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大陸政策磁吸 臺灣人纔出走警鐘長鳴
臺灣面臨亞洲鄰國前來高薪挖角,又有大陸在人才方面全面吸納的磁吸效應,造成臺灣人才稀缺、高階人才斷層。圖爲大陸臺商回臺招聘人才。圖/本報資料照片
此刻,全世界都在搶人才!中國大陸從十一五末期即針對海外人才祭出「千人計劃」方案,給予機構專業職與創業資金、獎勵、賦稅優惠以及提供各項超優生活待遇。推出後臺灣學研人才已有代表性學者專家入選,被延攬至大陸任教。除了學界的腦袋,大陸搶產業界人才同樣大膽祭出「重金禮聘」,包括廈門「海納百川」人才計劃、廣州5年35億的產業領軍人才計劃、武漢市城市合夥人計劃…等,吸引產業人才創新創業,引才與搶才政策已從中央擴大到地方。
而臺灣面臨亞洲鄰近國家前來高薪挖角,又有大陸在人才方面全面吸納,所造成的磁吸效應,人才稀缺、高階人才斷層的問題,對長遠的經濟發展帶來危機。提出並落實具有誘因、有利產業的人才政策刻不容緩!
觀察大陸千人計劃的確奏效! 「海歸派」一舉將技術以及海外的實務經驗帶進中國,快速拉動在地生醫產業的產業鏈發展與就業機會。到今年4月已經有5,823名海外傑出人才將自有技術研發成果帶回中國,至今海歸的創業達808人,生技醫藥約佔35%,生醫創業代表性企業高達82家,包括貝達藥業、必貝特醫藥、藥明康德…等,其中貝達藥業更已成功開發中國第一個小分子標靶抗癌新藥!
平心而論,臺灣相較中國大陸,現階段沒有銀彈攻勢搶才,但突出的醫療環境、良善的法規制度、以及較好的生活品質仍然是在地的優勢。回顧近年政府也投入相當多心力,建立國家層級全球攬才平臺與資料庫、鬆綁移民與相關法規政策環境、推動大學教師待遇彈性化、核發外人三卡及國際人才白金卡延攬海外人才、放寬僑外生留臺工作等,讓海外人才與親屬來臺可享有較佳的生活品質。可惜尚未有顯著成果,關鍵原因或許應該從政策的「實質誘因」來檢討改善。
首先,新政府或可思考未來稅賦配套與獎勵制度如何與國際接軌。尤其,現階段我國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達45%,已高於許多已開發國家所得平均稅率,不僅提高企業用人成本,也會影響員工分紅配股收入。甚至企業員工在參與現金增資認股後,取得股票後即須課稅,與股東課稅方式有明顯落差,造成稅制不合理之現象,有的企業員工甚至得借錢繳稅或選擇賣股,案例不勝枚舉!推動稅制合理化將有助企業留才與完善激勵員工機制,若能在海外人才延攬機制上,設計出獎勵海外人才的退稅配套優惠,將有利企業吸引海外高階人才來臺,並提升留才獎酬誘因。
另一方面,未來要推動的五大研發創新產業,應以開創海外國際市場爲首要目標,而這部分非常需要借重海外的人才經驗,突破海外市場與關鍵技術。但現實是目前的五大創新產業規模仍小,大多數企業無法負擔海外高階人才高額的薪資條件。建議政府不妨大方恢復以往延攬海外產業專家的補助政策,讓有利國家重點佈局的關鍵性技術人才、稀缺的高階研發管理人才、具跨國營運經驗的市場開發人才能爲企業所用,填補國內產業重點技術領域的人才缺口,扶持產業建全發展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