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張漢卿的力量也開始漸漸冒出來。在劉尚清入關後,他的吉林省長之位由莫德惠擔任,這是少帥嫡系中第一個位居高位的,少帥系文官團體初露崢嶸。
加上王永江繼續作爲張作霖麾下第一文治派給張漢卿吶喊,以劉尚清爲首的天津等關內力量作爲他的後援,張漢卿以外圍影響奉系的佈局初步實現。
不過這一切,都沒能讓我們的少帥沾沾自喜,相反,他對東北目前的嚴峻形勢有清醒的頭腦。和日本人齷齪的次數越多,距離其爆發的時間也就越短,天知道他們會不會把“九一八”的時間提前。這個時候,奉系真的準備好了嗎?
與他持有同樣憂患心理的還有張作相、蔣百里等人。特別是蔣百里,他以戰略家的眼光連續向張作霖建言關於奉軍的佈局,讓張作霖淘汰弱兵及摒棄以數充大的弊病,把精力和有限的經費投入到提升現有軍隊的戰鬥力上來。
蔣百里是有大韌性與大韜略的人,他的苦心沒有白廢,張作霖終於決定以增強現有10個師的戰鬥力爲近期奉軍的主要着眼點,放棄了原本把各省保安旅擴充爲師的計劃,並改組了現有的軍事部署,使奉軍理順了指揮體系:
以孫烈臣兼任關內奉軍總司令,統一統領關內諸省軍政事務,節制天津及熱河、綏遠2省,並調度湯玉麟第5師、張景惠第一十六師、以及汲金純第二十八師,共3個師,駐地天津。關內奉軍,統一命名爲華北奉軍。由於察哈爾位於西北人民軍、奉系與晉系之間,相對安全,故馬龍潭軍隊調回關外,省長人選再度由翟文選擔任。
在遼寧全省及吉林省南滿線以南的奉軍,統一改編爲東北邊防軍,以張作相兼任司令,負責應對盤踞在大連的日本關東軍、以及南滿鐵路護路軍,並扼守吉林、遼寧與朝鮮邊境,在戰時以防日軍朝鮮軍增援。司令部建在營口,下轄裴其勳第9師、於珍30師和丁超第23師,共3個師。
以吳俊升兼任東北護路軍司令,下轄萬春麟第29師、邢士廉第4師、馬龍潭第10師,共3個師,司令部建在長春。他的任務之一,就是完全斷絕日軍以南滿線向北突入的可能,以保全黑省作爲奉系大後方的戰略。
姜登選之27師作爲總預備隊,駐瀋陽作爲機動。
興安、察哈爾、蒙古以及西北地區,爲少帥控制領地,因爲已建成西北人民軍司令部,各部均服從少帥之直接管理,毋需變化。
爲了避免駐軍直接與日軍衝突,張漢卿與蔣百里一道,效仿後世在東北試點成立了武裝警察部隊,簡稱武警部隊。它的主要功能是擋在日軍與奉軍之間作爲緩衝,以減少雙方軍隊的衝突機會。這些部隊,其實是無炮的步兵,其好處是各地治安不會再依靠軍隊,使部隊機動成爲可能;另外因爲是另起爐竈,徹底讓軍人干政沒有了機會和藉口。
這支部隊以原麾下各省之保安旅做整編後的冗餘一部作爲基礎,另在各省本土招募。在各省成立武警總隊,首長爲總隊長,軍銜爲少將,視各省地利情況而定,約轄八千到一萬餘人;在各地、市成立武警支隊,首長爲支隊長,軍銜爲中校;縣、旗成立大隊或中隊,首長爲大隊長(少校)、中隊長(上尉)不等。
張漢卿前生最欣賞的紅條格子武警制服也在他親自“設計下”出爐,一改民國初警察“白匪軍”形象,使這支兼具保安與公共安全的特殊部隊在國民心中比其它軍閥有了較好的印象。
在人民黨控制的地盤,武警部隊歸同級的人民黨委節制,最高指揮權歸西北人民軍軍事委員會;在奉系內,則歸張作相兼管,張作相兼任奉系的武警部隊司令。
爲加強軍隊各部之間的聯繫,張漢卿大力裝配無線電通訊設備,年底將無線電臺裝配到師級。在京、津、東北三省各地省部及各司令部之間還架設了保密電話,以加強聯繫。
經過整合,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野戰部隊也脫離了與使命不符的地方保安職責開始步入機動,戰鬥能力增加許多。而張作霖也能夠從繁重的事務中脫身出來。
蔣百里致力於提升奉系軍隊的戰鬥力,編寫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訓練教材給東北講武堂使用,也在平時努力豐富奉軍高級將領們的戰略觀,讓奉系“兵精將雄”。
許多人之前並不看好蔣,對少帥如此大張旗鼓地高調使用蔣百里百思不解,現在也非常服氣,也由衷地佩服少帥的“識人之明”。一再細緻地傾聽蔣百里的演講,張作霖仍屢有啓發,他私下裡謂張漢卿說:“小六子,這麼多年來你做得最讓老子貼妥的事就是把蔣方震找來了。”
張漢卿那個汗吶。敢情我通過土改、新政,幫你搞那麼多的糧食和財政收入都不及一個蔣百里?我剿匪、幫你拿下吉林、興安,從蒙古繞道陝甘擴大一倍有餘的地盤,都不及一個蔣百里?我幫你暗搞了六百噸黃金、爲奉軍擴建了無數個發展重工業的廠礦企業,都不及一個將百里?就連蔣本人也是我辛辛苦苦挖來的!不過老爸能夠欣賞蔣百里,值了!
張作霖是個實幹家,欣賞蔣百里可不僅僅停留在嘴頭上。他大筆一揮,瀋陽兵工廠和一系列軍工相關的企業就劃到了“國防科工委”的名下。另外,蔣百里還兼任巡閱使署的總參謀長職務,取代了職多任重的張作相。
由於奉軍分爲三個相對獨立的軍事集團,所以蔣百里的總參謀長職務,更多地是作爲張作霖的軍事幕僚起軍事建設的顧問作用,卻正好發揮他的長處。擅長戰略規劃的他再以科工委主席之職配以對中國軍工發展擁有決定權,使得軍隊與裝備的契合更緊密。
從這時候起,奉系軍工製造開始走上通盤統籌的道路。按照“小步快跑”的原則,第一步是把各部隊的炮兵團補充完畢,其次是作爲一線步兵火力支持的迫擊炮的普及。在滿足這個條件的同時,瀋陽兵工廠及其它軍工企業將騰出手來做些更有意義的事,如大口徑迫擊炮的開發、軍用摩托車的仿製、大功率柴油機的籌備等。
蔣百里擔任奉軍總參謀長,是張漢卿在奉系陸軍中的一次大突破。關內有郭鬆齡、關外有蔣百里和姜登選,張漢卿對奉軍的意圖得以通過他們慢慢予以滲透,對於全面控制奉軍,張漢卿充滿信心。
從奉天自治,到奉黑自治,然後是東三省自治,再到聯省自治,張作霖打着自治的旗號一步步走來也一步步在壯大。現在,在名義上,他管着東三省、興、蒙、陝、疆、熱、綏、察,外加天津一地,已經佔去中國三分之一的地盤了,再“自治”,就要獨立成國了。
所以,張漢卿說服張作霖,要“順應民意”,改組擴大的東北聯省自治政|府爲“國家統一委員會”。在奉系轄下各省的呼應下,張作霖順利就任主席,另有若干個副主席虛位以待。
“國家統一委員會”下設十個委員會,分別掌握着奉系重要的資源和力量:
行政委員會,由王永江任主席;
財經委員會,由劉尚清任主席;
實業委員會,由潘復任主席;
農工委員會,由莫德惠任主席;
交通委員會,由常蔭槐任主席;
教育委員會,由謝蔭昌任主席;
司法委員會,由王瑞之任主席;
國防科工委,由蔣百里任主席;
計劃委員會,以張漢卿爲主席。這並不是新生的事物,事實上在成立這個機構之前,東北就已經形成有計劃的經濟發展步驟,包括轄區內重要資源的調配、國計民生物資的生產安排、以及工業發展的總量平衡。這種指導總體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能力非他擔任不可。
最重要的軍事委員會,由張作霖兼任主席,孫烈臣爲副主席,吳俊升、張作相、張漢卿、蔣百里等都爲委員。
國家統一委員會的成立,使奉系第一次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發展的方向,就是“實現國家在政治上的統一、主權上的完整”,這和人民黨的首要宗旨是重合的,也使一大批不滿軍閥混戰、外敵侵入的愛國志士對此產生了強烈共鳴。一時“國統會”網羅了大批人才,人民黨也空前壯大,在民衆中的影響越來越有旗幟的作用。張作霖的形象,再也不是盤踞一方的軍閥,而是憂國憂民、爲國家的統一盡心盡力的良心集團首領。
由於這些口號的提出,使各愛國人士看到中國統一的曙光,並不約而同地將人民黨的目標視爲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正史上同期即將成立的共*黨在此時再也沒有人民黨更鮮明的目標,因此也沒能夠有足夠成長的土壤和力量獲得支持,竟不經意間湮滅在萌芽狀態。
政|府、軍隊各司其責,讓管理者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更宏觀的大局,這纔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無爲而治。張作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