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
第一批‘晶態鉺鋯酸鹽’材料的初步測試花費了近一週的時間,測試結果讓人相當的振奮。
無論是從各種輻射的屏蔽率,還是從晶界破損率及晶界重構速度來看,這種新型材料的性能都相當優秀。
相對比以前華國使用的核廢料存儲陶瓷來說,‘晶態鉺鋯酸鹽’防護材料的性能整體提升了近百分之五十以上。
使用年限方面的提升更是誇張。
如今的核廢料存儲陶瓷亦或者其他材料,即便是沒有外界環境干擾,在面對帶有強烈核輻射的核廢料時,使用年限大部分都在數百年或者千年的時間。
超過這個時間,因核輻射的影響,存儲容器會出現破損、裂解等問題。
但新型‘晶態鉺鋯酸鹽’材料的使用年限,經過初步測試後得到的數據判斷,保守估計也在萬年以上。
這一結果,甚至驚動了核能研究所的‘顧問’彭鴻禧院士,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後,親自從京城坐高鐵趕了過來。
看到彭鴻禧,徐川才意識到,自己弄出來的這種新型核防護材料,重要性似乎遠超他自己先前的預估。
之前他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後續的核心技術上,對於‘晶態鉺鋯酸鹽’材料並不是很重視。
畢竟固態陶瓷系列的防護材料用途並不是很廣泛,它能隔絕輻射,但需要一定的厚度,這也就限定死了一些用途。
除了核工程建築以及存儲核廢料等有限的用途外,其他領域基本很難應用上。
而防護材料中,能做到和‘晶態鉺鋯酸鹽’材料同等屏蔽效果的材料並不少,只是使用年限少一些而已。
一千年的使用年限,和一萬年的使用年限,對於人類而言,其實差別並不大。
再加上在後世,核廢料已經成功變廢爲寶,不需要再長時間的存儲,所以針對核廢料存儲的材料,在他眼中重要性遠沒有那麼高。
但他忘了現在才2018年,在這個年代,核廢料是讓各國頭疼不已的污染物。
無論是保存還是處理,都是難中之難。
‘科學院魔都原子核研究所’中,彭鴻禧親自上手對一塊‘晶態鉺鋯酸鹽’材料進行輻射檢測。
拿到測試結果後,老人看着眼前的青年發出了一聲感嘆:“厲害啊,這就是你此前提到過的原子循環理論吧。”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從湊齊研發團隊到現在,也就不到三月的時間。
兩個多月,研發出來一種性能比傳統對抗材料更優異的新型材料,這簡直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更讓他驚訝的,是此前徐川從未做過任何相關的材料實驗。
這份‘原子循環’理論,是他在腦海中冥想構思而成的。
這纔是最可怕地方。
材料實驗,向來都是變數最大的實驗之一。
無窮無盡的配比,稍微差一點結果就可以說截然不同。
有時候,哪怕配比只差0.01,弄出來的新材料可能就是廢料。
一種新材料的研發,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今的那些大型材料研發大廠,哪一個不是有着幾十年的積累?數據庫中哪一個沒有堆積着龐大的材料數據?
單純的從腦海中進行推測,就能弄出一種新型抗輻射材料。
這簡直打破了他以往對材料研究的所有認知。
彭鴻禧都有些忍不住想切開徐川的腦子看看了,看看裡面是不是裝了個超級量子計算機。
這種非人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他居然做到了。
或許這有些運氣的成分在裡面,但材料研發這種事情,本來就屬於碰運氣的事情。
運氣好,一次配比就能搞定所有。
運氣不好,實驗個上千次都找不到正確的合成路線。
對面,聽到彭鴻禧的誇獎,徐川笑了笑,道:“這只是原子循環理論的基礎應用,它的缺陷還是很大的。
“比如最終定型後會硬化,而固態的材料無法適應很多的核防護需求。還有針對中子輻射和伽馬輻射的屏蔽率不高等。”
彭鴻禧搖了搖頭,道:“你的要求太高了。中子輻射和伽馬輻射的穿透力是所有輻射種類中最強的,這也是全世界輻射防護中最大的難題。”
“這種新材料已經很優秀了。如果用於普通的核廢料存儲,就目前的測試結果來看,它已經完全夠用了。原子循環-晶界重構,能夠讓它保存核廢料上萬年的時間。”
徐川笑了笑,道:“走吧,我帶你去看看我最近的新研究-無鉛納米複合重構防護材料,在我看來,它比‘晶態鉺鋯酸鹽’材料更加優秀,是用來製造防護衣的”
聞言,彭鴻禧臉上露出一絲驚訝,有些詫異的問道:“防護衣?無鉛?”
徐川點了點頭,道:“對,無鉛,原子循環理論並不依仗鉛金屬的高密度性來做屏蔽。”
彭鴻禧感興趣道:“有成品了?”
核輻射防護服是必不可少的核生化救援裝備。在覈輻射風險、核氣溶膠污染、生物化學環境污染等風險自然環境下的當場處理和搶險救援工作人員應用。
通常在人們的印象裡,核輻射防護材料往往離不開厚重的鉛。
例如,醫院X射線檢查室所用的防護門就是由鉛材料製造的。
亦或者就目前的核防護材料來說,如果是用於科研人員或者工作人員穿戴的防護衣,可以說基本都是含鉛的。
鉛能隔絕掉大部分的輻射,屏蔽性能優秀這點不用說。
但其實缺點也很明顯,首先是重,鉛的密度很高,摻雜了鉛材料的防護衣肯定是相當重的。
畢竟是用於面對核輻射,摻鉛太少起不到什麼防護作用。
但摻鉛多了,重是肯定的。
一件防護衣,比如軍用級防輻射服,重量在十五六公斤以上。
其次鉛有毒,鉛的生物學毒性對環境不友好。
特別是在高濃度的核輻射環境中,一件鉛防護衣的工作時間並不長,而遭受到污染後,無法重複利用只能廢棄掉等等。
因此鉛防護衣的使其應用範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目前而言,除了鉛防護衣外,並沒有什麼太好的其他防護衣。
核輻射的防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重大的難題。
無鉛的核輻射防護服,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帶着彭鴻禧,徐川朝着自己的實驗室走去,一邊走一邊迴應。
“完整的防護衣目前還沒有,最新的成品昨天才做出來,目前只有不算很大的一塊類布料,還沒走測試,具體結果還需要一段時間。”
“用的什麼材料?大小厚度重量如何?”彭鴻禧迅速問道。
徐川:“大小差不多在五十*五十釐米,厚度在一點三釐米,重量在一千零百七十三克。”
彭鴻禧算了算,開口道:“零點二平米,兩斤多一點,如果按照一件防護服使用五尺的布料縫製,再考慮頭盔手套及一些其他的物品,總重量差不多在八到十斤左右。”
“相對比以前三十斤往上的鉛防護服,伱這足足輕了數倍。要是屏蔽輻射效果能達到鉛防護服的標準,那就可怕了。”
徐川笑了笑,道:“等走完測試就知道了。”
對於這種新型無鉛納米複合重構核防護材料,他很清楚具體的防護性能,肯定比鉛摻雜防護服要好,不然上輩子他又怎麼利用這種技術解決核廢料這個問題。
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技術,可是拿到過諾貝爾獎的科技。
一項諾獎級別的成果,還是自然科學獎中最重要的物理獎,其價值與重量自然是驚人的。
帶着彭鴻禧,兩人一路來到實驗室中。
徐川打開一個材料保存箱,從裡面取出一塊摺疊着的類布材料,遞給了跟在自己身後的老人。
彭鴻禧接過材料,入手,這種材料的柔順手感就讓他驚訝不已。
“不可思議,這柔順程度,你不說我都以爲是用來製造衣服的布料,太柔軟了。”
彭鴻禧摸着手中的防護材料忍不住的驚歎。
要知道核防護材料一般都是摻入了鉛、銀、硼等各種材料的,畢竟只有這些材料,才能夠吸收或屏蔽射線。
但對應的,這些材料的性質,也會導致核防護服變的笨重,粗糙等等。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可眼前的這塊防護材料,完全顛覆了他以往的認知。
如果拋開厚度,它就像是一塊布料一樣,它甚至可以像衣服一樣摺疊起來,簡直不可思議。
徐川笑了笑,道:“您老說的也太誇張了點,和傳統的核防護服材料相比,它的確柔軟不少,但要說和布料一樣,那還是比不了的。”
彭鴻禧感嘆着搖搖頭,道:“顛覆性的成果,你是怎麼做到的?它的原料是什麼?”
“原料以氧化釓、碳化硼、高密度聚乙烯、氟鋯基鹽爲主,利用氧化釓的高吸熱與高中子吸收截面,結合硼與鋯的對各種輻射屏蔽爲基礎原理。”
“採用偶聯劑對氧化釓進行表面改性處理,提高了其在基體內部的界面相容性和彌散性,使輻射粒子更充分地與材料內部的功能組元相互作用從而迅速衰減.”
“理論上來說,它具有屏蔽絕大部分射線的能力,且有良好的中子輻射屏蔽與伽馬射線屏蔽性能。”
對於這種新型防護材料的原理和製造過程,徐川並沒有什麼隱瞞。
眼前的這位老人,完全是信得過的。
聽完徐川的講解,彭鴻禧略帶渾濁的眼眸動了動,思索了一番後開口道:“真是精妙的想法。”
“利用釓·氫·硼體系對中子進行慢化和吸收,利用輕、重核與中子的相互作用特性以及釓和硼的高熱中子吸收截面特性,使高能入射中子與釓產生非彈性碰撞,與氫、碳、氧發生彈性碰撞直至成爲熱中子,最後被釓和硼吸收。”
“而原子循環技術,能利用輻射能對碰撞後的產生的破損粒子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復,使其循環利用,大大提升了它的壽命與防護性能。”
“這條思路,簡直完美。”
徐川笑着點頭,這條思路,不僅僅是核防護材料的核心。
更是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技術的核心。
利用這項技術製造出來的特殊的半導體材料,能收集核廢料中的散亂輻射,進而將其轉變成電能,實現真正的變廢爲寶。
“對了,聽說你最近還在研究鋰電池?”
摸索了一番手中的新型防護材料後,彭鴻禧將其鄭重的交還給了徐川,好奇的詢問道。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小打小鬧罷了。”
他收購川海材料研究所的事情,並不是什麼秘密,彭鴻禧知道這個消息很正常。
“研究哪方面的東西?”彭鴻禧問道。
頓了頓,他接着補了一句:“別誤會,我不是想打探你的機密,不方便說的話也沒什麼。”
徐川擺了擺手,笑道:“有什麼機密不機密的,主要是電解液和人工SEI膜方面的東西。”
“電解液和人工SEI薄膜,你這是奔着鋰枝晶問題去的啊。你這兩頭分散,精力忙的過來嗎?”
彭鴻禧唸叨了一句,看向了徐川,這個年輕人的野心可真不小。
鋰枝晶問題,已經困擾了工業界幾十年了。
全球各國研究這個問題的研究所實驗室高校無數,但至今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進展。
數學,真的有這麼大的魔力嗎?
先是計算出一種核輻射防護材料,而後又是鋰枝晶難題。
雖然他不確定鋰枝晶難題是否能被解決,但在今天看到這個核能實驗室中的一些成果後,他對眼前這個青年有了股莫名的信心。
彷彿他插手的領域,問題都將不是問題。
徐川笑了笑,道:“其實那邊還好,我找我導師要了個人,我師兄那邊在負責管理研究所。”
“我只不過是提供了一些理論方法而已。”
“年輕就是好啊!精力旺盛。”
彭鴻禧沒再追問,感嘆了一句。
徐川笑道:“彭院士您也還年輕啊。”
彭鴻禧笑着搖頭,關切道:“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可以來找我,別一個人撐着。”
“聽說前段時間你在實驗室裡面連續熬了好幾天,諾獎電話都錯過了。”
“你還年輕,要注意身體,不需要那麼拼,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