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條鞭法

bookmark

第130章 一條鞭法

在得知稅制改革的策論來自楊憲後,朱標馬不停蹄直接趕往揚州。

李進高中狀元,這種光宗耀祖的事情,自然要先回一趟鳳陽老家,去見他叔叔馬三刀。

揚州。

“楊卿,你有如此經世策論,怎麼不早說啊。”一見面,朱標便是直接開口道。

楊憲一臉懵逼。

自己什麼時候又搞出什麼經世濟民的策論了?雖然這種策論他確實有很多就是了。

經過朱標一番解釋後,楊憲這才恍然,這小子可以啊,不知不覺間竟然將他平日裡說的話,給總結出來這一套像模像樣的稅制改革。

楊憲爲李進高中狀元高興的同時,開口道:“李進講的‘官民一則、均田均糧’已經將我對稅制改革的看法,總結的很好了。”

“但是推行均田均糧,有一個大前提。”

“大前提?”朱標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楊憲點了點頭,接着開口道:“均田均糧的前提,便是清丈田畝。”

“由於前元戰亂,導致田畝易主或荒蕪,這些年來朝廷一直重農撫農,又使得各省田畝數激增。原先的田畝數據肯定已經不適用了。”

楊憲看着朱標,開口道:“如果田畝數據本身都不對,那麼田賦改革,就是水中月、鏡中花,竹籃打水一場空。如今各省有關田畝的記錄已經混亂到了極點,完全無法作爲憑據了。必須要重新丈量,才能釐清稅則,公平合理。”

“這點太子殿下,你有心的話,回京後一查便知。”

這個時候清丈田畝雖然同樣困難重重,可起碼比明朝中期那時要容易一些。那時候的大明是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而如今卻是主動求變。

二者性質完全不同。

朱標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記下了此事。

“楊卿,除了清丈田畝外,有關稅制改革,朝廷這邊還需要注意什麼事情?有的話,你這邊也一併說了,我回去後好馬上和父皇商量。”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想了想,如今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麼幹脆直接把張居正那“一條鞭法”改革,直接整個拿出來好了。

“李進之前所講的均田均糧是改革田賦,實際上,朝廷還能跟着進一步簡化稅制。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爲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統一收取銀錢。”

“楊卿是說以後不再收實物?”朱標認真想了想,眼睛一亮,以他的政治智慧很快就看出了這條建議實在是太妙了。

朝廷收取賦稅,不再收實物,而是統一收錢。

這樣一來,可以讓整個收稅過程變得方便,簡單。

朱標心中清楚,政策制定的越複雜,裡面的漏洞就越多。

相反,政策越簡單,就越無懈可擊。

朱標有些興奮道:“楊卿,伱這條建議實在是太妙了。如果賦稅統一收錢,不僅百姓會省事很多,同時也杜絕了那些貪官污吏在稅收這塊上下起手的可能。”

看着一臉興奮朱標,楊憲不得不潑冷水,道:“殿下,稅制改革所要面臨的阻力,可要比科舉改革還要大得多。改革之後,百姓國家自然都會大大得利,卻唯獨會損害豪強地主的利益。這些人可不比讀書人,讀書人最多動動嘴皮子,這些人給逼急了,可是要動刀的。”

聽了楊憲的話。

朱標非但沒有半分氣餒,反而意氣風發,身上展現出一股平日難得一見的殺氣。 “難道只有他們有刀,我手裡就沒刀嗎。他們要是敢動手的話,我會讓他們知道,究竟是誰的刀更快更鋒利。”

不愧是中國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太子。

其身上的魄力,外能震懾羣臣,內能讓諸王服氣。

如果他沒有早亡的話,歷史大明會走向哪裡還真說不準。

看到朱標表現出來的態度,楊憲也就放心。

不過和科舉改革一樣,凡事都要一步步來。

楊憲開口建議道:“稅改的重中之重,自然是佔天下三分之一賦稅的江南,只要江南能改好,這全國也可以順利推行,國庫便能夠快速充盈。”

“知道了,我回去後一定向父皇傳達楊卿的建議。”朱標開口道。

數日後。

京城。

洪武帝做事向來雷厲風行。

在得到朱標的彙報後,沒有絲毫拖拉,立馬展開了實際行動,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全國各地清丈田畝。

因爲這件事是接下來所有事情的根基、基礎。

沒有準確的田畝數據,之後所做的一切都將是空中閣樓。

幾天前,朱元璋便已經下旨讓各省上報田畝數據了。

這兩天也已經陸續有地方回報,可情況卻很不樂觀。

太和殿。

朱元璋拿着手中的三本奏摺,重重拍在桌上,臉色陰沉得有些可怕。

“這是什麼呀,安徽省的田畝數據,一報就報上來三個。戶部報上來是三十八萬頃,安徽省府報上來的是三十二萬頃,而你們中書省報上來的是三十五萬頃。”

“朝廷到底按哪個數據來徵收田稅啊。”

李善長被朱元璋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

不過這也難怪朱元璋會這麼生氣,要知道安徽可是他的老家,連他老家田畝數據都如此混亂,其他地方可以想見。

又給楊憲說對了。

李善長開口解釋道:“戶部的三十八萬頃,是算上了幾年來屯耕新開田畝,省府報的三十二萬頃,則是沒加算新開田畝。戶部估高了,是想多收稅,安徽報低了,是想少納糧。中書省截長去斷,是估了一箇中間數字。”

聽了李善長的解釋,朱元璋就更生氣了,有關田畝數據,有關朝廷稅賦,這樣的大事,竟然會如此兒戲。

朱元璋怒聲道:“你們這估來估去,咱這個皇上是安徽人,善長,你這個宰相也是安徽人。連自己家鄉的田畝都不知道多少,你說這荒唐不荒唐啊。”

等到朱元璋氣稍微消了一些,李善長這纔開口回道:“稟陛下,不光安徽田畝混亂,各省也都有這個情況。”

(本章完)

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85章 揚州大開發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8章 製鹽大業第80章 可堪國師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157.第157章 壽宴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第354章 女真滅族(4k)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50章 鬼才藍玉第137章 縮影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52章 韭菜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132章 一路向南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第45章 田園之樂第380章 頭上只能有一片天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89章 吃糠拉稀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391章 一封信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195.第195章 大明第一個親王(4k)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46章 上京,賣菜!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201.請病假一天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90章 算計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第372章 我要造反!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203.第202章 中書省的陰謀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62章 大明之幸第352章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