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必須政治化:「第三勢力」的再檢視
▲林峰正擔任第三勢力「時代力量」建黨工程副隊長。(圖/記者劉康彥攝)
編按:本文撰文時間原爲2014年1月6日,今日登出提供讀者觀察臺灣政治變化的另一個側面。
前司改會執行長林峰正號招籌組新政團,喊出「社運政治時程已逼近」,再次揭開運動政治化的話題。就邏輯上而言,「運動政治化」這組問題意識必然有着兩項前提跟假設:第一、當前臺灣的運動是「去政治」的,因而有着再「政治化」的空間;第二、運動的「政治化」是好的。而要評估林峰正作出此一呼告後所欲端出的解決方案,是否真能解決他自己設定的運動困境,我們恐怕必須先商榷何謂「運動政治」。
運動的「政治」是什麼意思?運動的「去政治」又是什麼意思?Kate Millett在1970年出版的《性政治》(Sexual Politics)一書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Kate Millett指出「政治」一詞的根本指涉,是一羣體與另一羣體之間的權力關係,藉由這個概念的推演,我們可以區分出怎麼樣的談論是「政治的」、而怎麼樣的談論又是「去政治的」。簡單例示,就以女性主義所關切的性別問題來說,假使我們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傳統,歸因於某種生物生理的自然分化,如此就是一種「去政治」的談論方式,忽視了性別之間的權力關係。相反地,「政治化」的談論方式則提示我們必須看見性別之間,包含着剝削、宰制,以及壓迫等種種的權力關係。
寧應斌在〈性政治:性運的由來及其派別〉一文曾耙梳現代政治話語的發展緣由,並且整理了現代政治話語相關的語詞系譜,總結道:「『政治』在現代的政治話語系統裡必然關連着以下幾個最基本的語詞…像是:壓迫、剝削、歧視、管制、支配(宰制)、階層、殖民化…,還有平等、權利、自由、正義、抵抗權力、多元、民主、解放…等等」。因此,「政治化」,就是指透過上述這些語詞來描述、解釋、分析、操作、介入種種權力關係。
簡言之,當我們主張要把某X政治化,意思就是說,必須用「壓迫、剝削、歧視、管制、支配…平等、自由、正義、解放…」等概念,來談論X的權力關係。例如,族羣政治是談論族羣與族羣的權力關係;性別政治是性別與性別的權力關係;階級政治是資本家與工人的權力關係;民主政治是政府與人民的權力關係。從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申論,所謂「運動的政治」,它的根本內涵,即爲政治化地來談論運動與運動間的權力關係。
運動與運動間的權力關係,在許多方面可以着眼觀察。舉例來說,參與人數較多的運動,往往便很自然地被看作是比較具有正當性;媒體曝光度(接受度)較高的運動,也很自然地具有較高的影響力與話語權。類似這樣子的數人頭,或者因爲既定存在,便好似不證自明地具備正當性的運動觀點,就是一種將運動給「去政治化」的談論。相反地,如果要政治化地談論運動(亦即將運動給政治化),就表示我們必須用「壓迫、剝削、歧視、管制、支配」等概念,來描述、解釋、分析、操作、介入運動與運動的權力關係,並且追求它們之間的「平等、自由、正義、解放…」。
林峰正在〈社運政治時程已逼近〉一文中,將解嚴前後臺灣多樣的社會運動,通通打包視爲是與當時政治運動的「相應相生」,具有共同之「對抗黨國」、「政治民主化」之整齊目的。而他爲眼前運動局勢所端出來的解決方案,無論是該文刊登當天由於內文表達曖昧不清而被誤解爲是表態投靠民進黨,又或者是隔天接受訪問才真相大白,欲與林義雄、黃國昌等人共同籌組之「第三勢力」,無論是對歷史的詮釋,或者眼前提出的方案,其實都是重回到臺灣運動「去政治化」緣起之濫觴,亦即90年代民進黨美麗島系的根本主張──政治民主優先論。
這個主張一言以蔽之,是認爲「民主政治」具有一優先性,而它的具體內涵就是「政黨政治」(認爲「政黨政治」的正常運行即爲「民主政治」落實之表徵)。在90年代,美麗島系的主張,將民進黨視爲是統一戰線,各個運動(無論是階級、性別、族羣…等),都必須通過「民主政治」來達成。換言之,這些議題無論如何重要,都無法自行具備獨立的「議程」,只能成爲待「民主政治」落實後再藉民主來推動的「議題」。在《新頭殼》的報導中,林峰正說:「社運人士普遍跟政治保持距離;但結果卻只能在街上大吼大叫…要不要思考…如何透過這個選舉來促進運動的目標」,這其實並非新的觀點,而只是走回90年代美麗島系的窠臼當中。
▲今年是美麗島事件35週年。(圖/記者徐文彬攝)
當年的「政治民主優先論」有許多不同的名稱,諸如「泛政治化」、「社運政治化」,或者「政運對社運的收編」等等。然而,必須強調的是,這些名稱中的「政治」都是特指狹義的──民主(政黨)政治。正因如此,這個要求運動「(民主)政治化」的主張,反而成了一種「去政治」的運動觀點,例如把政黨政治目前作爲國家權力分配的主要或唯一渠道的現實給自然化,也把公民資格作爲民主(政黨)政治的參與門檻給自然化。這個要求,於是也是一種「去政治化」的要求,勢必無法認真看待,民主(政黨)政治,與其它(階級、性別、性、族羣…)政治之間的權力關係,並且迴避使用「政治」的方式──用「壓迫、剝削、歧視、管制、支配」等概念,來理解運動與運動間的關係。
林峰正把臺灣社會運動的起始點設定在1980年代,臺灣的社會抗爭其實有着更爲長遠的歷史,1980年或許只能說是黨外之美麗島系的起始。雖然林峰正口口聲聲說,要成立一個「新政黨」,目的是建立一個「新模式」來解決臺灣困境。然而,無論究其史觀或者主張,目前爲止,我們實在都還看不到太多新意。是故,基於支持運動的政治化,我必須暫且對林峰正的提案抱持懷疑。
●作者王顥中,苦勞網記者,本文獲得同意刊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