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王子”愛上我? 中國短劇巨浪涌入中東沙漠|短劇帝國的微言大觀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佳霖深圳報道
“我要拍一個以中東王子爲主角,還有很多美女的劇,有笑點、爆點、鉤子,融合喜劇、懸疑、宮鬥、打臉。”在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流時,深圳候鳥星巨創始人李三平神秘地說,他正在推進的一個出海中東的短劇,“很多人都對這個短劇感興趣,它肯定是爆款。”
對中東短劇市場摩拳擦掌的不只李三平,在短劇出海的大航海時代下,繼美國、歐洲、東南亞之後,中東市場正在成爲中國短劇投資人們新的聖地。
8月,一部名爲《聖殿之王》的大型短劇在迪拜正式開拍,該短劇由合肥君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中東本土公司綠洲時刻有限公司合作。而除演員爲當地人外,從出品人、總製片人、導演等清一色“中國製造”。
一位短劇投資人透露,之前有一個團隊亦拍攝一部《不再下注》的中東短劇,“據傳還動用到了迪拜警方的配合”。
據第三方統計,視頻流平臺TikTok在沙特和阿聯酋月活用戶達4800萬人,2023年中東地區的直播觀看人數超過了5000萬人次。
中東網絡娛樂急速狂飆的市場規模和中國微短劇的增長曲線不謀而合,“遍地黃金”的中東沙漠上擠滿了無數前來掘金的中國微短劇玩家。
鉅富之土,風口掘金
“在中東拍短劇有補貼、有基金,還有合作伙伴會租給我們別墅和拍攝場地。”李三平對記者透露,“中東土地廣袤,資源豐富,也有願意深度合作的夥伴,我們都是爲了資本最大化。”
中東地區橫跨歐亞非三個大洲,共20多個經濟體,約150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4億。通常所說的“海灣六國”是指毗鄰波斯灣的六個阿拉伯國家: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
如今,中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石油資源,成爲了全球經濟、文化產業的焦點。
根據IMF數據,海灣六國的人均GDP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其中卡塔爾以11.2萬美元名列第五,阿聯酋以9.7萬美元名列第六,均超越了8.5萬美元的美國。此外,海灣六國30歲以下人口占比60%至80%,互聯網普及率在90%以上。在整個中東,30歲以下的人口比例也超過了半數。
早期的中國短劇,主要是將字幕翻譯成繁體字或阿拉伯語,通過短視頻平臺形式,以保持日更新的速度在中東國家傳播,這些題材涵蓋逆襲、虐戀、霸總、古裝、重生等,非常受歡迎。
微短劇這種量大管飽、以小博大的盈利遊戲,在有錢有閒的中東“老鐵”們手下,更是發揮出了指數級的爆炸效益。男頻爽劇,女頻虐渣,總有一款適合願意打賞的中東老鐵們。據TikTokforBusiness統計,2%的爆劇就能夠爲短劇廠商貢獻79%的收入。
良好的付費習慣,多元的文化體系,遼闊的疆域和密集的人口,正是適合微短劇生存的土壤。而中國短劇以其緊湊的劇情、快節奏的敘事和高度工業化的生產模式,迅速在中東範圍內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
不過,李三平說,此前中東短劇的製作者們多爲印度和韓國,“現今中國人正在以全產業鏈的形式涌入”。
“現在不能光靠用戶付費。微短劇有了新玩法,我們要結合電商營銷,正在洽談中國跨境電商的軟植入,例如中國的手繪香雲紗,給民族企業出海中東弘揚一波正能量。”李三平對自己的微短劇生意經津津樂道。
作爲對應,根據迪拜南部電子商務區和歐睿國際的報告,2023年中東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065億阿聯酋迪拉姆,年增長率爲11.8%,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11.6%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增至1836億迪拉姆。
穿越沙漠,勇者生存
複雜的歷史原因造就了中東如今多民族共存且地緣政治敏感複雜的現狀。但短劇行業流傳有一個金句,一個因素的神秘力量足以模糊掉大部分矛盾,那就是——“賺錢嘛,不寒磣”。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短劇進軍中東的成功並非偶然,其背後隱藏着一套類似於網絡遊戲運營的商業模式,此前中國遊戲企業已在此深耕,爲後來中國短劇產業形成自己的產業方法論奠定基礎。
因爲中東地區的觀衆對內容的接受度和偏好也與中國、歐美、東南亞有所不同,這要求中國短劇在內容創作上、營銷等方法進行本土化的調整。
據業內人士透露,中東地區的短劇市場正處於起步階段,本土創作力量相對薄弱,市場上可供選擇的作品有限。然而,深入瞭解當地的文化背景和社會風俗,是成功打入中東市場的關鍵所在。一位海外短劇製片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東比較喜歡愛情、本地神話、未解之謎等內容,現在做中東短劇的團隊少,但市場前景好。”
“雖然海外的人也愛看霸總,但是霸總的種類根據不同的文化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中東,大家更耳熟能詳不是總裁,而是皇室、王子、貴族等。”一位短劇創作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分享。另外,還有一些當地的特色節日,例如阿拉法特日、宰牲節、阿舒拉節等,都可以進行相關的營銷活動。
“中東的夥伴喜歡駱駝、獅子、沙漠等相關元素,我們必須根據當地人的喜好進行調整。不同的國家和宗教對於顏色、數字和元素的喜好也有很細微的不同,這些都需要我們去逐步探索和適應。”一位紮根中東的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享。
當然,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之上掘金並非一帆風順,中國短劇的“大航海”也面臨着諸多風浪。
“國內拍攝的話,大概7~10天就能拍完一部80集左右的劇集,但如果是在中東拍攝,同樣的集數,我們至少要兩週。不僅有工作協會的協議時長,還要考慮到當地習俗和宗教節日。每個人工作時間難以協調的同時,場地也比較麻煩。所以,中東市場目前回報率還沒有美國那麼高。”廣州光盒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監製Heidi說。
“中東市場確實很難打開,裡面有很多題材都需要被規避,一些當地敏感的因素都需要避免。目前,還沒有什麼做的很成功的團隊。但是,我們都認爲中東市場是很值得被挖掘的,大家都在慢慢探索。”Heidi說。
以2024年爲起點,中國短劇的中東大航海,既是一場中國與中東國家的文化交融握手,也是一次商業模式的創新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