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

bookmark

在解決後方內政尤其是財政事務之前,林子然先在慶德城召開了高級擴大軍政會議,會議中討論並確定的第一項事務就是:設立大恆統一元帥府,林子然自封大恆統一元帥,南海軍改組爲大恆統一軍。

雖然說元帥府依舊還是會以原來的南海州州令府爲核心搭建,並加入其他的部分機構,比如國防生產委員會這個機構就會從司令部里納入元帥府中,但是總體上來說,還只是改變了個名頭而已,實際機構並沒有進行太大的變動。

之所以改名,這是爲了大義名分!

在這之前的時候,林子然都是以南海州州令府掌控四州之地,以一個州令府控制其他州,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帶有過於濃厚的地方色彩,很容易引起其他州民衆的排斥心理。

爲了師出有名,爲了大義名分,同時也是爲了更好的管理各州,設立一個超過州令府,類似於中央朝廷的機構已經是非常迫切的。

其實不少人都是想要讓林子然直接稱帝的,一步到位建立新的王朝,再繼續統一戰爭的,但是吧,考慮到民間的輿論,甚至內部的輿論,最後還是否決了這個提議,稱帝建制是必須的,但是這需要殺入京州,把姬皇室幹掉以後,要不然的話名不正言不順。

大恆人的大一統觀念還是非常強烈的,你林子然想要當皇帝,可以,先把姬皇室幹掉先,然後你纔可以名正言順的宣佈繼姬氏王朝後,建立新的林氏王朝。

如果說姬皇室都還在,甚至目前大恆人都還承認姬皇室的時候,你自己來個稱帝建制,這不就是搞分裂嘛,大恆民衆對這個很反感。

所以,最後選擇了設立統一元帥府,自封統一元帥。

但是,這個統一元帥府實際上也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央朝廷沒什麼區別了,下設各部,財政,工商,警務等。

同時元帥府下除了行政等各部外,另設立陸軍統帥部,海軍統帥部,用以取代以往的南海軍司令部,南海州艦隊司令部。

這些機構其實大多也只是改個名而已,陸軍統帥部,實際上就是以往的南海軍司令部下屬的陸軍各部,海軍統帥部實際上就是以往的南海州艦隊司令部,下屬各部也都是繼續沿用。

這些機構的改組,都是屬於名義上的改動,並沒有機構上的實際大規模變動,主要目的就是爲了獲得大義名分,同時去除原來比較濃厚的地方色彩。

南海軍這個詞彙,還是帶着過於濃厚的地方色彩了。

但是大恆統一軍的話,那麼就好多了。

元帥府以及下屬各機構的設立,看似影響龐大,不過在會議裡也不過只佔據了一天時間而已,畢竟也就改個名而已,最大的機構變動就是國防生產委員會從司令部轉移到元帥府直屬,但是這機構之前本來就只是掛名在司令部下的,從來都沒有說真正歸屬於司令部,歸屬軍方。

第一天確定了整體上的改組後,會議還在繼續,不過後續的都是軍方事務了。

包括設立第九軍、第三騎兵軍以及部分守備師,工兵師等部隊,這些部隊按照老規矩,都是用投誠部隊編組,其中的正規軍用來加強,補充正規軍兵力,其他的守備師和工兵師都是爲了安置大量的投誠投降士兵的。

同時宣佈了對多達三十多名高級將領的任命!

包括任命兩個軍長,九名新任師長,並對部分師長,軍長,部長等重要職務進行了輪換調整。

又對超過五十名將領晉升軍爵,這些讓林子然親自宣佈晉升的將領,都是準卿以上的高級將領了。

這些任命和晉升,都是對過去一年的各高級將領的戰功獎勵,這打了這麼久的仗,雖然期間也會有所晉升,但是這樣的大規模晉升還是會讓軍方的士氣大漲。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將領被晉升爲上卿,這也是前南海軍體系,現統一軍內,首次出現的上卿!

其中包括第一軍軍長徐中書,第二軍軍長張寒秋,第一騎兵軍軍長宋遊,參謀部部長吳冠林。

這四個人都是要資歷有資歷,要戰功有戰功的人。

其中的徐中書資歷極深,在前期統一南海州的諸多作戰裡戰功顯赫,只不過當時他的個人戰功實在是太顯赫了,在軍中都難以找到其他人和他平衡,所以林子然實際上是壓着他的軍爵晉升,要不然的話,他早就是上卿了。

這一次晉升其他人的時候,他自然也是名列其中。

張寒秋,此人乃是林子然的嫡系心腹,早期隨營學堂出身的諸多軍官裡,最傑出的幾個人之一,此人在公開場合裡都是稱呼林子然爲老師的人。

宋遊同樣是林子然的學生出身,嫡系心腹,早年率領騎兵部隊作戰非常出色,後來調任第三軍在東征戰役裡同樣發揮出色,隨後北上紫勝州,西進曲陽州的時候,再一次調任第一騎兵軍軍長職務,同時多數時候,第二騎兵軍其實也歸他指揮,乃是目前大恆統一軍裡龐大騎兵兵團的司令官,在多場戰役裡發揮出色。

吳冠林就更不用說了,雖然他投奔林子然以來,從來都沒有在部隊裡實際領兵,一直都是擔任參謀長的角色。

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功勞,他一手製定的新型戰術,可以說直接奠定了南海軍的戰術基礎。

圍繞着新型戰術,他協同制定了整個前南海軍,現大恆統一軍的編制,指揮體系,後勤供應體系,讓南海軍形成了非常獨特的戰術風格,分散滲透突擊,重點突破,大範圍迂迴包抄這些戰術理念,這些都是被其他藩鎮反覆研究琢磨的戰術。

這個時候的人們,誰敢想象多年前吳冠林竟然只是一個遊走在諸多藩鎮之中,打了一場又一場敗仗的人?

沒有人敢想象!

而現在,吳冠林的名頭,不管是在目前大恆統一軍體系內,還是在外州藩鎮心目中,都已經是成爲了一代戰略大家,他親自指導制定的步兵操典,步炮協同概要等已經成爲了各大藩鎮們苦心鑽研的軍事典籍。

這樣的人獲得一個上卿頭銜,那是情理之中。

———ps——

懇請在外站看的朋友們來起點訂閱一二,最近訂閱慘淡,快要撐不下去了……

此外老羣沒了,建了個新羣,大家可以加一下,雨天我常駐,沒事聊天打屁,羣號31779983。雨天恭候諸位!羣內有大當家的世界地圖,大恆地圖,可以讓你更好的感受到藍星世界。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四百九十七章 奪取崇克城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二百三十七章 等老子把後裝槍炮搞出來見誰滅誰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木鎮還是那個新木鎮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六百九十章 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第八百五十八章 艦隊開始集結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九百五十二章 停戰談判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二百七十章 重炮橫行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子帶你們打地盤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五章 都是假的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七百六十二章 瘋狂的迦菲亞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三百章 這纔是戰爭利器啊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六百八十七章 你們又不買不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走鋼絲的卡西王國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子也不是好惹的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二十二章 我讀書少別騙我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八百六十六章 瓦可衝突第四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南紫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患於未然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要不……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別的沒有就是炮多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四十五章 傻子纔回青山鎮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江要塞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略性武器:醃肉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三百零二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八百一十一章 第一經濟大國無題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子在南廣城等着他(第九章)第三百五十章 進攻,進攻第二百七十四章 這羣敗家子!第十六章 老王是個好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十八號計劃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三百八十九章 擴軍大動作第四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六十五章 奧利薩宮廷震動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五百九十三章 完善型穹甲戰艦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七百二十一章 怕死的丁權坤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三十五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二百零一章 萬人大軍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