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

最近揚州菜在臺北好像很走紅,以淮揚菜餚爲號召的飯館,揚州餐點的小吃店接二連三開了不少家出來。可是走遍了臺北市那些家飯館或是小吃店,都沒有蜂糖糕供應(在揚州也是茶食店纔有蜂糖糕賣)。

揚州的麪點雖然有名,可是十之,都是從別的省份傳過來的,例如揚州乾絲,是全國聞名,可是做乾絲的豆腐乾,講究用徽幹。顧名思義,徽乾的製法,是從安徽傳過來的。千層油糕、翡翠燒賣,就是光緒末年,有個叫高乃超的福州人,來到揚州教場開了一個可可居,以賣千層油糕、翡翠燒賣馳名遠近,後來茶館酒肆紛紛仿效,久而久之,反倒成爲揚州點心了。

談到蜂糖糕,來源甚古,倒確乎是揚州點心。傳說蜂糠糕原名“蜜糕”,唐昭宗時,吳王楊行密爲淮南節度使,他對蜜糕有特嗜,後封吳王,待人寬厚儼雅,深得民心。淮南江東民衆,感恩戴德,爲了避他名諱,因爲糕發如蜂窩,所以改叫蜂糖糕。復來有人寫成豐糖糕,那就講不通了。蜂糖糕不像廣東馬拉糕鬆軟到入口無物的感覺,更不像奶油蛋糕腴而厚膩的滯喉,蜂糖糕分葷素兩種,葷者加入杏仁大小豬油丁,鵝黃凝脂,清美湛香,比起千層糕來,甘旨柔涓,又自不同。

民國二十一年,筆者到揚州參加淮南食鹽岸商同業開會,會後中南銀行行長鬍筆江兄,叫人到轅門橋的麒麟閣買幾塊蜂糖糕,準備帶回上海送人,我也打算買幾塊帶回北平,讓親友們嚐嚐揚州名點蜂糖糕是什麼滋味,謙益記鑑號經理許少浦說:“蜂糖糕以左衛街五雲齋做的最好,後來東夥鬧意見收歇,麒麟閣的蜂糖糕才獨步當時,他們的師傅都是鹽號裡帥廚子(帥廚子是先祖當年服官蘇北所用廚師)的徒弟教出來的,帥廚現在雖然上了年紀,回家養老,可是您要是讓他做幾塊蜂糖糕,老東家的事,他一定樂於效力,一顯身手的。”

果然在我後來到北平的時候,帥廚真做了幾大塊蜂糖糕送來,我因攜帶不便,送了兩塊給陳含光姻丈嚐嚐。含老精於飲饌,他說當年轅門橋的“柱升”,多子街的“大同”所做蜂糖糕,都比麒麟閣高明,可惜貨高價昂,兩家相繼收歇,前若干年就聽說帥師傅的蜂糖糕獨步揚州,可惜未能一嘗,引爲憾事,想不到若干年後,竟然能夠吃到;元修遺緒夙願得償,果然風味重絕,與時下市上賣的蜂糖糕味道不同,高興之下立刻寫了一副篆聯相贈。若不是蜂糖糕之功,想得此老墨寶,三五個月也不一定能到手呢!

抗戰之前,有一個秋天,我在揚州富春花局吃茶。花局主人陳步雲對茶葉調配頗有研究,富春的茶就是他用幾種茶葉配合,能泡到四遍不變色沖淡,我正在向他請教,忽然來了一雙時髦茶客,是李英陪着顧蘭君趁到焦山拍電影出外景之便,慕名過江到富春吃揚州點心。李英跟陳步雲也是熟識,顧蘭君一坐下就要吃蜂糖糕。可是蜂糖糕揚州的茶食店纔有售,茶館店賣點心,從來不賣蜂糖糕的。陳步雲知道帥局子的蜂糖糕最拿手,也只有我才煩得動他,於是陳李二人一陣耳語,少不得由帥廚子多做了兩塊,給他們帶回上海去解饞,這話一提來,已經是四十多年前往事了。來到臺灣,雖有幾家蘇北親友會做蜂糖糕,可是入嘴之後,總覺得甜潤不足,是否大家講求衛生,糖油減量所致,就不得而知了。

抗戰時期,徵人遠戍,有一天心血**,忽然想起北平東四牌樓點心鋪賣的玉面蜂糕,鬆軟柔滑,核桃剝皮未淨,甘中帶澀的滋味,非常好吃。等到勝利收京,復員北平,那家點心鋪早已收歇,別家的玉面蜂糕吃起來,似是而非,遠非昔比,但願將來光復還都,別說像北平的蜂糕能吃到,像揚州轅門橋麒麟閣那樣的蜂糖糕,也就心滿意足啦。

故鄉的野菜

我的故鄉不止一個,凡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故鄉對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分,只因釣於斯遊於斯的關係,朝夕會面,遂成相識,正如鄉村裡的鄰舍一樣,雖然不是親屬,別後有時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東住過十幾年,南京、東京都住過六年,這都是我的故鄉,現在住在北京,於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鄉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單市場買菜回來,說起有薺菜在那裡賣着,我便想起浙東的事來。薺菜是浙東人春天常吃的野菜,鄉間不必說,就是城裡只要有後園的人家都可以隨時採食。婦女小兒各拿一把剪刀一隻“苗籃”,蹲在地上搜尋,是一種有趣味的遊戲的工作。那時小孩們唱道:“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後來馬蘭頭有鄉人拿來進城售賣了,但薺菜還是一種野菜,須得自家去採。關於薺菜向來頗有風雅的傳說,不過這似乎以吳地爲主。《西湖遊覽志》雲:“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諺雲: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顧祿的《清嘉錄》上亦說:“芥菜花俗稱野菜花,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竈山之語,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竈陘上,以厭蟲蟻。侵晨村童叫賣不絕。或婦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號眼亮花。”但浙東人卻不很理會這些事情,只是挑來做菜或炒年糕吃罷了。

黃花麥果通稱鼠麴草,系菊科植物,葉小微圓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黃色,簇生梢頭。春天採嫩葉,搗爛去汁,和粉作糕,稱黃花麥果糕。小孩們有歌讚美之雲:

黃花麥果韌結結,

關得大門自要吃,

半塊拿弗出,一塊自要吃。

清明前後掃墓時,有些人家——大約是保存古風的人家——用黃花麥果作供,但不作餅狀,做成小顆如指頂大,或細條如小指,以五六個作一攢,名曰繭果,不知是什麼意思,或因蠶上山時設祭,也用這種食品,故有是稱,亦未可知。自從十二三歲時外出不參與外祖家掃墓以後,不復見過繭果,近來住在北京,也不再見黃花麥果的影子了。日本稱做“御形”,與薺菜同爲春天的七草之一,也採來做點心用,狀如艾餃,名曰“草餅”,春分前後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總是日本風味,不復是兒時的黃花麥果糕了。

掃墓時候所常吃的還有一種野菜,俗稱草紫,通稱紫雲英。農人在收穫後,播種田內,用作肥料,是一種很被賤視的植物,但採取嫩莖滴食,味頗鮮美,似豌豆苗。花紫紅色,數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如鋪着華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狀若蝴蝶,又如雞雛,尤爲小孩所喜,間有白色的花,相傳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辭典》雲:“此草與蒲公英同是習見的東西,從幼年時代便已熟識。在女人裡邊,不曾採過紫雲英的人,恐未必有罷。”中國古來沒有花環,但紫雲英的花球卻是小孩常玩的東西,這一層我還替那些小人們欣幸的。浙東掃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隨了樂音去看“上墳船裡的姣姣”;沒有錢的人家雖沒有鼓吹,但是船頭上篷窗下總露出些紫雲英和杜鵑的花束,這也就是上墳船的確實的證據了。

豆腐

豆腐是我們中國食品中的瑰寶。豆腐之法,是否始於漢淮南王劉安,沒有關係,反正我們已經吃了這麼多年,至今仍然在吃。在海外留學的人,到唐人街雜碎館打牙祭少不了要吃一盤燒豆腐,方纔有家鄉風味。有人在海外由於制豆腐而發了財,也有人研究豆腐而得到學位。

關於豆腐的事情,可以編寫一部大書,現在只是談談幾項我個人所喜歡的吃法。

涼拌豆腐,最簡單不過。買塊嫩豆腐,沖洗乾淨,加上一些蔥花,撒些鹽,加麻油,就很好吃。若是用紅醬豆腐的汁澆上去,更好吃。至不濟澆上一些醬油膏和麻油,也不錯。我最喜歡的是香椿拌豆腐。香椿就是莊子所說的“以八千歲爲春,以八千歲爲秋”的椿。取其吉利,我家後院植有一棵不大不小的椿樹,春發嫩芽,綠中微帶紅色,摘下來用沸水一燙,切成碎末,拌豆腐,有奇香。可是別誤摘臭椿,臭椿就是樗,本草李時珍曰:“其葉臭惡,歉年人或採食。”近來臺灣也有香椿芽偶然在市上出現,雖非臭椿,但是嫌其太粗壯,香氣不足。在北平,和香椿拌豆腐可以相提並論的是黃瓜拌豆腐,這黃瓜若是冬天溫室裡長出來的,在沒有黃瓜的季節吃黃瓜拌豆腐,其樂也如何?比松花拌豆腐好吃得多。

“雞刨豆腐”是普通家常菜,可是很有風味。一塊老豆腐用鏟子在炒鍋熱油裡戳碎,戳得亂七八糟,略炒一下,倒下一個打碎了的雞蛋,再炒,加大量蔥花。養過雞的人應該知道,一塊豆腐被雞刨了是什麼樣子。

鍋塌豆腐又是一種味道。切豆腐成許多長方塊,厚薄隨意,裹以雞蛋汁,再裹上一層芡粉,入油鍋炸,炸到兩面焦,取出。再下鍋,澆上預先備好的調味汁,如醬油料酒等,如有蝦子羼入更好。略烹片刻,即可供食。雖然仍是豆腐,然已別有滋味。臺北天廚陳萬策老闆,自己吃長齋,然喜烹調,推出的鍋塌豆腐就是北平作風。

沿街擔販有賣“老豆腐”者。擔子一邊是鍋竈,煮着一鍋豆腐,久煮成蜂窩狀,另一邊是碗匙佐料如醬油、醋、韭菜末、芝麻醬、辣椒油之類。這樣的老豆腐,自己在家裡也可以做。天廚的老豆腐,加上了鮑魚火腿等,身份就不一樣了。

擔販亦有吆喝“滷煮啊,炸豆腐”者,他賣的是炸豆腐,三角形的,間或還有加上炸豆腐丸子的,煮得爛,加上些佐料如花椒之類,也別有風味。

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零年之際,李璜先生宴客於上海四馬路美麗川(應該是美麗川菜館,大家都稱之爲美麗川),我記得在座的有徐悲鴻、蔣碧微等人,還有我不能忘的席中的一道“蠔油豆腐”。事隔五十餘年,不知李幼老還記得否。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着嫩豆腐,一片片的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那時候四川菜在上海初露頭角,我首次品嚐,詫爲異味,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我揣想那一盤豆腐是擺好之後去蒸的,然後澆汁。

厚德福有一道名菜,嘗過的人不多,因爲非有特殊關係或情形他們不肯做,做起來太麻煩,這就是“羅漢豆腐”。豆腐搗成泥,加芡粉以增其黏性,然後捏豆腐泥成小餅狀,實以肉餡,和捏湯糰一般,下鍋過油,再下鍋紅燒,輔以佐料。羅漢是斷盡三界一切見思惑的聖者,焉肯吃外表豆腐而內含肉餡的丸子,稱之爲羅漢豆腐是有揶揄之意,而且也沒有特殊的美味,和“佛跳牆”同是噱頭而已。

凍豆腐是廣受歡迎的,可下火鍋,可做凍豆腐粉絲熬白菜(或酸菜)。有人說,玉泉山的凍豆腐最好吃,泉水好,其實也未必。凡是凍豆腐,味道都差不多。我常看到北方的勞苦人民,辛勞一天,然後拿着一大塊鍋盔,捧着一黑皮大碗的凍豆腐粉絲熬白菜,稀里呼嚕的吃,我知道他自食其力,他很快樂。

芥末墩兒

過去通常的老北京人兒在過陰曆年的時候,飯桌上都有一碟兒涼菜,不說家家少不了有,也是少不了家家有!這碟兒看上去黃澄澄,白瑩瑩,透着那麼涼快的小菜兒就是芥末墩兒。

顧名思義,這菜離不開芥末。那“墩兒”是什麼做的?幹嘛叫做“墩兒”?

把一棵大白菜拿來,劈下外邊的老幫子,露出白泠泠兒、脆生生兒的嫩幫兒就行了。要是再講究點兒,就多扒下兩層幫子,專留下大擀巴杖(就是普通話的擀麪杖)粗細的菜心兒也行——反正過年要包餃子,劈下的菜幫子能剁餡兒用,不糟毀。把剝好的菜棵子,用刀切成一指半或二指來厚的骨碌兒,就像個小木頭肉墩子模樣。再用線把每一個小墩兒像勒個腰箍兒似的全勒好,當鍋內的水達到攝氏100度時將菜墩放入水中焯一下,它就不散了。要吃脆口兒的,就稍稍見個開兒就用笊籬撈出來;要吃軟和兒點兒的,就多在熱鍋裡見兩開——不過,千萬別火大了,那就變熬白菜了!用笊籬把小菜墩子們撈出來,用冷水激一下,拿個四號綠盆兒——如今還沒地方買綠盆,用鐵掛瓷盆兒,鋼種盆兒,小缸盆兒兀的全行——把小菜墩兒碼進去,碼一層兒,撒一層芥末,撒上糖,倒點兒醋,佐料的多少由自己的口味來定……全碼進去之後,用鍋蓋蓋上,悶上一天半天的就能吃了。吃的時候,用筷子夾出來,碼到小碟兒裡上桌子,就酒是下酒的好東西。特別是過年吃葷腥多,肚子裡油水大,吃倆芥末墩兒,到嘴裡是又涼又甜、又酸兒、又帶辣味,又說得上是解油膩的“美味佳餚”!

芥末墩兒是省錢的小菜兒,過去寒苦人家也做得起。不過,近二十年來,做芥末墩兒的不多了。過去有錢家主兒飯桌上的海蜇呀,松花呀,現在都下放了。芥末墩兒本來是尋常人家桌上的酒菜兒,它一下放,就沒影兒了!只有極少的,還得真正老北京人,希望大傢伙再過年的時候,都把芥末墩兒調回到飯桌上來。我們敢說,您要吃上它,那才一口嚼出老北京的年夜味兒呢!

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20章 徽州餜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3章 煎餅花兒(1)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24章 啖蟹 (1)第37章 吃瓜子 (1)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1章 家常豆腐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第4章 煎餅花兒(2)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7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1)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25章 啖蟹 (2)第5章 臘羊肉第48章 吃酒 (2)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13章 螺螄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13章 螺螄第38章 吃瓜子 (2)第25章 啖蟹 (2)第12章 開封灌湯包子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48章 吃酒 (2)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第37章 吃瓜子 (1)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47章 吃酒 (1)第47章 吃酒 (1)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第48章 吃酒 (2)第5章 臘羊肉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25章 啖蟹 (2)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25章 啖蟹 (2)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18章 野鴨鵪鶉斑鳩鵽第48章 吃酒 (2)第44章 豬頭肉滄桑錄 (2)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第40章 吃喝之道 (2)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25章 啖蟹 (2)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5章 臘羊肉第26章 榆錢飯 (1)第28章 燙飯 (1)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23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2)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第30章 稀粥南北味 (1)第20章 徽州餜第45章 “佛跳牆”正本 (1)第1章 家常豆腐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25章 啖蟹 (2)第46章 “佛跳牆”正本 (2)第2章 一魚兩吃黃河鯉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24章 啖蟹 (1)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第37章 吃瓜子 (1)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4章 煎餅花兒(2)第1章 家常豆腐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7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1)第28章 燙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