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1128【資本主義萌芽?】

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朱國祥還未離開揚州,梅雨季節就來臨了。

梅雨挺浪漫,有風溼病除外。

沈有容和另外兩個太上皇妃,默默忍受着風溼疼。但很快被朱國祥發現,只能派侍衛先送她們北歸,等梅雨季過了再來南方匯合。

沈有容在北方的時候,風溼病一直不嚴重,甚至都沒怎麼當回事兒。可到了揚州,被梅雨一激,疼得翻來覆去整宿睡不着。

時晴時雨。

朱國祥坐在涼亭之中,迎面吹着微風,環顧周圍景色。山上的寺廟,山下的城池,還有那隱約可見的運河,全部籠罩在朦朧煙雨之中。

這感覺太愜意了,彷彿自己置身於一副山水畫。

待得雨勢稍歇,天地更加澄淨。朱國祥興致愈隆,踩着打滑的泥濘山道,跑去山下學蘇軾醉酒臥舟。

他一腳深一腳淺的下山,好幾次差點摔倒,看得陪同人員心驚不已。

偏偏太上皇還不讓旁人攙扶,非要自己拄杖徐行。

謹慎了兩輩子,朱國祥難得任性一回。

一直在揚州逗留到梅雨季過去,隊伍終於啓程繼續往南。

長江突發洪汛,衆人在瓜州鎮又停半月。繼而從瓜州渡過江,朱國祥留在潤州(鎮江)城不走,打聽到今年洪災不嚴重才繼續南下。

一路遊玩到了蘇州,沿途城鎮多有紡織作坊,規模最大的竟僱工好幾百,這個發現讓朱國祥非常高興。

他在蘇州接見官員,問起江南這邊的具體情況。

蘇州知府陳在庭是四川仁壽人,他對朱國祥說:“改稻田爲棉田者,隨着朝廷放寬限制,這幾年是愈發的多了。即便棉田的賦稅更重,農民種棉花的收入,也至少比種稻子高兩三成。現在棉田賦稅也降了,跟稻田賦稅一樣,農民種棉就賺得更多。”

朱國祥是專業人士,點頭讚許:“棉稻賦稅一致最好,朝廷不能用稅收來擾亂農事。”

棉稻賦稅如果不同,不但官府收稅混亂,農民種田也拎不清。

不同區域,不同土壤,怎麼耕種應該因地制宜。

如果平時捨不得施肥,又或者地力較貧的土地,最佳耕種方式是兩棉一稻。即種兩年棉花,再種一年稻子,再種兩年棉花……如此交替循環,只在種稻時施以糞肥、豆粕,在培養地力的同時還能減少病蟲害。

如果捨得多施肥,又或者極爲肥沃的農田,則可以三棉一稻。

亦有農民,喜歡一棉一稻,甚至輪種麥子或油菜。

這麼複雜的種植方式,如果朝廷給棉田收重稅,必然打亂農民的耕種計劃。

一刀切,要不得。

朱國祥又問:“大量改種棉花,糧食可以保障嗎?”

陳在庭說道:“洞庭湖周邊區域,稻米產量逐年增加,可以填補江南糧食空缺。而且,這幾年從海外運來的糧食也變多了。”

以前海貿不那麼卷,商賈看不起買賣糧食那點利潤。

但現在海上貿易競爭激烈,越來越多海商願意販運糧食。雖然賺得沒那麼多,但只要錯開糧食豐收季節,運到沿海各省販賣是穩賺不賠的。

其中甚至包括臺灣!

歷史上,臺灣在清朝中期得到大開發,那裡的糧食根本吃不完。清政府對臺灣管控嚴格,但依舊擋不住臺灣糧食外運,甚至經常有走私到天津售出的記錄。

什麼海上漕運風險大,完全就是扯淡。

海商敢把臺灣水稻走私去天津,若無足夠利潤他們會願意嗎?這可是走私!

如今的臺灣(包括澎湖列島),戶籍人口已經增漲到五萬餘,主要人口是遷徙過去的福建疍民及後代,另有好幾千是臺北地區的歸化土著。

琉求國王(臺北土著部落酋長)非常識相,先是歸附大明,繼而請求去除國號。換取朱皇帝封他爲侯爵,並賜予大量布匹等財貨,還獲得上萬畝土地的田契。

在臺灣縣令的誘導之下,這位酋長連土地都放棄了,舉家搬去開封城內居住。朱皇帝又賜了一處開封豪宅、兩間開封店鋪,以及開封遠郊八百畝土地。

如此優待,就是爲了歸化臺北土著,並把土著轉化爲自耕農。

現在,臺灣已經有兩個縣。

一個縣在澎湖、臺中地區,以大陸移民爲主。

一個縣在臺北、桃園、基隆地區,以歸化土著和留下來的淘金客爲主。

聊了一陣糧食安全問題,朱國祥又說:“我從潤州一路行來,發現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紡織工場,想必湖州、杭州那邊也有不少吧。僅憑江南的蠶絲和棉花,能夠供應給那些工場嗎?”

陳在庭回答說:“魯棉和楚棉,也會往江南這邊運售。”

楚棉運到江南售出很正常,因爲江南有更完備的紡織業體系。

但魯棉南運是啥情況?

唐宋時期的山東絲、麻織業很發達,相關從業者可以轉化爲棉紡織啊。

朱國祥不太瞭解紡織情況,對此頗爲好奇。

陳在庭回答說:“同樣質量的棉花,在江南紡織出的棉布,普遍比山東那邊質量更優。”

爲啥更優?

陳在庭也說不明白。

在場的其他官員,同樣無法回答。

於是,他們趕緊找來一位棉紡場主。

那位棉紡場主姓胡,見到太上皇極爲興奮,詳細解釋說:“可能是氣候問題,山東沿海的棉布,就比山東內陸的棉布質量更好。濟南周邊府縣種棉花的極多,但那些府縣在紡紗織布時,棉紗強力不夠,短絨多,飛花多,斷頭多,條幹差。棉紗粗細不勻,棉結也多,紡起來很慢。”

說完,又補了一句:“這種情況,距離海邊越遠越明顯,而且到了冬天就更明顯。自從江南棉布興起之後,就穩穩壓住山東棉布。山東棉布賣不起高價,便有棉商把山東棉花往江南運售,再把江南棉布運回北方售賣。”

聽完這位棉紡場主的敘述,朱國祥大概猜到跟空氣乾冷有關。

山東棉紡織業想要發展,必須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否則山東只能淪爲江南棉紡織業的原料供應地。就算突破了技術難題,由於增加紡織工序,成本也比江南這邊更高。

更何況,江南還有出海優勢,棉布在外銷時更加便利,山東那邊是競爭不過的。

當然,現階段的大明棉布,還是以內銷爲主,國內還有大片的空白市場。

等今後國內市場趨於飽和,棉布出口就會變得競爭激烈。棉農、棉商、布商、海商會形成利益共同體,迫切希望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

若是海外市場也趨於飽和,那就需要玩更多手段了。比如摧毀印度各邦國的棉紡織業,把印度棉布市場給搶過來。

不止是搶印度本土市場。

印度的棉紡織業極爲發達,其棉布遠銷東非、西亞、中亞、東南亞……一旦把印度棉紡織業乾死,大明棉布就有了更廣闊的傾銷地。

歷史上,莫臥兒王朝窮兵黷武,爲了榨取戰爭經費,自己把印度棉紡織業幹廢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英國人用殖民手段乾死的,而不是靠工業效率來搶走市場!

次日,太上皇去視察胡氏的紡織工場。

這家紡織工場,有三百多個織工,清一色的全部爲女性。

機器爲腳踏式織布機。

胡氏紡織場主說:“最初山東那邊織造棉布,是用麻布、絲綢織機來改的。但棉紗紡布又有不同,以前的老辦法很多時候不適用。瓊州、南洋、印度等地也織棉布,聖天子派人去各國各地打聽,最後由工部伎術官改造出現有的機器。”

印度棉紡織業雖然極爲發達,但他們的織布機真的很落後。

印度人使用的是腰機,必須坐在地上織布。非常虧腰,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做出複雜的提花等工序。

歷史上,是黃道婆從海南學來技術,然後再改進各類機械。

胡氏場主繼續說道:“工部伎術官改進之後,山東匠人又有改進,江南匠人繼續改進,最後造出來的就是眼前這種。”

朱國祥仔細觀察,發現這種織布機比較原始。

當然,朱國祥眼裡的所謂原始,其實已經吊打棉紡織業發展了上千年的印度!

印度那邊就很奇怪,幹什麼都喜歡蹲着或坐於地面。他們的棉布織機,早在公元前就已經出現了,卻始終是坐在地上紡布,一直到進入工業時代都未再突破。

不覺得累嗎?

就像切菜的時候,明明可以站着切,在桌上放一塊菜板,省時省力還衛生。印度傳統切菜方式,卻非要坐在地上,用刀子慢慢的削,或者隨便找個東西墊着切,或者乾脆用手心當菜板切。

“你這裡不紡紗?”朱國祥問道。

胡氏工場主說:“有專門的紡紗場,小民從紡紗場買來棉紗紡布。也有一些棉農,在自己家裡紡紗,然後賣到小民的織布場。”

朱國祥點頭:“這樣也好,各司其職,可提高工效。”

胡氏工場主說:“紡紗之前還要軋棉、彈棉。剛開始沒有攪車,須得手剝去籽。後來伎術官發明了手搖軋棉機,山東匠人改進爲手搖加腳踏,江南匠人又改進爲攪車。”

這種發展方式,並非誰比誰更聰明。

不管是軋棉機還是棉布織機,最初都是由朝廷出面,通過海商打聽各國技術,再聚集一批工部伎術官改進。當時山東棉紡織業最興盛,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山東匠人再改進工部技術。

後來棉紡織中心轉到江南,山東那邊受到壓制,而且受氣候條件限制,於是變成江南匠人在生產活動中繼續改進。

每一次改進,都讓紡織效率成倍提升!

甚至是一次性提升好幾倍。

跟蒸汽機結合?

抱歉,現有的紡織技術,還不配使用蒸汽機。

甚至不配使用水力機械。

水力麻紡機已經漸漸普及,導致麻布價格不斷下跌。高麗人以前稀罕的麻布,大明海商一船船廉價賣過去。現在高麗併爲朝鮮省,那裡的普通百姓也不用光屁股了。

但棉花纖維太短,水力紡棉紗容易斷,更別提用蒸汽機紡棉紗了。

一是要突破紡紗技術難題,二是要培養更優質的長絨棉。

朱國祥對胡氏工場主說:“你們這些紡紗和織布的商賈,可以懸賞讓匠人繼續改進嘛。《大明律·工律》已經頒佈了專利法,一旦改進,朝廷會保護你們的利益。”

“一直在嘗試改進。”胡氏工場主其實心裡在吐槽。

棉紡織相關專利,已經打扯皮官司十幾年。那幾個匠人雖然也撈到一些錢財,但被官司搞得心力交瘁,甚至還遭到了人身威脅。

最後,匠人們紛紛把專利賣斷給大商賈,由有錢優勢的大商賈來慢慢打官司。

可即便是大商賈,跨府縣打官司也極難,就更別提什麼跨省打官司了。

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253章 0248【越獄】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幹爺爺】第1038章 1033【全是地主老爺】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擴張】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344章 0339【神機妙算石先生】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981章 0976【將軍射虎】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488章 0483【鄆王】第1036章 1031【四處擴張中的大明】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VIP第一章已經替換正常內容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546章 0541【爹做人質兒掌兵】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348章 0343【傳檄天下】第1103章 1098【火車!】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1109章 1104【新金山】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490章 0485【進城】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427章 0422【休戰】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962章 0957【興慶府不好打啊】第1000章 0995【太學突擊測驗】第1182章 後記三十八好颯的大姐姐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VIP第一章已經替換正常內容第270章 0265【提親】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569章 0564【範氏起兵】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974章 0969【肢解西夏故地】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1105章 1100【大明僧道司】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請假條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1203章 後記五十九我那可憐的受氣包兒子喲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513章 0508【地下世界】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夢碎】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1190章 後記四十六我來養你啊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427章 0422【休戰】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348章 0343【傳檄天下】第743章 0738【大阪】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1029章 1024【兩國皇帝之間的私信】第1113章 1108【漠北劇變】第1011章 1006【丐版半成品電報千里傳軍令】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127章 0122【地仙】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879章 0874【大明開國第一場農民起義】第1119章 1114【僞造寶鈔者,雖遠必誅!】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1027章 1022【總有人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