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瑋/貿易戰開打 北京可能面臨「列寧抉擇」

列寧蘇聯革命成功後,面對耀武揚威的德意志,仍堅持讓步簽署和約(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中美貿易戰開打,大陸的調門卻趨於理性,是一個好的跡象。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首先當然必須檢視中國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與美國挺身一斗。如果估計能鬥,便要考慮鬥而不破,從容收場,因爲美國顯然更具實力。北京應當研判如何臨之不驚、加之不怒,不可自亂陣腳

主戰聲浪下 列寧的抉擇

我認爲,北京所要慎重參考的,或許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個前例。恰好在1918年,也就是整整一個世紀前的蘇聯,列寧曾經面臨極爲艱難的抉擇,其輾轉反側絕不下於今天的習近平。在當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下,列寧面對耀武揚威的德意志帝國,他必須評估是否接受德國提出的種種苛刻的和平條件。莫斯科的冬末春初,蘇共中央存在着極大的主戰聲浪,可列寧反覆折衝、堅持讓步,最後終於與德國簽署《佈列斯特和約》,結束了戰爭。

列寧究竟是怎麼思考的?他冷靜地體認到當時蘇聯革命剛剛成功,百廢待舉,無暇他顧,必須退出戰局。與今天相比,習近平的國內外處境雖然遠遠好過列寧的蘇聯,但大陸崛起,椅子還沒有坐熱,據分析,金融危機前的所謂“明斯基時刻”已經迫近,而時機巧合,「川普貿易戰」竟然一個轉身翩然降臨,所以中國似乎同樣沒有餘力腹背受敵,並且還要在政治上承受巨大壓力

中美變局 習近平的策略

「列寧抉擇」這個概念沒有人提出過,但我在此首次予以界定並提出是基於這個選項的必要。大陸是不是應該學習列寧的智慧,好漢不吃眼前虧,正確對待亂局中舉棋不定的關鍵時刻,鼓足勇氣,排除國內阻力並與強大的對手迅速達成協議?這隻有中南海能夠通盤考慮。歷史證明,列寧的判斷正確,他所做的讓步,即使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最後由於世局的有利發展,沒有耗損他的一生盛名。今天北京當然不必割地辱國,但是中美貿易戰同樣是一大變局,也絕對存在着關係極爲重大的人民情緒和實質利益兩方面的顧慮,以及大陸長遠前途展望。難以權衡,原因在此。

客觀地說,中國抓緊“列寧抉擇”的短期策略目的明確,至於長期,兩個變數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這包括大陸需要爭取時間去投入本土技術研發,邁向自主科技創新,大比重降低對外依賴。其次,大陸要全面努力深化法治,從教育、重點部門和大型企業開始着手,建立能夠與西方世界接軌的規則意識。從世界發展來看,似乎唯有這兩個目標都做到了,中國才能夠晉入質量而不僅僅是體量的領先。

▲中美貿易戰,美國戰略轉向,中國應趁早進行體質調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至於所謂貿易爭端反映了美國戰略轉向,企圖遏制中國崛起之勢,這在目前恐怕還只是一個假議題。或許可以這樣看待:不論美國戰略意圖動機好壞,中國都必須擺平來自美國的實際談判手段和競爭壓力,不會因爲指控美國來者不善便得以逃避課題

美國的整體國力超前是既定事實,無關意圖和動機;美國不獨與中國對峙,也向G7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廣泛施壓。退一步思考,難道說大陸可以不必通過更深層的冶煉,但憑搭上全球化便車(而世界反全球化動能方興未艾),利用人民的勤奮(而人口紅利和低廉工資時代結束中),推行國家資本主義(而金融危機兵臨城下、內債泡沫面臨整改)加上重商主義(而政府補貼和市場壁壘難以爲繼),便可以安穩地戴超級大國冠冕?如果是那樣,便非可大可久,反倒不如及早進行明智的體質調整。

好文推薦

【你不許發言 系列一】周天瑋/紅母雞餐館道菜叫偏見

【你不許發言 系列二】周天瑋/我捍衛言論自由 但你不許發言

【你不許發言 系列三】周天瑋/爲什麼美國的自由派這麼傲慢

周天瑋/還在覺得川普很搞笑? 美國人民是認真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周天瑋,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本文轉載自2018/07/13中時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