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難題和驚變!

第386章 難題和驚變!

朱厚照現在很忙。

野人湯昊的密信很快就傳來了。

只是朱厚照看完之後卻是眉頭緊鎖,因爲湯昊在信件裡面詳細論述了一番如何針對商稅改制。

自古以來歷代朝廷就是重農抑商,但是很多朝代都從商業中獲得了不菲的稅收,投入到社會建設民生髮展中去。

比如商業高度發達的前宋王朝,雖然偏安一隅,但是靠着商稅不但養活了足以媲美大明的人口數量,而且還養活了好幾個蠻爹!

大明也是以農業爲本的王朝,在農業方面做出了諸多舉措,開墾荒地增加種植面積等等。

但是大明過於抑制商人發展,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稅體系,稅率也極低,大明的稅收主要還是由農業支撐的。

這是因爲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後的明朝百廢待興,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倭寇侵擾邊境,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供養軍隊,以求邊疆及內部環境安穩。

可華夏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生產爲根本的,那麼大明朝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太祖朱元璋先是制定了嚴厲的重農抑商政策,限制商業發展,將商人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避免商人流動性過強,爲基層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其次,太祖朱元璋實行了海禁政策,禁止民間進行海外貿易,也就切段了明朝與世界各地的聯繫,不僅限制了工商業發展,限制商品流通,還阻斷了國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渠道,使得大明只能通過朝貢貿易與外界聯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大明朝建立開始,歷代帝王便十分重視農業發展,甚至漸漸忽略了商業的存在,而爲了體恤百姓的不易,歷代帝王一再降低農業稅,也縮減的財政收入,而問題在於九邊軍費卻因爲邊防糜爛而不斷增長,最後就是大明財政徹底崩潰,最後大明王朝也轟然倒塌!

所以朱厚照想要改革商稅,那麼就必須建立一套健全的商稅體系。

湯昊在信件裡面舉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比如現在大明在東海進行的諸國貿易,一方面大明可以通過建設海關收取關稅,另一方面大明也可以在沿海地區開設一個個紡織工廠,生產東海貿易的主要貨物絲綢布匹。

而紡織工廠存在的意義,就是將百姓子民從鄉野田地之中解放出去,讓百姓子民脫離士紳縉紳的掌控,讓他們擁有另外一種可以養家餬口的生活方式,而不再是僅僅只有耕田種地這麼一種。

百姓士子進入工廠成爲工人按時勞作,然後工廠發放給他們工錢,這樣就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生活模式,當越來越多的百姓選擇成爲工人進入工廠,那麼朝廷就可以嘗試建設一座以商業貿易爲主的商業城市,包括但不限於各種工廠和各類店鋪,以刺激此地商業的發展。

緊接着朝廷就可以在這些商業城市進行試點,推行改革後的商稅制度,然後再將覈定好的商稅制度推行到全天下,如此一來商稅將會遠遠超過農稅,甚至朝廷完全可以將農稅繼續降到更低從而減輕老百姓肩上的負擔。

朱厚照看後驚爲天人,他也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了,商稅的利潤究竟是多麼恐怖。

先前東海貿易一事,朱厚照並未放在心裡,他以爲那些利潤全都是貨物貿易而來。

可是現在湯昊卻清晰直白地告訴他,這些利潤大部分其實都是徵收的商稅,包括各國商賈前往濟州島經商貿易繳納的關稅以及他們在濟州島租賃店鋪繳納的費用等等,而且每一天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多得讓人頭皮發麻!

這就是商業城市的魅力!

這就是商稅的魅力!

試想一下,如果大明所有沿海城市,全部都被打造成這樣繁華的商業城市,那大明商稅將會是一個何其恐怖的數字!

朱厚照甚至相信,到時候真如湯昊所說,即便朝廷不再徵收農稅減輕百姓負擔,僅憑商稅也完全可以承擔各種開支,甚至還會有不少盈餘!

那纔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啊!

那樣纔是真正中興大明!

可是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明必須開海!

不解除海禁,民間就不能與海外進行自由貿易,那麼構築商業城市就是個笑話。

可是海禁卻是太祖朱元璋欽定的國策,這麼多年來也從未有什麼變動,最多不過是太宗文皇帝派遣鄭和出海下西洋,但那也只是官方層面上的出海,而不是什麼解開海禁,說到底只是爲了皇帝掌控海外貿易。

朱厚照不用想就知道,一旦他提出這麼做,結果會是什麼,那些文臣縉紳勢必會將他罵得個狗血淋頭!

而且文臣縉紳之所以高舉太祖旗幟一直嚴厲推行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海禁國策,也不是什麼多尊重太祖高皇帝,更不是什麼爲了百姓着想,只是便於他們自己走私謀利罷了。

換句話說,朱厚照要真是直接廢除海禁國策,那就等同於是斷了江南士紳的財路,這些貪婪成性的士紳縉紳絕不會答應!

所以,現在擺在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逼迫這些士紳縉紳低頭,同意朝廷廢除海禁。

正當朱厚照爲此苦惱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卻匆匆趕了過來。

“陛下,出事了!”

牟斌急匆匆地走了進來,氣都沒有來得及喘口就着急的說道。

“出什麼事情了?”

“如此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朱厚照老氣橫秋的說道,頗有幾分臨危不亂的帝王氣度。

“陛下,錦衣衛探查到整個京師的糧價都開始暴漲了!”

“糧價暴漲?”朱厚照聞言眉頭一皺,“是不是因爲北方三省大旱的原因?”

這件事情他還是知道的,已經讓戶部撥款賑災了。

“情況很不對勁!”

“本來這糧食就因爲饑荒的原因,已經漲到了十五文一斤,現在更是一下子暴漲到三十文一斤!”

“而且京師裡面的這些糧食開始限售了,很多糧鋪進行了限售,似乎還在等待災荒蔓延,以便繼續擡高糧價!”

朱厚照聞言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

“三十文一斤?”

“這些狗東西想幹什麼?”

“北方三省大旱,災民嗷嗷待哺,他們卻哄擡糧價?”

朱厚照滿臉殺氣地咆哮道:“朕非宰了這些雜碎不可!”

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234章 前倨後恭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57章 狗賊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361章 被粉碎的驕傲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434章 五載時光彈指間!第376章 武勳的前路!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331章 京軍提督仇鉞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306章 楊廷和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55章 新軍提督中山侯!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418章 斬首示衆天下慶第347章 一樣卑劣一樣可恨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337章 總憲巡邊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160章 落子佈局!掀翻整個運司!第112章 都察院是一把好刀!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137章 無妄之災!李東陽氣得吐血!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381章 議復河套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366章 壓力巨大的大明朝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268章 朱宸濠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167章 善後!下一站臨清!第26章 緹帥牟斌!第244章 造反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377章 捷報抵京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119章 攪弄風雲!你沒有那個膽子!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434章 五載時光彈指間!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280章 大喜與別離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306章 楊廷和第242章 涌動!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410章 生擒達延汗!第367章 戰地記者大明軍第93章 彈劾!首輔倒戈!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341章 朝鮮出兵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189章 俸祿微薄?那是你們貪婪成性!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250章 孔氏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講什麼道理?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362章 傳奇哈敦與中興之主第268章 朱宸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