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

bookmark

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

“那麼李卿,你說說稅制如果要改的話,要怎麼改?”朱標看着李進開口問道。

朱元璋也是擡起頭,將視線投向了李進。

既然能夠看出大明稅制問題所在,那麼必定也會有相應的解決方法。

“我要提出的方案,就是官民一則、均田均糧。”

李進頓了頓,接着開口道:“首先,‘均田’抹平了官田和民田的賦稅差距,這樣一來將大大減輕官田的負擔,讓那些承受不了官田沉重賦稅而因此逃亡的百姓可以回來繼續種田。這樣一來,朝廷既能夠恢復稅收,同時還能減少流民,可謂是一石二鳥。”

“其次,就是均糧了。”

“我所說的均糧,即將百姓們所有的稅賦耗羨全都攤算入田畝中,讓田多的多交稅,讓田少的少交稅,沒田的不交稅。”

李進口中的耗羨,是指官府解送百姓稅糧過程中,所產生的的損耗以及運輸的成本。

這對於百姓來說是一塊很重的負擔,最離譜的情況,曾出現過一石稅糧高達七八斗耗羨!

之前耗羨是按戶徵收的,這對那些田多的有錢有勢的大戶自然有利,卻給田少的普通老百姓帶來了無比沉重的負擔。

把耗羨攤入田畝中,能讓豪強大戶負擔起他們逃避的稅賦,也能給老百姓減輕負擔,這麼做同樣可以大大遏制流民現象。

朱元璋和朱標越聽,眼睛就越亮。

簡直是太妙了。

在他們看來,李進剛纔所講的“官民一則、均田均糧”的稅制改革,可謂對症下藥。

簡直是妙不可言!

“李進,你這則諫言於大明有大功,你說說要什麼獎勵。”朱元璋大喜,開口道。

朱標同樣如此,看着李進,滿眼都是楊憲的影子。

中書省。

“相國,伱方纔所講的有關稅制改革的策論真的是那個李進寫的?”胡惟庸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以他的眼光,自然能夠看出這篇稅制改革的策論價值萬金。

“不然你以爲爲什麼他會被太子殿下,特意點爲此次恩科的頭名。”李善長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胡惟庸,開口道。“就在方纔,他又被召進宮了。要是我沒有猜錯的話,此刻他人就在御書房之中。”

“相國,你說咱是不是可以提前將其拉攏進咱們的陣營。這李進一看就是人才,未來必定會受到陛下重用。而且我調查過,他就是馬南山的侄子,算起來本來就是咱淮西一脈的。”胡惟庸開口道。

見李善長沉默不語。

胡惟庸繼續開口道:“相國,如今對咱們來說情勢嚴峻啊。楊憲如今的風頭你又不是不知道,不僅被封大明神侯,太子殿下更是三天兩頭往揚州跑。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抓緊時間籠絡這批首屆恩科的士子,李進就是例子。”

“屬下擔心,要是我們不採取行動,任由楊憲做大的話。劉伯溫、楊憲二人終將進入中書省,取代恩公與屬下,掌握朝廷大權。到那個時候,咱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甚至是過到頭了。”

很顯然這兩年,楊憲的異軍突起,讓胡惟庸慌了。

他原本以爲等到李善長退休後,中書省那個位置,他十拿九穩,可如今看來,遠不是這麼回事。

李善長看了胡惟庸一眼,神情嚴肅道:“惟庸啊,有一點你要牢牢記着。皇上不會讓任何一撥人,主掌朝廷大權的。你等着看吧,只要這個李進真有才幹,能夠起來,很快就將取代楊憲如今的位置。” 御書房。

“此事臣不敢居功。”李進躬身行禮道。

朱元璋和朱標二人,此刻還都以爲李進只是謙虛而已,不過很快他們就意識到自己誤會了。

只見李進繼續開口道:“關於大明如今稅制的弊端,以及稅制改革的方法,全都不是微臣自己想出來的。”

不是李進他想出來的?

那又會是誰?!

好在李進很快就給了答案。

“這些全都來自大明神候、揚州知府楊憲楊大人,我只是負責將他所說的話規整在一起而已,充其量也就只是起到一個裁縫的作用。因此陛下如果真要賞賜的話,那就給楊大人吧。”李進將身子躬得更加低了。

這道策論竟然來自楊憲!

對於這事,朱元璋、朱標父子既感到驚訝,又覺得在情理之中,彷彿這件事本該就是這樣纔對。

果然,這世上哪這麼容易找到第二個像楊憲這樣的大才。

朱標兩眼放着光。

朱元璋看着李進,開口道:“起來了,楊神候有功,你同樣有功。要不是因爲你的這一篇策論,我們也不會知道大明稅制的弊端,咱說話算話,說給你賞賜就給你賞賜。”

“說吧,要什麼賞賜。”

“之前幾個月在揚州小學的教書生涯,讓微臣受益匪淺,如果沒有那段時間的歷練,微臣也絕對無法取得今日的功名。微臣想跟在楊大人身邊繼續學習。”說着李進就跟着跪了下去。

朱元璋看着李進。

在他看來李進絕對算得上是青年才俊,值得培養,將他放在楊憲身邊,不求學個七八成,只要能有三四成本領,那對朝廷都將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咱答應你了,你們這一批進士本就要下各基層衙門鍛鍊,你就回揚州,跟在楊憲身邊好好學本事吧。到時候好做到更好報效朝廷。”朱元璋開口笑道。

“謝陛下!”李進跪恩道。

李進離開後。

朱元璋臉上笑意忽然收斂了起來,他看着朱標,忽然開口道:“老大,你說楊憲明明知道咱大明的稅制有問題,爲什麼沒有和咱說呢。”

聽了朱元璋的話。

朱標心裡“咯噔”了一下。

對於自己的這個父皇,他再瞭解不過了。

朱標連忙開口解釋道:“或許楊卿並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時機去說這件事情,也有可能他打算做好萬全的準備後,再和我們說這件事情。”

看到朱標略微有些緊張模樣,朱元璋笑了,拍拍朱標的肩膀,開口笑道:“老大你放心,我對楊憲沒有意見,方纔只是就這麼隨口一問而已。”

(本章完)

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10章 驕兵悍將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191.第191章 聖人耶?(4k)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67章 血戰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第379章 聰明人有時候要是笨起來,比誰都蠢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182.第182章 欺天了(4k)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26章 十三粒糧食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146章 首富進揚州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366章 暗流涌動224.第223章 燒鵝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37章 徐達買衣第27章 明記甜品鋪198.第198章 父與子(4k)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134章 上山下鄉第28章 風靡京城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49章 古代識字率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8章 製鹽大業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記紡織廠工作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第343章 一日爲師(4k)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26章 十三粒糧食第80章 可堪國師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180.第180章 神機營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50章 鬼才藍玉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180.第180章 神機營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40章 京城紙貴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364章 航海王(4k)157.第157章 壽宴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第387章 身後名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