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

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

彭鴻禧在魔都呆了三天的時間,等到新型無鉛納米複合重構核防護材料的初步測試結果完成後,才返回京城。

跟着一起去京城的還有徐川。

同時帶走了兩份不同防護材料,也帶走了針對兩種材料的初步測試結果。

一方面是對這些階段性成果做一個彙報。另一方面則是去商議一下一個月後的諾貝爾獎。

現在已經十一月份了,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就要開始了。

雖然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歐洲,並不在米國,相對來說要安全很多。

但以他現在的年齡加成就,出國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了。

所以他得去找高層商議一下,看看怎麼處理。

再次來到京城,下榻的地方依舊是的緊挨着故宮的那座酒店。

將行李什麼的丟到酒店後,鄭海載着徐川趕往了科學技術蔀所在的辦公大樓。

這一次來京城,倒不是和上次那個人見面的。

一個階段性成果,沒必要驚動那位。

或許他知道,但作爲,手中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更多,能在背後支持科研人員的工作,就已經足夠了。

“徐教授,歡迎!”

科學技術蔀的辦公大樓下,蔀長秦安國親自迎接徐川,身旁站着兩位老人。

“秦蔀長,又見面了。”徐川笑着迴應。

“來來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都是咱們國家科學院的院士。”秦安國笑着讓開身位,給徐川介紹身邊的兩位老人。

“這位是王中王院士、國際核能領域的著名學者,是固有安全特性的先進核能系統方面的頂級學者,國內核電站的高溫氣冷堆技術、循環冷卻水系統均出自他手。”

wωw✿тт kдn✿C○

“這位是姜聖階姜院士,咱們國家的核工業功勳,參與過兩彈研製,指導過核電站及配套核燃料安全循環系統的研製,爲咱們國家的核安全做出過巨大貢獻。”

聞言,徐川神色一正,恭敬的和兩位老人打招呼:“王院士好,姜院士好。”

王中和他握了握手,笑道:“英雄出少年,早就聽說過徐教授的名字,今日一見,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年輕。”

徐川笑道:“王老過譽了,和您相比,我還差的很遠。”

一旁,姜聖階走上前,沒客套的直接問道:“聽秦蔀長說,你研發出來了一種新型抗核輻射材料?”

徐川點頭,道:“做的確做出來了一種新型材料,不過目前還只是做了一些初步測試,最終結果如何,還沒有完全定下來。”

“有帶材料過來嗎?”姜聖階院士緊跟着詢問道:“或者我能去你那邊看看嗎?”

一旁,秦安國解釋道:“姜院士和王院士最近在合力做一個國家核能安全項目,需要用到一些核能防護方面的技術和材料,而一些傳統的核防護材料無法匹配。”

“徐教授您這邊不知道方不方便,方便的話,等您那邊的成果出來後,科學技術蔀這邊走一個申請,申請一下部分材料內部使用,您看可以嗎?”

徐川恍然點了點頭,道:“這沒什麼方不方便的,相關的材料我讓魔都研究所那邊郵寄一點過來就行。”

“只不過目前這種新型材料還沒完成測試,穩定性、效果方面我無法保證。”

姜聖階急迫的臉色舒緩了下來,帶上了笑容:“那就麻煩徐教授了,相關的測試我這邊會做的,不會讓伱擔上麻煩的。”

徐川點了點頭,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本就是國家全資的項目,做出了什麼成果,其知識產權也是歸屬國家的。

取自於國,用之於國,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至於麻煩什麼,他並不擔心。

在國內的學術界,能給他找麻煩的,沒幾個。

一行四人在門口寒暄了一會,在秦安國的帶領下,進入了科學技術蔀的大樓中。

辦公室中,徐川接過助理遞過來的茶水,放到了一旁的桌上。

“秦蔀長,我這次過來,主要是兩件事。”

他也沒有耽擱時間,直接進入了正題,畢竟雙方都是大忙人,沒那麼多的時間閒聊。

對面,聽到這話後,秦安國坐正了身姿,認真的開口道:“您說。”

“第一個是有關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的,目前核能項目已經進入了正規,第一階段的成果已經做出來了。”

“接下來的研究,無論是從科研資金,還是實驗材料等方面,都需要支持。”

秦安國點了點頭,道:“這些都沒問題,您放心,國家對於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一定會鼎力支持。”

他都沒問徐川需要多少資金和什麼幫助,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這不僅僅是前不久諾貝爾獎帶來的巨大名聲,也是因爲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拿出了階段性的成果。

無論是‘晶態鉺鋯酸鹽’材料,還是後續的無鉛納米複合重構防護材料,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第一批十個億的資金投入,這兩種材料隨便來一種,都足夠抵住投入了。

此外,更關鍵是,申請這些東西的人,是徐川。

這個名字,就足夠了。

全世界第一位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雙獎得主,年僅二十一歲,七大千禧年難題的解決一系列的成就,放到任何一個國家都足以讓那個國家對他大力投入支持了。

一旁,徐川接着道:“第二件事是關於諾貝爾獎的。”

“諾貝爾獎?”秦安國略帶疑惑的看了眼徐川。

徐川點了點頭,開口道:“雖然獲得諾獎是一件很讓人高興的事情,但它的頒獎典禮在國外,如今我手上掌控着一個核能項目,不知道是否應該出去領獎。”

“如果去的話,安全方面該如何保證。前不久伊朗的核能物理專家莫名死亡的事情,相信秦蔀長也有所瞭解。”

他直接開口挑明瞭事情,詢問上面是否該去領獎。

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對如今的他,亦或者華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既然獲得了,沒道理不去拿回來。

但是考慮到一些其他的東西,安全方面需要做到保障。

聞言,秦安國臉上露出了釋惑的笑容:“這方面您放心,國家已經考慮過了的,安全問題不是問題,到時候會有人保護您的。”

“而且我們也不是伊朗,在您這種國際知名學者身上,沒人敢做手腳。”

“除非,他們想直接掀起戰爭!”

頓了頓,他接着道:“當然,安全方面也不是小事,如果乘坐飛機出入不保險的話,我們這邊其實還有另一種方案。”

“什麼方案?”徐川好奇的問道。

“火車!”秦安國口中吐出兩個字。

“從京城到科斯莫,有一條專用的火車線路,可以直達歐洲,雖然用的時間長一些,但比飛機更加安全,也更容易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這是一條備用方案,如果徐教授您不介意浪費一些時間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坐火車過去。更安全。”

聞言,徐川恍然點頭,他聽說這列火車,好像是可以直接從京城直達科斯莫,是一趟旅遊列車來着,沿途風景很不錯。

相對比乘坐飛機來說,火車的確更加安全一些。

即便是路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那也是在地面上。

不像飛機飛在天上,出了什麼問題,那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解決掉核能項目後續的資金髮展與諾貝爾獎兩件事,徐川也放鬆了不少。

在京城呆了兩天的時間,和王中與姜聖階兩位院士交流一下關於核能項目方面的安全保護,以及去水木大學看了看妹妹徐曉後,他返回了金陵。

‘晶態鉺鋯酸鹽’材料和無鉛納米複合重構防護材料都已經進入了測試中,核能研究所這邊的工作暫告一個段落。

其他人正常上班解決後續事情,徐川則前往了自己購買的‘川海材料研究所’。

冷落了這邊一個多月的時間,也該去看看電解液和人工SEI薄膜的研發進度如何了。

雖然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這邊的人員配置比如核能研究所這邊,但鋰電池的材料研發,難度與複雜度可沒有核輻射防護材料的研發那麼高。

而且有他之前留下的理論和指點,研發進度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在實驗室中找到樊鵬越,徐川詢問了一下兩個項目的研發情況。

“電解液的研發速度比如人工SEI薄膜的研發速度要快一些,畢竟它比人工SEI薄膜要簡單不少。”

“目前已經有初步的成品了,目前正在對其進行測試,測試沒問題的話,就能組裝到完整的鋰電池上,進行充放電實驗了。”

“至於人工SEI薄膜的研發,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具體時間不確定,這邊研發出了點問題,正在想辦法解決。我正準備給你發郵件告訴你這事來着的。”

辦公室中,樊鵬越對這段時間以來的項目進度做了一個簡要的彙報。

“出了什麼情況?”

聽到人工SEI薄膜的研發出現問題,徐川有些詫異的問道。

按道理來說,在他提供了詳細的路線與方法的情況下,研發應該一路無阻纔對。

樊鵬越:“前段時間于振研究員弄出來了一份SEI薄膜成品,但遺憾的是,這份SEI薄膜的性能方面並未能達到你之前的要求。”

“檢查測試發現,這種人工SEI薄膜雖然能做到避免鋰枝晶的形成,但它無法徹底驅散鋰離子在負極聚集。”

“理論上來說,它的確解決了鋰枝晶問題,畢竟鋰枝晶不會再形成了,但實際上,因爲鋰離子在負極的疊加,同樣會造成庫倫效率降低,並最終導致電池壞死.”

“檢測結果呢?我看看。”

對於于振弄出來的人工SEI薄膜,徐川很感興趣。

雖然他對於鋰電池並沒有什麼太多的研究,不過可以從材料學和數學的角度來對鋰電池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

這是絕大部分材料學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因爲他們沒有那麼深厚的數學功底。

“稍等,我這就打印一份過來。”

樊鵬越應了一聲,匆匆離去,不過沒一會,他就帶着一份文件重新趕了回來。

徐川接過尚有餘溫的打印紙,聞着上面的墨香翻閱了起來。

從上面記錄的數據,從測試結果來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人工SEI薄膜的確算是解決了鋰枝晶問題。

但析鋰問題與鋰聚集問題它依舊未能解決。

所謂的析鋰,和鋰電池運行有關。

鋰離子電池在充電時,Li+會從正極脫嵌並嵌入負;

但是當一些異常情況出現,比如負極嵌鋰空間不足、Li+嵌入負極阻力太大、Li+過快的從正極脫嵌但無法等量的嵌入負極等異常發生時,Li+就無法嵌入負極了。

這時候的Li+只能在負極表面得電子,從而形成銀白色的金屬鋰單質,這也就是常說的析鋰。

鋰枝晶其實就是析鋰的一種。

而當過多的鋰離子聚集在負極形成析鋰時,不僅使電池性能下降,循環壽命大幅縮短,還限制了電池的快充容量,並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等災難性後果。

此外還會造成的電解液中的鋰離子過度消耗,從而造成庫倫效率越來越低。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鋰離子電池容量是呈指數衰減的。

如果電池的每圈的庫倫效率是99%,那麼循環100圈後,它的容量保持率就是36.6%。

也就是說100Ah的電池在這種情況下循環100圈只剩下36.6Ah的容量。

而他手中的這份資料,顯示出的析鋰效應尤爲嚴重。

因此進而造成了組裝的電池庫倫效率僅有99.91%左右。

這個數值聽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實際上並不高。

拿最出名的某果手機的電池舉例,大部分的正常的電池在正常條件下運行,當充電週期數達到500時,電池最高可保持初始容量的80%。

也就是說電池循環500圈,容量保持率在80%,換算成庫倫效率約爲99.96%。

低了足足0.05個百分點,這意味着如果應用這種人工SEI薄膜,鋰枝晶問題是解決了,但電池的充放電數次會降低超過兩百次。

解決了鋰枝晶問題,的確能提升電池容量。

但因此大幅度降低電池的使用壽命,這完全是不值得的。

(本章完)

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837章 除了他,沒人有這麼強悍的數學能力了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587章 不愧是傳說中的那個人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114章 真正燒錢的科研項目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683章 徐川:我也要上去!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98章 建模完成第958章 C粒子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872章 沒人投稿?簡單!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43章 邀請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1000章 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地位第867章 CRHPC機構的新成果,強電統一理論進一步驗證第893章 在月球上修建太空電梯?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第816章 中秋佳節,特殊的祝福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755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758章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禦護盾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90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675章 啓動載人登火工程!第411章 那就只有得罪他一次了第569章 高斯獎!第532章 NPP猜想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68章 物數雙修第913章 能拿諾貝爾獎的,都是這種怪物嗎?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025章 遇事不決找‘許願石’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80章 再上熱搜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211章 大會開幕(補更)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262章 米國的調查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