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三國聯盟

海漢所提出的結盟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議題,其中又包括了建立外交關係、開放通商移民、締結軍事同盟等幾個不同層面的內容。其中相對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的,大概就是建立外交關係這一項了。

即便海漢沒有使出威逼利誘的手段,朝鮮對於與其建交其實並無多少牴觸情緒。只是按照正常的過程來進行,可能需要時間較長的外交往來作爲鋪墊,絕不會像當下被逼得這麼窘迫。而通商移民之類的問題,在朝鮮看來倒也簡單,不管怎麼說講究商業信譽的海漢總要比後金的強買強賣好得多。真正比較爲難一點的,其實也就是締結軍事同盟這一項,他們一方面擔心由此召來後金的激烈報復,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沒法繞開大明這個名義上的宗主國去與第三國結盟。金尚憲聲稱結盟一事還要看大明的意思,倒也不完全是推托之詞。

而大明對此的接受度就沒有朝鮮那麼高了,海漢人在南方佔了大明不少土地,還以此立國,分疆裂土,這對大明來說就是事實上的入侵。如果不是北方邊疆和中原的戰亂讓大明抽不出手,又豈會讓海漢如此輕易地在南方搞出這麼多小動作。如今海漢羽翼已豐,甚至可以在談判桌上拿北方邊疆的安全問題敲打大明瞭,但大明朝廷又怎能輕易地忍下了這口氣?

就算收過海漢好處的梅生川能忍,但他也怕回去之後沒法向朝廷交差,畢竟當初朝廷給他的權限,可沒有包括這麼多的結盟條件在內。自作主張把這些條件一股腦答應下來,他很擔心回去之後就被一擼到底了。哪怕海漢在此之前向他承諾了許多的私人好處,但他也怕自己到時候沒了官身,對於大明和海漢都沒了價值,到時候這些所謂的承諾能不能兌現就是問題了。

但梅生川也明白如果大明拒絕了這次結盟邀約,很可能就會失去了一個真正能爲大明解決北方威脅的強大外援。這還只是一方面,如果海漢繞過大明,把朝鮮拉攏過去,那麼大明很可能會就此失去這個藩屬國,這種損失同樣也是大明所承受不起的。如果此時再寫奏摺回報朝廷,等那邊討論出一個結果,一去一來估計起碼又是大半個月的時間了,而海漢人顯然不會有這麼好的耐心等待京城那邊拿出一個四平八穩的結論。

按照白克思給出的最後時限,大明和朝鮮兩國的使臣如果不能在三天內做出最終的決定,那麼結盟談判就宣告終止。而海漢在遼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也將暫停,取消一切主動出擊的軍事計劃,並保留與後金進行和談的可能性。

白克思所提出的最後一項對於兩國使臣而言無異於殺手鐗,如果海漢與後金議和,且不說這兩國存不存在聯盟的可能,哪怕是海漢出於某種考慮,賣些淘汰下來的武器給後金,那就夠這兩國受的。到時候再來後悔沒有跟海漢站在同一陣營,可就真的有些晚了。

最終率先鬆口的依然是朝鮮,畢竟這個國家是真的輸不起。海漢人隨時都能拍拍屁股撤離遼東,而大明家大業大,後金就算戰場上局勢佔優,但一時半會也不可能消滅這個龐大的帝國。而朝鮮軍力羸弱,如果大明和海漢都不施以援手,那他們就真的只能束手待斃了。而一個根本沒法再爲朝鮮提供庇護的宗主國,那又有什麼保留其存在的意義呢?

金尚憲權衡利弊之後,終於還是選擇了妥協,表示願意參考海漢提出的方案,與海漢國締結盟約。不過金尚憲出於大明的敬畏,也沒有將這個決定向梅生川隱瞞,以免對方因此生出恨意。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當然希望繼續保留朝鮮與大明之間的傳統友好關係。

梅生川倒是沒有因此而感到生氣,他完全能夠理解朝鮮人的想法,畢竟弱者總是習慣性地會設法尋求強者的保護。海漢國用漢字說漢語,民衆也與大明漢人別無二致,對於朝鮮來說自然不會有太大的陌生感,而且更像是一個強化版的微縮大明,擁有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的漢人政權,還願意爲朝鮮抵禦外敵提供幫助。要與這樣的一個國家建交,對朝鮮來說自然比較容易接納。

而善於利用形勢來爲談判加碼的白克思在這個時候再度對梅生川施以重擊——如果大明要將自己排除在這個聯盟之外,那麼海漢不保證未來不會對大明動武。而這個邏輯的解釋,便是海漢與後金停戰之後,未來也保有結盟的可能性。如果這樣一個跨地區的聯盟達成,那後金海漢一北一南,完全可以開始盤算如何瓜分大明瞭。

梅生川當然也在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這個假設的恐怖之處,雖然明知白克思的說法極有可能只是口頭威脅,但這種風險是大明不能承受的。後金和海漢的軍力都隱隱在大明之上,如果南北同時開戰,那大明的江山真的有可能會岌岌可危了。

於是留給大明的選擇,從是否與海漢結盟,莫名其妙就變成了是否放任海漢與後金結盟。這樣一來,權衡這個問題的利弊似乎就簡單多了,爲了大明的利益,梅生川無論如何都必須破壞海漢與後金和解的可能。在是友是敵這個選擇題上,留給大明的選擇就只有前者了。

經過了兩天的細節磋商之後,三國代表終於在金州地峽防線以南的某處村舍中籤署了關於結盟協議的備忘錄。雖然這個備忘錄不是最終生效的正式協議,但大體上最終協議的內容就會以此爲準,可以算是基本敲定此事了。

大明與朝鮮之間原本就是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係,所以這份協議對於兩國關係的記述並沒有超出原本的範圍,基本上是按照了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的。而協議的重點,自然便是兩國與海漢之間的關係了。

首先是大明,將與海漢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開放沿海地區若干處州府的通商權限,並允許海漢在當地僱傭明人爲其勞作——這實際上也就是變相允許了海漢在大明境內招募移民,因爲並未規定受僱者的工作地點要在大明境內。但就是這麼一個表達方式上的小機關,就已經費了梅生川不少氣力,才說服海漢接受這種拐彎抹角的表述。

這是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安排,而軍事方面的合作內容則要更加謹慎一些,梅生川甚至都不敢同意在協議中使用“軍事同盟”這樣的字眼,而是很小心地將“結盟”、“同盟”這樣的說法修改爲“合作”,範圍也僅僅暫時限定於山東、遼東兩省。

這樣做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爲海漢在大明境內的駐軍行爲太過敏感,而大明真正需要海漢出手的地方,其實也就僅限於遼東一地而已,在海漢的堅持之下,梅生川才勉強同意加上山東,但還是將海漢在山東的活動範圍限定於登州福山縣境內,並且芝罘港只可作爲人員物資週轉的運輸港,不能將其當做海漢海軍的軍事基地來建設。

當然雙方都很明白,對於芝罘港的限制條件僅僅只是爲了讓梅生川回去之後好向上面交差而已,事實上海漢人在芝罘島上早就建起了軍港和海陸兩軍的軍事基地,並且長期都駐紮有一定規模的軍隊。不過海漢在遼東佔下旅順這個條件更好的不凍港之後,海漢軍方的確是有意要將原本部署在芝罘港的一些軍事機構和設施北遷到旅順去,以便於遼東前線的軍事調度。

而對於海漢在遼東地區的軍事行動權限,以及佔領區的歸屬問題,在這個協議中就更多是用含糊不清的說法來帶過,大明給予海漢“便宜行事”的權力,並且在與後金的戰爭進行期間,可將該地區的治理權“交由當地駐軍代管”。這所謂的當地駐軍,自然就是指在遼東作戰的海漢軍了。至於打完仗之後,這些地方的主權又該如何處理,協議中便沒有多事去提及了。想來那應該也是數年之後的事了,梅生川可不想這麼早就給自己找個包袱背上。

而協議中海漢向大明所提供的好處,除了在遼東吸引後金火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要向大明出售海漢制式武器,包括燧發步槍、大口徑火炮,甚至未來可能還會有戰船。總之海漢會向大明提供組建火器部隊的一攬子方案,並且可根據大明的具體要求,提供整套的軍官培訓體系和戰術體系。當然了,軍售之外的培訓項目並非完全無償提供,具體的價目還要視雙方的軍事合作狀況而定。

梅生川明白這是海漢人防着大明一手,不會白白爲大明培養掌握火器作戰高級戰術的軍官。除非是像福廣兩省沿海州府的明軍或者東江鎮這種已經半公開投靠海漢的部隊,纔有可能得到海漢不計成本的軍事援助。而忠於大明朝廷的嫡系部隊,海漢便可以在軍事培訓服務的價格上設立門檻,讓大明組建新軍的成本拔高,從而減緩其形成戰鬥力的速度。

但就算明知海漢在這方面有佈置機關,梅生川也只能硬着頭皮先把這個協議達成,畢竟這已經是他好不容易纔爭取到的條件,要是沒拿點像樣的好處報回去,恐怕朝廷會直接把他當作叛國者處理了。

相比梅生川的簡單,朝鮮使臣金尚憲就要輕鬆一些了,由於海漢在此之前就已經獲得了國王李倧的首肯,因此對他來說並不存在多少回去之後交不了差的壓力。只要沒有明顯的賣國條約,他可以確信國王陛下得知海漢將向朝鮮提供全方位的軍事援助的消息後將會非常欣喜。

至於通商、移民,這些事務在金尚憲看來都是很好解決的問題,而且朝鮮也將會有經濟方面的顯著收益,他並不認爲這會對朝鮮的安全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畢竟在這個時代,極少會有人意識到有武力作爲後盾的外來資本入侵會對一個國家造成什麼樣的可怕後果。

而按照協議內容,朝鮮將向海漢駐遼東部隊提供大量糧草和軍需物資,並且派遣民夫進入遼東,協助海漢對佔領區進行開發建設。不過爲了保護朝鮮民衆的安全,金尚憲特別要求前往遼東的民夫不得被分配到前線勞作,只能在後方從事基建類的任務。

而白克思對此倒也沒有表示出異議,他也不太信任從來辦事都不牢靠的朝鮮人,再加上前線的工程往往涉及軍事機密,這種任務他寧可交給東江鎮的民夫來完成,也不想讓朝鮮人接觸到海漢軍在前線的部署狀況。

不過對於金尚憲的配合,白克思還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金尚憲的此次談判任務“應當被朝鮮史書記載下來”,並且表示會在稍後致朝鮮國王的親筆信中爲金尚憲請功。這番表態讓金尚憲大爲感激涕零,心中不禁尋思是否應該在海漢要求海軍能夠自由進出朝鮮近海一事上再讓讓步。

事實上目前的談判結果已經比白克思等人的預計要好了,起碼白克思是做好了這兩國最終都不願意締結盟約的準備。但不管過程怎麼曲折,終究三方還是在後金這個共同對手所提供的壓力下達成了共識。而後世也將1636年6月在遼東進行的這次三方秘密會晤,稱之爲影響東北亞地區國際局勢走向的一次重要轉折點。

白克思作爲此次談判的最終決策者,自然居功至偉。在報捷的電報送抵勝利堡後,執委會也都對這次的談判結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特別是與大明正式建交一事,對於海漢國來說可以算是建國以來的頭等政治大事了,有許多人都在爲這個目標而默默努力,如今終於是得償所願了。

第2120章第262章 商量條件3105.第3105章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25章 勞改營(三)第2080章2959.第2959章第211章 最惠價格待遇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判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2860.第2860章第九百六十五章 籌備工作2582.第2582章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第80章 廠衛第1777章 一代名將2961.第2961章第2193章第2128章第334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2071章3387.第3387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探消息2627.第2627章第327章 開發與拆遷(二)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2667.第2667章第1495章 朝鮮使者第3490章2806.第2806章第1192章 返回舟山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2511.第2511章3112.第3112章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3074.第3074章第1507章 梅侍郎的小算盤第2228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內外勾結第2330章2512.第2512章第1671章 權錢交易2854.第2854章第1277章 差距巨大第3476章2828.第2828章第九百四十六章 強勢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第2281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合情理的手段第1882章 地方割據3410.第3410章3208.第3208章2825.第2825章第七百七十七章 優勢巨大第2179章第1853章 長遠眼光3063.第3063章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打石浦所第五百三十七章 照葫蘆畫瓢第九百四十九章 建國籌備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3509章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九百八十章 各得其所第1621章 瞭解加深第310章 海漢軍工的新起點第365章 參觀陳列室第1641章 正面對決第1347章 非常手段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3439章2457.第2457章2613.第2613章第2127章第1104章 芝罘灣歸屬2728.第2728章第8章 籌備進行時(四)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1813章 雙管齊下3082.第3082章3299.第3299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軍事援助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衆多2978.第2978章2615.第2615章2718.第2718章第九百三十七章 衝動消費2733.第273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交手(二)3225.第3225章第1091章 踢到鐵板第四百八十三章 實力懸殊第2160章第1773章 靈活應對第1604章 接盤條件第130章 錢天敦第1486章 各憑本事第九百二十章 頭頓港第19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