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定策

初夏,日頭漸長,才方到卯時,天邊已經有了些許晨光,關中大地漸漸亮堂了起來。

天地初光,一輛青布馬車已經從入苑坊壽王府駛出,踩着溼潤的青石板,踏碎了一路的寧靜。

李瑁出行,雖未用親王儀仗,但馬車頭卻懸掛着壽王府的標徽,守門將士自不敢攔,馬車一路無阻地便直奔終南山。

終南山山路崎嶇難行,到了山腳,李瑁棄車步行,徒步往山上走去。

終南山腰,在距離玉真觀不願的一處緩地上,坐落着一座不大的別院。

別院依坡臨水而建,院門半掩,圍牆灰頹,磚石鋪就的臺階上已經結上了厚厚的青苔,不高的門樑上掛着一塊古舊的門牌,空蕩蕩的一塊,卻連字都懶得提,與山下華美的玉真觀可謂天壤之別。

頗有些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意思。

李瑁來到院門前,正了正衣冠,對身旁的武彥平和紫竹道:“你們在外面等我,我獨自進去。”

說完,李瑁便跨步邁入了院門。

別院地方不大,一眼便能看盡,左右不過三四間尋常瓦房,還有格局簡單的庭院。

在院落的一角,一位年輕男子身着青衣,木冠束髮,正手持書卷,端坐在石凳上,讀地津津有味。

這男子可不正是李瑁倚爲臂膀的智囊-李泌李長源。

“長源索居世外,恣意瀟灑,果然是名士風範,叫本王好生羨慕啊。”李瑁看着坐於亭中的李泌,輕聲笑道。

李泌擡頭看見了李瑁,起身迎道:“舍居簡陋,讓殿下見笑了。”

李瑁淡淡一笑,自顧在李泌地對面坐了下來:“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本王看來,長源胸懷錦繡,這世外小院比之宰相理事的政事堂也相差無幾。”

“殿下謬讚了。”李泌謙虛地回道。

李泌始終不明白,自己年方過弱冠,只是一個在長安小有名氣的世家子弟,自己這樣的人在長安一抓一大把。可爲何李瑁偏偏這樣重視自己,非但言語上對自己很是推崇,就連行事也極爲尊敬。

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貴爲親王的李瑁對李泌這樣一個無官無職之人如此禮遇,李泌心中不動容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李泌答應輔佐李瑁地重要原因之一。

“殿下此來意氣風發,可是在下曾經說過的契機出現了?”李泌善觀人面,看着李瑁的眉宇,隱約猜到了幾分。

李瑁回道:“長源猜的不錯,吐蕃叩邊,父皇已經准許本王以劍南節度使,益州大都督之職督軍劍南,兩日後便要啓程。”

李泌拱手道:“吐蕃賊心不死,常有外侵之事,但劍南城高池深,兵家充足,依城退敵並非難事。恭喜殿下,殿下苦等三年,終於盼來良機。”

李瑁贊同點了點頭,卻面帶疑色地說道:“此番能得機出京本王自然高興,但本王心中卻尚有一事不明。”

“何事?”李泌問道。

李瑁回道:“本王此次奉命督軍劍南乃是得了太子少保崔琳的舉薦,崔琳是太子的人,他爲何會舉薦本王,將這個立功的機會拱手相讓?”

“原來殿下擔心的是這個。”李泌輕輕放下了手中的書卷。

“此中原因我倒是從玉真公主那邊猜到了一二。”

“哦?還請長源替本王解惑。”李瑁忙道。

李泌靠到李瑁地耳邊,小聲道:“左相牛仙客病危,藥石惘醫,相府的人已經在終南山到處求仙問藥了,看樣子怕是撐不過今年秋天了。”

“原來如此。”李瑁頓時恍然。

牛仙客是李林甫的人,此番牛仙客病危,左相之位即將出缺,太子黨在這個時候將自己調到劍南督軍,他們恐怕是準備爭奪左相之位了。

相黨、太子黨都會左相之位虎視眈眈,不久後的朝堂上想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了。

“本王離京後,這長安朝野內外想必又要熱鬧一番了。”李瑁輕聲感慨道。

李泌微微頷首,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這左相之位只是太子和宰相朝爭的開始,後面的瓜葛還多着呢。正所謂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屆時無論這左相之位花落誰家,對殿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殿下此行只需打點好劍南之事,靜待時機便可。”

聽着李泌的話,李瑁贊同地點了點頭:“長源的意思本王知道了,只是本王這邊還有一事不決,需請長源參謀。”

李泌道:“殿下但問無妨。”

李瑁問道:“昨日父皇賜宴時,貴妃娘娘託請了本王一件事情,要本王將楊家在蜀中的親戚帶回長安,本王聽父皇的意思大有賜賞官職之意。楊家子弟雖爲外戚,但大多不學無術,才德欠缺,若是他們爲官恐怕不利於朝中政事清明,你說本王該怎麼做?”

歷史上五楊的惡行李瑁是知道的,李瑁心中對他們實在是沒什麼好感,更別說帶他們回京了。

李泌在心中稍稍想了片刻,反問道:“殿下清政之心李泌佩服,不過李泌尚有一事想要詢問殿下:清水和渾水那個摸魚更加容易?”

“水至清則無魚,那自然是渾水能......”李瑁不假思索地回覆着李泌的問題,但說到一半似乎又想到什麼,停住了嘴。

李泌看着李瑁話半言而止的樣子,知道他已經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誠如殿下所言,水至清則無魚。殿下既非長子又非嫡子,在儲君之爭中本就不佔先機,殿下唯有將這水攪渾了才能尋得自己的先機,慢慢發展壯大。而貴妃娘娘和楊家外戚便是能幫助殿下攪渾朝堂這潭水的魚兒。更何況以如今貴妃娘娘的恩寵,要引楊家人入京並非難事,殿下如何阻擋得了?殿下此行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何樂而不爲呢?”

聽了李泌的一席話,李瑁頓覺神臺一陣清明,原本困擾自己許久的迷霧都漸漸消散。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長源不虧是本王的謀主,能得長源相助,本王何事不可爲?”李瑁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由衷嘆道。

李瑁離京在即,兩人又就劍南之行細細談了許久,一直談到將近巳時,李瑁才起身告辭。

無名別院外,李泌親自送別李瑁。

山溪旁,樹蔭下。

李泌拱手別道:“殿下劍南之行說易也易,說難也難。李泌在此靜待殿下佳音,願殿下功成還朝,一展宏圖。”

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章 逐鹿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終章 盛世再起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十一章 冷箭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二十八章 靖王納妃終章 盛世再起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六章 謀退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章 軍情第九章 寧王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一章 挑撥第三章 暗探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十二章 斬將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十一章 責罰第七章 閿鄉城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七章 救人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十九章 破城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章 決策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七章 新軍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十五章 提點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八章 提點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三章 謀算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章 稱帝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八章 提點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十一章 責罰第四十三章 酒宴終章 盛世再起第十一章 盤算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五章 官學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十九章 賑災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九章 城破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五章 離間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十八章 鎖拿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十八章 鎖拿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四章 贈禮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