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法 | 一句話講清小學和中學的作文學習重點
小學作文寫“我”:“我”的生活、“我”的世界、“我”的快樂、“我的興趣”……
初中作文寫“關係”:“我”與成長、“我”與自然、“我”與他人、“我”與社會……
高中作文寫“關係本質”(思辨):以“成長”爲例——“我”爲什麼要成長,成長的代價是什麼,人與人成長的差別在哪裡,人要成長,社會、國家、文明也要成長……
以“大自然真美”爲題寫作:
小學:走進樹林,有小鳥、有清風、有落葉、有花香……(重點描寫),總結自己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心情舒暢,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表現“我”的生活和喜好)
初中:走進樹林,有小鳥、有清風、有落葉、有花香……(描寫),更有人們的精心維護,不丟垃圾,保護環境(描寫與議論),大自然的美,在欣賞的人心中,在和諧的心靈之中。(思考“我”與自然的關係)
高中:大自然真美!當我們說出“美”這個字,大自然已不再“自然”,它成了人改造的對象。人類對美的定義,會決定大自然的樣貌和生態。所以,你不喜歡灘塗泥濘、荒草叢生、蟲獸亂躥……希望我們說“大自然真美”時,多手下留情,留一點悲憫之心。(對話題進行本質思考,反映思維深度)
注意:
1.小學階段訓練“我”,這是中學作文的基礎,不可逾越。試想,一個連“我”都沒有的人,如何進行深度思考?意義何在?這也是作文空洞病的根源。緊抓觀察和體驗,把“我”的內容寫紮實。
這一階段,主要爲自由寫作,無拘無束,激發興趣,學習所謂高分模式,都是揠苗助長,得不償失。一個只有給框架才能寫作的孩子,以後也就無緣寫作。
2.初中階段訓練“關係”,鏈接“我”與周圍世界的關係。“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關係的體現,試着從現象思考背後的事理邏輯,建立自洽的思考路徑。比如,一碗粥裡的愛,一片雲的自由,一條河的初心、一朵花的幸福、課本里的文化等。
3.高中階段訓練“思辨”,任何現象都是僞裝過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要多讀好書,結合心理、哲學、歷史、藝術、人類學等,多角度思考。比如“爲什麼文明多在大河旁”“農耕文明爲何比海洋文明更顯封閉”“人焦慮的本質是什麼”“內卷爲何停不下”“網絡噴子與村口長舌婦的異同點”……
4.小學培養寫作興趣,初中培養思維路徑,高中培養思辨能力,環環相扣,步步爲營,你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