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李遠哲與教改無關?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本報系資料照)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出版自傳,針對李登輝指其該爲教改失敗負責提出反駁,認爲當年是李登輝未繼續採用教改會的建議,只聽後來吳京部長的意見所造成。許多人紛紛質疑李前院長爲何又一次撇清教改的責任?把失敗之責推給已逝的吳京是否厚道?尤其是辯稱教改會當年提議的「廣設高中大學」,是指廣設「公立」大學與高中,顯然與事實有差距。

根據1996年12月公佈的教改總諮議報告書,明確規定未來臺灣要朝「綜合高中發展」,高職與五專前三年與高中人數比例降低。而後李遠哲多次發表「整合高中職學制,讓高職成爲歷史名詞」主張,當時教育部不敢有異議,一再宣示將以綜合高中爲主要體制。

當時受到「410教改遊行」帶領的「廣設高中大學」等訴求,讓李遠哲上述的主張有了民意的正當性,加上吳京任內提出「開闢技職教育的第二條國道」的教改政策,至1999 年改制辦法修訂,取消「1年只允許6所技術學院改制」的限制後,開始有大量的大專院校升格,如吳京部長任內30所改制成功,林清江7所、楊朝祥28所學校升格。後來陳水扁競選總統表示,廣設大學是民意所趨,堅持實踐他「全臺各縣市都有大學」的理念。於是曾志朗任內又覈准了37所大學,黃榮村18所,杜正勝在位較久,共40所。

至於李遠哲對於臺灣教改究竟有無責任?仔細檢視這20餘年的臺灣教改,其實都脫離不了當年李遠哲所主持的教改諮議報告書規畫內容,爲此李遠哲必須誠實面對,不能再繼續推卸責任。

當然最應追究上述責任的,要屬李登輝與陳扁兩位前總統,一位聘請出國多年、對臺灣教育極其生疏的李遠哲擘畫百年教育大業;另一位則把辦大學形容像煮麪、以教育作爲選舉工具,遂行其「一縣一大學」民粹教改的實踐。

至於李遠哲錯在高估自己化學諾貝爾獎的能耐,與社會關懷的實踐能力,面對錯綜複雜的臺灣教改,他不但未虛心以對,反而敢在教改會發出:「我們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只要蒐集一些資料,便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等豪語。回首前塵,臺灣教改責任歸屬,應可釐清。

(作者爲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