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

bookmark

攻佔慶德城,曲陽州軍在羅河峽谷的部隊爲了避免被包圍殲滅,而選擇主動撤退之後,大體上也可以意味着南海軍在曲陽州戰役裡已經獲得了成功。

至少是獲得了戰略上的成功。

因爲南海軍進軍曲陽州的戰略目標,除了掌控曲陽州外,更是爲了打通羅河航道,把羅河航道和曲陽州、紫勝州、東定州內的鐵路網給聯繫起來,從而把四州的交通運輸補給線連成一體。

交通連成線,才能夠讓四州地區連爲一體,而不是看似土地連接在一起,但是運輸體系卻是被分割了。

現在卻是不一樣了,羅河這條大動脈和東定州,紫勝州,曲陽州內的鐵路網被聯繫了起來,而這幾個鐵路網之間的臨時連接鐵路也是被陸續修築完成,這種情況下四州將會連爲一體。

既然達成了戰略目標,那麼從東征戰役開始,已經連續作戰將近一年的南海軍也是首次放緩了自己的步伐。

如果從北方各州反應去看,其實北上的各部隊,比如第二軍等部隊還是不能放鬆,最好是趁着北方各州還沒有完成真正的聯繫,還沒有大規模裝備後裝槍炮的情況下,繼續強行北上的。

但是,雖然想要這麼多,但現實卻是不允許了。

過去將近一年的作戰,已經是讓南海軍這個戰爭機器保持高強度運轉太久了,不提前線的一線作戰人員,哪怕是後方的後勤人員,也已經是忙到崩潰了。

連續的高強度作戰,已經是讓南海軍這臺作戰機器面臨着即將崩潰了,再這麼打下去,前線的將士們能夠撐下去,但是後方的運輸等諸多體系卻是要撐不下去了。

戰爭,從來都不僅僅是前線部隊的事。

爲了維持前線的高強度作戰,整個南海軍的軍政體系都是持續維持着高強度的運轉。

普通行政官員們忙着接管新佔領區,維持新佔領區的穩定,同時恢復民生,並儘快的獲得各種資源,用以維持戰爭。

忙其實都不算啥,最關鍵的是,南海軍的財政體系在九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陷入了事實上破產的尷尬境地,現在之所以還在勉強維持着,那是拆東牆補西牆,同時還暗地裡大規模發行銀行劵,甚至南海軍都已經開始使用軍票了、

南海軍在控制區裡所能夠獲得的稅賦、官方企業利潤等已經是完全無法支撐高強度的戰爭的龐大消耗了!

但是,即便是財政體系崩潰了,南海軍卻是依舊無法停止戰爭的步伐,那麼該怎麼辦?一方面是依靠財政體系的工作人員拆東牆補西牆,同時還暗地裡大規模發行銀行劵,使用軍票,以維持表面上財政體系還在繼續運轉。

同時林子然的指示下,南海軍司令部成立了‘國防生產動員委員會’,統一協調管理國防企業生產事務,確保軍需物資的供應。

而這個基礎下國防生產動員委員會,對各大兵工廠,相關的原料供應,機械生產的企業進行了整合,先後成立了南州武器總公司、羅海鋼鐵總公司、南海機械總公司、南海礦務總公司、南海運輸總公司、南海造船總公司等十幾個總公司。

這是總公司都是規模龐大的企業,涵括了南海軍控制下的幾乎所有和國防生產相關聯的官方資本控制的企業。

比如南州武器總公司,旗下的中大型兵工廠就有十幾家之多,包括了福元軍械廠、南州機器局、南海造船廠、羅安兵工廠、河臺兵工廠、東定州軍械局、東定州第二兵工廠、紫勝州第一機器局、紫勝州機器局第二分廠、第三分廠、紫勝州彈藥廠,以及新控制的曲陽州慶德兵工廠、曲陽州南部兵工廠、曲陽州火炮廠。

南海軍接管了四州之地,同樣也接受了原本各藩鎮控制的兵工廠,這些兵工廠技術有強有弱,規模有大有小,有一些是單一的專業槍炮彈藥生產工廠,而有一些卻是綜合性的大型兵工廠,內部甚至包含了鋼鐵,機械製造,化工等分廠。

尤其是紫勝州第一機器局更是典型,這個第一機器局規模龐大的很,內設鋼鐵,機械,精密儀器,動力,化工,礦務、造船等十幾個工業部門,基本上這年頭該有的重工業都有,這廠子,可以不需要依賴任何外部力量,就能夠自行生產槍炮,包括製造槍炮的機械設備,原料等等……

對這些兵工廠,,南海軍國防生產委員會直接進行了調整,比如說很多兵工廠自身擁有的鋼鐵行業,這就不適合了,會把紫勝州第一機器局等兵工廠內設的鋼鐵部門,轉移出去,整合起來更龐大,更專業的鋼鐵公司。

而整合的主體就是羅海鋼鐵公司了,這個羅海鋼鐵公司本來就是技術領先,規模龐大的專業鋼鐵公司,作爲整合的主體是再適合不過了,並可以進行技術分享,管理經驗的分享。最後就出現了羅海鋼鐵總公司。

這些總公司是非常特殊的,畢竟這是屬於戰爭時期的特殊產物,旗下的產業也都是清一色的官方資產,其目標也很簡單,一切都是爲了戰爭而服務。

當進行了整合之後,有效的減少了各企業之間的無所謂結算,避免出現甲公司欠乙公司一千塊,乙公司欠丙公司一千塊,丙公司又欠甲公司一千塊,最後大家陷入債務循環的狀態……

通過賬務彙總,軍方只需要給各總公司拔給一定的經費,維持其運轉就行了,不用和以往一樣,搞的亂七八糟,賬務混亂,部分企業被拖延大量貨款,導致連工人的薪資都無法發出的情況。

反正林子然給南海軍國防生產委員會制定下的目標很簡單:不管用什麼手段,都要確保軍需供應!

最後只要工人能夠領取到工資,工廠保持正常運轉,軍需產品不斷生產出來那麼就行了,其他的一切都需要爲這三大要素讓路。

至於什麼利潤之類的,那是民營資本應該考慮的事,不是官方資本應該考慮的事,所以旗下各企業之間的物資往來,應該屬於企業之間的內部往來,不存在什麼利潤結算之類的問題。

林子然在今年下半年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雖然說確保了軍需供應,甚至還讓國防物資的產能進一步提高了,但是這依舊無法改變財政體系已經破產的事實。

所以趁着曲陽州拿下來後,四州連成一片,表面上一片強盛的時候,林子然決定先暫緩擴張的步伐,把內部問題解決了先。

不然的話,這前邊打着打着,後邊估計就癱瘓崩潰了。

第七十一章 舉世無雙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八百五十八章 艦隊開始集結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也拿一點中立費用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七百八十二章 電氣化的開端第七百九十六章 石油封鎖戰略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四百一十六章 區別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流潮流的大恆第一百七十章 禍水西引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七百四十三章 小心我告你誹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然陛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返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廣城活捉林子然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前面兩章說明第四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八十七章 屢戰屢敗吳冠林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七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三十二章 這羣吸血鬼欺人太甚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也拿一點中立費用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七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九百三十二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第六百三十章 徹底統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十二章 堂堂穿越客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八百五十二章 克魯爾人的恐慌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勢洶洶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士紳不吃眼前虧第六十一章 千人小目標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三百五十六章 突破第九百零六章 挑戰全球海軍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五百八十六章 年號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一百八十章 老子不要面子的啊?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七十八章 這個林子然還是有能力的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一百二十九章 幫人的事怎麼能分白天黑夜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四百八十六章 馮子奇的絕望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第八百六十章 慫了的克魯爾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走鋼絲的卡西王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七百四十三章 小心我告你誹謗第五百六十六章 艦隊出擊第二百零五章 未來大有可爲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七百一十三章 超級大訂單第八十九章 吳冠林的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