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明童子帶了凌衝一路飛馳,同是元嬰級數,晦明童子竭盡全力,幾個呼吸便趕出數百里之外,曹靖重創敖海費了些功夫,追之不及。晦明童子也知情況緊迫,飛出三千里之外尋了一處破落道觀,將凌衝安置其中。他心頭胡思亂想:“尹濟那廝果然靈機妙算,這小子借人道之火強行凝練三十五種天罡,照此下去,最後一種九天仙罡修成也不在話下,由此道基堅實,萬法歸一,就可着手修煉太清符術。但他現下着了那妖女六慾陰魔的道,這一步過不去,就要身死道消。尹濟那廝挑選的傳人,讓我看顧的死了,那廝不會從九天仙闕施展法力,將我靈識打滅罷?”
法器開光,修成法寶,產生靈識,比一介凡人修成純陽還要來的艱難。尹濟祖師佈下玄妙符陣,借天妖法力祭煉生死晦明陰陽神符數千年,才生出晦明童子這一點靈識。天妖元氣秉自先天,野性妖邪,經由無邊符陣轉化爲玄門法力,才能祭煉的了晦明神符真身,其間曲折轉化,也不必細說。
晦明童子靈識成就,懵懂之間,發覺抽取的天妖法力漸少,到了最近千年,更是半點也無。符陣與虛空鎖鏈抽取天妖法力大多用來促生晦明靈智,反倒對其法力提升不大,纔會造成生死晦明陰陽神符靈識是真仙級數,法力卻只有元嬰境界,恐怕也是尹濟祖師刻意爲之。晦明童子自家暗思,尹濟當年便與那天妖有些不清不楚,當不會下殺手將其法力抽乾,因此對天妖生死下落始終耿耿於懷。隨着太清遺府被毀,天妖下落更成了一樁懸案,只是此事卻不必與凌衝提起了
凌衝紫府中,陽神被一道箭光定住,那箭光抽身一化,變爲一尊六慾陰魔化身,鮫嬌臨死之前,知自家逃不出六慾陰魔魔掌,與其形神俱滅,不若與敵偕亡,因此催動最後法力,施展天欲教《六慾魔典》中一門捨身控神之法,此法捨棄燃燒自家神魂,等若自暴自棄,卻有一樁好處,以此之力強行操控陰魔之身爲己所用,反噬殺敵。
鮫嬌以此法,將自身神魂與六慾陰魔化身合二爲一,操控其神志,一舉重創凌衝陽神。她實是恨透了凌衝,連雪娘子見死不救的仇都不報,也要將凌衝殺死,或是毀其道途,誘其入魔,足見怨念之深。
六慾陰魔化身手足齊用,盤在凌衝陽神之上,扯脫不開,一張美女面孔一會化爲鮫嬌,一面又化爲陰魔模樣,幾經變易,終於化爲一尊面容與鮫嬌有七八分相似,風情萬種,妖魅之極的陰魔模樣,檀口微張,吐氣如蘭,說道:“來快活呀!”
凌衝陽神被捉,受天欲奇功魅惑,神志便是一暈,幸好道心堅凝,還可苦苦支撐,苦苦守住心頭一點清明,不令陰魔將自家神魂精氣盡數吸取,但六慾陰魔本就是域外魔頭化身投影,最善蠱惑人心,又煉化了鮫嬌全幅陰神,威力直逼元嬰境界,便是曹靖沾染上,也要費盡手段方能祛除。何況凌衝不過是煉罡級數,自是步步艱難。
晦明童子鑽入紫府之中,叫道:“小子莫慌!我這就傳你太上歸藏真訣,鎮壓心魔!”太上歸藏真訣修行也要以太清玄始之氣爲基,先前凌衝修爲太過低微,晦明童子便未傳他,如今道基已成,玄門各派法門儘可修習,這門心法乃是太清門至高秘傳,專一錘鍊道心,鎮壓魔頭,妙用無窮。
凌衝勉強開口道:“現下傳我,也來不及修習!太晚了!”分神說話,六慾陰魔一聲媚笑,將一顆螓首貼近凌衝陽神面頰,嘬口狠命一吸,凌衝神魂精氣飛蕩欲泄,任憑如何鎮壓也不濟事。晦明童子急的團團亂轉,忽然叫道:“快用陰陽之氣將那魔頭煉化!”
凌衝又何嘗不知陰陽之氣神妙,定能煉化這尊魔頭?方纔他以一枚念頭將之祭煉,正可聽用,但陰陽之氣還在丹田,也要以念頭調入紫府,六慾陰魔將凌衝所有念頭強行拘禁一處,分也分不出來,連方纔打入陰陽之氣中的念頭也自動彈不得。最大殺手鐗終歸無用,沒了念頭調兵遣將,陰陽之氣也好,玄劍靈光真界也罷,俱都成了擺設,只能眼睜睜被六慾陰魔將陽神吸食一空。
修道之士,修成陽神,三魂七魄藏於其中,一旦被陰魔吞噬,便是魂飛魄散之居,只留一具法身,成了行屍走肉。六慾陰魔將凌衝陽神吞噬之後,還可佔據其肉身,那時得了其畢生劍術心得,還有陰陽之氣、玄劍真界爲輔,爲非作歹,爲惡更甚。
晦明童子一見不妙,當機立斷,現了生死符真身,一團符光,兩條黑白生死氣繚繞,就要強行煉化六慾陰魔。以他法寶級數威力,煉化一尊小小魔頭化身輕而易舉,但六慾陰魔與凌衝陽神幾乎融匯一體,煉化之時難免傷及其陽神,損毀道基,即便除去魔頭,凌衝陽神也要遭受重創,神魂之傷,非是肉身之創,恢復起來太過艱難,即便恢復了幾分,元神有虧,也終身無望得窺大道之光,可算是道途盡毀。
兩害相較取其輕,縱然凌衝道途毀去,總有法子逆天逆轉,總也比被魔頭吞吃神魂,只餘行屍走肉來的好些。晦明童子生死之氣一卷,便要撲上魔頭之身。異變陡生,凌衝陽神之上陡然現出密密麻麻符訣,似是一篇修行法訣。這篇法訣每一個字符彎曲扭轉,充滿陰沉魔意,似是集天地魔氣、魔意之精粹,爲萬魔之魔,萬魔之源!
晦明童子驚叫:“域外魔文!不好!凌衝何時沾染了這些晦氣東西!”天地初開,有先天神魔存世,創出後天第一文字,用以記述神通,描摹大道,而後受天地所忌,先天神魔消散不見,這後天第一文字亦散佚無蹤。唯有佛門、玄門、魔門各得一些,流轉不息,是爲梵文、雲文、魔文。這三種文字與三教相合。三教至高秘典便是以三種文字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