。

他決定以後再見到這類文官,他一定躲着對方走,省得哪一天自己也被這樣的人給坑死。

這時候,坐在堂上的崔長史說道:“我覺得剛纔林府臺的辦法不錯,楊督師爲何不試一試,若是缺錢糧,周王府願意出這份錢糧。”

想要明軍奮勇殺敵,就要給足了銀子才行。

這已經是軍中公開的秘密。

崔長史雖然出身王府,卻也明白這一點。

只要能化解開封府城之圍,讓周王殿下睡個安穩覺,他相信殿下不會介意拿出一點銀子對付叛軍。

楊鶴開口說道:“不完全是錢糧的事情。”

“那是官軍厭戰?”崔長史不解的問道。

楊鶴一搖頭,轉而對陳永福說道:“陳總兵,你給崔長史解釋一下?”

他不願意說自己被叛軍一路趕回開封府的事情。

“崔長史想必沒少熟讀史書。”陳永福先是誇了一句,旋即又道,“以少勝多的例子,想來崔長史一定看到過。”

聽到這話的崔長史下意識點點頭。

以少勝多的戰例多是經典戰事,很多都會被史書記載下來,只要熟讀史書,多少都會看到過一些。

喜歡大明流匪請大家收藏:()大明流匪筆下文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六房主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來人第二千二百四十四章 目的第二千七百九十四章 提前溜了的樸判書第二千三百一十三章 京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涌動第二千五百七十九章 阻擊第四十二章 流民大軍的改變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公然抗命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新平堡陷落的消息傳回大同府第二千八百二十章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上萬大軍圍攻天成衛第二千六百八十六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痛擊馬匪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虎字旗大軍出現在蒙古大軍營地外第九百八十六章 獲得勝利的虎字旗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交給次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第一千七百零四章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懲處第九百一十四章 堅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第三千零一十一章 錢謙益的大義凜然第二千六百四十一章 投效第四百六十二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臨寨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新巡撫盯上大涼山匪患第二千六百五十二章 父子二個私下裡的打算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南關島之圍被解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銀到位第一百八十一章 被解救的女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炮轟第七百四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父子相見第七百五十一章 退兵第二千八百四十三章 宣傳司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勸誡第二百六十四章 土默特大汗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崔王二家的擔心第八百四十三章 對新平堡用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邀請第九百七十二章 留下第五十九章 矮腳虎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響的虎蹲炮第二千八百五十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王齊福來到徐家莊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談話第二千三百二十八章 守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痛擊馬匪第三百七十一章 行得正的虎字旗第六百四十六章 失落第九百八十六章 獲得勝利的虎字旗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官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議和第六百五十七章 行進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零八章 誅殺一片雲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夜幕下出動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營過河第二千二百一十六章 繼承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俘虜第一百二十章 銀子代表正義第二千九百八十四章 官兵上門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虎字旗與金人首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推進商會計劃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進青城的規矩第三百七十六章 參謀部第二千四百四十七章 威脅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見楊鶴第六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千四百八十七章 前往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戰開始前的緊張第一千零六章 漢家土地第三千零四十四章 朱由檢的詔書第三百二十八章 危機第二千二百四十九章 偷家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第四千四百四十五章 分批給銀第五百四十五章 被劫貨物的消息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一逃一追第三百七十六章 參謀部第二千四百三十章 要錢要糧第八百二十七章 水太深第二千八百二十五章 找曲阜縣抓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炮聲第二千五百六十二章 舊時代的曲阜當權者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懷來衛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走不了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願娶親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第四章 天不隨人願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援兵第二千四百六十章 所求不得第一百三十四章 拉你們做墊背第一千六百九十章第九百六十五章 平靜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