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

面對這些丘八,李魯生不會有厲聲呵斥一句話他們便嚇得屁滾尿流的可笑念頭,這裡畢竟是遼東邊疆不是在中原各地的州府。

倘若是在中原各地的州府,李魯生隨便拿出一個身份便能讓官兵把他當爺爺一樣供起來,但這裡是遼東還是抗擊建奴最前沿的墩堡。

大淩河堡。

還像在中原那般擺出文官的架子,換來的只能是伸頭一刀,他的小命就交代在這裡了。

所謂計策要因地制宜,便是這個道理。

李魯生首先要做的是擺出一幅臨危不亂的氣度,先鎮住這些遼東的丘八,贏得這些丘八的敬重。

接下來只需要略施小計,便能輕鬆的誆騙住這些沒讀過書的遼東邊軍。

這些只會動刀子的粗鄙邊軍,有一個很明顯的弱點,腦子很蠢從來不會玩弄心計。

要想誆騙這些粗鄙的遼東邊軍,還不是手到擒來,以他的心機城府把這些遼東邊軍騙到大清國也不是問題。

李魯生能夠逃過一劫,那是因爲他在看到遼東邊軍衝過來的一剎那,便果斷翻下了戰馬。

雖然看起來很狼狽,但是能夠保住小命,對於沒有底線的李魯生來說這點狼狽算不得什麼。

李魯生從厚厚的積雪上站起來,整理了一下衣襟,淡然的站在雪地上等着遼東邊軍的到來。

沒過多久,這支遼東邊軍便殺光了晉商馬幫的所有人,只剩下李魯生一人。

幾名塘騎小旗拎着滴血的佩刀圍住了滿臉淡然的李魯生,確實被他的氣度所鎮住了,等着曹文詔來處理這件事。

曹文詔正在破口大罵塘騎總旗這小子下手太快,不到半炷香時間就把馬幫殺了一個乾淨,讓很久沒有殺這些賣國晉商的他沒能過足癮。

一名小旗走過去稟報道:“還剩下一個讀書人。”

曹文詔一聽這話笑了,好久沒有宰殺只會憑藉一張嘴抨擊時政的讀書人了:“走,咱們過去看一看。”

走到近處,果然瞧見了一個讀書人,還是一個氣度不凡的讀書人。

曹文詔暗罵了一句裝象,真要是有這個氣度早就像孫傳庭那樣棄筆從戎,前往寒苦的邊疆抗擊建奴了。

與晉商蛇鼠一窩的讀書人能有什麼好鳥,還氣度?

老子給你一刀,度了你。

李魯生平淡的看着圍在周圍的遼東邊軍,果然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這些遼東邊軍被他的氣度震懾住了。

不等這些遼東邊軍開口詢問,李魯生平淡的說道:“本官是大理寺卿,這些滿清細作劫持了本官准備送到滿清。”

“多謝諸位的相助,本官感激不盡,如若能把本官送回京城便是立了一件大功。”

李魯生這番話說得極其縝密,他並沒有直接挑明身份以後嚷嚷着讓這些遼東邊軍放過他,那樣說話看似很合理,但絕對不是一個朝廷命官該說的話。

朝廷命官真的要被擄到了遼東,首先要說的不是放過,畢竟面對的是大明邊軍而不是滿清八旗兵。

放過二字,是用來對於敵人所說的話。

心裡只有把遼東邊軍當作敵人,纔會說上一句放過,作爲一名朝廷命官,應該說的是送回京城。

李魯生說的一切都很合理也十分的縝密,但是不知爲何,感覺面前的遼東小卒子們臉色十分的古怪。

曹文詔聽到一句大理寺卿,差點沒笑噴了:“來來來,你給這位大理寺介紹一下咱們殺過多少朝中大臣。”

塘騎總旗也是樂呵的不行:“六部的郎中,六部侍郎,就連內閣宰輔的門生咱也宰過一個。”

“得,今天又要收集一個大理寺卿了。”

面前的這個遼東武官顯然不相信他所說的大理寺卿身份,倒也無妨,李魯生只要能夠鎮住他們便有無數的後續手段。

李魯生說這麼多,只爲了一個字,穩。

只要能穩住這些殺性很重的遼東邊軍,接下來便可以慢慢戲耍他們了。

可惜,李魯生不知道的是,他面對的是怎樣一羣遼東邊軍,不是那些整天想着鑽營的兵油子,而是一羣時刻想着殺敵報國的曹家軍。

塘騎總旗擠了擠眉毛。

曹文詔的臉色先是很不好看,看到塘騎總旗哀求的眼神,只能嘆息一聲,嘀咕了一句便宜你小子了。

就在李魯生準備說出後續計策,真正誆騙住這些遼東丘八,一柄滴血的佩刀迎面劈了過去。

雪原上噴出一道血泉。

李魯生到死也不敢相信,想他有萬般算計,滿腹錦繡,就是這麼草率的死在了一名低賤的遼東邊軍手裡。

曹文詔殺了這一支晉商馬幫,又碰見了一個又在冒充朝廷命官的賬房,心情不錯的回去了。

心裡還在美滋滋的想着自己的足智多謀,真以爲他曹文詔沒讀過書好誆騙。

這些年可是看了不少的話本,尤其是蘭陵笑笑生的…咳…更是廢寢忘食的讀了不下於十遍了。

大淩河堡的軍士們甚至都以爲曹文詔轉性了,準備考個舉人老爺回到中原去享清福了。

曹文詔帶着塘騎們心情十分不錯的回到了大淩河堡,在大淩河堡邊界的豪格,心情卻是越來越差。

一直等到夜幕降臨,始終沒見到晉商馬幫的影子,更沒看到他的荀彧出現在邊界。

豪格內心其實已經有了大致的推算,他的荀彧十有八九慘死在了大淩河堡守軍的手裡。

但這位荀彧先生對和碩肅親王豪格來說,實在太過於重要了,已經確定慘遭不測了,但還是抱着一絲僥倖心理在大淩河堡邊界上靜靜等着。

和碩肅親王豪格騎在戰馬上在寒風呼號在黑夜裡,等了一個晚上,還是沒有看到荀彧先生的影子,調轉馬頭,離開了這片冰冷的雪原上。

豪格回頭看了一眼大淩河堡方向,那雙玩世不恭的眼睛充滿了仇恨,從未像今天這般痛恨大淩河堡。

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