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會滿: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原標題:易會滿: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黨中央在面向“十四五”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我們必須深刻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一、充分認識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發展直接融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使命。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明顯加速,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製成功落地,創業板、新三板等一批重大改革相繼推出,對外開放持續深化,直接融資呈現加快發展的積極態勢。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其中,“十三五”時期,新增直接融資38.9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32%。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對於深化金融供給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從國際經驗看,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造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需要充分發揮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的獨特作用,加快創新資本形成,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的緊密融合

(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關鍵舉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健全要素運行機制,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發展直接融資可將不同風險偏好、期限的資金更爲精準高效地轉化爲資本,促進要素向最具潛力領域協同集聚,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從境外經驗看,以直接融資爲主導的經濟體,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往往能夠搶佔先機,轉型過程也更爲平穩順暢。

(三)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爲重點。我國融資結構長期以間接融資爲主,信貸資產在金融總資產中的比重超過70%。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助於健全金融市場功能、豐富金融服務和產品供給,提高金融體系適配性;有助於穩定宏觀槓桿率,更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途徑。合作共贏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對外開放始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國際貿易投資明顯下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遇梗阻,供需兩端受挫。面對困境,我們需要加快打造更爲開放融合的直接融資體系,進一步便利跨境投融資活動,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連接、優化、鞏固。

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直接融資的發展根植於實體經濟。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已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持續鞏固,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穩健前行、不斷升級。“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爲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供了寶貴的戰略機遇。

一是實體經濟潛力巨大。憑藉超大規模的市場容量、完整的產業體系和8億多素質不斷提高的勞動力,我國產業發展升級的勢頭依然強勁,實體經濟潛能將進一步釋放,對資本要素的需求將加快擴大。二是宏觀環境總體向好。貨幣、財政、產業、區域等宏觀政策協同持續增強,法治保障不斷強化,有利於擴大直接融資的生態體系正逐步形成。三是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跨越1萬美元關口,中等收入羣體超過4億人,居民擴大權益投資的需求快速上升,爲資本市場發揮財富管理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創造了重要條件。四是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隨着金融擴大開放和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境內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日益成爲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引力場。

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間接融資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存量規模大,發展慣性和服務黏性強;市場對剛性兌付仍有較強預期。資本市場新興加轉軌特徵明顯、發展還不充分,制度包容性有待增強;中介機構資本實力弱、專業服務能力不足;投資者結構還需優化,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文化有待進一步培育;市場誠信約束不足,有的方面管制仍然較多,跨領域制度協同還需加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加快破解這些體制機制性障礙。

三、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重點任務

“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一)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核心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作出部署。要堅持尊重註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徵,及時總結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經驗,穩步在全市場推行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註冊制。同時,全面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改革,督促各方歸位盡責,使市場定價機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二)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形成適應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差異化融資需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服務的普惠性,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關鍵。要科學把握各層次資本市場定位,完善差異化的制度安排,暢通轉板機制,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有機聯繫的市場體系。切實辦好科創板,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突出創業板特色,更好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推進主板(中小板)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服務中小企業能力。穩步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規範發展場外市場。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拓展市場深度、增強發展韌性。

(三)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形成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羣體,是提升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質效的重要一環。要持續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機制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暢通多元退出渠道,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強化優勝劣汰。推動上市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更好發揮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的示範作用,引領更多企業利用直接融資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債券市場是籌措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場所,對於推動形成全方位、寬領域、有競爭力的直接融資體系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完善債券發行註冊制,深化交易所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支持銀行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加大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力度,擴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範圍,儘快形成示範效應。擴大知識產權證券化覆蓋面,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五)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突出創新資本戰略作用。私募股權基金是直接融資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9月末,登記備案的股權和創投基金管理人近1.5萬家,累計投資超過10萬億元,在支持科技創新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暢通募、投、管、退等各環節,鼓勵私募股權基金投小、投早、投科技。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引導其不斷提升專業化運作水平和合規經營意識。加快構建部際聯動、央地協作的私募風險處置機制,切實解決“僞私募、類私募、亂私募”突出問題,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六)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資源頭活水。長期資金佔比是影響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直接融資比重高低的核心變量之一。要加快構建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壯大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力量,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產品,持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資本市場。加大政策傾斜和引導力度,穩步增加長期業績導向的機構投資者,迴歸價值投資的重要理念。鼓勵優秀外資證券基金機構來華展業,促進行業良性競爭。

四、凝聚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合力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經濟金融全局的高度加強統籌謀劃,有效發揮市場主體、監管機構、宏觀管理部門、新聞媒體等各方合力。

一是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直接融資比重的提升,離不開間接融資領域相關改革的同向發力。要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提高金融資產定價有效性,增加直接融資吸引力。落實好資管新規,統一監管標準,推動行業切實迴歸本源、健康發展。二是進一步完善直接融資配套制度。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有利於擴大直接融資、鼓勵長期投資的會計、審計、財稅等基礎制度和關鍵政策。推進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寬境外投資者進入股票、債券市場的渠道,增強外資參與便利度。完善統計制度,構建分層、分類、具有可擴展性的直接融資統計指標體系,更好反映社會融資的真實構成和發展趨勢。三是構建有利於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良好市場生態。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導向,以全面貫徹新證券法爲契機,落實“零容忍”要求,加強立法、行政、司法的協同配合,健全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互相支持的立體、有機體系,切實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增強投資者信心,促進市場良性循環。

(內容來源:《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