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啊!原來這座神廟,叫‘永寧寺’!看這字形,是‘永遠安寧’的意思吧?!…而這處集鎮的名字,叫‘奴兒干都司’?什麼是‘奴兒干’,什麼是‘都司’?…”
“陛下神啓的文字,竟然和這個南方大部族留下的古老碑文一樣!難道,這就是陛下預言中,和王國同樣蒙受神啓的,南方最強大的大明漢部落大聯盟?…”
“而永樂十一年…這究竟是什麼時候的事呢?…欽差內官…是陛下預言中的‘女蛇’親侍,還是‘儒教’祭司?”
天空是深邃的陰雲,與大地上深邃的密林相映。傾塌的佛寺,折斷的佛像,染血的佛頭,還有爲佛寺立下的久遠石碑,都一同在昏暗中,注視着王國的來客。
這一刻,祖瓦羅想到了太多,有了太多的震驚與虔誠!如此真實不虛的神性,讓他癡了許久,才敬畏的回過神來。他抿了抿嘴,又細細讀了一遍石碑,留意着其中的記錄。
“永樂九年,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這些南方的大部落,是乘坐大船,通過水路抵達這裡的?這麼說,他們所在的位置,是在大江的上游,南方或者西南?…那到底有多遠呢?他們出動了一千武士,就征服了這裡嗎?…”
“兩年後,永樂十一年,建成神廟立碑…嗯,能修建神廟,說明他們的統治已經穩固下來。可他們爲何,又要從這裡離開呢?…”
帶着這一系列的疑問,祖瓦羅深吸了口氣,又看向第二座石碑。那石碑似乎要新一點,而開頭的題記,也證明了是第一座石碑的後續。
“重修永寧寺記…惟天之高覆,四時行,萬物生焉;地之厚載,二氣合沒,萬物育焉;聖人之至德,五常明,萬姓歸焉…”
“惟奴兒干國…道萬餘里,人有女直或野人、吉列迷、苦夷,非重譯莫曉其言,非威武莫服其心,非乘舟難至其地…”
“嗯?道萬餘里?距離一萬里路?…非威武莫服其心?展露了武力讓部族降服?…非乘舟難至其地?確實有水路溝通,也只有水路溝通?…”
祖瓦羅睜大眼睛,伸出手指,在這三句上稍稍停留,若有所思。他大概知曉了“南方大部落”的位置距離,確定了對方曾經威懾此地的武力,與溝通萬里的船運。而再往下.
“永樂中…五至其國,撫諭慰安,設奴兒干都司…十一年秋…創寺塑佛,曰永寧寺…”
“七年…率官軍二千,巨舡五十再至。民皆如故,獨永寧寺破毀,基址有焉…”
“七年?這又是什麼年份?在永樂十一年後的七年?嗯…官軍兩千,巨舡五十,這次出動了兩千武士,比之前翻上一倍?…永寧寺破毀?象徵統治的神廟被破壞了?!看來,本地部族與南方大部落還在廝殺,南方大部落不得不從萬里外出兵前來…他們對這裡的征服,一直沒有穩固下來啊!…”
看到這,祖瓦羅面露沉吟,對“南方大部族”的離去,大致有了些猜想。而接下來的一段描述,就讓身爲王國祭司的他,有些費解了…
“太監亦失哈等體皇上好生柔遠之意,特加寬恕。斯民謁者,仍宴以酒食,給以布物,愈撫卹…天朝有仁德之君,乃有啓處之方,我屬無患矣!…”
“主神啊!面對破壞神廟的敵人,竟然不把他們抓起來獻祭,反而還要寬恕贈予禮物!這真是,這可真是…無視他們神靈的威嚴啊!…”
祖瓦羅皺起眉頭,心中生出了些思量。南方大部族建起這麼壯觀的神廟,但似乎又不怎麼虔信神靈?要是王國的神廟被敵人毀壞,那幾乎是最大的血仇,是必然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報復回去的…
“太監亦失哈…啊!原來是陛下提過的,大皇帝酋長身邊的‘女蛇’親侍!那‘儒教’祭司們又在哪裡呢?他們對於神廟被毀,是什麼態度?…難道,‘女蛇’們建起的神廟,和他們的信仰無關?兩股力量信仰不同的‘衆神’?而南方大部族的最終離開,和尊崇的‘儒教’祭司間,又是否有什麼關聯呢?…”
祖瓦羅努力思索,想要構建出帝國的圖景,但依然對“南方大部落”的離去,充滿了疑惑。可惜,碑文剩下的部分已經不多,許多記錄都只是一兩句寥寥帶過。而這種“春秋筆法”,字裡行間中留下暗示,則是祖瓦羅所未曾學到,也很難去揣測理解的。
“建原寺,敢不復治…國人無遠近。皆來頓首,謝曰:我等臣服,永無疑矣!…以斯觀之,此我聖朝聰明德博,道高堯舜,存心於天下,加惠於窮民,使八方四裔、多士萬姓無一飢寒者…正謂聖主布德施惠,非求報於百姓也…”
“主神啊!南方大部落反覆強調,‘部族臣服、永無疑矣’…這就像聯盟反覆強調,對雲中諸部的宗主權一樣…恐怕是叛降不定,必須反覆征討的!…”
“這裡又說,‘加惠於窮民’、‘非求報於百姓也’…這是說,南方的大部族,在這裡根本收不上稅嗎?…那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既不傳教,也不收稅,更不建立分封的王國…究竟是來做什麼呢?…”
讀到這,祖瓦羅心中的困惑,變得越發的深了。而這第二塊碑文的最後,似乎也像曾經立碑時,不知道已經多老的那個“欽差內官”一樣了。它失去了年輕時,曾經要“盛德無極”的豪邁,那要“與天同體”的光耀!它老了,只留下一句帶着無奈,甚至有些祈求的銘刻,祈禱死後的回報…
“是故有陰德,必有陽報;有隱行,必有昭名,此之謂也。故爲文記,萬世不朽雲…”
“什麼是陰德?什麼是陽報?隱行和昭名,又是什麼呢?…最後還是這一句,萬世不朽雲…但他們還是離去了…哎!…”
祖瓦羅幽幽的嘆了口氣。他彷彿從這最後的字裡行間中,品味到了立碑人的無奈與嘆息。那是一個帝國光耀後的嘆息,就像太陽漸漸西斜,而潮水逐漸落下後的無可奈何…而這又是多久之前的故事呢?距離上一塊碑文,又過去了多久呢?
“大明宣德八年,癸丑歲季春朔日立…欽差都知監太監亦失哈…”
看到這最後一句,祖瓦羅渾身一震,驟然睜大了眼睛!他終於看到了陛下預言中的“大明”,終於確定了這個“南方大部落”的身份!
“主神啊!真的是‘大明’,和陛下預言中的‘大明’一模一樣!…”
“宣德八年?那又是什麼時候?宣德…宣示‘德’?可什麼是‘德’呢?…這卻沒有‘永樂’容易理解,也沒有那麼好聽了…”
“這兩塊石碑,從‘永樂十一年’到‘宣德八年’,也不知道間隔了多久,又在多久以前?…在那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而南方的‘大明’,又距離這處‘奴兒干都司’,究竟還有多遠啊?…總不會,真的還有萬里吧?!…”
祖瓦羅心緒起伏,看向南方的天空。大江浩浩,從南方的上游而來。雲層深深,從北方的天際而下。江水與天空中,已經失去了太陽的光明與溫暖。而過了眼下蕭瑟的秋天,凜冽的寒冬,就要呼嘯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