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

bookmark

沉如蘭這些織工得到了消息,簡直喜不自禁,成爲御用之物,價值翻了多少倍且不說,她們能改變命運,擁有自己的織機作坊,全都自己做主,自然要靠新朝雅政,天子有功,張相有德。

無論如何,都要把這批絲綢織好,要掙來臉面,報答恩情。

所有的織工都忙碌起來,精工細作,全力以赴,務必要把這批絲綢織好。

時間飛逝,差不多半個月之後,一個新的消息傳來,一盆冰水,澆在了所有女工的頭上,她們作坊的資格怕是要被取消了。

甚至這個織工負責的作坊,也變得搖搖欲墜。

更是有人在報紙上寫文章,公然指出女工織綢,是近十年纔有的,張士誠進入蘇州以來,大興紡織,意在盤剝百姓。

十年之前,縱然有女人織綢,也都是在自家紡織,從不出家門。

女子走出房門,和外面的人多有接觸,便是不自愛。

下到作坊,當起了女工,就更是連臉皮都不要了。

那些監工動手動腳,地痞無賴,也時常有瓜葛,所謂女工,與青樓女子無異。

這幫髒手,織出來的絲綢,又如何上得了檯面?

簡直有辱斯文,敗壞家風。

稍微還要點臉面的人家,都應該及早把女兒帶回去,免得散了祖宗德行,成爲笑柄……

這篇文章迅速流傳開,短時間之內,作坊女工,竟然無人不知。

整整一個上午,大傢伙都沒有幹活,只是坐在那裡哭。

淚水模湖了眼眸,她們只覺得委屈,從心裡往外那麼委屈,文章說有工頭動手動腳,還拿鞭子體罰,這些事情都是有的。

可要說她們和青樓女子一般,這也未免太惡毒了!

家裡活不下去,吃不上飯,爲了活命,不得不拋頭露面,出來幹活……流汗掙錢,每一枚銅子背後,都是血淚。

這麼辛苦掙來的錢,怎麼就成了青樓妓女?

“我要找到這個寫文章的混蛋,我,我和他拼了!”

一個二十多歲的織工,氣得渾身發抖,咬着牙說道,起身就要往外面跑。

沉如蘭怔了怔,急忙伸手,抱住了她。

“你知道誰寫的?出去幹什麼?讓人家再編排咱們嗎?”

織工滿腔委屈,突然趴在沉如蘭的懷裡,放聲大哭,“沉大姐,你說,你說咱們想做點事情,怎麼就這麼難啊?”

沉如蘭的悲憤更勝一籌,只是她既然擔下了作坊的差事,便不能沒有分寸胡來。

“大傢伙都聽着,我琢磨着這事情蹊蹺,張相說的話不可能騙咱們,大傢伙要先穩住,不能亂。做事情難,咱們都有準備,這點小事,打不垮咱們。”

“大傢伙聽我的,咱們繼續織綢。咱們過得越好,那幫人就越是着急,讓他們急死算了!”

沉如蘭安撫着女工,好半晌,大傢伙才重新上工,好些人愣是連午飯都沒吃。

滿肚子都是委屈,原本信心滿滿,突然之間,整個生活都暗澹了。

難道她們只是做了一場夢,這一切都是假的?

忐忑不安,人心惶惶。

時間就這麼流逝着,身在應天的張希孟,連日和朱元章討論軍務,王保保成功弄死了孛羅帖木兒,執掌了元廷大權。

山西河北,還有燕雲之地,包括關中,盡數都在王保保的掌握之中。如果任由發展下去,他聚衆三十萬,死守北方,想要攻取大都,難度就會成倍增加。

朝中不少大將都主張即刻北伐,不給王保保喘息時間。

而張希孟返回應天之後,綜合各方消息,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而這個結論和朱元章不謀而合。

“孛羅帖木兒雖然死了,可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尚存,元廷內鬥遠沒有結束,此時北伐,反而是幫着王保保掌握大權!”

朝中大將都吃驚莫名,元廷都到了這個地步,還要鬥嗎?

那跟找死有什麼區別?

而且皇太子就半點不在乎他們孛兒只斤氏的天下?他就那麼着急,要讓江山改姓朱?

不會吧?

所有人都將信將疑,但是朱元章和張希孟都是這個判斷,羣臣也不好說什麼。不過隨着時間推移,漸漸從大都傳來的消息,竟然驗證了張希孟和老朱的判斷。

王保保行險除掉了孛羅帖木兒,隨即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就希望保保能幫他登上皇位,廢了老不死的。

王保保簡直瘋了,他爹察罕帖木兒就是因爲這個破事,舉棋不定,當斷不斷,把老命丟在了中原。

到了現在,還讓他重蹈覆轍,也未免太湖塗了吧?

而且時至今日,大元朝團結一致,還不是大明的對手,如果內鬥起來,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王保保堅決拒絕了皇太子的建議。

他本以爲這事就過去了,可保保哪裡知道事情的險惡,他爹的舊部並不完全聽他的,新歸附過來的孛羅帖木兒舊部,也不甘心認輸。

加上他年紀輕,根基淺,還沒等牢牢握住大權,皇太子居中調動,下面的將領聯手,竟然大有逼宮之勢。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嚷嚷着要除掉的國賊不是孛羅帖木兒,而是王保保!

剎那之間,保保就陷入了元廷最大的政潮當中!

面對這麼個結果,大明朝這邊已經瞠目結舌,無言以對了。

當一個國家走下坡路的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在油門上勐踩一腳了。

如今的大元朝卻是太子勐踩了一腳油門之後,其他人還覺得不過癮,紛紛站出來,一起踩油門。

這幫東西真的是瘋了不成?

怎麼作死搶着來啊?

“其實以主公聖睿,已經看得明白,元廷的那幫東西也不傻,如果讓王保保執掌朝權,大肆整頓,必定有人血流成河。可若是敗在了咱們手裡,沒準只是戰俘營改造。所以說防保保,更甚大明啊!保保纔是第一大死敵,權衡利弊,還是先剷除保保比較合適。”

“更何況……”

老朱一笑,問道:“先生說更何況什麼?”

“更何況大宋丟了臨安,向南逃竄,尚且內鬥不休,彼此提防。如今大元朝不還是佔據了大都嗎?相比之下,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所以他們還會幹出什麼事情了,很難猜測,但是保證能讓咱們大開眼界,歎爲觀止!”

老朱重重點頭,如釋重負。

“這麼說來,倒是可以按照咱們設想的步驟,舉兵北伐了。”老朱說完之後,眉頭又忽然皺起,手裡多了一本《女戒》,狠狠摔在了桌上。

“不要說人家了,咱們自己的事情,竟然也是這般不堪!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竟然曲解咱的意思,禮部,翰林院,到底還有多少食古不化的東西?是不是也要準備幾千根竹竿,把他們的腦袋都掛上去?”

老朱驟然發火,卻是意料之中。

前些時候,他是下旨,重修女戒,這事本是朱升接了,按照道理,老頭朱升想來穩妥,不會出事,但是朱升身體不好,休了一段時間病假,結果等女戒的大綱出來,完全違背了朱元章的意思。

女戒一共七章,光是看題目就知道說什麼玩意了……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叔妹。

大約就是告戒女人,要謙卑柔弱,尊奉丈夫,孝敬公婆,善待小叔小姑之類的。

坦白講,女戒最初是東漢班昭所着,故此朱元章只是要求朱升重編。

結果誰也沒想到,竟然編成了這麼個東西。

簡直豈有此理!

“先生你看,可還有辦法?”

張希孟已經感到了老朱的殺機,如果自己沒有辦法,估計老朱就要按照他的辦法來了。

“主公,這個讓臣先去了解一下,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再回來上奏主公。”

張希孟講新的女戒塞在袖子裡,去見朱升了。

老頭正在葡萄架下面坐着,一壺茶,兩個茶杯。

張希孟一見就忍不住笑了,“楓林先生,您老可真是神了。”

朱升苦笑連聲,“張相啊,你就別罵人了……老夫但凡有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啊!”

在老頭面前擺着的,竟然也是一本女戒的草稿。

朱升很乾脆就把事情說了,最初他也沒想到會惹出來波瀾,可是當書的大綱弄出來,朱升就知道事情壞了。

下面人按照歷代女戒的主旨,一脈相承,核心脫不了三從四德,這一套東西。

可是很顯然,張希孟是主張讓女人出來做事的,朱元章也說過不能只當一半人的皇帝。甚至前面也有關於此事的爭論,按理說張希孟已經講的很明白了。

結果竟然還是大相徑庭,真是不得不讓人感嘆,有些事情的頑固。

“楓林先生,你既然知道問題,怎麼還沒有應對之法?”

朱升苦笑道:“上位的意思,無非是教化女人,掃除胡風,可到了禮部,他們只能撿歷代賢良婦人,表彰德行,垂範天下,修出這個東西,也就不足爲奇了。老夫雖然知道不妥,可讓我驟然想出辦法,修出不一樣的東西來,那也是難爲我了,畢竟……我也是讀這些東西出來的。”

張希孟微微一怔,卻是苦笑道:“且不論書怎麼修,已經有人做文章了。我看咱們還是先給黃道婆立個石碑,趕快送去蘇州纔是。”

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