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

吳冠林乃是一個職業老軍官了,當林子然說到交叉火力的時候,他就在腦海裡浮現了相關的場景,然後就知道,要形成這種交叉火力的話,對機槍數量的要求是會比較高的。

而目前大恆統一軍,陸軍方面初步制定的機槍編制,是每個步兵團配屬一個機槍連,轄六挺重機槍,一整個師下來,也才裝備二十四挺而已。

騎兵師稍微少一些,預計配屬十二挺重機槍。

饒是這樣,全軍下來也需要一千多挺重機槍了。

這還不算海軍呢,海軍那邊也已經確定大規模配屬重機槍,作爲戰艦的近距離火力使用,海軍那邊的初步需求至少也是數百挺以上。

陸海軍加起來,如果要滿足現有的初步編制,就需要超過兩千挺重機槍。

而目前重機槍剛進入量產階段,月產量就那麼百挺左右,哪怕是後續還能再擴大產能,但是想要做到現有部隊的全部滿編,恐怕也得大半年的時間甚至更久。

如果大規模採用交叉火力模式,對機槍的數量就會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但問題是,沒這麼多重機槍啊!

想着這些的時候,吳冠林已經是開始考慮,是否可以把各部隊的重機槍集中起來使用了,比如說在某個戰役裡,把全師的重機槍都集中起來,配屬給一個團使用,以集中火力。

而林子然現在,顯然是不會和吳冠林一樣,考慮這些細節問題的。

他只管提出一些前瞻設想,具體怎麼做到,那就是技術人員和手底下將領們的事了。

此時林子然既然說起了這重機槍,很自然的也就說起了鐵絲網:“前段時間我也跟你們說過了鐵絲網,就是那種帶倒刺的鐵絲網。

如果是在我們的陣地前方架設鐵絲網防線的話,可以有效阻礙敵軍快速越過,留給我方將士充足的射殺時間,應該能夠進一步突出重機槍的威力。”

“試想一下,如果是敵軍對我們發起衝鋒的話,走到一半就被鐵絲網所阻攔,雖然他們通過部分方法可以破壞這些鐵絲網,但是這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裡,我們的重機槍卻是能夠源源不斷的朝着他們傾射子彈,這敵人怕是來多少就要死多少!”

林子然自然是清楚重機槍和鐵絲網以及壕溝所組成的強大威力的!

這些年他搞出來了壕溝,後裝線膛步槍、火炮,現在連機槍也是弄出來了,自然也不會忘記鐵絲網。

年初的時候他就讓軍械部門弄這種鐵絲網了,而這玩意基本不存在什麼技術難度,唯一的限制就是鋼鐵產能以及加工能力,而這點鋼鐵產能和加工生產能力,對於目前的林子然控制下的工業體系而言,一點問題都沒有。

此時吳冠林道:“鐵絲網其實我們上個月開始就已經正式裝備了,之前北線的局勢比較緊張,已經是生產了一批送往北方前線了,不過還沒有大規模實戰效果反饋。”

林子然道:“這一次演習也加上!”

林子然覺得有必要繼續強調新時代戰爭的特殊性!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的時候我們打仗還用滑膛槍炮呢,現在雙方都有後裝線膛武器了,北邊那些人現在裝備的後裝火炮可不少了。”

“時代不斷的在進步,武器也是不斷的變化,戰術同樣也是在不斷的變化,我們必須時刻關注這種變化,及時跟上這種變化,甚至引領變化!”

因爲臨時要加鐵絲網,所以今天預定的演習需要推遲幾個小時,林子然也不着急,趁着這個時間先是去看了機槍部隊的一次實彈射擊訓練。

軍械部的人介紹着:“這是我們根據原型機槍進行多次改進之後的正式量產型號,依舊統稱五十三年式重機槍,對比早期的原型槍,現在的正式量產型號提高了可靠性。”

“同時爲了節約成本以及降低量產難度,對部分結構進行了再設計,也替換了一部分材料,量產型號的精度略有降低,重量略有提高。”

“但是這些簡化之後,我們卻是能夠降低至少百分之二十的生產成本,同時產能上能夠再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

林子然點點頭道:“考慮到成本和產能,這樣的性能減弱是可以接受的!”

一項武器,其實不一定非要說性能最頂級的,而是要在性能和成本以及產能上進行取捨,最好就是便宜又好用……

類似的情況在大恆統一軍裡普遍存在,比如說步槍上,其實福元軍械廠那邊很早就搞出來不少的新技術,其中好幾項關鍵技術都能可以有效的提升精度以及槍管壽命,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用上,爲啥?

因爲這樣會大幅度提高現有羅安三型步槍的生產成本,因爲工藝的提高,也會影響到產能。

如其應用大量的新技術,其提升羅安三型步槍的性能,還不如直接把精力放在十一毫米口徑的新型步槍上呢

實際上去年的時候,軍械部的槍械司就已經有好幾種新型步槍的設計了,選定了其中的一款十一毫米口徑的新型步槍作爲預定的下一代制式步槍使用,初步定型爲羅安四型步槍。

這是一款十一毫米口徑,在諸多設計上依舊沿用了羅安三型步槍,其實說白了,就是羅安三型步槍的口徑縮小版本,這從名字就能看的出來,羅安四型步槍。

沿用諸多舊設計,這倒不是出於性能上的考慮,而是出於降低轉產所需要的改裝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同時也是爲了加速研發所需時間,後續士兵們換裝的話,也能夠儘快適應,畢竟這新槍的各種操作甚至細節方面,都是一樣的,只是單純的口徑縮小了而已。

目前羅安四型步槍正在進行最後的實驗測試,不出意外的話,近期就會進入小批量生產狀態。

但是想要大規模生產的話,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一方面是這款十一毫米的羅安四型步槍,生產成本更高,整體上成本會比羅安三型步槍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

單單是成本問題的話,還不算什麼,最關鍵的是所需要的工時也更長,這意味着投入同樣工時的情況下,得到的新型步槍更少!

這一點,軍方有着不小的擔憂!

因爲現在對新型步槍的需求量太大,羅安三型步槍的產量現在都有些不夠用了,這全面轉產產量更小的羅安四型步槍,他們擔心步槍不夠用……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如果要全面投產新型步槍,對現有的生產線進行大規模的改裝升級的話,這會直接影響到現有的羅安三型步槍的生產。

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無題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六百零一章 裝備產能全球第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統一大恆的最大希望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恆人在丹拿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許他會被部下打黑槍吧!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羣敗家子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三百七十七章 崔向德的答案第五十七章 苟纔是王道!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不待我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九章 大當家威武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彆扭的戰爭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急如焚的邵秉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九百三十四章 封鎖王國島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恆母親河:鏡河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陰影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十七章 青山鎮可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返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五百九十四章 無盡海霸主克魯爾王國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第六百九十五章 無恥的大恆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四十一章 那感覺,爽!第七十一章 舉世無雙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要抄稅也要徵第五百五十七章 永昌帝之子康親王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流潮流的大恆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萬恆元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恆男兒死戰不退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也拿一點中立費用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略性武器:醃肉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二百零五章 未來大有可爲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七百零三章 威力重要還是射速重要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戰爭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錢使得鬼推磨第九百零六章 挑戰全球海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四十一章 那感覺,爽!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