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一體兩翼三維度”訴訟服務再升級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兩級法院依託“楓橋經驗”發源地優勢,立足新時代,積極延伸訴訟服務職能,推進社會治理領域“最多跑一地改革全力打造“一體兩翼維度”新型訴訟服務機制,更加主動地把訴調對接工作納入到黨委、政府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中,健全“社會調解優先、法院訴訟斷後”的遞進式矛盾糾紛分層過濾體系,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轉型升級,效果明顯。

建設“一體”服務新高地

“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就是要全面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今年6月,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基層人民法院成建制入駐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信訪超市)的實施方案》,推動全市基層法院積極參與建設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以下簡稱“矛調中心”)。

據瞭解,目前,紹興全市6家基層法院已派駐6個速裁團隊、7個調解團隊入駐矛調中心,積極打造糾紛分類分流,訴調對接、非審判訴訟程序、繁簡分流、四個層次的糾紛處理機制,一站式解決糾紛主陣地正由法院向矛調中心一體化延伸。

“訴訟服務體系唯有納入矛調中心建設的總體框架中,作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組成部分,才能滿足新時代人民羣衆解紛需求。”紹興中院院長唐學兵多次向市委專題彙報矛調中心訴源治理建設工作,爭取黨委重視,協力推進新型訴訟體系在矛調中心的構建完善。

“只要進了矛調中心,就能滿足你所有的解紛需求。”矛調中心重磅打造的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在紹興做到了家喻戶曉。

除了基層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入駐縣級矛調中心,多元整合線上(移動微法院、ODR平臺)、線下(一站式窗口引流)、跨時空24小時連鎖式訴訟服務一體運行外,紹興中院深入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零距離”工程,結合“一庭一品”,推動建立“黨建引領、三治融合、法庭指導”的鄉鎮解紛新模式,在基層村社設立1個法庭驛站、8個法官工作室、14個訴訟服務站、18個巡迴審判點、20個訴調對接工作室,進一步拓展司法服務載體,延伸爲民解紛觸角。

截至目前,紹興26家實體運行的人民法庭對鄉(鎮)級矛調中心受理的糾紛進行指導,督促糾紛訴前化解,收案數同比下降6.7%,協助村(社)級矛調中心化解糾紛327件,成功率達98.3%。

構築非訴解紛新“羽翼

矛調中心作爲非訴解紛主陣地,各類解紛資源集聚,爲羣衆提供全流程、全業務、全時空,形式多樣、方便快捷、透明便民的訴訟服務。而紹興市兩級法院在參與矛調中心建設中,不僅提檔升級專業化訴前解紛機制,更是借力“智囊”爲訴前解紛集智賦能。矛調中心在法院的參與下破解了公信力和權威的瓶頸,讓非訴解紛機制插上騰飛的翅膀。

今年以來,紹興市兩級法院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匯聚各項資源,培育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提升專業性糾紛的訴前化解率,在全市範圍內選聘具有專業審判經驗的退休法官、檢察官等組建金牌調解團隊,積極入駐縣級矛調中心,全力打造口碑好、專業性強的“天平調解工作室”,全部入駐6個縣級矛調中心,問需於民。專業調解工作室的入駐和完善,讓矛調中心的訴前解紛力量如虎添翼,羣衆主動來矛調中心處理矛盾糾紛,放心地選擇天平調解員爲自己“討個說法”的現象頻增,矛調中心自主受理、自主吸附、主動化解糾紛的能力不斷加強。

截至目前,紹興全市法院已選任15名退休法官、檢察官組建6個調解組織,統一以“天平調解工作室”的名義入駐矛調中心,開展訴前調解和指導培訓工作,已成功處理糾紛2404件。

爲了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的源頭化解,紹興中院藉助浙江ODR多元解紛平臺(以下簡稱ODR平臺)探索並推進大標的商事糾紛的自主協商機制,充分發揮源頭解紛的“另一種力量”作用。

2020年8月,紹興某銀行與甲公司簽訂了多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金額高達2億多元。因甲公司未按約履行合同義務,某銀行遂將訴至法院。紹興中院立案庭法官在收到訴訟材料後,認爲該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法律關係明確,更適合訴前解紛,考慮到雙方當事人都在外地,線上調處更爲便利。最終在法官的指導下,不到四天,雙方當事人便通過ODR平臺多次協商達成了調解協議

紹興中院探索推進的自主協商機制在浙江省尚屬首創,無論案件是否進入訴訟程序,針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大標的商事案件,法官只需依託ODR平臺做好指導和跟蹤審查,引導雙方當事人就共信證據和無爭議事項做好記載,在訴前完成事實的確認後,將法律問題交由當事人雙方根據類案裁判標準自主協商達成協議,從而簡化大標的額糾紛處理流程。爲確保調解協議的效力,法官也會對協議依法進行審查並出具法律文書。在最短的時間內,當事人便可拿到生效法律文書,大大提高了訴訟效率,真正實現了源頭自主解紛。

賦能司法解紛“翼”動力

人民羣衆尋求解紛往往從諮詢開始,如能夠在初始階段就提供專業的諮詢意見、類案裁判處理標準,則羣衆在處理糾紛矛盾之時就能夠有所參考,也有效避免糾紛升級爲訴訟。今年以來,紹興中院在全市基層法院推廣多項糾紛訴前阻斷機制、司法保障機制,通過建立示範判決訴前評估機制、司法“雲”存證、債權支付令、一號通辦督促程序等非審判程序對訴前糾紛化解提供有力保障,這就構成了法院保障矛調中心實質化運行的另一“羽翼”。

“對法院的服務很滿意!”家住紹興某小區12幢的一名業主說,“得知法院要上門服務,早早就預約好時間,帶齊了材料,8點剛過就簽好調解協議,上班也沒耽誤。”

2019年4月,該小區有33名業主就同一事由訴至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要求房地產開發商針對房屋面積減少予以賠償。越城區法院考慮該類案件系涉民生涉衆型類案,爲減少當事人訴累、提高訴訟效率、推進類案訴源治理,經訴前多方協調溝通,33名業主和開發商同意運用示範判決機制,選擇一件進入訴訟程序開庭審理。經過審理,法院最終判決被告開發商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判決生效後,其他32件均參照此示範性判決調解結案,節省了大量的訴訟成本和時間。

針對羣體性糾紛的訴前化解,越城區法院探索形成“個案調判、類推適用”的示範判決機制,選取示範案件先行審理、先行判決,再由當事人參照示範判決結果自行協商解決剩餘糾紛,提高了類型化案件的處理質效。

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法院通過“雲端存證”線上勘驗的辦法,成功解決訴訟中異地勘驗困難的司法難題,法院幹警與公證處工作人員全程網上監督指導,當事人使用公證處的公證雲APP現場拍攝視頻上傳至雲端,當事人通過微法院遠程提交公證書製作申請,公證處出具公證書,在6個小時內順利完成全部流程,當事人對法院工作表示相當感謝。

除了雲存證,公證在非訴解紛機制中還可以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公證債權文書直接爲訴源治理開拓新路徑。紹興中院在全市基層法院積極推動公證、仲裁機構及其主管部門的常態化聯絡機制,引導當事人選擇公證債權文書、商事仲裁等非訴方式解決糾紛,積極爲公證債權文書和仲裁文書賦強執行,爲當事人節省解紛成本。

構建“三源協同”新維度

“從糾紛的多元化解理順基層治理的社會秩序,以信訪的三級終結爲矛盾糾紛實質性調處提供閉環依據,化矛盾於訪前、止糾紛於訴前、保障權益於執前。我們通過不斷探索實踐,構建完善了訴源、執源訪源三維度協同的糾紛閉環處理模式,讓公平正義更快更好實現。”唐學兵說。

紹興中院在立、審、執三點協同發力,從源頭掃除成訟、難執、積訪“雷點”,讓矛盾糾紛真正變少一些,讓人民羣衆對司法便捷和公正的獲得感更強一些。

今年4月2日,紹興中院召開新聞發佈會,向社會公佈嚴厲打擊民間借貸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在黨委的支持下建立跨部門、多渠道的民間借貸協同治理機制,開展破解民間借貸難題的集中攻堅行動。通過強化職業放貸人的訴前甄別、合理分流、建立虛假訴訟失信名單制度、依法對職業放貸人徵稅等機制,從立、審、執三個角度協同發力,民間借貸在訴源維度得到有效治理。今年1月至9月民間借貸收案9563件,同比下降17.18%。

執行,難的不是執,而是解,紹興中院化解執行難從執源維度入手。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將執源治理作爲重點工作納入矛調中心建設中,通過源頭預防與末端處理相結合,搭建平臺,類案分析,改革創新,建立健全“3+1”一體化矛盾糾紛調處模式,推動形成協作聯動、齊抓共管、共擔共贏的綜合治理格局。發揮矛調中心由黨委、政府多部門共建的優勢,大力推行不動產司法拍賣 “一件事”改革,讓執行的事務性工作在拍賣前一攬子解決,推動形成“一門聯審”“一窗受理”“一張清單”的治理新模式,這種從執源維度推行矛盾糾紛一體化處理的原創經驗已在全省推廣。

紹興中院從訪源治理的維度構建以人民爲中心的訴訟服務體系。在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後,多方聚力,源頭分析涉訴信訪案件的成因、形成和激化的過程,推動形成引發糾紛的單位、法院和穩控單位協同化解的處理思路;同時,尋求信訪人信任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當地鄉賢等第三方參與開展化解工作,增強信訪人信任感和安全感,再輔以信訪終結有效降低其不合理訴求,使大量信訪案件在法治軌道上妥善解決。截至2020年8月,紹興中院共備案終結信訪積案124件,成效顯著。正是由於訴源、執源、訪源三個維度的協同發力,以矛調中心爲主體、以司法保障和非訴解紛爲兩翼的新型訴訟服務體系才得以振翅高飛。(本報記者 餘建華 本報通訊員 楊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