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專欄》川普時代:寡頭政治與黑暗新秩序的開端?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拜登總統在離任前夕的電視演說曾警告,極其富裕的一羣人正在美國集中權力,打開美國「寡頭統治」(oligarchy)的大門,嚴重威脅自由與民主的體制。這個警告劍指地產富豪川普與科技大亨馬斯克聯手組建的新政府,享有普選票、國會兩院和最高法院多重優勢下,將肆無忌憚地實行其背離民主程序、違反民權價值、破壞國際秩序現狀,其預言已逐步實現。但是川普這位自稱二度執政第一個月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個月,華盛頓建國時次之的總統,其政權的性質與方向,恐怕不是拜登或其他論者一句「寡頭統治」、「財閥政治」(plutocracy)那麼簡單。
被認爲中間偏左的美國政論雜誌《政客》(Politico)在川普就職後不久,專訪了受邀出席他就職,過去外界不甚熟悉的70後部落格政論家柯蒂斯亞文(Curtis Yarvin)。亞文指出,川普政府的要務是要擺脫國會這個惱人的繩結。與學界常識一般認爲20世紀總統權勢日益高漲相反,亞文認爲美國實際上是國會與政府部門(即深層政府)所統治,總統只是揮手的道具。亞文另接受紐約時報訪問認爲,民主投票只是給常民刷存在感的刺激,對政策影響很小,就像多數人不支持開放移民,移民還是涌入美國一樣。這種無效率的體制應該向企業式政府轉型,成爲「能科責的科技君主制」。
亞文被認爲代表美國右翼中,一種被叫做新反動主義(neo-reactionary)的新思潮。這種思潮已經和多年前被稱爲「火神隊」(the Vulcans)、由副總統錢尼、國務卿萊斯、副卿阿米塔吉、副防長伍夫維茲組成的小布希新保守主義團隊極爲不同。當年的新保守主義還未經過網路科技與人工智慧革命的洗禮,主訴求是去管制的市場經濟,與對宗教與家庭等傳統文化價值的重視,並不欣賞以科技加速進行社會改造,可稱爲美國的「保守本流」。深受前白宮策略長班農(Steve Bannon)與前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Peter Naverro)影響的川普第一任期,則是在「保守本流」中增加了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與種族至上論的色彩,沒有走向「科技君主制」。
資助亞文的第三方支付Paypal創辦人,也是川普第一次競選時矽谷唯一力挺的德裔億萬富豪蒂爾(Peter Thiel),則是亞文所謂「黑暗啓蒙」(Dark Enlightenment)思想運動的資助者。當年也投資萬斯競選參議員的蒂爾認爲,進步主義與自由主義正在把美國變成「第三世界」,唯有以企業執行官(CEO)模型改造政府,才能挽救美國。而在智能科技狂飆時代,英國哲學家蘭德(Nick Land)是這種思想更深層的開拓者,他2022年的專書標題就是「黑暗啓蒙」,隱喻爲中古封建時代的「黑暗」翻案。
「黑暗啓蒙」作爲川普2.0時代的另類右翼,堅持保守主義的自由至上(libertarianism)的傳統,但是認爲「民主」已經透過大學、媒體、非政府組織與深層國家凝固成阻礙進步的「教堂」(Cathedral),舉凡其多元平權與種族平等之說,導致美國重症。所幸科技與資本已形成相互加強、莫之能御的趨勢,政治家當效法企業家「加速」此一進程,砸毀教堂,讓民衆成爲安靜的股東,放手讓企業化的政府進行改革。有科技的助力,未來世界將淘汰民族國家,造出一衆將國家資源私有化的「大公司」,競爭力差的君主經理可由股東賣股自然淘汰。由於將改革動力寄託在發展空前快速的資訊科技與人工智慧,政治領袖只需聯合科技資本家加速此一過程,這種想法也被稱爲「加速主義」(accelerationism)。又爲了摧毀「教堂」,與俄羅斯修好正可實現「加速」。成大事不拘小節,也是實現黑暗啓蒙的必然過程。
「黑暗啓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啓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恐將是決定現行秩序命運的關鍵。
(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