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教改亂象 李遠哲沒責任嗎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報系資料照片/劉宗龍攝)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會上前20分鐘,他極力撇清自己與當年主持行政院「教改會」的責任,甚至引述2003年《聯合報》刊載郭爲藩前部長的話,對臺灣教育或教改問題輕描淡寫,彷彿「教改」結果的好與壞都與他無關!

如同幾年前,因爲2008年總統大選失利而有計劃性「抹黑他」的論調,李遠哲一再重複抱怨:因爲他反對政商關係,所以政黨輪替後對手要「消滅他」,才用教改問題攻擊他,批評外界「是非不分」等。經過了如此多年,李遠哲終於說出自己的委屈,但卻忘了在他當年壯闊的教改「意圖倫理」之後,臺灣教改的責任倫理已無人負責,教改亂象又是因何而起?

李遠哲從來就避而不談。面對這麼多年來對教改亂象的批評,是否曾經仔細思考過,教改究竟出了哪些問題?他當年設計的教改藍圖錯在哪裡?他有無仔細看看別人對於教改亂象所提出的相關研究與建言?這些年許多團體、教師及民衆對教改亂象的批判,其實是有憑有據。有的是個人親身體驗,或是透過調查訪談的研究結果而來,並非無的放矢。這些批判的聲音大多對臺灣教育前途充滿憂慮。而李遠哲卻把這些「批判」當作是「抹黑」與「消滅他」,是否有違科學家求真的精神?

誠然20年教改亂象與教育主管當局人事變動過快有關。做爲一位「位高權重」的「言論領袖」,除了中研院院長一職外,還擔任教改、九二一重建、國政顧問團、兩岸小組、教育部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召集人、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APEC代表等職務。李遠哲真的能坦然地說上述部長人事的異動與他毫無關係?

甚至連民國85年以後教改政策的推動,他可以撇清關係?例如:廢高職、能力導向、多元入學方案、擴充高中及大學容量,以及攸關國內許多高等教育及科學教育的發展政策等,難道李前院長皆未曾置喙過?做爲一個學術界追求真理的知識分子,如果一遇到批評就將對方歸類爲政黨的報復行動,將其泛政治化,而不能反躬自省,那麼臺灣社會還有什麼清流可言?

教育是百年大計,所影響的何只是一、兩代人的前途。無可否認,李前院長自從民國82年底返國以來,從科學領風回到社會,光環幾乎照遍各個領域。當年他以體制外組織召集人身分領導臺灣教改,有權無責,造成教改的後果沒有人負責,而由全民概括承受。光是這一點,李遠哲至少該向臺灣社會深深一鞠躬,致上他個人的歉意。

在許多教改的批判聲中,民衆從未要求李遠哲爲20年教改的亂象負全責,但至少應負部分的「責任倫理」。畢竟從民國83年他擔任教改會總召集人以來,舉凡各種教改措施,都與他脫不了關係。

無論如何,他對於近20年來臺灣教育改革的影響,可說是無人能及,李院哲豈可對於他人的批評,以「抹黑」來撇清關係?(作者爲政大教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