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

如今大恆統一軍正處於關鍵時期,後方的兵工廠因爲轉產而降低產量的話,是部隊不能接受的!

成本,轉產麻煩等諸多因素,都是導致了新型十一毫米羅安四型步槍的設計雖然整體完成了,但是依舊只能處於繼續研發,測試的階段,頂多就是小規模生產,但是想要全面轉產的話,難度非常大。

如今軍械部和南州武器公司下屬的幾個大廠家商議過後,準備採用折衷的辦法,就就是福元軍械廠、羅安兵工廠這兩家羅安三型步槍的主力生產工廠,依舊全力生產羅安三型步槍。

而修復重建的紫勝州第一機器局下屬的步槍廠,重建修復過程中直接把生產線改裝爲羅安四型步槍的生產線。

同時對之前沒有大規模生產羅安三型步槍能力的東定州第二兵工廠,曲陽州慶德兵工廠進行技術升級改裝,改造後直接生產羅安四型步槍。

等到這三家本來就無法生產羅安三型步槍的兵工廠,完成技術升級改造,並開始大規模生產羅安四型步槍後,福元軍械廠和羅安兵工廠再進行轉產。

最後徹底停產羅安三型步槍,全面轉產羅安四型步槍。

怎麼說呢,是既要生產新型步槍,也要維持老步槍的產能。

畢竟這戰爭可是不會停下來的,部隊對槍械的需求是一天比一天大呢,後方的兵工廠必須需要維持供應,不能因爲轉產耽誤時間。

也好在南海州自身的國防工業強悍,僅僅是依靠福元軍械廠一家,其產能就能夠達到月產達到一萬八千支羅安三型步槍,羅安兵工廠那邊也能夠提供月產三千支,總產量達到了兩萬一千支。

這還是不加班加點的情況下,如果加班加點,不惜成本的話,那麼這個產量還能進一步提升三萬支以上。

有了這樣的底蘊,才能夠對新佔領的幾家兵工廠進行技術升級改造,爲後續大規模量產羅安四型步槍做準備。

受到成本和時間等諸多限制的武器,也不僅僅是步槍,火炮方面同樣如此。

如今大恆統一軍使用的主力火炮,乃是五十一年型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榴彈炮、一百五十毫米短管榴彈炮、五十二年型一百毫米加農炮。

但是吧,實際上南州機器局主導的火炮研發團隊,已經成功研發了性能更先進的火炮。

比如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人家南州機器局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項目組,都已經是搞出來了一款七十五毫米三十倍口徑的野戰炮了,有效射程達到了七千五百米。

這個有效射程幾乎和現役的一百毫米加農炮相當!

但是然並卵,陸軍直接把這所謂的新型火炮拋棄掉,只是作爲技術儲備。

因爲這玩意是不管是炮管原料,還是加工都是大量採用新技術,真要生產的話,生產成本會高昂無比,預計純生產成本,會超過兩萬恆元一門。

這個成本陸軍方面是絕對無法接受的,現在的二十倍口徑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成本才兩千三百恆元呢。

這價格都不是說一倍兩倍的漲了,這是七八倍的漲了。

更關鍵的是,這玩意的不僅僅價格高,而且預計產能會非常有限,因爲良品率低,估計南州機器局那邊一個月也就只能生產個十幾二十門。

這點產量有什麼用?

現在南州機器局那邊的五十一年型七十五毫米野戰炮生產線,月產一百五十多門呢,而就這,其實也只佔據了南州機器局的一小部分產能而已。

南州機器局的大部分產能,實際上都是用來生產大口徑陸軍火炮以及艦炮的。

以南州機器局的實力,一個月都只能搞個十幾二十門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這簡直是無法忍受。

於是乎這個所謂的新型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就是被這麼無情的拋棄了。

從這也可以看的出來,大恆統一軍搞新式武器的時候,並不是說單純的追求性能的,還得兼顧成本以及產能,甚至後兩者比性能更重要。

現在的重機槍也同樣如此!

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正式量產型的重機槍性能還不如原型槍的緣故……

隨着軍械部的負責人把這量產機槍介紹完畢,機槍部隊的將士們當場就演示了一番重機槍的試射。

當看到重機槍噴出密集子彈,直接把前方的一顆大樹直接打的攔腰而斷的時候,林子然一邊微微點頭一邊鼓掌,身旁的吳冠林道:“大人,現在我已經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等會的演習裡,這機槍到底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了。”

林子然道:“你會看到的!”

大概兩個小時後,演習的場地重新被佈置完畢,部分防守部隊的陣地前,被架設了鐵絲網!

一切準備妥當後,演習開始了!

演習分爲進攻方和防守方,防守方以警備師第四團爲核心,配屬一個炮兵營作爲支援火力,額外再加強了一個機槍連,使得其擁有八挺重機槍,設定該部隊佔據了一片丘陵高地,扼守交通要道。

進攻部隊就是警備師剩下的三個團以及騎兵團,三個炮兵營,以打通交通要道爲戰略任務。

這一場演習裡,演習的重點方位就是左前方的一片高地,該高地其實不算山頭,更算是一片了連續的低矮山丘,但是其西邊就是架設的鐵路線以及伴隨的公路。

同時該高地還可以俯視正面的一大片區域,射界良好,可以部署火炮以封鎖鐵路線以及正面戰場。

警備師第三團作爲防守部隊,就是以這個甲一高地爲核心部署防線的,把炮兵營一股腦的都放在了這個山頭的反斜坡上,並再去山頭構築了壕溝防線,部署了一個機槍連,另外有一個步兵營。

而演習剛開始,進攻部隊的指揮官,自然是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甲一號高地的戰略地位,利用兵力優勢,直接分兵,用部分兵力牽制住了第三團的其他兵力後,調集了一整個團的兵力以及大部分火炮對該片高地發起猛攻。

演習前中期,一切都很正常,進攻部隊分兵順利,迂迴機動順利,成功切斷了防守部隊甲一號高地和北側友軍的聯繫。

緊接着就是對甲一號高地發起猛烈炮擊,掩護步兵發起進攻,但是隨後的進攻結果卻是讓人大跌眼鏡。

第七百八十二章 電氣化的開端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七百九十章 汽車新時代第九百零六章 挑戰全球海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一輪肯恩內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陰影第六十四章 誰給你們勇氣來敲詐老子的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九百零六章 挑戰全球海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第一工業國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九十章 這素質就是牛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一百四十章 署理少卿第七百二十一章 怕死的丁權坤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八百九十三章 飛艇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二百六十七章 職部願爲大人效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四百三十五章 奧爾王國採購第一百六十七章 乾脆綁幾個回來算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九百三十三章 克魯爾王國的潛在矛盾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二百四十六章 貨比貨得扔第六百七十章 小弟都保不住還怎麼在藍星混啊第四百零七章 安隆郡內亂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第三百七十七章 崔向德的答案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型戰術的曙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一百一十一章 散財童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八百一十六章 藍星第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坤就這麼完蛋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九百三十四章 封鎖王國島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全球海軍即將迎來變革(加更)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恆帝國的老朋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五百九十二章 近海進攻戰艦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七百三十三章 混亂的藍星局勢第八百一十一章 第一經濟大國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一百一十二章 他們瘋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八十三章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第六百一十二章 投誠談判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換成我早就撤了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七百四十章 博瓦海戰(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彆扭的戰爭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七百零一章 京州級戰列艦服役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恆人又發瘋了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