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利益交換

海漢在建國前後所開展的外交關係中,大明無疑一直都牢牢地佔據着最爲重要的首位,其次纔是海漢在南海地區的那些盟國和合作夥伴。畢竟海漢也是跟大明一樣的漢人政權,而且執政者們對於大明這個落日帝國有着十分複雜的情節,一方面要從這個帝國吸納海漢發展所需的財富和人力,另一方面海漢還得設法維持其在大陸上的統治地位,不能讓其像歷史上那樣很快覆滅。所以與大明建立正式的官方外交關係,一直都是海漢的既定國策之一,只有先跨出了這一步之後,海漢纔有可能與大明進行公開的官方交流,並向其提供軍事援助,以及輸出具有海漢特色的價值觀。

海漢在南方花了數年時間經營,雖然將福廣兩省的沿海州府都納入了海漢的貿易體系之中,但通過這些地方官府向大明朝廷轉達的建交願望卻一直都未能獲得應允。究其原因,自然是兩國在南方不可調和的領土衝突,就連海漢作爲發家資本和老巢所在地的海南島,也是從大明手中強取豪奪而來。大明朝廷雖然暫時無力奪回這些失地,但也不願就這麼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過,與鵲巢鳩佔的入侵者建立外交關係。

海漢甚至已經通過一步一步的北上擴張,幾乎完全掌控了大明的海疆,但依然不能讓大明低下高昂的頭顱,雙方的建交接觸也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如果遼東這一套組合拳還不能奏效,那海漢執委會估計真的要考慮是否需要採取更加激進的手段來迫使大明打開國門了。

好在海漢各部門通力合作,早早就認準了兵部這條線下手,用重金打通了梅生川這個關節,最終得到了一個十分理想的結果——大明朝廷派了梅生川來遼東與海漢磋商外交事宜。

兵部侍郎代了禮部的差事,這在大明外交史中並不多見,如果不是海漢不惜成本地往京城裡砸下了重金,爲這種代役鋪平了道路,那麼遼東的三國會晤或許還會更爲艱難。畢竟梅生川還是收受了海漢不少好處的“自己人”,要是換個沒有這層關係,又不懂軍事的禮部文官過來,海漢這套威逼利誘的法子大概就不好用了。

雖然海漢還是花了很多工夫才最終搞定了梅生川,但相比付出的代價來說還是很划算的。除了給予梅生川私人的回報承諾之外,後續還得需要再花幾十萬兩銀子去爲梅生川簽署的這份協議擺平朝中可能會出現的麻煩,儘量消除那些反對結盟的聲音。不過這些花銷在兩國正式建交之後都可以通過貿易手段賺回來,所以執委會也不擔心這種投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草簽的備忘錄並不會馬上生效,其中的絕大部分條款還是需要再由梅生川帶回京城,呈報朝廷通過之後,再擇期正式簽約生效。不過白克思基本確信這份備忘錄已經沒有太多需要進行更改的內容了,但凡比較犯大明忌諱,或是爭議性比較大的內容,都想方設法地用手段遮掩過去了,照理說不會再引來大明的激烈反對。

梅生川估計朝廷完成商議,再確定出面與海漢簽署協議的人選、時間、地點,至少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梅生川希望在這段時間內,海漢能夠繼續保持對後金的軍事壓力,不要說停戰就真停戰了,給後金白白留出一個月的喘息時間。

“雖然我們籤的還不算是正式協議,但該我國履行的責任,肯定不會逃避。梅大人放心,我們不會讓敵人清閒下來的。”錢天敦胸有成竹地對梅生川作出了承諾。

他的底氣正是來自於這份草簽的備忘錄,三亞在得知大明這邊的表態之後,又重新將國防部此前提交的遼東作戰計劃拿出來進行了討論。軍方希望在遼東通過海上投送兵力的方式開闢敵後戰場,用更加頻繁的襲擾戰破壞後金控制區的治安和社會生產,並藉此行動從其控制區內解救受其奴役的漢人民衆,以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遼東的勞動力人口需求壓力。

當時遼東駐軍提出的這個作戰計劃在執委會討論期間並未能獲准通過,但這份提案剛被放進檔案室裡沒過多久,便因爲三國會晤的順利進行,海漢需要對後金保持足夠強大的軍事壓力,於是執委會又重新審視了這份方案。

錢天敦在此之前已經得到了三亞出來的消息,執委會原則上通過了遼東駐軍提出的作戰方案,只是軍費和裝備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調撥到位。不過這種細節問題倒是不會影響到遼東駐軍的備戰,王湯姆得到消息之後就乾脆不管結盟會談的事了,帶了一幫參謀關起門來開始研究地圖了,看樣子也是不想放過如此大好的立功機會。

在敲定了相關協議之後,急着回京覆命的梅生川很快便向白克思告辭,帶着自己的船隊離開了遼東,從海上返回京畿地區。而朝鮮使臣金尚憲倒是要相對輕鬆一點,在地峽防線這邊繼續住了幾天,倒是有幸目睹了一場百人規模的武裝衝突,也算是親眼見識了海漢軍是如何在戰場上對付曾經令朝鮮聞風喪膽的後金鐵騎。如果不是要趕回漢城覆命,金尚憲倒是有心要在這裡再住上一段時間,看看海漢人在遼東究竟有些什麼樣的手段。

按照協議內容,朝鮮將在履約開始之後向遼東地區提供海漢軍所需的各種生活物資,並在三個月之內向遼東地區派遣至少四千名民夫,協助完成海漢在當地的各種基建工程。這個派遣數字有可能在年底前會達到上萬,而期間海漢也將負擔這些民夫服勞役期間的吃穿住行,並且發放一定數目的報酬。

朝鮮官方當然也會從中獲取不小的利益,除了海漢會掏錢購買各種生活物資之外,朝鮮派遣的民夫也會根據數量多少而獲得海漢支付的組織費用。不過這些收益很有可能不會以現錢的方式進行結算,而是會與海漢提供的武器和軍事援助進行抵扣。屆時雙方爲了覈算這些複雜的賬目,可能還得成立一個聯合會計機構來完成這個任務。

至於金尚憲個人當然也不會白跑這一趟,海漢自然也爲他準備了一份相當可觀的長期收益。金尚憲沒有像梅生川那樣選擇接受一處遠在南方的種植園產業,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形式來接收海漢輸送的好處。

金尚憲的家族在黃海道、京畿道都有大量的農田種植水稻,是朝鮮國著名的糧食商人之一。海漢答應在從朝鮮採購糧食時,將會以其作爲第一順位的採購對象。而在這兩個道的行政轄區內,金尚憲的家族也將獲得多種海漢商品的區域獨家代理權,爲期三年。考慮到黃海道和京畿道都是朝鮮國內的富裕地區,這三年的獨家代理權足以讓金尚憲的家族賺個盆滿鉢滿了。

當然了,爲了掩人耳目,到時候海漢商務部肯定還是會照着過去在大明的操作模式,像模像樣地辦一辦招商會,然後再通過半公開的方式將代理權賦予金尚憲的家族,堂而皇之地完成利益輸送。

金尚憲最開始聽到這番操作細節的講解時也是聽得目瞪口呆,心中不禁感嘆海漢人的用心,就連行賄都能考慮得這麼細緻周到,不愧是以商立國的專業人士。他雖然是一名官員而非商人,但也知道這種交易將給自己家族帶來的經濟利益不是當下就能估算出來的,如果操作得好,三年時間已經足以讓家族變成朝鮮首富了。而海漢在這方面無疑是行家裡手,金尚憲暗暗下定決心,等回去搞定了結盟的事情,便主動聯繫海漢,要求他們派專人到朝鮮來協助經營。

兩國使者各自帶隊歸國之後,金州地峽防線的氣氛也終於迴歸到了正常狀態。海漢軍在六月中旬發動了一波名爲“天雷”的攻勢,出動了包括東江鎮明軍在內的三千餘名戰鬥人員,對仍在不斷向南延伸的堡壘羣進行了一次清除行動。

海漢爲此專門出動了炮兵部隊,嘗試使用不同口徑的火炮,使用不同種類的炮彈,在各種射擊距離對目標堡壘進行炮擊,以觀測哪種打擊方式能夠高效地摧毀後金的這種堡壘戰術。

但實驗結果無疑是讓人略感失望,只有使用開花彈的火炮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炮轟效果,而其他炮彈要轟開這些土坯堡壘就很是費力。不過炮兵們無意中發現了這種堡壘的一個弱點,那就是後金在修築時有意偷工減料,只將朝南的一面土牆築到了足夠厚,而東西兩邊卻相對要薄弱得多,24磅炮的炮彈在百丈距離上直接便能轟出一個洞來。

“難怪他們修堡壘修得這麼快!”錢天敦接到報告之後也不禁歎服對方的狡猾。這堡壘四面牆,只要把朝向會與海漢軍交鋒的這面牆築得足夠厚實就行了,這樣一來自然可以節約大量人力,從而縮短單個堡壘的建造工期,減小建造成本。耿仲明能想出這麼一個法子,也足見其有些小聰明。

但即便是發現了這個事實,海漢軍也還是難以對其加以利用。火炮雖然能通過射擊角度來攻擊一些堡壘的側面,但往往與其夾角太小,很難對隱蔽在其中的傢伙造成殺傷。而且這種堡壘的出入口一般都在北面,海漢從南邊施加炮擊,隱蔽其中的敵軍仍有較大的可能性在戰鬥中安全撤離。

當然要攻下這些堡壘倒沒有錢天敦當初向兩國使臣倒苦水那麼艱難,只要利用武器優勢形成火力壓制的局面,掩護零星步兵突入到近處,在城牆下直接進行爆破作業。除去了正面的屏障之後,這堡壘就基本失去了防禦作用。但如果考慮到作戰成本,那海漢這邊毫無疑問是血虧,而且還不能不硬着頭皮把這次行動繼續下去。必須要通過這樣硬碰硬的交鋒,海漢才能找出這種堡壘戰的弱點,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戰術來剋制敵軍。

“得打報告儘快從南方調一批加農炮過來,不然拆這些土碉堡也太費事了。”錢天敦也不得不承認,以遼東駐軍現有的裝備狀況,並不適合執行強拆任務。

不過海漢軍中其實並沒有成批列裝最新的後膛式加農炮,前段時間拖了幾門這新玩意兒來遼東做完戰地測試之後,便又送回南方去了。如果有那麼十來門新式加農炮,加上彈藥管夠,錢天敦覺得十天之內拆完後金的堡壘羣也不是不可能。

白克思作爲海漢兵工的主管領導,第一時間便收到了錢天敦的口頭申請。但就算知道這種新式火炮對拔除後金堡壘陣的必要性,白克思也難以向軍方提供這麼多的火炮和彈藥。

“還沒定型量產,我上哪裡去給你弄十幾門新炮回來!”白克思對於錢天敦的申請只能表示愛莫能助,他總不能憑空變出這麼多炮來。

“今年能量產吧?”錢天敦仍然對此很是不甘:“我的部隊先要個十門八門裝點一下門面,熟悉一下性能,這要求不過分吧?”

白克思笑道:“就算我願意給,那也還得看製造進程是不是順利。十門八門炮你說得倒是輕鬆,你知道那幾門試驗用的火炮造了多久才嗎?平均每門炮用時一個月!就算今後定型量產了,以海漢兵工目前的產能,我估計每月能產出三到四門炮就已經是極限了。”

“有幾門算幾門,總之我這邊先定了。”錢天敦可不想聽那麼多曲曲拐拐的理由,他只在乎特戰營是不是海漢軍中最先使用新式武器的部隊。

“那北邊這些堡壘你打算怎麼拔?難道就一直派工兵去炸掉它們?”白克思有些好奇地問道。

“不拔了。讓他們修。”錢天敦搖搖頭道:“我們直接繞到北邊去做我們該做的事就行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看誰先撐不住!”

第294章 客串神棍第1686章 傀儡機構第2166章第1816章 消化難民第52章 邀功請賞(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獨到第2329章2633.第2633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後總結3089.第3089章第214章 劇透黨第359章 房產開發第3512章第3487章第169章 沆瀣一氣2796.第2796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3503章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2343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1439章 疲於奔命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第191章 關於駐廣辦的討論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2860.第2860章第2133章3123.第3123章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第2306章2563.第2563章第1037章 滅口3095.第3095章第1439章 疲於奔命3251.第3251章第2115章第1910章 並不簡單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第1218章 章運的傑作第2212章第1238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3290.第3290章第4章 新人的加入2716.第2716章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利品第211章 最惠價格待遇第四百四十二章 擴軍在即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2872.第2872章第1060章 真正的目的第1788章 息事寧人第72章 重訪故地第1630章 最後準備第七百三十四章 艱苦的攻守戰第2018章第1478章 前線第240章 港區新規劃2493.第2493章第1838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2707.第2707章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3022.第3022章第1908章 留學生活3115.第3115章第1776章 誠意謝禮第59章 組建公社第1215章 安不納見聞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3401.第3401章第1197章 屈服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2379.第2379章第1116章 鎮江堡第1736章 國際貿易第2148章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1576章 破釜沉舟第2103章2405.第2405章第1597章 爲難之處2689.第2689章第2227章第25章 勞改營(三)2424.第2424章第3478章第1945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第1774章 人情往來第328章 廣州民亂2825.第2825章3256.第3256章2376.第2376章第1223章 實際困難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日島之戰(五)3168.第31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