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八旗戰鬥力

兩相比較,乾隆修實錄的史官,將原疏之“思想”改爲“籌度”,去一魯字,再把“具管見”變爲“竭所知”,雖僅小小變動,顯然使其比較文雅略有文采了。再舉一例,原疏有“沙河堡官員查發逃奔人,是頭緊顧頭之意”。什麼叫“查發逃奔人”?表述太不通順了。乾隆版改爲“查發逃去人民,以還我者”,一下子就使人們明瞭其意,知道是明朝官員將從後金逃去的人丁查出送還。至於所謂“頭緊顧頭”,顯系地方性的通俗口語,不易爲他省人知曉,乾隆版改爲“是不過暫救目前之急”,使其文字表達水平大爲提高。全文類似之弊,俯拾即是,不再贅引。

其二,此時范文程在軍政大事上還相當幼稚,見識不高,議不精闢,對後金與明之形勢,瞭解不透,既不知己,又不知彼,所上之計實爲下策。范文程、寧完我與大多數降金漢官一樣,竭力主張對明用兵,大舉深入,直搗京師。揆諸當時形勢,此議未免太偏太急太險,如若照此行事,後果難以設想。先就後金本身條件而論,此則,女真男丁不過六萬左右,加上漢軍一旗、蒙古一旗,共十旗,丁數不會超過八萬,而且貝勒、大臣之中,有的已開始享樂腐化,士氣較前有所削弱。遼東漢民因受先汗努爾哈赤晚年的虐待,被屠殺、遷徙、抄沒爲奴,滿腔怨憤,紛欲棄金投明。經濟危機也相當嚴重,四年以前,“國中大飢”。鬥米價銀八兩。牛一頭賣銀一百兩。良馬一匹值銀三百兩,布一匹價九兩,出現了“人有相食者”的悲慘景象。

至於周邊形勢,同樣不妙。南面朝鮮,既懷天聰元年被迫訂立城下之盟屈服於金之新恨,又念念不忘二百餘年忠於大明的長遠歷史,一心要擺脫後金壓抑與明聯合抗金。東北方面,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雖星夜逃走。但並未覆滅,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西邊的明國,儘管曾數敗於金,但幅員遼闊,臣民衆多,人口超過後金幾百倍,明軍也數十倍於八旗軍,並於天聰四年收復永平、遵化四府州縣,迫使勇猛善戰的二大貝勒阿敏狼狽逃回瀋陽。後金處於四面被圍的困難境地。在後方不穩、腹背受敵、敵衆己寡的條件下,不做好充分準備。就要遠征千里以外的大國京都,談何容易。弄不好,被截斷後路,想退回故里尚且不能,焉能進據紫禁城入主中原。所以,聰明的皇太極並不急於飛襲燕京,稍後一些時候,還斥責漢官之此見爲謬論。何況,這次出征,原爲攻擊林丹汗,不料彼先期遠逃,八旗軍追逐四十餘日,連蒙古大汗的影子都未見到,鞍馬勞累,缺水少糧,得不償失,貝勒、大臣之中,不少人已有怨言,如果還要快馬加鞭遠征明國,僅有十日之糧的疲師,怎能獲勝!因此,范文程三人之計,實爲下策,與天聰汗皇太極的方針,是背道而馳的。

當然,寧完我、范文程、馬國柱三人並非無能之輩,在當時的後金確實也算是才謀出衆的智士,寧、範後皆爲大學士,馬任至加兵部尚書銜的管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的總督。他們的奏疏不會一無所取,至少有兩點是講得很好的,一是他們環觀軍情後,認識到後金國中上下人員“皆以漢人爲奇貨”(乾隆版改爲“皆志在取明”),必欲深入;二是他們力主儘速決策,“入則利在深入,不入則就此回兵”,不能半途而返。因此,皇太極雖不聽從三人深入之議,但仍對其予以讚揚!

寧完我,字公甫,遼陽(今屬遼寧)人,清初大臣。後金天命年間(1616—1626年),降努爾哈赤,隸漢軍正紅旗。歷任內弘文院大學士、議政大臣兼太子太傅。

初在文館辦事,敢直言,精通文史。屢上建議;定官制、辨服色,論伐明策略,論考試取官,多被採納。好賭博,曾被免職。清朝入關後,重新起用,任修纂《明史》總裁、《太宗實錄》總裁及三屆會試總裁。翻譯《三國志》、《洪武寶訓》等。

馬國柱,遼陽人,隸漢軍正白旗。

天聰間,以諸生直文館。六年,諸生胡貢明請更養人舊例,國柱上疏,謂:“以家喻國,上猶祖父,諸貝勒猶子弟,而人則妻孥也。祖父重持家,子弟喜便嬖,好惡不同,不能迫而從也。我國正直者多貧賤,貪佞者多富貴。正詘而邪申,欲國之興得乎?宜採貢明議,無分新舊人,悉養於上。如疑八家分人而贍爲先帝舊例,試思先帝時雖曰分贍,而厚薄予奪操之一人。今昔相較,果何如乎?況善繼志者謂之大孝。先帝至今日,亦當更舊習。苟益於國,何有於小嫌?且利於八家,而上獨擅焉,誠不可也;今養人乃勞事,雖專之,庸何傷?”

先是,國柱與高鴻中、鮑承先、寧完我、范文程等合疏請置言官,是疏並申言之;而諸上書言時事者,扈應元、徐明遠、許世昌、仇震疏中往往及是。明遠,明兵部吏,自永平降,隸鑲黃旗。疏並請禁交結,定法度,立管屯將吏考課黜陟之制,禁管臺將吏掊克士卒,禁八門監榷不得用重秤,豁流亡戶籍,錄閒冗吏,革鬻良人爲妓。世昌,正紅旗牛錄章京。疏並請定先帝諡號,建中書府。震,明武進士、都督僉事。疏自署“俘臣”,並請譯書史,申法律,簡賢才,與明通和。皇太極命禮部設科取士,中式爲舉人,國柱與焉。直文館如故。

在這次戰役中,後金軍隊使用了自己研製的紅衣大炮,後金有了獨立的火器營,這在日後統一中原的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次戰役共俘獲明軍將領七十餘人,其中不少是高級將領,對這些降將,皇太極一律官復原職,予以重用,加以恩養。這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反響,由於這批明朝高級官員進入統治階層,改變了後金政權的政治結構,漢文化在後金國進一步潛移默化的傳播,這對在今後後金內部的思想革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這次戰役摧毀了關外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即所謂的“關寧鐵騎”,明軍在關外的精銳便僅剩下大淩河城堡內的這一萬多明軍了。

這個時候的滿人就跟後世的日本人差不多,他們必須依靠漢人的敗類來完成許多政治任務,和軍事方略,靠他們自己這點人是萬萬不行的。

平心而論,滿人能夠最後獲取天下,其難度爲歷朝歷代之最,即便是擁有了龐大疆域的蒙古人,也無法跟滿人相提並論,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的手中,當時是因爲當時元朝主要用的是騎兵,速度是步兵的三倍,在當時火器只有元朝有的情況下,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有較大的優勢。

當時元朝的火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大約能射二百米,而當時普通的弓箭只能射五十多米。並且火器一分鐘能射二三發,普通的弓箭只能射一發,火器一次殺五個人而弓箭最多殺一個人,這樣的戰鬥能力豈不讓天下人側目?

元朝的進戰能力也十分強。據說元朝士兵一次能殺掉三個人,在攻打號稱“鐵甲雄師”的歐洲騎士團時,用的長馬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爲騎士團用的是十字槍,馬和人都披重甲但這個騎兵團的盔甲卻沒有護頸。從此,歐洲騎士團就不復存在了。

第837章 朕哭了第120章 豪格大軍第944章 十三歲第441章 小擒拿手第197章 印度阿三第625章 出來SOLO第710章 銅錢第94章 楊衰聽命第366章 很大方第752章 王承恩的不安第356章 行屍不走肉第815章 鄭鄤家1099 文昭晉升1124 樹林激戰第983章 出兵朝鮮第616章 曹文詔第948章 等待開花結果第716章 好路第726章 魏明波用計第547章 學醫第482章 幻若夢中第493章 漫天大雪第837章 朕哭了第1005章 不宣而戰第914章 瘋了的御林軍第728章 淡定哥第566章 嫉惡如仇第561章 保存實力的鄭家第959章 越來越小的大明1110 一對一千第843章 孤獨的境界第349章 文萃希1104 倭奴攻擊第839章 公審第447章 取金子第622章 第二次京師保衛戰第427章 送一段長城出去1096 這樣悽美第610章 受不了第428章 一萬五千頭羊第77章 遼西將門第963章 漢蒙通婚第504章 徽州商幫第696章 身份證第131章 過河拆橋重用宦官外戚第862章 總老大第504章 徽州商幫第472章 他有個兒子第776章 王八之氣第319章 桃運第579章 公平第710章 銅錢第232章 大石頭邊第280章 不能說第201章 就是要跟他們血拼第679章 舞臺劇第655章 什麼禮物第807章 把握未來的眼光第702章 紙幣第938章 罷了鄭芝龍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662章 徐光啓驚呆了第804章 一條鞭法第512章 手腕第890章 拆遷江南第973章 提起棍子走德國道路第909章 除夕第77章 遼西將門第466章 鄭芝鳳第873章 吳三桂的看法第666章 助理第428章 一萬五千頭羊第530章 騙自己第927章 朕進步了第607章 林丹汗計上心來第597章 接見林丹汗1103 雙方佈局第534章 揚州口岸第542章 轉變很大的藍琪薇第91章 娃兒乖第247章 阿三軍隊第843章 孤獨的境界第40章 皇帝要捱打了第991章 張敏第1010章 江戶撤兵第1065章 洞悉人心第831章 文官集團第217章 匪夷所思的政論第1049章 多爾袞豪格死第178章 回到機艙第162章 田妃田秀英第12章 跟皇帝討價還價第474章 沐浴第986章 火車第110章 回到大明朝第489章 範景文第8章 言官張有德第845章 朕不傷害別人第442章 再鬥魏忠賢第234章 高德威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