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與神同行的少年》 信仰與愛人
沒有陰間使者,也沒有審判閻羅,《與神同行的少年》講述一個年輕人在修道院辦的勒戒所裡,歷經身體和心靈洗禮、掙扎的過程。
導演透過寫實的筆觸,探索人對形上的疑惑與追求。先從男主角的適應不良入手,他一度爆氣離開勒戒所,但讓他再回去的,並非宗教,而是一個女孩的規勸。說是上帝的安排也好,但我更覺得導演從這裡就開始對信仰提出辯證。
因爲即使男孩回去,漸入佳境,經文背得滾瓜爛熟,但勒戒所的創辦者打在他臉上的兩記耳光,揭穿了「背誦經文不同於祈禱,活在謊言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而當男主角目睹同儕受誘喪命而深受打擊時,撫慰他的,依然是那個女孩。
那麼,當我們看到主角在健行活動意外落單,經歷冰雪,外加受傷,而在虔誠禱告中度過難關。《與神同行的少年》終究淪爲一部「宗教戒毒宣傳片」了嗎?那也未必。
影片最後,當男主角搭上便車去找女孩時,導演拍他在車內的表情,讓人聯想起影片開頭,幾乎一模一樣的鏡位,只不過開始是一個迷惘的年輕人被迫投入神的懷抱,結束時卻是欣然接受神的主角又做回了自己。導演並沒否定神,只是不願把信仰化爲簡單公式。
尤其最後一顆鏡頭:陽光灑落女孩的髮梢,男孩走至她身後,女孩擡頭。沒有四目相交,也沒有熾烈擁抱,但從打光到構圖卻是全片宗教性最強的一刻!
也許因爲手法平淡,大多數人會覺得這場信仰與世俗的辯證,少了一點震撼或糾結。幸好以本片獲得柏林影帝的安東尼巴洪,提供了爆發力十足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