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修城(2)
離席葦平城不到五里的地方,夏伯龍便看見了幾匹快馬前來迎接,爲首一人穿着厚厚的鎧甲,頭戴鋼盔,那張寫滿滄桑的臉上顯得尤爲開心,不是种師道又會是誰?
“夏節度,真沒有想到,你會來的如此之快?”种師道一見到走在隊伍最前列的夏伯龍,便翻身下馬,高興地說道。
夏伯龍急忙讓身後的馬磊止住大軍前進的步伐,他自己則走向种師道,拱手說道:“如此大的風雪,老將軍竟然親自來迎,倒讓在下感激不盡啊。”
种師道看了一眼夏伯龍身後的大軍,便道:“夏節度,大軍遠道而來,不如讓大軍暫且休息休息,等明天再上工地不遲。”
夏伯龍看了看周圍見茫茫四野並沒有軍營大帳,便呵呵地笑道:“老將軍,不知道大營何在?”
种師道呵呵笑道:“夏節度,這附近都是窯洞,冬暖夏涼,以前這裡住着一些百姓,後來因爲戰亂席葦平的百姓也都逃走了,只留下來了那些搬不走的窯洞,現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了。”
“我差點忘記了,西北都是黃土地,有一個黃土高坡,窯洞住起來也十分的舒服。既然如此,那就請老將軍讓人帶着大軍過去吧。”夏伯龍道。
种師道對身後的一個士兵說道:“夏節度的話你都聽見了?領着這撥兄弟去軍營。”
士兵道:“是,大人。”
种師道見趙構跟在夏伯龍的後面,急忙拜道:“殿下,這麼冷的天,您怎麼也來了?”
趙構道:“師父道哪裡我就去哪裡,再說這麼冷的天你不是也在風雪之中嗎?你這麼大的年紀了都不怕,我還那麼年輕,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种師道道:“老臣在西北許久,這裡的天氣都已經習慣了,殿下是金枝玉葉,萬一凍壞了身體,那該怎麼辦?”
趙構道:“老將軍放心,我有師父的棉襖,不會凍着的了。”
种師道道:“殿下,夏節度,此事不是說話之地,眼看天色就要黑了,不如到我的窯洞裡敘話,我讓人給殿下和夏節度烤上一隻羊,也好讓你們品嚐一下西北風味烤全羊。”
趙構、夏伯龍走了接近一天的路,此時早已經是又累又餓,心中都是無限歡喜。
种師道將趙構、夏伯龍帶進了自己所住的窯洞裡,讓人點燃了一個火把,將窯洞裡照的通亮。
窯洞裡簡陋的十分異常,就只有一個炕頭和兩雙被子,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三個人分別坐在了炕上,只聽种師道道:“西北苦寒,加上連年爭戰,致使這一帶的百姓都遷徙到京兆府和河南府,殿下若是過不慣這樣的生活,老臣必定會差人聘請幾個奴僕,來伺候殿下。”
趙構道:“老將軍不必費事,在宮中的時候,我就不喜歡被別人伺候,好不容易出了皇宮,就更不需要了。男子漢大丈夫,自己有手有腳,又何須別人伺候?”
种師道聽後,不覺大吃一驚,萬萬想不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他細細地觀察了一下趙構,覺得眼前這個只有十二歲的皇子趙構帶着一種帝王之相,心中更是大驚,卻也不敢脫口而出,因爲當今皇帝並不怎麼喜愛趙構,而太子之位也絕對不會輪到他的頭上。
“老將軍,在下想請教一下老將軍。”夏伯龍道。
种師道道:“夏節度有話便請講,這裡沒有外人。”
夏伯龍聽了這話,心裡很是舒服,這也就是說种師道沒有拿他當外人看。他臉上一喜,便問道:“我已經將梁山軍留在了平涼,讓他們負責找尋煤礦和打造火炮,只是……只是我從京師雖然帶來了兩萬多的大軍,馬軍卻只有五百。老將軍,不知道整個平涼軍中有多少馬軍?”
种師道伸出了他的左手,將五指全部伸開,眉宇間透出了一些哀愁。
夏伯龍看後,便不耐煩地說道:“這也太少了吧?近十萬的大軍裡,卻只有五千馬軍,又怎麼抵擋西夏騎兵呢?”
种師道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夏節度,不是五千……”
“哦,那是五萬了?”夏伯龍的臉上突然歡喜起來,立刻說道。
种師道將手放下,緩緩地說道:“夏節度,不是五千,也不是五萬,而是五百。”
“什麼?”夏伯龍大吃了一驚,不敢相信地說道。
种師道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沒有再說話。
“我知道大宋缺少戰馬,沒有想到會如此的缺少,將近十萬的大軍裡,居然只有一千馬軍……老將軍,整個西軍裡一共有多少馬軍?”夏伯龍道。
种師道道:“宣帥名下,西軍三十六萬,馬軍還不到五萬。京師附近馬軍居多,多是從西軍中抽調過去的,以便拱衛京師。本來我的軍中有不少馬軍,後來都被抽調到了京師,這才導致了我所管轄的地方上經常受到西夏騎兵的入侵。而每次西夏入侵,我步軍追不上,想打都打不成,乾脆就躲在平涼城裡,然後用疑兵之計嚇唬嚇唬西夏人,也算草草了事了。”
夏伯龍聽後,也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冷兵器時代,沒有強大的騎兵就不可能成爲軍事強國。漢武帝爲對抗匈奴,組建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改變了步兵爲主的步兵體制,才得以主動出擊,逐鹿大漠。
唐太宗則最喜歡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衝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正是精銳的騎兵使唐帝國威震四方。然而自從中唐以來,漢人失去了西北的產馬地,軍隊又逐漸轉爲以步兵爲主,宋代既是如此。
宋軍中騎兵只佔七分之一,騎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無馬,最高曾達十之**無馬,可見宋軍缺馬到何種地步。宋馬體形較小,一般約1.36米,按現在的標準也不算大馬。南宋時韓世忠曾向趙構獻馬一匹,“高五尺一寸,雲非人臣敢騎”,約合1.58米,而這已是宋朝罕見的大馬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遼、西夏、金、元的軍隊都是以騎射見長,平均一人有兩匹馬,精銳部隊可達人均三匹。北方民族的騎兵非常靈活,一次衝鋒,一個回合的交戰即使失敗,“敗不至亂”,利用騎兵機動性強的優點,退出戰鬥,重整隊列,再次衝鋒。當時即使是宋軍兵力佔優的一些大戰,雙方仍要激戰幾十回合,才能分出勝。而宋軍只要一次潰敗,就會一瀉千里。
面對善騎的勁敵,宋朝也有人主張發展騎兵,但這種主張不佔主導地位,宋朝總的對策還是以步制騎。因爲組建騎兵需要大量馬匹,而宋朝的馬匹主要是通過與貿易得來,需要耗費巨大的投資。“計一騎之費,可贍養步軍五人”,這是許多官員反對發展騎兵的重要理由。甚至曾與西夏交戰多年的范仲淹也是反對加強騎兵的,但是沒有騎兵,就只能永遠處於消極防禦的地位,這是宋軍的一個致命弱點,其實不善騎射的狀況是可以通過訓練和戰爭改變的。
南宋時,岳飛是非常重視騎兵的。岳家軍主要通過戰場上繳獲大量戰馬,組成了相當強大的騎兵,在堰城大戰中,由岳雲率領的岳家騎兵曾於金朝引以爲驕傲的主力騎兵搏戰。看來岳家騎兵的素質已不見得比女真騎兵差。可是除岳飛之外,宋軍其他大將仍然侷限於以步制騎的戰略,沒有以騎制騎的戰例。
遼、西夏、金等舉行大規模會戰時,往往集中幾萬至幾十萬的騎兵,而步兵僅僅負責運輸,開挖壕塹。而宋軍卻不懂的編組騎兵大部隊,集中使用的重要性,而是將騎兵分散在各個戰場和部隊中,作爲步兵的附庸,使數量本以很少的騎兵更顯劣勢。此狀況宛如二戰初期的英法聯軍分散使用坦克,結果一敗塗地。
總之,馬匹缺乏,再加上作戰時分散使用,成爲決定宋軍武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擁有中國古代防護最好的重裝步兵。
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範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所以,步軍在機動力上,絕對不如騎兵。兩條腿的人,是無論如何也跑不過四條腿的馬,除非那個人是個超級賽亞人。短跑中或許能夠取勝,但是要想進行長途奔襲,沒有坐騎,就憑着兩條腿跑,誰也不可能成爲第二個神行太保。
爲了更有效抗擊裝甲騎兵的需要,宋代還生產了大量的各種大刀。特別是在南宋的初期,大刀和大斧已成爲裝甲步兵(重步兵)的重要裝備。
思緒萬千的夏伯龍,對於大宋的軍隊弊端感到十分的憂慮,不禁說道:“難怪大宋經常打敗仗,沒有騎兵,就像手中沒有武器一樣。”
“夏節度,其實以步制騎,也未嘗不可。漢朝時李陵深入匈奴腹地,以五千步兵對抗匈奴數萬騎兵,竟然能夠抵擋住了匈奴騎兵數日,可以說是以步制騎的典型戰例。若不是箭矢射盡,武器斷裂,也絕對不會落敗。我大宋雖然缺少戰馬,但是弓弩手卻非常的多,加上神臂弓,只要運用步兵得當,也可以擊退敵人。老夫不才,也曾經以步軍對抗西夏騎兵,取得了三戰三捷的勝利。”种師道聽到夏伯龍泄氣地話,便說出了此話。
夏伯龍聽後,覺得种師道的話猶如一記強心針,腦海中便又想起弓弩和大宋步軍的好處來:宋軍兵器以弓弩爲主,弓弩兵在宋軍中佔六成以上。
由於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時衡量一個人的武藝,都是以臂力作爲第一標準的,即看能挽開多少斗的弓,當時士卒挽弓的最高記錄是270宋斤(一宋斤約合1.2市斤),這是春秋時代士卒挽弓力的幾倍。
弓是步騎通用的,而弩只能步兵使用,因爲弩一般要用腳力張開弩,故射程也遠,但弩的射擊頻率較低,從敵騎兵進入射程到短兵相接,只能發弩三、四次。所以宋軍有時會設張弩人,進弩人,發弩人,來減短髮箭間歇。
宋軍的弩種類很多,突出的有兩種,一爲牀子弩,二爲神臂弓。牀子弩是一種重武器,是依靠幾張弓的合力將一支箭射出,往往要幾十人拉弓纔可拉開,射程可達500米,確實當時的遠程武器,檀淵之盟前夕,契丹大將蕭達覽即是中了牀子弩箭陣亡的,使契丹士氣大挫。
神臂弓其實也是一種弩,裝有機關,但可由一人發射,射程也可達370多米,且可貫穿重甲,令金軍膽寒。恩格斯說,14、15世紀英國步兵使用的大弓可射200碼遠,是當時“一種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它的射程貫穿力和牀子弩和神臂弓比起來還差的遠。
臨敵時,宋軍一般都是刀槍居前,弓弩在後,這是接近實戰要求的。當敵接近至300米時,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敵陣,則神臂弓手俱發。敵接近至200米時,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敵陣,則平射弓手俱發。當敵至拒馬,則槍兵與之肉搏。
古代戰爭講究戰法,夏伯龍雖然沒有具體的研究過軍事學,但是對於古代戰爭還是比較癡迷。他曾經看過一部叫《特洛伊》的史詩大片,被影片中那宏大的場面給震懾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幾萬人的戰爭,也能拍出那麼壯觀。自那以後,他就喜歡上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電影,也能從中學習了不少軍事知識。
“老將軍精通兵法,實在是我大宋的名將啊。”夏伯龍腦海中回想起這一切後,便大聲地說道。
趙構聽到夏伯龍和种師道的談話,心中卻是另外一個想法,當即便說道:“師父,老將軍,既然要打西夏人,對付西夏騎兵,那爲何不找童貫要些騎兵呢?他身爲西軍之首,又怎麼會坐觀西夏騎兵在大宋境內肆虐呢?”
种師道笑道:“殿下,你想的太天真了。”
趙構扭頭對夏伯龍道:“師父,難道這個辦法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