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

bookmark

張士誠不該怕死,從一個私鹽販子,爬上了王位,享受了十年極品人生,就算挫骨揚灰,全家死絕,又能怎麼樣?

不值一提的小事罷了!

只管動手就是!

我倒要看看,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結果張希孟就給他展示了什麼叫做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張希孟從白茆河大堤開始,等於將張士誠十年之功,悉數抹殺,讓他變成一個笑話。

然後將他的舉動刻在石碑上,百世流傳,永遠被人恥笑。

就連一個尋常老嫗都看不起他,咒罵他,恨不得他的腦袋掛在竹竿上!

殺人誅心算什麼,身敗名裂,徹底變成小丑笑話……要論起狠辣決絕,誰也比不過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張希孟,算你狠!你殺了我吧!”

張希孟微微搖頭,“人命關天,殺不殺你,這是主公決定的事情,也是要看國法民心。我就不方便做這些事情了。”

張士誠切齒咬牙,“張希孟,你少在這裡裝蒜!你把我的麪皮扯下來,扔到泥潭裡,踏上了一萬隻腳,現在你跟我說,你不方便殺我,你怎麼不把我千刀萬剮了?”

張希孟哈哈大笑,“張士誠,這就是你沒有格局的地方,自從紅巾興起,劉福通、芝麻李、布王三、孟海馬、郭子興、彭瑩玉、徐壽輝、陳友諒……還有元廷的脫脫、察罕帖木兒、答失八都魯、孛羅帖木兒……豪傑並起,天下紛紛,黎民飽受塗炭之苦啊!”

“如今豪傑隕落大半,天下一統之日不遠。我自然要秉筆直書,公允體面地各位豪傑一個評價,然後編輯成書,發行天下,讓大傢伙都好好瞧瞧,何爲王者,誰是賊寇!正本清源,讓後世引以爲戒。正是我該做的事情。”

“你……你很好!”張士誠渾身哆嗦,已經氣得說不出來話了。張希孟針對的不只是他,大約是在說,你們都是垃圾!誰也逃不過我的這一支筆。

張士誠只覺得渾身冰涼,彷佛是砧板上的一塊肉,被人指指點點,品評着哪塊能紅燒,哪塊能炒着吃!

我可是堂堂王者,居然落到了這個地步,當真是可悲可笑,失敗到了無以復加!

突然張士誠擡起頭,問道:“我已經落入天網,什麼都不想了。我想問你,假如元廷皇帝,他會怎麼樣?”

“他?大約會做個普通人吧!”張希孟笑道:“自食其力,自種自吃,做大明的普通百姓!”

“好!好!”張士誠伸出兩個大拇指,“我服了,心服口服!你們要是防備,在乎,乃至殺了他,也算是給元皇帝一點體面。可是隻讓他做個普通人,這個懲罰,果然比殺了他還兇狠一萬倍!元皇帝尚且如此,我張士誠還有什麼在乎的!我,我要喝酒!一醉方休!”

張士誠看了眼張希孟,氣沖沖道:“我好歹也是一方之主,朱元章冊封的懷王,難道想喝點酒都不行嗎?”

張希孟呵呵一笑,“自然不行……你要知道,衍聖公孔克堅和他的兒子孔希學都曾經在碼頭服苦役。你想喝酒,牢裡有各種活計,你幹一天,可以得一條竹棍,積攢夠了一百條,就可以參加抽獎,如果你運氣好,有五分之一的機會,抽到一瓶黃酒……加油!”

說完之後,張希孟轉身離去,他的背後響起最惡毒的咒罵,不光是張士誠,也包括張士德和張士信,全都是當初鹽工之間的詛咒,最是醜陋惡毒,把祖宗十八代都能氣得活過來的那種。

只不過張希孟渾不在意,只是囑咐牢頭,給張士誠安排一個燒磚的活兒,專門給應天皇城燒磚!

最好用他燒出來的磚頭,砌皇宮的茅房……簡直完美!

張希孟最多隻能用一半的精力,處理這些事情,剩下的一半,還要給蘇州和松江兩地的產業,找個出路。

畢竟他前面設想的再好,讓大多數人都能得利,可若是綢緞賣不上好價錢,還不回利潤,變不成糧食,桑農織工過不下去,他的一切設想都是空談。

“所以說到底,還是要落到利之一字上面。”張希孟對着幾個部下道:“你們好好商議一下,拿出個確當的辦法來。”

隨後張希孟又補充道:“大傢伙還是好好動動腦子,把什麼都想到了。其實吧,本相也不是不懂經營之道的外行,別讓我瞧不起你們。”

此話一出,在場的衆人齊齊變色。

張相還懂經營之道?

厲害不?

別是吹牛皮吧?

這些人裡面,周惠娘算是比較早認識張希孟的,當初他經營除州,幫着解決揚州的困局,成立糧食銀行,乃至於渡江之後,又發行寶鈔……在老人的眼裡,張希孟纔是老朱的大管家,論起經營之術,發財之道,張希孟甩了那幫人一條街。

當然了,你要只是看張希孟自己,估計會覺得經營賺錢之術,算是他比較弱的一項……就跟領兵打仗似的。

人家最弱的項目,大約也是頂級水平。

這還讓不讓人愉快玩耍了?

過了好一會兒,錢用勤才仗着膽子道:“張相,這些年不斷有夷商過來採買絲綢布匹,過去幾個豪門大戶,互相爭奪,走私猖獗,給了夷商不少漁利的機會。倘若能像杭州那樣,一切都歸屬市舶司,情況就能好很多。”

張希孟笑着點頭,“這點提的非常好,商業最重要的就是秩序,咱們必須把規矩定好,不能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絲綢布匹,這是咱們獨有的東西,冠絕天下,無人能及。明明是好東西,賣不上價錢,可是不行!”

這時候施伯仁突然開口道:“張相,蘇州的絲綢,松江的布匹,向外面出售,換取金銀。又拿着金銀,從各地購買糧食,養活桑農和織工……看似合情合理,可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似乎對其他各地的百姓,不是那麼公平!”

張希孟微笑點頭,竟然伸出了大拇指。

“這個說法高了!是把大明放在了一起看,着眼全國,天下一局棋,天下一家人。”張希孟扭頭對負責記錄的徐賁說道:“你務必要仔細記下來,回頭要送去應天,遞給主公,讓陛下定奪。”

徐賁連忙答應,張希孟又道:“咱們討論對外貿易的事情,務必要明白一件事……不論金銀,都是不能吃不能喝的。我們用江南最好的良田,種上了桑樹棉花,又從其他各地採買糧食,供應桑農織工消耗。換回來的只是硬邦邦的金銀。”

“而且這些金銀多數都會流到絲綢大戶手裡,這些富商大戶,用金銀建造大宅子,兼併土地,娶小老婆,購買丫鬟,吃盡穿絕,一頓飯頂得上尋常百姓一年的開支……我想問問大傢伙,這樣的貿易往來,這種賺錢方式,當真能讓大明國富民強。日子越來越好?”

錢用勤下意識挪了挪屁股,其他幾位商賈更是變顏變色,張相說話怎麼這麼嚇人啊!

總覺得下一刻就要把大傢伙拖出去,直接砍了腦袋,做成竹竿掛件。

好在張希孟沒有想嚇唬大傢伙,而是繼續道:“蘇州的絲綢,松江的棉布,這些質量上乘的好貨,必須拿出一部分,送到其他州府,要讓更多百姓享受到。”

聽到這話,一個商人立刻站起來,“張相,只怕是不行啊!那些老百姓可,可沒什麼錢啊!”

這時候周惠娘笑了,“你說沒什麼錢?我想問你,你可曾去過懷遠,去過和州,去過歙縣,江州?”

被周惠娘這麼一問,商人頓時瞠目,含混道:“確,確實沒去過!”

周惠娘笑道:“很湊巧,我不但都去過,還略有所知。最早均田的地方,百姓普遍蓋了新房,有了百石存糧。你要說穿不起絲綢,這我是承認的。但是諸如成親一類的事情,大紅的綢緞喜服,還是能置辦得起的,再有綢緞被褥,一些富戶也能添置一牀。你們把絲綢賣過去,換回糧食,往來之間,還是很有賺頭的。”

商人聽到這話,簡直目瞪口呆。

什麼意思?

大明的老百姓居然能消費得起絲綢了?

雖然只是很少數的地方,卻也嚇死個人。

本來以爲大明朝打擊豪強,處置了不少士大夫,已經沒人能買得起絲綢,只能靠着海外貿易……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那麼回事。

而且和其他州縣往來密切,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個好事情。

商人思忖之時,張希孟笑道:“確實,我們自己要有往來,針對海外,也要有往來,我們的絲綢賣出去,他們的金銀,糧食,木材,香料,特產……也要拿回來,有了往來,纔有生意。我可提醒大傢伙,如果你們只是拼命往外面賣,拿不回來東西,弄得物價飛漲,百姓困苦不堪,這個後果你們可要擔着!”

這麼大的罪名,誰擔得住啊!

錢用勤急忙道:“張相,海外風險太大,我怕……”

“你怕什麼!”方國珍大笑着打斷,“張相,要說我你這腦筋就是靈活,一船貨物送出去,空船回來,這有什麼意思?自然是要裝滿好東西!在下不才,願意領着船隊出去,到各國轉轉……這也算是揚威海外了吧?”

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六章 論守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