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瀛州之戰

統和二十二年九月,大遼再次攻入宋境。這一次,蕭燕燕命韓德讓和耶律隆慶留守上京,自己則和皇帝耶律隆緒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僅用了十二日就推進至固安(屬涿州)。蕭懷義和蕭觀音奴作爲先鋒,分別攻破了趙宋順安軍(今河北安新)和遂城,遂城宋軍守將被俘。宋軍主將( 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王超攜二十萬大軍就駐守在唐河(屬今河南安陽)防線,他眼看遼兵大軍來襲卻按兵不動,不攔不追不出擊,以至二十日後蕭燕燕與耶律隆緒從容避開王超的主力軍,從定州東部突破唐河防線率兵進駐城澱(今河北望都),分兵進攻瀛洲、祁州,直指宋軍關南最後一道防線天雄兵(今河北大名東)。

消息傳到汴梁,趙恆不禁驚慌。他趕忙召集親信大臣商議對策,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他建議皇上去金陵躲避戰爭。樞密院院事陳堯叟是四川人,他則建趙恆避戰去四川,說那裡比金陵更安全。趙恆思來想去,拿不定主意,見剛剛升任爲宰相的寇準鐵青着臉一言不發,便詢問他的意見。誰知寇準冷笑一聲,厲聲說:“若臣說,爲皇上出這種搜主意的人,就應該殺了他們以激勵前方的將士!”

王欽若和陳堯叟明知道寇準說的是自己,雖然氣得吹鬍子瞪眼,卻也不敢反駁,他們都知道寇準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氣。當年宋太宗還在的時候,有一次寇準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聽不進去,生氣地離開了龍座要回內宮。寇準竟然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勸他重新落座,聽自己把話講完。

趙恆見寇準態度堅決,便默然不語,寇準見狀繼續說:“如今我大宋天子神武,將帥協和,若皇上親征,契丹人自當遁去。就算他們不退卻,我們也可以阻撓契丹的進攻。現在他攻我守,我們以逸待勞,勝算在握,爲什麼要拋棄祖宗的江山社稷,遠遠跑到江南和巴蜀去呢!?”

趙恆知道寇準說的有道理,況且自己剛剛登基就棄國都難逃也實在有辱祖宗英魂。於是,在寇準的堅決主張下,趙恆決定御駕親征。

此時,蕭燕燕和耶律隆緒的主力已經按計劃合圍了瀛洲。這一次,蕭燕燕下定了決心要將瀛洲收復。爲了趕在宋師援軍到來之前攻克瀛洲,遼軍組織了凌厲的攻事。一批一批的遼兵排山倒海地向城牆發起進攻,密集的弓箭像雨點一樣向城樓飛去,擊鼓聲、吶喊聲、廝殺聲此起披伏,蕭燕燕和耶律隆更是緒親臨城下督戰。激烈的進攻晝夜不停,晚上遼兵們舉着的火把照亮夜空,瀛州城方圓幾十裡幾乎分不出白天黑夜。

然而,令蕭燕燕意想不到的是,小小的瀛州城竟然頂住了遼軍連續十天的強攻!雖然半壁城牆已經倒塌,城樓上密密麻麻扎着遼兵射來的箭矢,每天都有成千上百的宋兵從城牆上摔死下來,但是在守城大將李延渥的率領下,城裡的宋軍利用巨木、滾石、火球和弓箭頑強抵抗住了遼軍的進攻。除了士兵,城裡的鄉兵也加入到戰鬥中,整個瀛州城彷彿從未這樣堅固過。然而這卻大大打擊了自出兵以來就戰無不勝的遼軍的士氣,看着將士們的進攻慢慢變得遲緩,蕭燕燕知道,時間不僅在消耗敵人,也同樣在消耗自己。於是,在連續十天晝夜不停的進攻後,第十一天的晚上,瀛州城終於恢復了久違的平靜。

十月的瀛州寒意初現,清冷的殘月掛在高遠的夜空下,彷彿很久都沒有出現過一樣。戰火終於變成了星星點點的炊火,第一次,人們竟然可以聽見遠處傳來的燕子的低鳴。蕭燕燕身披玄色貂絨,在蕭懷義和王繼忠的陪伴下在營地裡巡查。王繼忠作爲戶部使,負責本次出征的後勤補給,於是也在大

部隊到達瀛州後不久趕到。他奉韓德讓的命令身赴前線,當然也有另一番目的。蕭燕燕舉目四望,見將士們都安靜地坐在地上,三三兩兩,有的在擦拭弓箭遁甲,有的啃着乾糧,有的人在縫補破了的雪帽,有的人已經伏在刀把上入睡,有的則只是空洞地望着遠處發愣,只有那一張張已經有些褪色的旗子依然不知疲倦地迎風飛揚着,好像在證明什麼一般。不知道爲什麼,蕭燕燕忽然感到一陣寒意。

就在這時,瀛州城上忽然傳來低沉的歌聲,一開始好像只是幾個人的吟唱,然後慢慢聲音開始變大變多,最後在空曠的夜空下被寒風吹到了遼軍營地。蕭燕燕不禁駐足細聽,那歌聲低沉哀傷,好似喃喃的訴說,又像輕輕的哭泣,在清冷的寒夜裡顯得更加悲涼。蕭燕燕隱約聽見歌中反覆吟唱的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子明(王繼忠字子明),他們唱的是什麼?”蕭燕燕向身後的王繼忠問。

“回太后,他們唱是‘渭城曲’。這本是唐朝詩人王維的一首詩,後來被譜曲編入樂府。唐朝的時候,受到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擾,朝廷派大量士兵到西北去抵禦。王維的詩講的就是送友人奔赴西北的離別情。臣想,這瀛州城的守城將士,有些是本城人,有些人也許家鄉並不在此,只是因爲戰爭而來到這裡,所以...所以一時起了思鄉的情懷,才唱起了這首‘渭城曲’吧。”

蕭燕燕若有所思,卻忽然聽見自己的軍營裡似乎也輕輕響起了歌聲,彷彿是爲了和城樓上的歌聲相應和一般。蕭燕燕環視四周,見剛剛都各忙各事的士兵們此時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沉睡的人也擡起了頭,仰着一張張還帶着灰土和傷口的臉龐輕輕地哼唱着。他們的目光在黑夜中竟晶瑩發亮。王繼忠聽不懂他們唱的是什麼,蕭燕燕卻聽的很清楚。他們唱的是一首契丹民謠,翻譯成漢語就是“哦,媽媽,我要與你告別,與草原和馬兒告別。記得明年草又綠,我就會回來看你。”

慢慢的,蕭燕燕聽到了抽泣聲,她不知道這聲音究竟是來自城口之上還是自己身邊,就像她已經分不清哪個是城樓上的渭城曲,哪個是契丹民謠一樣。

“太后,臣這就去讓這幫奴才閉嘴!”一旁的蕭懷義說。

蕭燕燕搖搖頭,幽幽說道:“你堵得住嘴,堵得住他們的心嗎?”說罷轉身向御賬走去。王繼忠見時機已到,忙跟着太后進了御賬。

“太后,臣有事稟報。只是,只是臣知道,臣接下來的話也許會讓太后不高興,也許會讓太后猜疑,還可能引來殺身之禍。但,臣還是要說。”

朝廷中漢臣越來越多,蕭燕燕早已習慣了漢人們的心思九曲,於是只淡淡說:“你說就是。”

“是。”王繼忠正色說道,“大遼與趙宋對戰十數年,大遼想奪回關南之地,趙宋想奪回燕雲十六州,可是大大小小的仗打了這麼些年,不可不謂勞民傷財,卻是誰都沒能如意。兵法裡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果有辦法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達到目的,太后爲什麼不一試呢?”

蕭燕燕輕輕挑起眉毛,問道:“你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和談。”見太后沉默不語,王繼忠馬上又說:“宋國太宗的時候兩次大規模北伐,爲的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然而第二次北伐失敗後,太宗實際上就已經轉攻爲守了。到了當今宋主,呃,太后您自然知道,臣跟在宋主身邊日子不短,深知宋主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帝王,

他的野心比起他的父親要小了許多。宋主不止一次在臣的面前提到,‘燕雲十六州歸遼已久,民心已向,若繼續相爭,受苦的只是百姓。燕雲子民亦是漢人,若可平息戰爭,還民安穩,朕願以退消災’。”

見太后依然面無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怒,王繼忠心裡沒底,只得繼續說:“臣知道,太后與皇上此次出兵,是懷着必勝的決心,誓要奪回關南之地。可是,恕臣直言,一個小小的瀛州尚且如此難攻,更何況被宋軍重鎮把手的關南呢。戰爭中,時間是關鍵,大遼二十萬大軍若是一直牽絆在此,對接下來的戰事也是大爲不利。所以,臣斗膽進言,請太后考慮和談的可能!”

蕭燕燕直直盯着王繼忠,彷彿要看穿他的心底。王繼忠不禁低下頭,以爲太后要責罰他,卻聽見太后緩緩問道:“既如此,你可願意擔這個苦差?”

王繼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沒想到事情會進展得這樣順利,愣了片刻忙高興地跪下來說:“只要太后下旨,臣在所不辭!”

“好啊,”蕭燕燕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那你就給你的舊主子寫一封信,請他派來使者,商討和談一事。”

“是,臣遵旨!太后聖明,臣替燕雲的百姓謝太后!”王繼忠興奮得雙頰通紅,咧着嘴退出了御賬。

這時,從帳後慢慢走出一個人,是皇上耶律隆緒。

“母后恕罪。兒子本來給母后請安,見母后不在就在後帳裡等着,無意間聽見了王繼忠的話。母后,真的要同趙宋和談嗎?”耶律隆緒試探着問。

“皇上怎麼看?”蕭燕燕反問。

耶律隆緒思索片刻,沉吟說道:“這一次我們攜二十萬大軍來襲,士氣高昂,準備充足。雖然在這裡遇到了一些阻礙,但兒子有信心,我大遼的騎兵一定可以攻下瀛州,以致關南。兒子看,沒有和談的必要。”

剛剛營地的一幕又出現在蕭燕燕腦海中,她眉頭微微一蹙,問道:“皇上,我們興師動衆南伐,究竟所爲什麼?”

“自然是爲了奪回關南之地。”

“是,皇上說的沒錯。可我們奪回關南爲的又是什麼,爲的是關南肥沃的土地,能夠上交更多的賦稅,供養更多的百姓。”蕭燕燕微微嘆口氣,“關南對於遼宋都至關重要,所以就算我們能佔領關南,宋軍也還會領兵來犯,如此你來我往,無休無止,百姓都被抓去打仗了,哪有時間精力去種地,我們又哪裡來的賦稅呢。無論百姓還是士兵,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戰爭的。”

“難道,母親想放棄關南?”耶律隆緒追問道。

蕭燕燕沉思片刻,搖搖頭,說道:“不,不到最後,我不會放棄關南。但是,也要看趙宋開出什麼樣的交換。皇兒,記住,我們最終的目的從來不是佔領更多的土地。你父皇曾說過,只知開疆擴土卻不知治理,就如同只知放牧不知種草一樣,終有草盡畜忘的一天。我們的目的是爲大遼、爲大遼的百姓爭取最大的利益,如果這個利益可以通過和談獲得,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

耶律隆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有些不甘,這一次御駕親征,他鐵了心要在戰場上做出成績給小瞧他的人看,所以聽到母親要和談,難免有些泄氣。

“那,母后,明日還繼續攻城嗎?”

“當然,”蕭燕燕雙目忽然凌厲一閃,語氣堅定,“明日不僅要攻城,還要比前日更猛烈、更決絕!”

(本章完)

第六節 高麗生變第九節 步步爲營第九節 賢王登基第十三節 后妃爭寵第八節 暗度陳倉第十三節 楊業之難(一)第十三節 圍困幽州第十節 初逢楊業第十節 一鳴驚人第八節 暗度陳倉第五節 暗流涌動第二節 趙王提親第十一節 天意冥冥第七節 驚天陰謀(一)第八節 暗度陳倉第四節 平定西域第十一節 暗布棋局第一節 半途生危第十五節 出奇制勝第十四節 前路未卜第五節 殺機暗藏第二節 趙王提親第三節 初露鋒芒第九節 瀛州之戰第三節 行營擊鞠第一節 微服私訪第六節 皇帝暴斃第二節 趙王提親第十四節 奪子之痛第十六節 雁門守關第十節 試探虛實第四節 高麗豔姬第十二節 二次北伐第十節 母子生隙第四節 高麗豔姬第九節 瀛州之戰第十節 初逢楊業第四節 陰謀政變第六節 請君入甕第三節 初露鋒芒第四節 平定西域第八節 驚天陰謀(二)第二節 宮闈醜聞第十節 試探虛實第三節 承天太后第十二節 澶淵之盟第八節 姐妹反目第十一節 暗布棋局第十七節 以命易和第一節 微服私訪第十節 一鳴驚人第十節 初逢楊業第九節 遼宋交鋒第二節 難抒真情第三節 一後兩妃第十節 入宮爲後第十一節 暗布棋局第三節 承天太后第十五節 薊州遇刺第三節 行營擊鞠第十五節 黃雀在後第九節 遼宋交鋒第二節 榻前託孤第一節 婚宴風波第三節 初露鋒芒第十三節 后妃爭寵第四節 陰謀政變第二節 榻前託孤第十一節 天意冥冥第二節 王妃立功第二節 趙王提親第二節 王妃立功第七節 入主高麗第一節 微服私訪第一節 婚宴風波第十四節 真相大白第五節 南伐徵宋第十三節 舜姬入宮第一節 西域來客第十一節 重歸於好第三節 行營擊鞠第十三節 楊業之難(一)第四節 党項之狼(一)第八節 暗度陳倉第三節 一後兩妃第一節 婚宴風波第十節 一鳴驚人第二節 難抒真情第十二節 相敬如賓第十一節 暗布棋局第四節 党項之狼(一)第六節 遂城之戰第二節 榻前託孤第八節 暗度陳倉第八節 暗度陳倉第十二節 相敬如賓第七節 驚天陰謀(一)第十三節 圍困幽州第三節 太妃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